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六实验第十四讲物理实验 重点知识归纳 一 测量读数类仪器使用1 游标卡尺 1 各种游标卡尺的有关参数如下表所示 2 游标卡尺的读数方法 以游标零刻度线位置为准 在主尺上读取整毫米数 看游标上哪一条刻度线与主尺上的某一刻度线 此某一刻度线不需读出 对齐 由游标上对齐的刻度数 即格数 乘以游标卡尺的精确度得出毫米以下的小数 总的读数为毫米整数加上毫米以下的小数 2 螺旋测微器 千分尺 量程一般为0 25mm 精确度是0 5mm 50 0 01mm 螺旋测微器的读数方法 从固定标尺上读出整毫米数 要注意半毫米刻度线是否露出 如果露出再加上0 5mm 图14 1 0 5mm以下的读数则等于与固定标尺上横线对准的可动圆周上的读数 要估读一位 乘以精度0 01mm 测量长度为上述二者之和 如图14 1中所示读数为6mm 0 5mm 20 2 0 01mm 6 702mm 特别提醒 螺旋测微器的使用要注意两点 1 半毫米刻度线 2 估读 末位估读的 0 不要漏掉 3 电流表 电压表 1 电流表 电压表使用时量程选择的规则 根据被测电流或电压值的大小选择量程 测量时最好使指针偏转超过所选量程的2 3 至少超过1 2 在不知道被测电流或电压大小的情况下 应选用电表的较大量程 然后再根据指针偏转情况选取合适的量程 2 读数方法 读数时应使视线垂直于刻度盘表面 凡仪器最小刻度是10分度的 要求读到最小刻度后再往下估读一位 估读的这位是不可靠数字 凡仪器最小刻度不是10分度的 只要求读到最小刻度所在的这一位 不再往下估读 4 电阻箱电阻箱是按照各个数量级上指针的对应数值读数的 指针必须指向某一个确定的数值 不能在两个数值之间 因此电阻箱测量结果的各位读数都是从电阻箱上指针所指位置直接读出的 不再向下估读 如图14 2所示的电阻箱的阻值为84580 2 图14 2 5 多用电表 1 使用多用电表测电压 电流时 应根据选择的量程确定最小刻度值 然后读数 2 使用欧姆挡时 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 测量前应根据估计的阻值选用适当的挡位 由于欧姆挡刻度的非线性 使用欧姆挡测电阻时 表头指针偏转过大或过小都有较大误差 通常只使用表盘中间一段刻度范围为测量的有效范围 否则要变换倍率 每更换一次倍率 都要重新进行欧姆调零 由于欧姆挡表盘刻度不均匀 难于估读 测量结果只需取两位有效数字 计数时不要忘记乘上相应挡位的倍率 测量时待测电阻要跟其他元件和电源断开 多用电表使用完毕后 应将选择开关拨离欧姆挡 旋至off挡或交流电压最高挡上 特别提醒 要区分开 机械零点 与 欧姆零点 机械零点 在表盘刻度左侧 0 位置 调整的是表盘下边中间的定位螺丝 欧姆零点 在表盘刻度的右侧电阻刻度 0 位置 调整的是欧姆挡的调零旋钮 二 力学实验1 纸带类 实验 1 打点计时器打点计时器是一种使用交流电源的计时仪器 它接在频率为50hz的交流电源上使用时 每隔0 02s打一次点 因此 纸带上的点就表示了和纸带相连的运动物体在不同时刻的位置 通过研究纸带上点迹间的距离 就可以确定物体的运动情况 图14 3 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 某段时间内的平均速度等于各个时刻的瞬时速度 在 探究动能定理 实验中 就是据此求得物体最终获得的速度大小 因此要选取纸带上打点间隔基本相等的部分进行测量 利用纸带计算加速度 2 胡克定律类 实验 1 原理 利用橡皮条或弹簧在弹性限度内 力与形变量成正比 计算 测量 其长度的变化分析力的变化情况或建立f x坐标系 描点画图研究力的变化规律 2 应用 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验证力的合成与分解 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量的关系 三 电学实验1 电路设计及仪器选取原则正确地选择仪器和设计实验电路 有一定的灵活性 应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 正确性 2 安全性 3 方便性 4 精确性 2 伏安类 实验中电流表的内 外接法 特别提醒 在rv ra均不知的情况下 可采用试触法 如图14 4所示 分别将a端与b c接触 如果前后两次电流表示数比电压表示数变化明显 说明电压表分流作用大 应采用内接法 如果前后两次电压表示数比电流表示数变化明显 说明电流表分压作用大 应采用外接法 图14 4 3 滑动变阻器的接法 1 若符合下列情况之一 则滑动变阻器必须接成分压式 要求电表能从零开始读数 要求电表能有较大的调节范围 当待测电阻rx 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时 2 当待测电阻rx r 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 时 既可接成分压式 也可接成限流式 四 