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3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知识导学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_第1页
高中语文 3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知识导学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_第2页
高中语文 3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知识导学 大纲人教版第五册.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3 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积土成山 长河浪花 鲍鹏山:1963年出生,安徽六安人。1985年从安徽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自愿到西部工作,现在是青海师范大学中文系副教授,青年学者。鲍鹏山在美文专栏“再读圣贤”上发表的文章结集而成的寂寞圣贤一书已出版。贾平凹读后欣然命笔作序:“敢谈圣贤,绝不是鸡零狗碎的人要干的事,但要写的不是所谓很学术的书,又不是那种黑幕文字,却不是谁都可以得心应手的。本书的尖刻得之于宽博,幽默得之于智慧,恣肆得之于安详。尤其内力的张合俯仰、语言的顽劲皮性,是我接读书稿中最好的一位。” 庄子:庄周及其后学的著作集。庄周(约前369前286)宋国蒙人,与梁惠王、齐宣王同时,曾任漆园吏。楚威王闻其贤,聘以为相,不就,穷困终生。生平行事,略见于史记老子韩非列传。庄子为道家说典之一,据汉书艺文志著录。庄子52篇,今存33篇,分内7篇,外15篇,杂11篇,为郭象注本。内篇的思想、结构、文风都比较一致,一般认为是庄周自著。外、杂篇则兼有其后学之作。从总体上看,唯心主义的本体论、相对主义的循环论,认识上的不可知论,无为的政治主张,虚无的人生哲学,构成了庄子学派的基本倾向。同时,书中也有不少辩证的因素,尤其对社会黑暗面的揭露、批判,不遗余力,十分深刻。庄子也是一部杰出的文学著作。特别是大量地运用了寓言,把抽象迷蒙的天道描绘得似乎可感可知。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历史传说或民间故事,而庄子寓言多是作者所虚构。其他子书的寓言多为小故事,插入议论之中,以资譬喻或论证;庄子中的寓言则扩展成篇,将作者的议论寓于故事人物口中,如盗跖秋水说剑等。这是中国文学史上自觉地运用虚构手段塑造形象的开端。易混易错知识点 1.易读错的字福祉() 朝暾() 黄馘()濮()水 辘辘() 粼粼()曳()尾 夜唳() 犀()利悚()然 颍()水2.易写错的字渺小缥缈 呈现逞强 槁项搞好杠杆扛活 秋毫亳州 渭水称谓媒聘驰骋 诸侯征候3.积累并解释下列词语(1)目不暇接:不暇,无暇,没有闲暇,来不及。眼睛来不及看。形容可观看的东西太多,或景物变化太快。(2)似曾相识:好像曾经见过。形容过去一度见过的人或事物又在眼前出现。(3)芸芸众生:佛教指一切有生命的东西,一般也用来指众多的平常人 (4)超凡绝俗:凡、俗,指世俗或庸俗。形容气度、才德等超出一般人之上,境界很高。(5)幻化无方:变化无穷。(6)意出尘外:形容作品立意超凡脱俗,意境高远。(7)山重水复,柳暗花明:南宋大诗人陆游游山西村诗句“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比喻过程虽曲折多变,最终结果还是豁然开朗令人满意的。(8)仰之弥高,钻之弥坚:语出论语子罕。意思是,我仰望它,愈望愈高;我钻研它,愈钻愈坚。这是孔子弟子颜渊对孔子的赞叹。弥,更加,本文作者借用此语赞叹庄子博大精深,意境高远,是一般人不能企及的。焦点访谈老师:今天我们学习的庄子:在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是一篇学术论文,是再读圣贤系列文章之一,一般的研究认为,庄子的思想属于唯心主义体系。庄子片面夸大一切事物的相对性,否定客观事物的差别,否定客观真理,在认识论上是相对主义。庄子对待生活的态度是一切顺应自然,“安时而处,知其不可为而安之若命”,他“超凡脱俗”只想出世,不想入世。