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1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2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3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4页
五年级语文第二次备课.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第一单元备课备课时间:2007年9月1日教材简析:本单元共有三篇课文,分别是师恩难忘、陶校长的演讲、古诗两首,另有习作1、练习一。这一单元的主题是“园丁之歌” 师恩难忘是一篇深情而有质朴的记叙文,作者通过对小学一年级教学有方的田老师的回忆,抒发了对老师的尊敬和感激之情。陶校长的演讲是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的一篇演讲稿,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古诗两首均是五言绝句,语言清新、平白。教学理念:以读为本,以解决问题为主线,培养学生的语感,激发学生对教师的尊重与喜爱。尊重学生利用多种方法学习重视情感的激发与习惯的养成。教学重点:、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2、学会文中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的意思。3、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和鞭策自己的好习惯。教学难点:理解文中重点句子的含义。教具准备:挂图、投影片、录音机。课时安排:1、师恩难忘2课时2、陶校长的演讲3课时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3、古诗两首2课时习作12课时实践活动(一)1课时练习一3课时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31、师恩难忘备课时间:2007年9月1日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背诵课文,理清文章条理。3、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重点:从田老师的故事与所学的小诗的关系中体会老师的教学有方。教学难点:理解这些故事有如春雨点点,滋润着我的含义。教学方法:朗读法、讨论法、展示法。教具准备:挂图、录音机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进程:一、 预习课文要求。自读课文,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认识生字,将课文读正确、读通顺。了解课文大意,在自己不懂的地方坐上标记,试着寻找答案。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3二、导入新课。板书课题,齐读课题。根据你预习的情况说说课题的意思。引导学生思考:让作者难以忘记的老师是谁?什么事让他难忘?三、了解课文大意。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全班交流,弄清课文主要写了“我”的启蒙老师田老师用讲故事的方法教“我们”学习古典诗词,给“我”巨大影响的事。四、指导认真阅读,深入理解课文。分小组讨论自己在预习中遇到的问题。小组汇报本组学习情况。全班交流在小组内未解决的问题。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内容重点理解词语。鼓励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成语造句。引导学生重点理解课文第七段。质疑:田老师的故事讲得怎样?从“我”的表现中哪些词可以看出来?生朗读第七段,找出相应词语理解交流(入迷、恍如、发呆、惊醒)。请生分别扮演田老师讲故事,“我”听故事,再现场景,体会当时作者的心情。过渡:田老师编故事讲课对“我”以后有什么影响?引导学生理解课文第九段。小结:说说此时你对“师恩”如何理解?如果把“恩”换成“情”、“爱”、“益”是否可以?五、 鼓励学生选一首学过的古诗编个故事。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4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赏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体会作者对老师的感激和怀念之情。教学进程:一、将自己所编的故事全班交流。二、再读课文,赏析课文。引导学生思考:“你认为田老师是怎样的人?你喜欢他吗?”说出理由。再读课文,小组交流。小组汇报交流成果。过渡:作者对田老师的态度如何?生找相应的句子读一读,说一说,理解“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意思。小结:田老师用心地教导学生,对“我”有巨大的影响,“我”深深地敬爱着这位老师。读课文,选择自己喜欢的句子读给同桌听。三、 学写摘录笔记。将课文中自己喜欢的词和句子摘录下来。注意写清文章题目、作者、书名和日期,以备查阅。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52、陶校长的演讲备课时间:2007年9月2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2、学会10个生字,会认4个,理解有关新词。