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甘肃苜蓿蓟马研究贺春贵 曹致中 侯军裴星琳(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兰州730070)摘 要 (1)在甘肃中部及河西苜蓿地调查表明,为害苜蓿的蓟马有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Haliday, 间纹蓟马Aeolothrips intermedius Bagnall 和花蓟马Franklinilla intonsa Trybon.田间混合种群的比例为8:1:1,以牛角花齿蓟马为优势种。蓟马的危害以形成有伤口痕迹的各种皱缩卷曲叶片为特征。(2) 提出了以枝(株)为取样单位的虫情调查方法。(3)设计筛选出了非保湿浸叶法的蓟马毒力测定方法。5种药剂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以阿维菌素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毒力最大,LC50为0.97g/mL;氧化乐果的毒力最小,LC50为55.76g/mL。5种药剂大田防治试验表明,2.4%维欣丁微乳剂和4.5%氯氰菊酯乳油防治苜蓿田蓟马效果最佳,施药后第五天,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97.7%和93.1%。关键词;苜蓿、蓟马、毒力测定、药剂防治study on the thrips attacking alfalfa in GansuHe Chungui Cao zhizhong Hou Jun Pei Xinglin (Gansu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Lanzhou, 730070)Abstract: (1)The investigation showed that there are three species of thrips attacking alfalfa in the middle and the west of Gansu Province and they are Odontothrips loti Haliday, Aeolothrips intermedius Bagnall and Franklinilla intonsa Trybon. The three populations inproportion is 8:1:1 in the alfalfa field, O. loti Haliday is the main species. The characteristic damage caused by thrips are the deformed leaves with the scars injured by the pest feeding behavior.(2)It is put forward that the density of thrip population should be expressed in the individual number per stem or plant. (3)The test of insecticide toxicity showed that non-damp leaf dipping method was the best. The toxicity of five insecticides to adults of O. loti Haliday were tested and its result showed that the LC50 value of Avermectins was the largest,0.97g/mL,the LC50 value of Omethoate was the smallest,55.76g/mL. The five insecticides were tested on the alfalfa field to control the thrips, the result showed that the best insecticides were 2.4% venxinding (EC) and 4.5%cypermethin EC,and the control effect came to 97.7% and 93.1% respectively in 5 days after applying them.Key words: alfalfa, thrips, toxicity of insecticides,chemical control 本项目研究受甘肃农业大学生态科技发展公司资助。