【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1 苏教版必修2.ppt_第1页
【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1 苏教版必修2.ppt_第2页
【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1 苏教版必修2.ppt_第3页
【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1 苏教版必修2.ppt_第4页
【暑假总动员】高中语文 《流浪人你若到斯巴……》课件1 苏教版必修2.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德 海因里希 伯尔 战争既是谋杀 也是自杀 1 1917年出生于德国科隆一个雕刻家家庭2 艰难的童年和青年时期3 二战爆发 征兵入伍 历时6年 后被俘入战俘营 作者介绍 4 废墟文学 5 1972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他对时代的广阔视野 结合典型的灵敏技巧和对复兴德国文学作出了贡献 6 被称为 德国的良心 1985年去世 联邦总统亲自抬棺为他送行 伯尔自称最喜欢短篇小说这一形式 他的小说创作遵循批判现实主义传统 比较真实地反映了德国战后发展各个阶段的重要现象 同时也采用了一些西方现代派手法 他擅长运用回忆 内心独白 象征 怪诞的联想等手法 在叙述故事情节时 时空概念颠倒跳跃 而塑造人物形象时则大量采用内心独白 文本研读 小说三要素 情节 一个原中学八年级学生 现在的德国伤兵 他始终想知道自己到底受的什么伤 究竟在什么地方 环境 战地医院 盟军攻入德国 夜晚 火光冲天 炮声不断人物 我 一个文科中学八年级的学生 参军三个月 现在成了伤兵 课文中的 我 的叙述给人造成了怎样的悬念 我 始终在思考哪两个问题 是不是自己的母校 到底受了什么伤 我 在母校生活了八年 而上战场才三个月 为何 我 一直没认出自己的母校 1 我 处于重伤状态 我在发高烧 浑身上下到处都疼 以致怀疑自己产生幻觉 2 美术教室在战乱年代完全变了样 散发着碘酒 粪便 垃圾和烟草的气味 而且喧闹得很 3 每所文科学校的设置都很相似 令我难以确定 二次大战期间 身为 纳粹党全部文化哲学教导事务领袖私人代表 的罗森贝格为 德国总教会 拟定了 三十点纲领 纲领规定德国境内的全部教会都是 民族性教会 必须根绝 各种异己的外来的基督教信仰 停止出版和传播 圣经 从供坛上清除一切耶稣受难像 圣经和圣徒像 各教堂必须撤除基督十字架 代之以纳粹卍符号 德国史纲 为什么小说对学校走廊上布置的艺术作品反复描述 找出这样的描述 成功的环境描写烘托了小说的主题 作者把人物放在一个特殊的环境中来表现 学校和伤兵医院本是两不相干的地方 可是 我 受伤后恰恰被送回自己的母校 反复出现的对学校走廊的艺术布置的描写 让人感受到战争对文明的摧残 文本研读 环境描写 仅仅三个月 生活学习八年的学校已面目全非 难以辨认 自己伤势重得让自己难以回忆从前 可见战争的残酷和破坏何等触目惊心 更可见和平与战争 文明与野蛮的冲突何等触目惊心 在 一个人的遭遇 中 主人公索科洛夫明白自己是为了家国而战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中的 我 呢 是为什么而战呢 我 是个有点浑浑噩噩的人 一个可怜的小人物 在战争环境中早熟 有点玩世不恭 不满学校的单调的学习生活 对侵略战争则缺乏认识 糊里糊涂地上了前线 糊里糊涂地受重伤回来 不知道为什么打仗 也不知道生命的价值 这一形象比较准确地概括了纳粹德国时期青少年真实的思想状况 我 被蒙蔽的根源是什么 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教育青少年盲从 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有这么一句话几乎是被所有统治者尊崇的至理名言 正如长满眼睛的身体是畸形的 国家亦如此 如果它的臣民都是智者 他们将不再是顺民 傲慢与自负将大行其道 他们需要什么 他们需要顺民 镇压刁民 并且大力实施愚民政策 孙子早就说过 攻心为上 而思想统治则远远胜于制度统治与军事统治 希特勒歪曲尼采思想并利用其思想实行独裁统治和武装侵略 真正的灾难就是思想统治 引导思想崇拜的人等同恶魔 一旦崇拜者与被崇拜者因为崇拜而迷失方向 必将引发难以预见的 持久的灾难 在中小学教育方面 私立学校逐渐被取消 国家加强了对全部教育事业的控制 纳粹教育纳粹政权将德国的教育完全纳入了培养纳粹接班人的轨道 1933年11月6日 希特勒在一次讲演中说 当一个反对者说 我不会投向你那边的 我就平静地说 