实验误差1 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从性质和来源看 误差分为偶然误差和系统误差两种 1 偶然误差是由各种偶然因素对实验者 测量仪器 被测物理量的影响而产生的误差 减小偶然误差的方法就是通过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 系统误差是由于仪器本身不精确 或实验方法粗略或实验原理不完善而产生的 要减小系统误差 必须校准仪器 或改进实验方法 或完善实验原理 2 有效数字 1 测量既然总有误差 测量的数值就只能是近似数 如 174 2mm 最末的一位数字 2 是不可靠数字 但它仍有意义不能舍 因为它代表了一个大概数量关系 比如这里174 2与174 8相比是接近174还是175就显而易见了 像174 2mm这种带一位不可靠数字的近似数字叫有效数字 有效数字的最后一位为误差所在位 在实验中 测量时要按有效数字的规则来读数 2 确定有效数字时 应注意以下问题 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小数点的位置无关 有效数字的位数与单位无关 关于 0 在有效数字中的特殊性 0在前时 从左往右数第一个不为零的数字才是有效数字 0在后时 计入有效数字 乘方不算有效数字 比如3 020 10 3m s中的 3不是有效数字 10也不是 3 减小实验误差的方法 1 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 累积法 3 图象法 五 创新实验1 创新实验方案的设计 一般应遵循以下四条原则 1 科学性原则 2 可靠性原则 3 方便性原则 4 准确性原则 2 设计性实验的设计思路 热点题型示例 2010年高考安徽理综卷 1 在测定金属的电阻率实验中 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 示数如图14 5所示 读数为 mm 2 在用单摆测定重力加速度实验中 用游标为20分度的卡尺测量摆球的直径 示数如图14 6所示 读数为 cm 图14 5 图14 6 解析 1 固定刻度部分读数为0 5mm 可动刻度部分读数为11 7 0 01mm 0 117mm 则螺旋测微器的读数为0 5mm 0 117mm 0 617mm 0 616mm 0 619mm都对 2 主尺上的读数为0 6cm游标尺上的第15条刻线与主尺的某一刻线对齐 游标尺读数为15 0 05mm 0 75mm 则游标卡尺的读数为0 6cm 0 075cm 0 675cm 答案 1 0 617mm 0 616mm 0 619mm 2 0 675cm 强化训练1 2011年高考大纲全国卷 使用多用电表测量电阻时 多用电表内部的电路可以等效为一个直流电源 一般为电池 一个电阻和一表头相串联 两个表笔分别位于此串联电路的两端 现需要测量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 给定的器材有 待测多用电表 量程为60ma的电流表 电阻箱 导线若干 实验时 将多用电表调至 1 挡 调好零点 电阻箱置于适当数值 完成下列填空 1 仪器连线如图14 7所示 a和b是多用电表的两个表笔 若两电表均正常工作 则表笔a为 填 红 或 黑 色 图14 7 2 若适当调节电阻箱后 图1中多用电表 电流表与电阻箱的示数分别如图14 8 a b c 所示 则多用电表的读数为 电流表的读数为 ma 电阻箱的读数为 图14 8 a 图14 8 b 图14 8 c 3 将图14 7中多用电表的两表笔短接 此时流过多用电表的电流为 ma 保留3位有效数字 4 计算得到多用电表内电池的电动势为 v 保留3位有效数字 解析 1 由多用电表电流 红表笔进 黑表笔出 电流表 接线柱电流流进 接线柱电流流出知 a表笔为黑色表笔 2 根据题图读数 多用电表读数为14 0 电流表读数为53 0ma 电阻箱读数为4 1 6 0 1 4 6 答案 1 黑 2 14 053 04 6 3 102 4 1 54 在做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的实验时 某同学得到一条用打点计时器打下的纸带如图14 9所示 并在其上取了a b c d e f等6个计数点 每相邻两个计数点间还有4个计时点 本图中没有画出 打点计时器接的是220v 50hz的交变电源 他把一把毫米刻度尺放在纸带上 其零刻度和计数点a对齐 图14 9 1 按照有效数字的读数规则读出相邻计数点ab bc cd de ef间的距离s1 s2 s3 s4 s5 它们依次为 cm cm cm cm cm 2 由以上数据计算打点计时器在打b c d e各点时 物体的即时速度vb vc vd ve依次是 m s m s m s m s 3 根据以上结果 试用两种不同的方法计算该物体的加速度a 4 根据 2 中得到的数据 试在如图14 10所示的坐标系中 用作v t图象的方法 从图象中求物体的加速度a 图14 10 5 从图象上求纸带上的a f点所对应的物体的即时速度va