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材料:运动中的教师观察.doc_第1页
学习材料:运动中的教师观察.doc_第2页
学习材料:运动中的教师观察.doc_第3页
学习材料:运动中的教师观察.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幼儿运动中的教师观察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教育为本,观察先行。”没有仔细的观察,就谈不上正确的、有效的教育方法。那么在运动中教师观察什么呢?一、观察运动中的幼儿幼儿是运动中的主体,教师可以从幼儿的动作发展和情绪状态两个方面进行观察。1、动作发展运动是实现动作发展的基本途经之一,在运动中教师要观察幼儿的动作发展是否协调、灵活,同时也要学会根据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的基本情况进行观察。刚开始研究的时候,组内年轻教师时常会说“我们班的孩子走路的时候手脚一点也不协调,有的孩子还会同手同脚地踏步”,“我们班的孩子在跑的时候看上去很不稳的,真怕他会摔跤”,“就是啊,在做金箍棒操的时候有一个动作,怎么看他们的动作就是那么不协调,徒手操里跳跃的动作也是同样的情况”。通过学习和研究,大家认识到:其实,小班孩子走、跑、跳的基本动作普遍存在着以下情况:走的动作上下肢配合不够协调,走步缺乏节奏感;跑的动作步幅小且不均匀,动作缺乏节奏感,两手臂不能自然配合脚的动作来摆动;跳的动作手臂摆动与腿的蹬伸配合不好,不会屈膝缓冲,跳跃时全身处于紧张状态。在平衡、攀登、投掷等方面小班幼儿也有这个年龄段特有的一个发展的水平。教师在观察幼儿运动时,要将小班幼儿动作发展的普遍水平牢记于心中,使教师在观察时能有参照、有依据,也为实现教师的有效指导创造前提。例如:教师在组织孩子玩“老猫睡觉醒不了”的游戏时,由于教师事先已经熟知小班幼儿走跑动作的发展水平,教师就可以利用游戏中的角色对幼儿进行指导,也会因此而控制游戏的节奏,让孩子在游戏中更好地发展动作。又如:小班的幼儿在跳跃的时候全身会比较紧张,两只脚也不能做到同时落地,教师根据观察到的班级孩子的情况,有针对性地提出要求,利用孩子喜闻乐见的小动物形象来发展孩子跳的动作,同时也可以加上儿歌激发幼儿兴趣。2、情绪状态幼儿在运动中的情绪状态直接影响幼儿运动的积极性,教师在观察幼儿动作发展的同时也要密切关注幼儿的情绪。(1)、 观察幼儿对运动是否有兴趣。兴趣是幼儿天生的一种情绪,兴趣就是一种内在的动力。 例如:汽车轮胎是草地野战区的一种体育器械,小班的孩子对一个个黑乎乎的轮胎似乎不那么感兴趣。记得第一次玩时很多幼儿都在徘徊,都请老师帮忙,不知道怎么拿怎么滚。于是老师说:“咱们来当小司机吧,开着车子去旅行!”老师一边示范拿的方法和滚的技巧,一边喊着:“我要开到野生动物园去。”幼儿一听,也连忙拿起轮胎一边开心地滚一边说“我要开到*去”。于是老师问幼儿:“我开的是宝马车,你们开的是什么车啊?”他们一个个抢着告诉老师开的是什么车。幼儿在游戏化的运动情景中开始了一次次地尝试,并会熟练地滚轮胎了。我们还组织了一场开车比赛,幼儿在老师的口令“准备,出发”中,快乐地滚着轮胎往前跑,生怕落后。再后来鼓励幼儿在轮胎上走,最初我们的孩子在上面走得跌跌撞撞,如今,我们的孩子敢于在轮胎上自由行走。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断地调整游戏内容,充分调动了幼儿运动的积极性,促使他们在不断挑战中学会了多种运动方法,提高了一定的运动能力。(2)、观察幼儿在运动中是否快乐。当幼儿运动的需要得到满足,当儿童的运动充满趣味,都会让幼儿产生愉快的情绪。 例如:在车类区,有孩子钟爱的各种小车,孩子们总会争先恐后去挑选自己喜欢的扭扭车、自行车等等,孩子们有的独自将车开得飞快,有的开一会儿和同伴说上几句,都玩得不亦乐乎。过了一阵子,孩子们玩车的热情开始消退,在玩车的过程中不再那么起劲了,孩子的运动中似乎也缺少了什么。