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2).doc_第1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2).doc_第2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2).doc_第3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2).doc_第4页
人教版高中政治必修3第二单元 文化传承与创新第五课 文化创新导学案(2).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五课 文化创新【高考考点】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2、文化创新的意义3、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4、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一、精华回放1、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什么?2、文化继承与发展的关系?二、合作自学1、如何理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2、为什么要进行文化创新?3、文化创新的途径有哪些?(根本途径、基本途径)4、如何理解文化创新与继承的关系?5、文化创新与借鉴、融合的关系三、质疑解惑简要列出疑点,并在组内解决。四、互动探究:1材料:福娃是北京2008年第29届奥运会吉祥物,其色彩与灵感来源于奥林匹克五环,来源于中国辽阔的山川大地、江河湖海和人们喜爱的动物形象。福娃向世界各地的孩子们传递友谊、和平、积极进取的精神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美好愿望。在福娃的创作和修改中,吉祥物创作组为了寻找到好的方案,他们到各地采风,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查阅了一本本资料,设计了一个个草图,形成了最后的定稿。在表现手法上,灿烂的中华文化给予了他们充足的创作营养,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的许多色彩、技法,包括龙门石窟等佛教雕刻造型的线条等得到了借用。在内容选择上,也是如此,把具有丰富内涵的熊猫、藏羚羊、京燕、鱼等,和奥运会圣火,交相辉映,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有机统一体。问题:请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福娃”的诞生所蕴含的道理。五、巩固练习(一)选择题1文艺工作者必须虚心向人民群众学习,从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和丰富多彩的生活中汲取营养,才能创造出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文化作品。这是因为()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人民群众是社会精神财富的创造者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文化创作的灵感最终来自于实践和创作者的聪明才智A B C D2北京奥运会场馆建设取得了多项创新成果。这表明()A建筑文化有其自身的继承性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C建筑艺术是文化创造的主体D先进科技是文化创新的动力3出色文学报告木棉花开描述了广东乃至中国改革开放攻坚人物任仲夷在政期间的一些经历,是历史的真实再现和记忆,是文学纪念30年改革开放生活的壮美篇章。这说明()A社会实践要为文化创新的成果服务B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C文化创新要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D文化创新能够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 4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文化创新。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A发挥人民群众在实践中的主体作用B反对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C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D做到洋为中用,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52009年3月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在参加十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四川代表团审议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文化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不断增强,我们要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与促进文化创新结合起来,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文化创新的作用表现在()A文化创新必须立足于社会实践B文化创新是文化自身发展的内在动力C文化创新能够促进社会实践的发展和民族文化的繁荣D文化创新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 6一切进步文艺,都源于人民,为了人民,属于人民。这强调了()A人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B文艺创作要满足人们的各种文化需求C一切文化对人民都是有益的D进步文艺引领着中国文化的前进方向 720多年来,注重个人拼搏、竞争发展,成为以人为主体的广东文化的内涵。而在新的转型期,注重人的和谐发展、人与人及社会的和谐发展,应成为广东探索粤文化和文化创新的要义。这说明了()A文化创新能促进民族文化的繁荣B文化创新的根本目的在于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促进人的全面发展C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 D文化创新必须借鉴人类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 8第十一届全运会,吉祥物名为“泰山童子”,灵感来源于充满文化、自然内涵和动人传说的“五岳之首”泰山,并结合现代体育理念、国泰民安的吉祥寓意创作完成,以拟人化的泰山石赋予吉祥寓意。