在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一切社会制度,摈弃一切文化知识。本文对庄子的解读却另辟蹊径,独出机杼。课文从阅读庄子的感受说起,接着解读秋水中的一个故事,最后用庄子的心灵和庄子所面临的人世来解释庄子。题目的意思是:庄子代表了人们无路可走的时候的一种意识形态,含蓄地告诉了人们,当我们无路可走的时候,应该看看庄子,学学庄子,学习庄子对待权势的态度和对幸福的认识。 学生(1):老师,课文中“他那么不经意地推掉了在俗人看来千载难逢的发达机遇。他把这看成了无聊的打扰。”这句话,我认为“不经意”说明他一点不在乎,是一种条件反射,本能的反应。他老早已经想清楚了,对人生的真谛已经彻悟了。 学生(2):他是在极度贫困的条件下做出这种选择的,这可以从这句话里看出来:他可能真的需要一条鱼来充实他的辘辘饥肠。所以我很佩服他。 老师:“庄周们一定能掂出各级官僚们威福的分量,而大小官僚们永远不可能理解庄周们的闲福对真正人生的意义。”这里“威福”和“闲福”进行了对比,说明官僚们不理解庄子的精神境界,所以他们根本不会像庄子那样享受“闲福”的。“闲福”也反映了庄子是以享受的态度来面对他选择的人生的。刚才同学说了,他在条件很恶劣的情况下选择的,他却以享受的态度面对,说明他享受到的不是物质而是心灵的宁静和精神的快乐 学生:这说明庄子拥有别人没有的“超凡绝俗的大智慧”这种精神是“清洁的精神”。也就是很干净,很高尚。他拒绝了权势的诱惑,洁身自好,追求的是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 学生:老师,“当我们大都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为什么没有丢失?就是因为有了这样一两棵在清风夜唳的夜中独自看守月亮的树。”这句话应该怎样解读呢? 老师:这里作者把庄子比作“一棵孤独地在深夜看守心灵月亮的树。”这是说庄子像树一样高大、独立。说他心灵是月亮,是说他的灵魂像月亮一样皎洁,即精神世界纯洁。庄子看守这样的精神世界,说明他孤独地坚持守住这样一片天地。无论环境多么险恶,命运多么悲苦,庄子都坚持在自由的精神生活与权力之中,追求精神的自由和人格的独立,看守着纯净的心灵。 学生:为什么说“我们在黑夜里昧昧昏睡时,月亮不会丢失”? 老师:这是说正是因为有了几位像庄子那样的哲学大师,他们的智慧,人格的光芒,一直穿透时空在我们的心目中闪耀。这是对庄子的高度赞美。 学生:老师,我不懂这句话:他好像在和这个世界比试谁更无赖,谁更无理,谁更无情,谁更无聊,谁更无所顾忌,谁更无所关爱。谁更赤条条来去无牵挂,从而谁更能破罐子破摔。谁更无正义无逻辑无方向无心肝。只是,有谁看不出他满纸荒唐言中的一把辛酸泪呢? 老师:我给大家提供几则资料。你们说伯乐是谁? 学生:是家喻户晓的相马大师。 老师:对。但是庄子认为,他是残害马的罪魁祸首。 学生:老师,你是说他不让马过自由的生活。 学生:老师,我不同意这种说法。古人云:老骥伏枥,志在千里。可见每匹年轻的马都向往自己能“建功立业”。而正是有像伯乐这样的人挖掘了潜在的人才,才有“人中吕布”“马中赤兔”这样的英雄。一些有才能的人在人类发展历史上作出了巨大的贡献;才能的高低是其中的原因,但才能的施展需要有人挖掘,这些挖掘的人便是一个个伯乐。 老师:不错,你的说法代表社会普遍的看法,人一定要有所作为,需要伯乐。你看庄子是不是就是跟你唱反调?再说说一段更令大家吃惊的话。儒家推崇圣、勇、义、智、仁。庄子认为强盗也有圣、勇、义、智、仁。不进室就知道室内有没有东西,是圣;入室一马当先,是勇;退出时先人后己,是义;预测是否成功,是智;分赃公平,是仁。合情合理到践踏了神圣的道德教条。(生大笑)表面看,庄子的语言形式是荒唐的,偏激的,其实这是出于对世俗丑恶的洞察,对人类对生命的热爱,有心人能悟出这“一把辛酸泪”。 学生:老师,文章结尾作者说“我们怎能不悚然面对,肃然起敬,油然生爱?”这三个词顺序能否换? 老师:不能。这里反映从惊到敬再到爱的心理发展过程。一开始,他和别人一样,听到庄子的言论觉得很吃惊,但是当他理解了庄子的“荒唐言”中的“辛酸泪”之后,对庄子产生了热爱之情。 老师:总之,庄子的精神世界是矛盾的两个方面不断冲突的内心世界。一方面,他对人类充满怜悯,最多情,最温柔宽仁,最敏感,因而最脆弱,最易受到伤害。另一方面,对污浊黑暗的世界,冷眼看穿,冷酷犀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