3、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4、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教学重点:学演讲,学自励、问什么、为什么问、希望怎么办?教学难点:1、真实性、鼓励性、礼仪性2、陶行知为什么作这篇演讲,写读后感。3、模仿合作写演讲稿,参加演讲赛。教学方法:表演法、小组合作交流法。教具准备:1、录音带;配乐背景音乐钢琴曲。2、陶行知资料,“学做真人”演讲稿。3、话筒,录音机录制磁带,演讲稿四人合作一份。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初读课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52、学会生字,理解文中重点词语的意思。教学进程:一、 揭示课题孩儿们,作为一名学生,作为一个渴望进步的人,怎样才能使自己在各方面得到长足的进步呢?今天,我们将学习的课文,会详细地告诉你。揭题:(撕掉26、陶校长的演讲演讲上的纸)介绍陶套行知: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创办了“晓庄”、“育才”等一批学校,培养了一批批、一代代人,创作了一部部教育著作,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了巨大的、不朽的贡献。二、初读课文出示:这是一篇演讲稿,那什么是演讲,演讲又有什么特点,文章中陶校长的演讲主要讲了什么,是分哪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的呢?.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子音、读通句子,作好记号,回答问题。.讨论理解演讲的特点。(演讲就是在群众集会或会议上就某个问题说明道理,发表见解。演讲的主要特点是真实性和鼓动性。演讲的内容贴近生活,讲的是真话。演讲中带有强烈的感情,具有很大的感召力。)(主要谈的是“每天四问”,分别从“健康”、“学问”、“工作”、“道德”四个方面谈有没有进步这个问题。)出示词语健康本钱寻求崇高理想否则持久锻炼合理作息树立筑起坚固堡垒造福专心致志坚忍不拔意志力彼岸担任影响承担值日值勤管理培养责任心基础稳定公德私德激励鞭策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5三、指名读课文.叫六位同学起来读课文,其他同学听他们读,并思考每一段分别写了什么?.第一自然段提出演讲的内容是“每天四问”第25自然段让学生从“健康”、“学问”、“工作”、“道理”四个方面问问自己有没有进步。第六自然段希望学生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自由读课文.逐段齐读,要求读得正确、流利。四、指导写字陶、演、炼、彼、稳都是左右结构,左宽右窄堡、垒上下结构,上大下小。陶里面是缸的左半不是“凶”、“金”第九画是竖折。炼右边是“”不能写成“东”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6第二课时教学内容:精读课文。课时目标:1、了解演讲的特点,明白为什么要做到“每天四问”,培养学生不断激励自己、鞭策自己成为习惯。2、感受演讲稿的情真意切,乐于模仿迁移运用,体会“学做真人”,交流陶行知其人其事,激情。教学进程:一、 导入上节课我们学习了陶校长的演讲第一课时,谁来说说陶校长到底讲了些什么?(陶校长要求我们每天问问自己在“健康”、“学问”、“工作”、“道德”方面有没有进步)哪你有没有这样问问自己呢?这堂课我们继续学习26、陶校长的演讲。过渡:在陶校长的演讲中第一问问的是(自己的身体有没有进步)二、精读课文讲读第二自然段.速读:思考,为什么要先问这一问题呢?.指名回答出示:因为健康是生命之本,有了健康的身体,我们才有本钱去寻求幸福,实现崇高的理想,否则一切都将是空的。.请同学们找一找这句话中的关联词:因为有了才有否则都.请同学们自由读这段话,你能不能用一个句子,代替“否则”?.很好,那谁能用有了没有这样的句式来说一说有健康的身体和没有健康的身体的区别呢?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6.健康是如此重要,所以陶校长希望我们从小树立“健康第一”的观点,有好的身体真好啊!那怎样才能拥有健康的身体呢?.“两个离不开”,只有这样,才能筑起坚固的“健康堡垒”。.指导复述,顺便归纳总结刚才我们的学习方法。.这一段文章,先是设问,然后是解答,再是希望。.我们学习的时候是这样学的。a.看清设问的是什么。b.读一读,找出解答。c.标出关联词,体会有和没有的区别。d.找出怎样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e.找出陶校长对我们的希望。f.读读背背,复述。过渡:下面我们就用这种方法来学习课文的第三自然段。、讲读第三自然段.首先我们来看看设问的是什么?(自己的学习有没有进步).找出解答(因为“学问是一切前进活力的源泉”我们是学生,求知四我们的主要任务,有了学问,将来才能更好地造福于社会。).标出关联词:因为有了才能.找出怎样做才能提高,标出关联词,朗读理解要想自己的学问有进步,就要专心致志,就要有坚忍不拔的意志力。要认准目标,钻进去,展开来,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6.希望:这样我们就能够到达胜利的彼岸。.读读背背,复述。自学课文的第四、五自然段.交代方法。.学生自学,老师巡视。.检查自学效果:说说这两段的内容,指名读,齐读。