你的子女已经属于我们了 一个民族是万古长存的 你算什么 你是要死的 但是 你的后代现在站在新营垒里 在一个短时期后 他们就将不知道别的 而只知道这个新社会 1937年5月1日他又说 这个新国家将不把它的青年交给任何人 而是自己管青年 自己进行教育和抚养 德国史纲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这个典故你知道吗 作者在这里引用有什么作用呢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是铭文的起句 伤兵在美术课上按老师的要求用六种字体将这段铭文写在黑板上 铭文典故原指斯巴达战士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 而本文的伤兵则充当纳粹德国侵略战争的炮灰 最终成为残废人 小说已此为题 揭示了纳粹德国军国主义教育是使许多青年成为战争炮灰的根源 奠定了整篇小说的批判和反思基调 前480年波斯入侵希腊 300名斯巴达战士扼守温泉关 奋战阵亡 希腊人在此立碑纪念 铭文 流浪人 你若到家乡 请报告斯巴达公民们 我们阵亡此地 至死犹恪守他们的命令 探讨小说标题的作用 1 因为这句话最终消解了之前的悬念 体现了情节上的重要性 2 这个典故原指斯巴达人为保卫祖国而英勇战死的事迹 如今 它出现在美术课堂上 让那些充满战斗激情的热血青年走上战场 这里暗示纳粹德国给青少年灌输军国主义思想 教育青少年盲从 为法西斯效力卖命的可悲现实 3 这句话既是纳粹德国用军国主义思想毒害青年的证据 也是最后确定自己在母校的证据 具有强烈的讽刺意味 师生为什么都没将这段铭文写完 小说中的解释是黑板太短 字体太大 其实是作者安排他们都没写完 表现了对 至死恪守命令 的否定 作者伯尔正以在这篇小说中表现出的反战态度被称之为 德国的良心 当打开包扎后 我 发现了自己的伤情 四肢仅存一肢 这时 我 是否还在想着要青史留名 知道自己伤情后有何反应 惨不忍睹的场面四肢仅存一肢 残酷的现实青春不再潇洒英雄梦完结 年轻的学生再也不能对战争满不在乎 等待他的是残酷的现实 客观上揭示了战争的罪恶 摧垮人类 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小学生进行军国主义教育 军国主义教育图片展 日本开展大规模战争前对越前永平寺僧人也进行军事训练 1937年12月13日 日军攻陷南京后 日本出现了战争狂热 结尾 牛奶 的含义是什么 认出门房比尔格勒对表现小说主题有什么意义 牛奶 成为和平与学校的代名词 由悲惨的现实发出呼唤和平反对战争的声音 突出小说的主题 拓展提高 1 第二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空前灾难 战火燃及欧 亚 非和大洋洲四大洲及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 北冰洋四大洋 扩展到40个国家的国土 有五六十个国家参战 这场战争造成共计5700万人死亡 其中德军死亡400万 犹太人600万 2 越战 战争长达12年 美军死亡5 6万 30多万人受伤 在战争中失去双腿的伦道夫 巴克在接受 纽约时报 采访时 愤怒地控诉道 政府 要我们为了自由和理想去 越南 战斗 而战争却使我永远失去了自由 而且至今我也不知道自己为了一种什么样的理想和自由去战斗 每年我除了与那些悲惨的战友们泪流满面地团聚外 似乎痛苦与孤独就是我生活的全部 拓展提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已过去了六十年 在这六十年间 曾对世界人民犯下战争罪行的法西斯国家对它们的历史是怎样看的呢 阅读下面两段史料 回答问题 1970年12月7日 大雪过后 东欧最寒冷的一天 对捷克 波兰进行国事访问期间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理维利 勃兰特冒着凛冽的寒风来到华沙犹太人死难者纪念碑下 他向纪念碑献上花圈后 肃穆垂首 突然双膝下跪 并祈祷 上帝饶恕我们吧 愿苦难的灵魂得到安宁 勃兰特以此举向二战中无辜被纳粹党杀害的510万犹太人表示沉痛哀悼 并虔诚地为纳粹时代的德国认罪 赎罪 当时的联邦德国总统赫利同时向全世界发表了著名的赎罪书 消息传来 世界各国爱好和平的人们无不拍手称赞 1971年12月20日 勃兰特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 消息一 勃兰特下跪赎罪受到称赞 这是一个伟大的民族 这是一个心胸坦荡的民族 这是一个从不逃避历史 勇敢承担责任的民族 他们曾经犯过错误 但是今天 他们的每一届政府都不厌其烦的向全世界真诚道歉 他们本国的法庭和警察帮着别的国家的人逮捕和审判本国的战犯 