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建华先生纪念音乐会串词(确定版).doc_第1页
孔建华先生纪念音乐会串词(确定版).doc_第2页
孔建华先生纪念音乐会串词(确定版).doc_第3页
孔建华先生纪念音乐会串词(确定版).doc_第4页
孔建华先生纪念音乐会串词(确定版).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笛声穿越时空 艺术精神永在 孔建华先生纪念音乐会串词撰稿: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会长农新瑜各位领导、各位朋友,老师同学们:大家晚上好! 满怀浓浓的深情,带着深深的思念!今天,公元2012年7月8日,我们大家在这里相聚,是为了一个美丽的、不同寻常的约会这个约会,跨越时空,温暖心灵,我们与一位可敬可爱的老人,一位伟大的艺术家,将再次在音乐里重逢,在笛声里相聚! 一年前的今天,一代笛子宗师孔建华先生永远离我们而去了。今天,时隔整整一年,在这个特别的日子里,我们大家以诚挚的、感恩的心情,相聚一堂,以先生笛子作品专场音乐会的形式来纪念他,表达我们对先生的思念和无限的敬意。首先,请允许我代表孔老先生的家人亲友,代表本场音乐会的主办、承办和协办单位,对各位的光临表示诚挚的谢意和真诚的欢迎!谢谢! 今天,孔老的学生和追随者们,将拿起他最心爱的笛子,奏响他的经典作品,我想,这既一种缅怀、追忆和思念,也是一种礼赞、继承和传扬继承孔老伟大的艺术精神和道德情操,传扬民族音乐的馥郁芳香和永恒魅力。是的,正如荣政老师写在节目单上的缘起中所说,人的精神永存,艺术无尽,地久天长。孔老虽已离我们远去,但他的精神将永远与我们同在! 今天的这场音乐会,凝聚了很多人的心血和汗水,得到了各界朋友的大力支持!孔老先生的学生、弟子们还有很多笛友纷纷出资,中国竹笛专业委员会会长张维良先生, 赵松听笛艺研究会会长蒋国基先生、新加坡笛子学会会长詹永明先生、台湾琴园国乐团团长林谷珍先生、陕西省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马迪、广东省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谭炎健、山西省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邬满栋、安徽省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陈惠龙、湖南省笛子专业委员会会长刘汉华等纷纷为音乐会题词,江苏省音乐家协会竹笛学会也为音乐会发来贺电,缅怀孔老,预祝音乐会圆满成功。音乐会现场还有很多单位和个人敬献了花篮,尤其值得一提的是,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的同学们每人出1元钱,买来了七百朵康乃馨,发给进场的观众每人一枝,钱虽不多,但是很温馨,很有意义。对以上单位和个人,我们一并表示感谢!好的,“玉笛声声黄鹤归孔建华先生纪念音乐会”现在正式开始!首先,请大家欣赏的是幽思。这首曲子是上世纪80年代武汉歌舞剧院排演的大型歌舞剧九歌中的一段主题音乐,九歌是我国伟大诗人屈原的楚辞作品,乐曲用倍大D低音笛演奏,音色低沉幽远,古朴典雅,意境深远。今天给大家表演的,也是一支特别的队伍,掌声有请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主席瞿同庆教授和他的学生们曲目1、幽思 演奏: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瞿同庆等好的,谢谢瞿老师,谢谢这群可爱的同学们!他们都是来自武汉各个高校笛箫协会的同学们,他们手中几十根的倍低音笛,也都是瞿老师亲手制作了好几个月做出来的,为了今天这次演出,瞿老师还带着同学们冒着酷暑排练了很长时间,有的同学是已经毕业从外地专门赶回来的,你们辛苦了,谢谢你们!在这里我还想说的是,我们武汉高校笛箫联谊会正是在孔老的关爱和恩泽下组建成立、发展壮大的,现在武汉20多个高校有笛箫协会,每年在校的大学生笛子爱好者有上万人,成为全国独特的一道亮丽风景,像今天这样几十位同学同台演奏倍大D低音笛,更是十分罕见,可以说是全球唯一了。让我们再次用掌声,感谢他们!好的,接下来,请欣赏由荆州笛子专业委员会的演奏家们带来的笛子齐奏,沸腾的工地2、沸腾的工地演奏:荆州笛子协会余忠茂、李平、项宪才、胡庆华、程迎晖/ 笙伴奏:田野 嗯,五只笛子一起上阵,一下子把我们的现场也搞沸腾了。谢谢几位演奏家的精彩演奏! 好,接下来是一首大家都十分熟悉的曲子农村新貌,这也是孔老最有代表性、流传最广泛的曲子之一,在上世纪70年代,这首曲子十分火爆,在全国简直是家喻户晓,拿今天的话来说,就是“点击率”十分高,(介绍孔老与循环换气),下面,有请武汉音乐学院附中三年级的吴晓君同学,为我们演奏这首曲子, 伴奏:民族小乐队曲目3、农村新貌 好的,谢谢吴晓君同学!我们的小美女赢得了大家的尖叫!晓君同学今年只有15岁,年纪不大,功夫了得,充分展现了武音笛子专业学生的风采。下面这首,是春满茶山,此曲作于1964年。