学习最后一段这篇课文是总分总结构,课文的最后一段,陶校长再次要求我们养成每天四问的好习惯,请同学们读一读,找出关联词,想一想有没有不懂的地方, 每天这样地问问自己,这样地激励和鞭策自己)弄清激励和鞭策的意思,进一步理解“每天四问”。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7第三课时教学内容:复习巩固。课时目标:进一步理解课文内容,能复述课文。教学进程:一、总结课文.逐段朗读。.指名说说第25自然段的主要内容。.归纳全文大意。这篇演讲要求学生每天从健康、学问、工作和道德四个方面问一问自己,以此激励和鞭策自己不断进步。.结合陶行知生平事迹,体会这篇演讲的感情。这篇演讲充分表现了老一辈教育家对学生的关怀和爱护,情真意切。二、读训练:.自由朗读,体会感情。.指名朗读,适当评点。.集体朗读,要求读出恰当的语气和感情。三、复述训练:.略作准备,同桌试述。.指名复述。及时评议,强调要抓住要点,特别是每一问中“解释原因”的内容。.再指名复述。四、迁移练笔:根据文中“四问”,以某一天为例作出问答。板书设计:26、陶校长的演讲 健康寻求幸福实现理想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7每天四问学问造福社会 工作培养责任心锻炼能力 道德社会稳定国家发展(激励鞭策)(长足进步)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83、古诗两首备课时间:2007年9月3日。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意思。3、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重点: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2、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意思。教学难点: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方法:吟诵法、想像法。教具准备:图片、录音机等。课时安排:两课时。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寻隐者不遇。课时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课文。2、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意思。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感情。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8教学进程:一、故事激趣导入默读第九课课文推敲,了解贾岛“推敲”的故事及其生平。板书:唐贾岛?小结:唐代诗人贾岛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被称为“苦吟诗人”。他的诗自然质朴,历来为人们所传诵,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一首五言绝句寻隐者不遇。二、读题、释题.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讨论:寻?隐者?遇?.想想题目的意思。 .引导质疑。三、精读课文.教师范读。.学生反复朗读,读准音,读通句。边读边画出生字新词。.借助工具书理解重点词语: 松下?童子?只?深?不知处?.借助工具书理解古诗大意。提问,看谁对诗句的理解更正确。.背一背。四、观看投影,练习对话,体会感情.出示答句:言师采药去,只在此山中,云深不知处。.想问句,同桌练习。.观看投影图片,练习对话。.体会作者感情变化。 满怀希望失望一线希望彻底失望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8五、总结全诗,背诵感悟.总结:这首诗采用问答体,一问一答,寓问于答。是通过寻访者(贾岛)向童子打听师傅的去向,童子作了相应的回答写的,这三次问答,逐层深入,表达感情有起有伏,语言朴实自然,读来却令人寻味。.有感情的背诵寻隐者不遇,感受诗歌的内蕴美。六、补充阅读贾岛题诗后布置作业:1、填诗,练字 寻( )者不遇 ( )下 问 童 子,言 师 采 ( )去 只 在 此 山 中,云( )不 知 处。2、 想想诗歌描绘的情景,并画下来。板书设计: 寻隐者不遇 唐贾岛 松下问童子, 满怀希望 言师采药去。 失望 只在此山中, 一线希望 云深不知处。 彻底失望 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9第二课时教学内容:古诗所见。课时目标:1、学会本课3个生字,理解诗句中的词语,说说古诗的意思。2、想象诗歌所描绘的景象,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感受诗歌的语言美和内蕴美。教学进程:一、导入。同学们,如果说中国悠悠五千年的古文化是一串珍珠,那古诗就是其中的一颗美丽的明珠。古诗的魅力就在于总能用最少的文字,展现出丰富的画面,让人产生无尽的想象。分别出示一画一诗,让学生说出相对应的诗句、画面。师:画从哪儿来?就在诗句里,就在想象中。今天我们用读诗句,想画面的方法来学习一首古诗。二、初读正音理解诗题意思。再次齐读诗题。想知道他看到了些什么吗?读了这首诗就会明白了。请大家自由读古诗,多读几遍把字音读准,诗句读顺。同桌互相检查读。指名读,检查反馈。三、整体感知,层层推进请大家再自由读古诗,边读边想,你知道了些什么?学习第一句。指名读。体会并读出牧童的高兴心情。同学们,有个词叫“喜形于色”。