m s vf m s 并由此计算 当打点计时器打下a点的时刻 物体已经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运动 s了 6 如果当时电网中交变电流的频率是f 49hz 而做实验的同学并不知道 那么由此引起的系统误差将使加速度的测量值比实际值偏 理由是 4 图象如图14 11所示 图14 11 答案 1 1 001 401 842 262 67 2 0 1200 1620 2050 247 3 0 42m s2 4 如图14 11所示0 42m s2 5 0 0790 2900 188 6 大实际周期大于0 02s a s t2 1 t2 实际加速度小于测量加速度 强化训练2 2011年高考广东卷 图14 12是 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 实验中获得的一条纸带 o a b c d和e为纸带上六个计数点 加速度大小用a表示 图14 12 1 od间的距离为 cm 2 图14 13是根据实验数据绘出的s t2图线 s为各计数点至同一起点的距离 斜率表示 其大小为 m s2 保留三位有效数字 图14 13 答案 1 1 20 2 加速度的一半0 933 2010年高考浙江卷 在 探究弹簧弹力大小与伸长量的关系 的实验中 甲 乙两位同学选用不同的橡皮绳代替弹簧 为测量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他们在橡皮绳下端依次逐个挂上钩码 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m 0 1kg 取g 10m s2 并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加i 下标i表示挂在绳下端钩码个数 然后逐个拿下钩码 同样记录绳下端的坐标x减i 绳下端坐标的平均值xi x加i x减i 2的数据如下表 1 同一橡皮绳的x加i x减i 大于或小于 2 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 甲或乙 3 选择一组数据用作图法求出该橡皮绳的劲度系数k n m 4 为了更好地测量劲度系数 在选用钩码时需考虑的因素有哪些 解析 1 当所挂钩码增加时 橡皮绳的形变量增加 橡皮绳的长度变长 但发生形变需要一定的时间 因而在刚刚挂上钩码时 橡皮绳的长度应小于挂上钩码平衡时的长度 同理可知当所挂钩码减小时 橡皮绳的长度应大于挂上钩码平衡时的长度 而坐标x即为橡皮绳的长度 所以x加i小于x减i 2 每增加一个钩码 橡皮绳的形变量应相等 所以乙同学的数据更符合实验要求 3 根据题意 求出挂上不同钩码时 橡皮绳的形变量 钩码的重力等于橡皮绳的弹力f 做出弹力f随形变量变化的图线 图线的斜率即为橡皮绳的劲度系数 4 尽可能使橡皮绳的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 同时要有足够大的伸长量 以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 答案 1 小于 2 乙 3 由所给数据得改变量如下表所示 由上表作图得 图14 14 由图14 14可得k乙 57 70 n m 或 图14 15 对于甲同学的数据 因为只有前几个数据可认为在弹性范围内 由图14 15中切线的斜率得k甲 25 34 n m 4 尽可能使伸长量在弹性范围内 同时有足够大的伸长量 以减少长度测量的误差 强化训练3 2011年高考安徽卷 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 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 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砝码 实验测出了砝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 其对应点已在图14 16上标出 g 9 8m s2 1 作出m l的关系图线 2 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n m 图14 16 答案 1 如图所示 2 0 248 0 262 18分 2010年高考北京卷 1 甲同学要把一个量程为200 a的直流电流计g 改装成量度范围是0 4v的直流电压表 她按图14 17所示电路用半偏法测定电流计g的内电阻rg 其中电阻r0约为1k 图14 17 为使rg的测量值尽量准确 在以下器材中 电源e应选用 电阻器r1应选用 电阻器r2应选用 选填器材前的字母 a 电源 电动势1 5v b 电源 电动势6v c 电阻箱 0 999 9 d 滑动变阻器 0 500 e 电位器 一种可变电阻 与滑动变阻器相当 0 5 1k f 电位器 0 51k 该同学在开关断开情况下 