我记得孔老曾经跟我讲过,这首曲子是他在咸宁茶场跟着采茶工人们一起劳动之后,创作出来的,充满了大自然的气息,可以说是一首绿色的作品,也十分清新活泼,乐曲中,我们仿佛可以看见满山的绿树,闻道茶叶的清香,听到鸟儿的鸣叫,一切,都是那么地美妙!有请武音民乐系本科一年级的李楠同学为我们带来这首春满茶山,扬琴伴奏:高梦露曲目4、春满茶山 好的,谢谢!大家可能也都和我一样,有一个而共同的感受,孔老的作品,旋律总是那么好听,感情总是那么真挚,这是为什么呢?因为作品的背后,是孔老对生活的热爱,对大自然的热爱,对人民的热爱。同时,孔老也十分注重贴近群众、贴近生活,深入人民群众中,通过真实的生活体验,去发现美,描写美,讴歌人民,赞美生活,这才是真正的人民艺术家!下面这首码头工人之歌,就是1972年,孔老深入武汉江汉关体验生活,与码头工人一起劳动之后写的。反映了码头工人运输装卸、一片繁忙的景象,其中,我们可以听到孔老创造性地使用笛子来模仿劳动号子的感觉好,下面有请湖北师范学院笛子专业教师李志成和他的学生们给我们带来这首曲子,手风琴伴奏:蒲实曲目5、码头工人之歌好的,谢谢李志成老师,谢谢几位同学!有人说,孔老的音乐感觉超好,吹什么像什么,写什么像什么,改编东西也是信手拈来,流畅自然,下面这首就是40年前孔老根据陕北民歌改编的同名笛曲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这首曲子,大家太熟悉了,我就不多介绍了,有请武音笛子专业研究生一年级的王涵同学,给我们大家带来这首山丹丹开花红艳艳, 钢琴伴奏:阎世啸,有请 曲目6、山丹丹开花红艳艳谢谢王涵的精彩演奏!刚才我们说过,孔老是名副其实的人民艺术家,他的艺术之根,深深地扎在人民群众和民间土壤中,(从工地到茶山、到码头)。孔老经常跟我们讲:“万物离不开土壤,音乐艺术也同样需要扎根于人民之中,在群众中吸取营养”。正因为他有坚实的民族民间音乐墓础,所以创作起来也是得心应手,每一个作品都是那么好听耐听。下面这首运输忙,就是1961年,孔老深入鄂西山区采风,以当地民歌素材创作而成的,十分形象生动,今天大家听到的版本,是由荣政老师重新编配成的二重奏,使用了打击乐和笙伴奏,十分有味道。有请武音附中一年级的向钟毓、汪晟明皓两位小帅哥, 为我们演奏曲目7、运输忙 谢谢!美丽的江汉平原是湖北的腹地,也是楚文化的核心地带,江汉平原的民间戏曲和音乐也十分有特色,有很浓的湖北风味。湖北是孔老的第二故乡,他也曾经多次到江汉平原的天门、潜江、仙桃等地采风和体验生活,写出了这首十分具有湖北风味、饱含深情、如诗如画的曲子江汉平原风光好,下面,掌声有请武汉音乐学院笛子专业青年教师徐鹏 ,为我们演奏这首曲子曲目8、江汉平原风光好 “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千古名楼黄鹤楼,自古就与美妙的笛声相伴。但是历史上,黄鹤楼几度被毁,又几度重建,现在大家看到的黄鹤楼,是上世纪八十年代重建的。其实早在1980年,武汉决定重建黄鹤楼的消息在报上发表后,孔老就十分激动,他写了一首小诗,表达自己的兴奋之情:“玉笛有情伴黄鹤,楼毁鹤去我奈何?欣闻复建心飞动,卅年夙愿赋新歌”。就是在这种激情的驱使之下,他创作了黄鹤归来这首动人的作品。这首曲子以汉剧音乐为素材,风格古朴典雅。下面,有请武汉音乐学院青年教师谢闻吉 ,带来这首黄鹤归来,伴奏:民族小乐队,有请曲目9、黄鹤归来 谢谢小谢老师的精彩演奏!刚才在这首曲子中,我们听到了一段模仿黄鹤在天空中鸣叫的演奏,其实呢,黄鹤只有在传说中才有,真实的黄鹤谁也没有见过,黄鹤到底怎么鸣叫?也只能靠艺术家发挥自己伟大的想象力了,我们孔老就是这样一位天才的艺术家,他用一根只有几个孔的竹笛,把黄鹤描绘得活灵活现,惟妙惟肖。这首黄鹤归来作为经典作品,也将与黄鹤楼一起,永远相伴,相映生辉!今天音乐会的主题是“玉笛声声黄鹤归”,我们也希望,已经仙去的孔老先生,能够经常骑着黄鹤归来,飞到我们的梦中!好的,精彩继续,下面让我们用掌声有请著名笛子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副教授周可奇 老师,为我们带来江河情,有请曲目10、江河情 谢谢周老师充满激情的演奏!在大家这么热烈的掌声中,我也想说一句:周老师,你的激情已经让人类已经无法阻挡了!这首曲子听来的确十分令人动容,乐曲中,有深沉的诉说,有激昂的呐喊,也有辉煌的礼赞孔老生于黄河边,长在长江岸,这首气势磅礴的曲子,表达了对他对长江黄河这两条母亲河深厚的感情和无限的热爱。也充分体现了孔老开创的中原笛乐这一艺术流派的鲜明特点,那就是:鲜明的地方特色、流畅的音乐语言、浓厚的戏剧化色彩,以及充沛的感情激流。再次感谢周可奇老师!在半个多世纪辉煌的艺术生涯中,作为一代宗师,孔建华先生以其孜孜不倦的努力、开阔的视野和创造性的才华,为中国竹笛的演奏、创作、教学、理论研究及乐器改革等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开创的中原笛乐艺术流派魅力独具,他培养的一代又一代优秀学生,已经成为中国笛子艺术的中坚力量。下面,我们用最热烈的掌声,有请孔老的得意门生、中国竹笛学会副会长、著名笛子演奏家、武汉音乐学院教授荣政老师,给我们带来这首经典的故乡的回忆,有请 曲目11、故乡的回忆 谢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