植物保护系李迎军、黄荣本、陈永峰等同学协助完成了部分工作,在此表示感谢。蓟马类是我国北方苜蓿害虫的主要类群1,2,我国对其发生规律等已进行了研究1,2,3,4。但对其为害特征、取样技术研究不够,也没有涉及毒力测定。近年来,在甘肃中部、河西等地蓟马对苜蓿的危害仍十分严重,鲜草产量损失可达50%以上。从2002年起,笔者对甘肃中部、河西地区的蓟马种类、危害习性、调查技术、农药毒力测定方法、防治农药筛选进行了研究,以期建立该害虫调查取样和抗药性测定的基本方法,以进行有效的控制。现将结果予以报道。1.材料与方法1.1种类及为害调查 2002年6月到2003年8月,在甘肃景泰甘肃农业大学农业生态发展有限公司基地上进行了定点调查。在甘肃河西酒泉、张掖等地在苜蓿生长季节进行了采样调查。种类鉴定在甘肃农业大学植物保护系昆虫实验室进行。1.2毒力测定方法及测定供试药剂有:40%氧化乐果乳油,沧州神骅药业有限公司;0.5%阿维菌素可湿性粉剂,广东省澄海市宏先化工有限公司;2.4%维欣丁微乳剂,西安近代农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红太阳集团有限公司;70%吡虫啉(艾美乐)水分散剂,德国拜耳公司。供试蓟马为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Haliday:2002年8月15日31日,采自兰州市甘肃农业大学校园苜蓿实验田内,选择活泼的成虫作为供测试虫。根据牛角花齿蓟马虫体微小、活动性强的特点,选用浸玻片法2、5、并参照吴益东等6设计了保湿浸叶法和非保湿浸叶法。以不使用药剂,室温(2228)8h后死亡率小于20%为标准进行方法筛选。各种方法的具体操作如下:浸玻片法:将双面尼龙胶带剪成2cm长,贴在常用的载玻片的一端,用小毛笔挑起牛角花齿蓟马成虫,将其背部粘在胶带上,每行粘10头,粘2行;将粘有蓟马的一端置药液中浸5s,取出后用吸水纸吸去多余药液;放在湿润的海绵上保湿;室温8h后检查结果。保湿浸叶法:首先把少量凡士林均匀的涂抹在培养皿(90mm)的沿上,用5号昆虫针在滤纸(90mm)上扎若干个小眼;然后将挑选好的新鲜无病的苜蓿叶片分别浸入药液5s后取出,在吸水纸上晾干后放入培养皿中;每皿放试虫20头,并放入湿润棉球保湿;最后用已扎好眼的滤纸盖好培养皿;室温8h后检查结果。非保湿浸叶法:在培养皿中不放棉球保湿,其他步骤同保湿浸叶法。室内毒力测定采用了非保湿浸叶法。用蒸馏水将5种杀虫剂分别稀释为下列5个浓度,氧化乐果:5000X,6000X,7000X,8000X,9000X;阿维菌素:3000X,4000X,5000X,6000X,7000X;吡虫啉:40000X,50000X,60000X,70000X,80000X;维欣丁:5000X,6000X,7000X,8000X,9000X;氯氰菊酯:5000X,6000X,7000X,8000X,9000X;以蒸馏水处理为对照。每一处理重复3次,室温(2228)放置8h后检查结果,计算死亡率和校正死亡率,并按机率值分析法,求得各药剂的毒力回归式及LC50值7,比较不同药剂的毒力大小。1.3田间药效防治试验方法:1.3.1供试药剂:同1.2。各药剂田间试验浓度依次分别为4500倍液、1000倍液、2500倍液、3000倍液、5000倍液。1.3.2小区试验设计与方法在景泰县甘肃农业大学寒区旱区苜蓿原种生产基地进行,试验时间是2002年7月1015日。随机区组设计,选择受害均匀的苜蓿田块,分三个区组,每一小区面积为45m2,周围喷施约1米的药带作为保护行。手动喷雾。施药前和施药后1d、2d、3d、4d、5d分别调查小区虫口密度。调查时间为每日上午(无风或微风),每小区5点取样,每样点查5个分枝上部20cm内蓟马成、若虫数。调查方法见2.1.2。防治效果用以虫口减退率表示:虫口减退率(%)=(防治前活虫数-防治后活虫数)/防治前活虫数100%数据分析采用DPS统计分析软件。分析时数据进行了反正弦转化。1.3.3大区防治试验在小区防治试验的基础上,用4.5%高效氯氰菊酯乳油3000倍液进行了0.2hm2的大区防治试验。防效调查方法同2.1.2。2 结果与分析2.1种类、为害、分布及虫情调查取样方法2.1.1种类、为害及田间分布特点在甘肃河西及中部调查鉴定表明,此区为害苜蓿的蓟马有三种: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Haliday, 间纹蓟马Aeolothrips intermedius Bagnall 和花蓟马Franklinilla intonsa Trybon. 