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 将r2的阻值调至最大 后续的实验操作步骤依次是 最后记录r1的阻值并整理好器材 请按合理的实验顺序 选填下列步骤前的字母 a 闭合s1b 闭合s2c 调节r2的阻值 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d 调节r2的阻值 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e 调节r1的阻值 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的一半f 调节r1的阻值 使电流计指针偏转到满刻度 如果所得的r1的阻值为300 0 则图14 17中被测电流计g的内阻rg的测量值为 该测量值 实际值 选项 略大于 略小于 或 等于 给电流计g 联 选填 串 或 并 一个阻值为 k 的电阻 就可以将该电流计g改装为量程为4v的电压表 2 乙同学要将另一个电流计g改装成直流电压表 但他仅借到一块标准电压表v0 一个电池组e 一个滑动变阻器r 和几个待用的阻值准确的定值电阻 该同学从上述具体条件出发 先将待改装的表g直接与一个定值电阻r相连接 组成一个电压表 然后用标准电压表v0校准 请你画完图14 18方框中的校准电路图 图14 18 实验中 当定值电阻r选用17 0k 时 调整滑动变阻器r 的阻值 电压表v0的示数是4 0v时 表g的指针恰好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 当r选用7 0k 时 调整r 的阻值 电压表v0的示数是2 0v时 表g的指针又指到满量程的五分之二 由此可以判定 表g的内阻rg是 k 满偏电流ig是 ma 若要将表g改装成量程是15v的电压表 应配备一个 k 的电阻 规范解答 1 考虑到减小误差 电源应选电动势较大的b r1要选能读出接入电路的电阻值的电阻箱 r2在电路中是限流连接 应选用总阻值大于30k 的电位器f 3分 电流半偏法的具体操作顺序是 a s1断开 s2闭合 b 调节r2 使电流计指针满偏 c 闭合s1 d 保持r2不变 调节r1 使电流计指针半偏 e 读出r1 即为电流计内阻值 3分 2 电路图如图14 19所示 13分 图14 19 答案 1 bcf bcae 300略小于 串19 7 2 见规范解答 3 00 5027 0 强化训练4 2011年高考四川卷 为测量一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 1 在下列三个电压表中选一个改装成量程为9v的电压表a 量程为1v 内阻大约为1k 的电压表v1b 量程为2v 内阻大约为2k 的电压表v2c 量程为3v 内阻为3k 的电压表v3选择电压表 串联 k 的电阻可以改装成量程为9v的电压表 2 利用一个电阻箱 一只开关 若干导线和改装好的电压表 此表用符号v1 v2或v3与一个电阻串联来表示 且可视为理想电压表 画出测量电源电动势及内阻的实验原理电路图 3 根据以上实验原理电路图进行实验 读出电压表示数为1 50v时 电阻箱的阻值为15 0 电压表示数为2 00v时 电阻箱的阻值为40 0 则电源的电动势e v 内阻r 答案 1 c6 2 如解析图所示 3 7 510 0 2010年高考课标全国卷 用对温度敏感的半导体材料制成的某热敏电阻rt 在给定温度范围内 其阻值随温度的变化是非线性的 某同学将rt和两个适当的固定电阻r1 r2连成图14 20虚线框内所示的电路 以使该电路的等效电阻rl的阻值随rt所处环境温度的变化近似为线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描述一个难忘的事件事件作文5篇范文
- 养老管理人员培训课件
- 养老的沙龙课件
- 百城千企共话新质生产力发展
- 医院大型设备论证汇报
- 公共营养师三级安全教育(公司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新质生产力相关投资标的解析
- 新能源行业知识产权运营2025:技术创新与产业转型路径报告
- 压榨机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团队任务分配与进度汇报模板
- 2025年全国保密教育线上培训考试试题库(含答案)
- DGTJ08-2004B-2020 建筑太阳能光伏发电应用技术标准
- 产伤性阴道血肿护理课件
- 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办法
- 腕部损伤的护理课件
- 营销沟通技巧培训
- 中医诊所消毒管理制度
- 2026届新高考语文热点复习小说阅读
- 2025年鱼菜共生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 空气环境自动监测技术(空气监测技术)
- 休闲会所规划方案(3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