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练五:温度与物态变化.doc_第1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练五:温度与物态变化.doc_第2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练五:温度与物态变化.doc_第3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练五:温度与物态变化.doc_第4页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练五:温度与物态变化.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沪科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学期期末复习专练五:温度与物态变化姓名:_ 班级:_ 成绩:_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 (2分)下列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 A . 书桌上的台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约为1AB .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0m/sC . 人体正常的体温约为37D . 一本物理课本的质量约为2Kg2. (2分)以下估测与实际相符的是( ) A . 人感觉舒适的室温为37B . 人步行的速度约是1.2m/sC . 正常成人午餐吃米饭约4kgD . 手指甲的宽度约1.0mm3. (2分)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A . 雾凇的形成B . 樟脑丸逐渐变小C . 河水成冰D . 露珠的形成4. (2分)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 烧开水时冒的“白气”是汽化现象B . 冬天早晨看到草上的霜是凝华现象C . 吃冰棒解热是熔化现象D . 用久了的灯泡钨丝比新时的细是升华现象5. (2分)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 冰箱中取出的啤酒瓶表面变湿了,是升华现象B . 公路上沥青高温下变软了,是熔化现象C . 衣橱中的樟脑丸变小了,是汽化现象D . 阳台上的湿衣服变干了,是液化现象6. (2分)如图所示的四个图像,能正确反映铁水凝固成铁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关系的是( )A . B . C . D . 7. (2分)如图所示的物态变化的实例中,需吸收热量的是( ) A . 山间缥缈的“云海”B . 瓜叶上的“白霜”C . 冬天呼出的“白气”D . 冰雪消融8. (2分)下列物理量中最接近实际的是( ) A . 中学生的质量约为20kgB . 家庭常用节能灯功率约为10WC . 水杯的高度约为10dmD . 重庆夏天的最高温度约为1009. (2分)下列对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及其原因分析,不正确的是( ) A . 春天,冰雪消融是冰的熔化形成的,这个过程中要吸收热量.B . 夏天,常用干冰给食品保鲜,利用了干冰熔化吸热C . 秋天,草木的叶子上有露珠,这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D . 冬天,窗玻璃的内侧出现冰花,是由于水蒸气发生了凝华10. (2分)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是( ) A . 26B . 34C . 26D . 3411. (2分)已知固态酒精、煤油、水银的熔点分别是117、31、39,南极的最低气温达89,则要测量南极的气温应选用( ) A . 煤油温度计B . 水银温度计C . 酒精温度计D . 上述温度计均可二、 填空题 (共6题;共17分)12. (2分)在小瓶里装一些带颜色的水,再取一根两端开口的细玻璃管,在它上面画上刻度,使玻璃管穿过橡皮塞插入水中,从管子上端吹入少量气体,就制成了一个简易的气压计小计把气压计从山脚带到山顶的水平地面上,玻璃管内水柱的高度_,如果在瓶中装满水,就可以制成一个较准确的测量仪器_(请写出它的名称) 13. (2分)阳光照射下,海洋、陆地上的水会不断地_成水蒸气;夜间气温降低时,水蒸气会_成小水珠,附着在空气中的浮尘上,形成了雾冬天,夜晚气温如迅速降到0以下,你家窗户的玻璃上会形成一层冰花,这是水蒸气_而成的(均填物态变化名称),这层冰花在你家窗户玻璃的_(选填“内侧”或“外侧”) 14. (3分)在人工降雨时人们用飞机向云层中喷洒干冰,干冰在云层中_,吸收大量的热,导致周围的气温急剧_;空气中的大量水蒸气遇冷放热_成为小冰晶,形成降雨云15. (2分)如图是某种物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根据图象特征可判断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加热到第10min时,该物质的状态为_(选填“液态”、“固态”或“固液共存”)16. (5分)测量是生活和学习中的一项基本技能,如图1和如图2所示,物体的长度是_cm,温度计的示数是_。