在苜蓿田,以混合种群发生为害,一般以牛角花齿蓟马为优势种。其比例约为8:1:1。但进入8月份以后,个别田块花蓟马的比例有所上升,特别是在正在开花的植株上,其种群有可能为优势种。在田间5月初见为害,7月上旬到8月中旬是发生为害的高峰期,8月下旬以后虫量减少,10月进入越冬状态。以第二、三茬及种子田苜蓿受害最重。种子田开花期正是蓟马盛发期,如虫口数量较大,会严重地影响种荚的发育和种子的产量。蓟马喜欢聚集在植株顶部,特别喜欢钻在顶端新叶丛中或花中取食。蓟马为锉吸式口器,将新叶表皮锉破。新叶展开后,伤口愈合引起叶片畸形、由于伤口位置不同而形成各种形状的皱缩卷曲,但在叶片上仍能观察到愈合伤口的痕迹,这是和其它各种病害或半翅目剌吸式口器害虫剌吸引起叶片卷曲的主要区别。如锉破的伤口在叶缘附近,则引起典型“凹”进扭曲,如伤口在中脉两侧呈纵条,则常形成纵行扭曲。当虫口数量较大时,叶片上伤口多,则整叶完全皱缩变小,并从叶尖逐渐干枯,植株生长受阻,蕾花不能形成,产量严重受损。关于蓟马为害对苜蓿品质的影响已有报道3,主要引起粗蛋白质、粗脂肪、胡萝卜素等大幅度下降。蓟马一般喜栖在植株的上中部。在株高100cm的田间调查表明,上、中、下部虫口数量分别为总虫量的67.2%、25.4%和7.4%。在为害较重及田埂边杂草较多的田块,虫口数量从田边向田中间逐渐渐少,呈不均匀分布。在田边没有杂草或杂草很少的田块,基本上分布比较均匀。在大田,开花的植株上的虫口数量比未开花的植株上虫量多,特别是成虫的数量较多。苜蓿的受害程度与植株高度和虫口密度有关。在甘农3号开花时(株高125cm)调查时,单枝顶部20cm虫量为29.2头时,其鲜重平均为4g,植株全株叶片皱缩,形不成蕾和花。当虫量为7.5头时,平均单枝鲜重10g,植株生长基本正常,只是部分叶片皱缩。当植株高度15cm以下时,每株有虫4头时就可使全部叶片皱缩,当植株高度达50cm时,同样的虫量只引起上部部分叶片皱缩。2.1.2虫情调查取样方法关于苜蓿蓟马的虫情调查方法国外没有报道。国内冯光翰等用面积(头/m2)1作为调查取样单位。目前还没有统一的调查方法。为了调查方便准确,本试验用了以单株(或枝)(头/枝或株)为虫情取样调查单位。当植株没有分蘖或分枝时,用株为单位;当植株分蘖或分枝后,用枝为单位。具体操作时,当植株高度30cm以下时,以全枝(或株)为取样单位,当植株高度高于30cm时,以其顶部枝条20cm的长度为取样单位。调查时可用剪刀取下相应枝(株)放入塑料袋中带回室内计数或直接抖落在白磁盘中或白纸上计数。剪取法比较准确、抖落法比较方便。大田以5点式或棋盘式取样,每点调查20株(枝)。用网捕法调查,一般网易漏掉,不易标准化。以面积为单位更不易准确统计计数。因而此方法可作为较好的调查方法推广使用。此外,虫情调查也可用卷叶率表示。但要注意,作药效比较试验时,要以新出叶发生的卷叶率进行比较。2.2毒力测定方法与结果2.21毒力测定方法筛选浸玻片法和保湿浸叶法,室温8h后检查,牛角花齿蓟马的死亡率高达60%以上,说明此法不适用。非保湿浸叶法,死亡率在15%以下,小于20%,适于毒力测定要求。2.2.2 五种杀虫剂的毒力比较测定结果列于表1中。从表1中看出,在5种杀虫剂中,阿维菌素的LC50值最小,为0.97g/mL ,说明其毒力最大;氧化乐果的LC50值最大,为55.76g/mL ,说明其毒力最小。5种杀虫剂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毒力大小顺序为:阿维菌素维欣丁氯氰菊酯吡虫啉氧化乐果。表1. 5种杀虫剂对牛角花齿蓟马的毒力(非保湿浸叶法)供试药剂回归方程式相关系数LC50(g/mL)相对毒力倍数LC99(g/mL)氧化乐果y=-8.4048+7.6759x0.994255.761.00112.05吡虫啉y=-1.1591+5.9028x0.995611.055.0527.38氯氰菊酯y=-1.4290+8.2928x0.98585.969.3611.37维欣丁y=1.8609+6.0652x0.98613.2916.957.9636阿维菌素y=5.0736+5.7261x0.99730.9757.482.472.2.3 药剂浓度变化对试虫死亡率变化的影响从各药剂毒力回归方程的回归系数来看,氯氰菊酯的回归系数最大,为8.2928,其试虫死亡率受药剂浓度变化的影响最大,阿维菌素的回归系数最小,为5.7261,其试虫死亡率受药剂浓度变化的影响最小。2.3田间药效防治试验结果将田间调查结果列于表2,并按防前和防后的虫口数量变化绘成图1。