老师观察到孩子在运动中情绪的变化,寻找原因后发现单一的情境让孩子感到了一些乏味,于是创设了“加油站”、“信箱”“红绿灯”等情境。新的情境吸引了孩子,让他们感受到运动过程中的乐趣,重新激发了他们的运动热情,孩子们也因此重新快乐地投入到运动中去。(3)、观察幼儿在运动中是否胆怯和畏惧。当幼儿在运动中遇到困难时,常常会产生胆怯和畏惧的心理,进而会影响幼儿的运动积极性。例如:平衡区,幼儿在走有一定高度的平衡木时,会产生自己亲自去尝试一下的欲望,但真正面对时却又十分胆怯,常常不敢走或要拉着老师走,这时如果教师只顾重复动作要领而没有顾及孩子已经产生的胆怯和畏惧心理,那么孩子就更不敢尝试了;反之教师若能及时调低平衡木高度,或者在幼儿通过时伸出手扶一扶、拉一拉给予一定保护和鼓励,使他们感到有心理上的安慰,那么幼儿的畏惧心理就会慢慢减退,就会大胆尝试这一动作,从而获得身体平衡能力的发展以及成功的愉快体验。值得强调的是教师要尊重幼儿不想参加活动的权利。有些幼儿由于性格或其他原因而不会、不想、不敢自主进行活动时,不要急躁地替孩子选择,不妨多用些耐心,多给孩子一点时间,引导幼儿慢慢参加自主活动。二、观察运动中的材料(1)教师要善于观察,充分了解各材料的特征教师在运动中要使自己的指导有的放矢,就必须通过观察。比如小班前期“玩球”,我们让幼儿自创玩法,孩子们有的抱球站在一边,有的坐在球上,大部分幼儿都不知道怎么玩,没有充分的活动起来。显然,小班幼儿不适合自创玩法,他们缺少玩球的经验方法,阻碍了活动的开展。因此教师在学会观察,善于观察的同时,自己也要充分的了解各材料的特征。让幼儿玩球,教师首先要了解球的各种玩法,才能在指导时去选择适合小班幼儿的玩法:如将皮球滚出去,幼儿快速追回;两人结伴滚球等游戏,幼儿才能玩得更投入,更开心。 (2)教师要观察器械、材料的投放是否安全、是否与场地相适宜保护幼儿的安全健康,是幼儿园的基本责任。因此,教师要通过观察幼儿运动环境是否安全、材料的投放是否与场地相适宜,从而积极主动地消除环境中可能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比如,梯子是否摆放平稳,是不是晃动;车类区的小车是否有螺丝松动的现象;再比如:在草地上提供推车就不太合适,因为草地阻力过大,车辆在草地上几乎不能前进,这就会使幼儿失去运动兴趣而得不到锻炼效果。(3)教师要观察器械、材料的投放是否满足幼儿的需要这就需要教师在活动中仔细观察幼儿经常需要哪种器械、材料?又不喜欢哪种器械、材料?从而及时调整,满足幼儿对器械、材料的需求。比如,小班幼儿在玩手推车时,就非常喜欢 “送水”,绕着从场地一侧运到另一侧,但是尝试了以后很多孩子放弃了,教师根据观察发现原来由于小班幼儿的手部力量不够,而提供的“水桶”都超出了孩子的能力范围,教师根据观察到的情况及时提供了较小的“水桶”供幼儿取用,幼儿又开始玩起了“送水”的游戏。这不仅满足了他们的运送需要和情感的需要,更体现了教师的作用。(4)教师要观察器械、材料的投放是否方便幼儿的取放幼儿是器械、材料的主要使用者,因此取放地点应是幼儿容易拿到的地方,这样自然就能激发起他们的运动兴趣。比如:草地野战区的火箭和飞碟摆放于呼啦圈制成的“网”边上,这样孩子运动的时候就很容易拿到材料,进入运动游戏。(5)、教师要观察所提供的材料是否能激发幼儿的创造性一些废旧的半成品材料具有重要的价值,它可以引导幼儿不断创造新的玩法,丰富活动的内容,提高参与活动的兴趣。在活动中还可以激发孩子探索的愿望,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比如:纸箱、纸杯、可乐瓶、报纸等幼儿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水平来选择这些富于变化的材料,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创造了抛接球、羽毛球、小推车、报纸球、等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