他们对每个受到他们伤害过的人都给予真诚的道歉和补偿 从小学开始 他们就教育自己民族的后代 我们日尔曼民族曾经侵略过别的国家 我们曾经对别的国家和民族造成过伤害 我们每个德国人都要对过去的行为负责 我们每个德国人都有责任不让历史重演 消息二 每年8月15日前后 日本内阁成员都要掀起一股参拜供奉有二战甲级战犯牌位的靖国神社的风潮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今年1月1日第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自当选以来 小泉曾四次参拜靖国神社 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8月10日表示 他不会屈服于国际社会的压力 明年还要参拜靖国神社 这是一个卑劣的民族 这是一个狭隘无耻的民族 这是一个逃避过去 拒绝承担责任的民族 每个人都有可能犯错误 但是他们直到今天依然拒绝承认他们错了 他们的每一届下政府都把他们本国的战犯说成 英雄 把侵略别的国家说成是 进入 他们把屠杀别的国家的人民的历史说成是捏造的 他们的国家的法庭和警察全力以赴保护自己国家的战犯 拒绝为受到过使我们伤害的国这的人民提供补偿 他们从小学开始就对自己的民族的后代说 别的国家那样谴责我们的过去是因为嫉妒我们现在的成就 我们没必要没完没了的道歉 1 假如你是中国的领导人物 面对中日关系的过去和现实 将如何制定对日本的外交政策 请用一段简明的语言表达出来 跪着的日尔曼人比站着的日本人高贵 前事不忘 后事之师 我们强调牢记历史并不是要延续仇恨 而是要以史为鉴 面向未来 只有不忘过去 记取教训 才能避免历史悲剧重演 我们希望日本政府和领导人本着对历史 对人民 对未来高度负责的态度 从维护中日友好 维护亚洲地区稳定和发展的大局出发 以严肃慎重的态度处理好历史问题 把对那场侵略战争表示的道歉和反省落实到行动上 2 阅读胡主席的讲话 思考 中国领导人对日本确定这一政策的出发点是什么 请用一句简明的话表达出来 不超过20字 我愿在此重申 中国政府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的方针没有改变 我们将严格遵守 中日联合声明 中日和平友好条约 和 中日联合宣言 三个政治文件 坚持通过对话 平等协商 妥善处理中日之间的分歧 加强两国在广泛领域的交流合作 加强民间友好往来 增进相互了解 扩大共同利益 以实际行动致力于发展21世纪的中日友好合作关系 使中日关系健康稳定地向前发展 使中日两国人民世世代代友好下去 胡锦涛 铭记不幸 珍惜和平 谋求和谐发展 比较阅读 课后练习第一题p51 这篇小说和 一个人的遭遇 都以第二次世界大战为题材 主人公分属敌对阵营 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 一个为法西斯卖命 说说作者试图告诉读者的是什么 它们各自是从什么角度表现主题的 一 主题比较 作品的主题都是反战 一个人的遭遇 是通过一位老兵对战争的回忆 讲述战争的创伤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则通过一位青年学生在战争现场的感受 写战争对人性的毁灭 两部作品都有很强的冲击力 作者要告诉读者的是战争对人的摧残 不义的战争不仅摧毁了文明成果 也摧残了人的心灵 正义的战争虽然能铸就英雄业绩 但是同样会给人们留下痛苦的记忆 索科洛夫只想过太平的生活 这个要求并不高 但是战争摧毁了他的全部生活 流浪人 你若到斯巴 中的 我 根本还没有长大 就被赶到炮火之中 战争夺去了他的肢体 也结束了他的青春 同样是遭遇了战争的不幸 索科洛夫知道自己在干什么 知道自己为什么去打仗 而 流 中的 我 受了欺骗并不清楚自己离开学校去参加战斗的原因 一个为保卫祖国而战 一个为法西斯卖命 索科洛夫失去了家庭 流 中的 我 失去了四肢中的三肢 心灵所遭受的伤痛是一样 相比较而言 由于年龄和生活经历 索科洛夫要比 流 中的 我 更加珍视幸福 二 人物命运比较 两个人物同样遭遇不幸 索科洛夫是悲伤的 流 中的 我 则显得比较麻木 这中间有年龄阅历方面的因素 也有外来的作用 索科洛夫知道自己是在为保卫祖国 流 中的 我 受了欺骗 没有认识到法西斯的侵略本质 三 表达形式比较 虽然都用了第一人称 自白 的形式 但索科洛夫是在和别人交流 本文 我 是内心独白 是在和自己的心灵世界交流 而且构思巧妙 反战视角独特 本该在学校读书的学生却上了战场 文科学校成了伤兵医院 学绘画的永远失去了双手 这些突出表现了法西斯穷兵黩武的本质 和平的祈祷 在抗日战争中 中国军民伤亡人数总计高达3500万 各种损失折合当时美元计算数额高达1000亿以上 二战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