表2五种药剂对苜蓿蓟马的防效处理防前防治后虫口数量及减退率(括号内)1d2d3d4d5d氧化乐果1181.7(98.6)15(91.6)27(78.8)36.7(70.9)55.3(59.1)氯氰菊酯118.671.3(98.9)0.3(99.5)6.3(93.9)7(92.8)10.7(93.1)维欣丁148.671.7(98.9)0.3(99.8)4(97.7)3.3(98.8)3(97.7)艾美乐129.6719.3(86)26(82)74.3(59)95.3(31.3)147(11.3)阿维菌素1378(93.5024(85.7)33.3(76)122.7(12.2)123(9.3)清水127.67132(3.4)109.3(14.4)96(34.9)120(14.8)127.3(0.3)图1五种药剂防治苜蓿蓟马的田间药效调查从图1及表2中可以看出:维欣丁和氯氰菊酯对蓟马的防效均较好,其中维欣丁的防效最好且稳定。5种杀虫剂均有一定的防效,对苜蓿蓟马成、若虫的防效大小顺序为:维欣丁氯氰菊酯氧化乐果艾美乐阿维菌素,但艾美乐和阿维菌素对蓟马的作用不稳定,施药后13天有较好的控制作用,施药后第4天虫口数量开始上升,到第5天时虫口数量基本上与对照相近,表明此时已基本无控制作用了。表1中出现了负值,表明虫口数量比施药前的虫口数量大,可能是蓟马种群在田间增值较快的原因。对第4天的调查结果进行方差分析。不同处理间的差异较大,方差显著。用Duncans法进行多重比较表明(表3),维欣丁、氯氰菊酯和氧化乐果在1%水平上无显著差异,但在5%水平上,只有维欣丁和氯氰菊酯之间无显著差异。因此从田间试验结果来看,大田防治应用2.4%维欣丁微乳剂和4.5%氯氰菊酯乳油防治苜蓿田蓟马较好。表3施药后第四天的田间药效的多重比较(Duncans法)处理5%显著水平1%极显著水平维欣丁aA氯氰菊酯abA氧化乐果bAB艾美乐cBC清水对照cC阿维菌素cC2002年大区氯氰菊酯防治试验表明,施药后第一天药效98.5%,第12天54.5%,表明有较好的防治效果。3、结论与讨论3.1结论(1)在甘肃中部及河西为害苜蓿的蓟马有牛角花齿蓟马Odontothrips loti Haliday, 间纹蓟马Aeolothrips intermedius Bagnall 和花蓟马Franklinilla intonsa Trybon. 其混合种群的比例为8:1:1,以牛角花齿蓟马为优势种。蓟马的危害以形成有伤口痕迹的各种皱缩卷曲叶片为特征,其愈合伤口痕迹可以与其它病虫害造成的卷叶扭曲相区别。苜蓿的受害程度因虫量和植株的高度而变化。在苜蓿地,蓟马的虫情调查方法以单株(枝)为取样单位较好,当植株高度低于30cm时,取全枝(株),当植株高度高于30cm时,以顶部20cm为长度为取样单位。(2)非保湿浸叶法适宜于蓟马的毒力测定。5种药剂中以阿维菌素对牛角花齿蓟马成虫的毒力最大,LC50为0.97g/mL;氧化乐果的毒力最小,LC50为55.76g/mL。以2.4%维欣丁微乳剂和4.5%氯氰菊酯乳油大田防治苜蓿田蓟马效果最佳,施药后第五天,虫口减退率分别达到97.7%和93.1%。3.2讨论(1)由于蓟马种类小,繁殖较快,又多集中在植株顶部的叶丛内或花朵内,因此一般应连续防治两次,即每一次用药后一周,再用一次药,可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2)氯氰菊酯市场供应比较稳定,在美国也用来防治苜蓿害虫,建议用此药剂防治苜蓿蓟马。田间防治时可适当提高浓度。并且该药剂对蚜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装饰材料行业当前发展现状及增长策略研究报告
- 2025年电子专用设备行业当前发展趋势与投资机遇洞察报告
- 收寄安全知识培训课件考试
- 试生产情况总结报告
- 攀爬围墙安全知识培训总结课件
- 2025年事业单位考试医学基础知识真题及答案
- 2025年二级建造师之二建建设工程法规及相关知识基础试题库和答案
- 危重病学组应知应会试题(附答案)
- 2024年山东省威海市医疗三严三基理论考试题库及答案
- 2025年幼儿园事业单位招聘工作人员考试《保教知识与能力》真题及答案
- 2025-2030中国芽孢杆菌行业市场现状供需分析及投资评估规划分析研究报告
- 人民警察职业道德教育
- 小学语文新课标跨学科学习任务群解读及教学建议
-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知识点大全2025
- 工厂合伙退股协议书模板
- 资料装订合同协议
- 沪港通测评试题及答案
- 二元应对护理模式
- 闲置设备日常管理制度
- 口腔科院感知识课件
- 第二章 临床血液学检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