刚才从歌声中我们听出了牧童的心情。那么从他的表情、动作你能看出来吗,谁来说说?。(说了就读)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9师评价:可真是个悠然自得,快乐无比的小牧童,让他高兴的事太多了!现在呀,让我们和小牧童一起走进树林。大家边读边想,边读边看。瞧瞧小牧童这一路上都看到了什么风景?多么美的田园生活啊!来,让我们都骑上小黄牛,一起把第一句美美地读出来。师描述:听到你们读,我的眼前已出现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放课件)学生看完画面齐背诵第一句,小组背,个人背 。过渡:在袁枚欣赏得正带劲时,一个小插曲出现了。(放课件牧童唱歌声)来,谁读出这时袁枚所见到,所听到的。个人读,全班读第二句。能说说这时袁枚又见到,听到些什么吗?(不断边读边补充。)让学生边读边想象说出牧童寻蝉的样子。(纠正学生理解错误,了解“鸣”,抠出“意欲”。)说了再请个人读,小组读,背诵。四、背诵、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随诗人袁枚一起欣赏到了美丽而有趣的牧童画。现在让我们看着画面美美地吟诵整首诗,把这如画的诗,如诗的画留在我们的心里吧。(齐背,个人背)五、拓展同学们,今天和大家一起学习,让老师有了很大的收获。你们能从短短二十个字想象出色彩绚丽的风景,人物可爱的表情,有趣的动作,让整首诗都活了起来。现在老师还想送大家一首描写儿童生活的古诗,看看谁想到的画面最丰富。(课件放宿新市徐公店)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09师简要描述古诗前一句画面。生轻声读后一句,想象画面。同桌讨论,反馈。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10实践活动(一)备课时间:2007年9月5日活动内容:我读书 我快乐 阅读上下五千年。活动目标:1、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方面的贡献。3、 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活动重点:1、 让学生初步了解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2、了解上下五千年对弘扬中华民族历史方面的贡献。活动难点:通过导读,让学生继续学习读整本书的基本方法,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活动方法:讨论法、谈话法。活动准备:书上下五千年年。活动进程:一、 导读引路,激发兴趣。(一) .启发学生回忆自己读过哪些中国历史故事(包括课内外),选择自己喜欢的讲给大家听。.简介上下五千年及其作者。上下五千年是一套故事化的历史读物。该书作为中国通俗历史文化的经典,已成为当代广大青少年的必读书。在这套书中,作者选择著名的人物和重要的事件,根据史集材料,加以组织和剪裁,用通俗的现代语言写出来。全书按历史顺序编写,涉及的时间自远古至清朝鸦片战争前,共收有200多个历史故事。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10上下五千年由林汉达等编著,林汉达(19001972),浙江宁波人。著名的教育家、语言家。他致力于汉字改革和文化教育工作,建国后历任燕京大学教授、教务长,教育部副部长。3、教师选择上下五千年中一两个故事读给同学听。二、明确读书要求,制定读书计划 。.上下五千年的版本很多,读的时候要有选择。.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如随手记下自己感想体会,也可以制作读书卡片,以供以后翻阅。.制定具体的读书计划,主要是坚持每天看,读书进度要根据个人情况而定,不宜太快。三、后继活动,巩固阅读效果。在了解同学都读完上下五千年之后,可适当组织学生交流读书的心得体会。谈谈自己有哪些收获,获得怎样的思想启迪。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11练习1备课时间:2007年9月5日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自然,积累背诵古诗,并能展开想象,续写诗歌。 2、学习古诗题秋江独钓图,诵读理解,感受诗人逍遥自在、怡然自得又难免孤独寂寞的心情。 3、写好钢笔字。 4、练习口语交际,学会请教。 5、学写毛笔字。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注意积累背诵古诗;诵读理解古诗,感受诗人所要表达的情感。 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法、讨论法等。课时安排:3课时 第一课时教学内容:教学第一题。课时目标:引导学生处处留心观察身边的事物,积累、背诵古诗教学进程: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教学第一部分。.要求学生自读第一部分,了解诗歌所写的内容。 .引导学生从诗歌的前两部分寻找共同点。 都是以“风儿在哪里?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提出疑问,以“风儿已从那里走过”收尾。 五年级语文备课 主备人:张丽 课时编号:011.引导学生观察诗歌旁边的插图,进一步理解诗歌。 .你能模仿这两小节续写这首诗歌吗?充分展开想象,注意观察插图。 学生自由续写。 同桌相互交流,小组交流。 .指名交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