17. (3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上周日,学校组织八年级全体同学去南郊风景区春游,同学们玩得很开心八年级(3)班的张恬恬同学回到家后觉得口很渴,倒水时发现热水瓶里面已经空了,于是她就拿出水壶,倒入小半壶自来水,放到煤气灶上用大火加热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张恬恬关掉煤气灶后取下水壶,水逐渐停止沸腾当她向水瓶中灌水时,壶口处的水忽然又“沸腾”了,水花四溅,差点儿溅到自己身上张恬恬吓了一跳,立刻将水壶放下过了好一会儿才拿起水壶向水瓶中灌水,这次没有出现刚才的“沸腾”现象张恬恬同学觉得很奇怪,把这事告诉了在学校教物理的爸爸爸爸听了以后,笑着对恬恬说,你已经开始学物理了,最好自己来探究这个问题在爸爸的指导下张恬恬同学进行了实验探究,结果如下表一水壶中的水量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半壶水灌水时水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一壶水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表二水壶中的水量用小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水烧开后过一会儿再灌入水瓶半壶水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一壶水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灌水时水不会突然沸腾发现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发生突然沸腾的现象,只有在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时才会出现:水量比较少(半壶水);用大火烧开水,水开后立即灌入水瓶张恬恬同学根据实验结果并结合液体沸腾的条件,终于得到了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通过这次活动,张恬恬认识到物理与生活实践联系很密切联系生活实际,多观察,多实验,不但可以解决实际问题,而且能培养自己的学习兴趣(1)“几分钟后,水开了,壶口处冒出大量白气”其中的“白气”是_;“白气”的形成先后经过的物态变化是先_后_ (2)液体沸腾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_液体沸腾后,继续加热,液体温度将_ (3)原来已经不沸腾的水在灌入水瓶时再次沸腾的原因是什么?_ 三、 实验探究题 (共5题;共27分)18. (3分)下表为小英同学在探究某种物质的熔化规律时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表中的实验数据解答下列问题。时间/min01234567温度/42000012(1)该物质的熔点是_; (2)该物质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 (3)加热1min时,该物质处于_态;(选填:“固”或“液”) 19. (5分)在探究固体的熔化实验中,把分别装有固体a与b的试管放在盛水的烧杯内加热。将温度计正确的插入两种固体中,实验转置如图甲所示,固体a的熔化图象如图乙所示,固体b的熔化图象如图丙所示,(1)固体a熔化过程中,继续加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内能_(选填“增加”、“减少”或“不变”)。此时a处于_状态(选填“固”、“液”或“固液共存”)。 (2)固体b熔化过程中温度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 (3)某时刻温度计的读数如图丁所示,温度计的读数为_。 20. (7分)“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如图甲所示,两名同学分别用完全相同的装置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绘制了a、b两杯水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如图乙):(1)实验时烧杯上覆盖硬纸板的目的是_,以便缩短加热时间 (2)通过分析图像信息可知:水的沸点是_,此时大气压_(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标准大气压 (3)通过实验得到水沸腾必须满足的条件是_,不断吸热 (4)a、b两杯水加热至沸腾所需时间不同的原因是_ (5)当水沸腾时,水中有一个气泡从A位置(体积VA)上升至B位置(体积为VB),则VA_VB(选填“”、“”或“=”) (6)另一名同学用如图丙所示的装置来进行实验,在两个相同的试管甲和乙中分别装入质量和初温相同的水,然后将沸腾时产生的水蒸气直接通入试管甲的水中,水蒸气在甲中几乎全部_(填一种物态变化名称),待甲中的水面上升一段高度后,停止通入水蒸气,测出甲、乙两个试管中水的温度分别为t1、t2 , 发现t1高于t2 , t1高于t2的原因是_ 21. (4分)(2015泉州)在做“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中:(1)小刚在操作如图1甲所示,其中错误之处是_(写出一点即可)(2)他改正错误后,继续完成实验,图2是他根据实验数据绘制的温度时间图象,通过分析图象可知,水的沸点是_,水的沸腾过程中的特点是温度保持_,且需要_(3)小刚实验时在烧杯上加盖纸片,如图1乙所示,这种做法的优点是_22. (8分)如图所示,小华在做海波熔化实验,图象是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数据绘制成的图象,据此回答下面的问题:(1)图甲装置在组装时要先固定_再固定_(选填“A”或“B”) (2)由图乙可知,海波是_(选填“晶体”或“非晶体”)它熔化时的温度是_,第9分钟,海波处于_态熔化过程持续了_min 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11题;共22分)1-1、2-1、3-1、4-1、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