这说明()A客观事物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B要尊重和理解文化的差异和个性C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D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可以促进文化的发展 950年来,西藏优秀的民间文化艺术遗产和大批珍贵文物得到保护,藏文成为中国第一个具有国际标准的少数民族文字,藏族人民的传统风俗习惯得到很好的保留和继承,涌现出一大批题材新颖、民族特色突出、时代气息浓厚的文学艺术作品,独具民族特色的藏医藏药已走向全国和世界。这表明()文化促进经济政治发展文化在继承中创新,在创新中发展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藏族人民为中华文化作出了重要贡献A B C D10漫画老树发新芽体现了()A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B文化创新需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老树发新芽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D文化创新需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 11 2009年7月28日,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正式与深圳文博会签署了合作协议。文博会从2008年开始与列宾美术学院建立合作关系,在第五届文博会期间,俄罗斯列宾美术学院带来16位俄罗斯功勋画家的160多幅油画精品参展,为文博会增色添彩。这表明()A加强文化交流与合作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 B应该促进中外文化的完全融合C文化发展的实质在于不断创新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在发展中继承 12 “作为敦煌莫高窟壁画艺术的不二代表,飞天已经成了我们的骄傲。但是,这美丽的形象并非中国的土特产,而是印度文化、西域文化、中原文化共同孕育而成的产物。”这说明()文化多样性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重要基础文化多样性是文化创新的源泉文化创新就是各种文化的相互融合A B C D 13.蒙山沂水室外版,内容上突出沂蒙红色文化,并将丰厚的历史文化和蓬勃发展的现代文化融为一体,借助蒙山沂水独特的山水品牌,综合运用声光电水景等各种手段,通过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社会参与、公司经营,打造国内独一无二的大型水上实景演出和文艺极品。这启示我们()加强文化建设,要注意突出地方文化特色文化发展要正确处理继承与创新的关系创新内容、创新形式、创新手段是文化发展的要求国家应努力扶持高雅文化,限制通俗文化的发展A B C D 14改革开放以来,广东在本土文化基础上产生了“新客家文化”。这体现了()A新文化在发展中偏离了本土文化 B文化在批判中继承C“新客家文化”已取代本土文化 D文化在继承中发展 15建立“学习型社会”已被确立为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构建“学习型社会”的核心内涵是()A全民学习、终身学习 B实行高中义务教育C推动教育信息化发展 D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 (二)非选择题16172010年5月1日,上海世博会在黄浦江卢浦大桥与南浦大桥之间的滨江地区开幕。情景一右图为上海世博会会徽。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 书法创意为形,“世”字图形寓意三人合臂相拥,状似美满幸福、相携同乐的家庭,也可抽象为“你、我、他”广义的人类,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表达了世博会“理解、沟通、欢聚、合作”的理念,突显出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1) 运用文化创新的有关知识,简要谈谈上海世博会会徽的设计所蕴涵的道理。情景二随着上海世博会的脚步日益临近,上海志愿者正创造性地进行千余项丰富多彩的服务活动,践行“我们在你身边”的庄严承诺。迎世博已成为展示志愿者风采的广阔舞台,志愿者的奉献精神生动地演绎着“城市,让生活更美好”。(2)如果你是上海世博会志愿者之一,你准备如何为中外文化交流作贡献? 参考答案(1)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动力和源泉。所以要通过社会实践,从中汲取营养,推动文化的创新与发展。材料中创作组到各地采风体现了这一点。(2)进行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材料中创作组从我国的民族文化中寻找元素,借鉴了中国的传统年画和版画、雕刻、头饰,创作出福娃形象,体现了这一点。(3)进行文化创新,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材料中创作组借鉴了奥林匹克五环、圣火色彩与形象体现了这一点。(4)进行文化创新,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和“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和“历史虚无主义”。所以福娃是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和现代奥林匹克精神形成的有机统一体。BBBCC ABCBD AACDA答案:(1)文化创新离不开对传统文化的继承、发展。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艺术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世博会会徽图案以中国汉字“世”字书法创意为形,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文化创新离不开社会实践;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世博会会徽图案寓意着人们对美好和谐的生活追求,突显上海世博会以人为本的积极追求,这是文化创新立足社会实践的表现。文化创新离不开与时代精神的结合。世博会会徽图案中“世”字图形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