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冬琴 语文教案_第1页
李冬琴 语文教案_第2页
李冬琴 语文教案_第3页
李冬琴 语文教案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分钟教学设计【教学人】宜昌高新区实验小学 李冬琴【教学时间】2014.12.18【教学目标】、认识个生字。、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诗歌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激发热爱祖国的情感。【教学重点】理解诗句内容,体会诗歌表达的情感,通过诵读诗歌激发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教学难点】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一些含义深刻、感情强烈的诗句。【课时安排】课时。【课前准备】收集与诗歌内容相关的文字资料、图片或影视资料。【教学过程】一、情景再现,酝酿情感1.师简笔画“紫荆花”,由“紫荆花”联想到香港及三年级学过的有关香港的文章东方之珠。2.用一个词来形容“紫荆花”,出示:( )的紫荆花3.教师导语:同学们,你们知道吗?1997年的7月1日,当第一朵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即将扎根在深深的祖国大地上的时候,13亿中国人民的心沸腾了,是呀,被英国殖民者侵占了百余年的香港终于回到了祖国母亲的怀抱了,这一难忘的历史时刻,怎不叫人浮想联翩,感慨万分呢?酸楚的往事、屈辱的历史、不屈的抗争都凝固成一片激情洋溢的诗篇最后一分钟。(板书课题,指名读课题)二、自读诗歌,感知内容在这最后一分钟里,亿万中国人内心是怎样的?想到了什么?请你自读诗歌。三、诵读诗歌指名读诗,边读边指导字音。四、品味诗句,领悟情感1.带着兴奋的心情朗读第一小节。解释“叩问”的意思。(指名读、齐读)2.激动泪(1)师配乐范读,学生边听边想象:凝聚着156年的等待的最后一分钟里,你的脑海里出现什么画面?(2)这里“旗帜”、“旗杆”分别代表什么?我们看见过无数次升旗,而这一刻的升旗仪式让你有什么不同感受?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吗?自读、分男女读。(3)在这一片寂静中,人们流下的是怎样的泪水?让我们带着这份激动齐读第二小节。3.屈辱泪(1)生默读第3小节,画出不懂的诗句。(2)质疑(师梳理问题:“虎门硝烟”指什么?“被撕碎的历史教科书,第1997页上 ,那深入骨髓的伤痕,已将血和刀光铸进我们的灵魂”指什么?为什么说“百年的痛苦和欢乐,都穿过这一滴泪珠,使大海沸腾!”“我看见”是真的看见吗?)(3)“这一滴泪珠”与上小节的“泪水”所包含的感情相同吗?这又是什么样的泪?(4)出示香港屈辱史资料,谈读后感,再读自己感受最深的句子。(5)引读:在香港回归之际,压在中华儿女心头的屈辱终于被雪洗了,在这最后一分钟里,我仿佛看见我仿佛又看见我仿佛还看见4、创意表达,抒发情感(1)齐读最后小节(2)出示香港回归的视频,你觉得这一小节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3)写话:全新的紫荆花,全新的特别行政区。从此,经历百年沧桑的香港 ;从此,远离祖国母亲156年的游子 ;从此,那新鲜的、含露的、芳香的紫荆花 。五、总结课文,升华情感1、最后一分钟里,作者通过“旗帜”、“旗杆”、“泪水”、“去迎接”、“去拥抱”等词句直接抒发了自己激动兴奋的心情,同时让我们感受到作者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他有着一颗爱国心。、紫荆花不仅是香港的市花,在古代传说中,它还寓意着兄弟间的团结与互助,而且香港的区旗紫荆花红旗,寓意香港是祖国不可分离的一部分。当第一面紫荆花旗飘扬在香港的土地上,这个阔别母亲怀抱近一个世纪的孩子,又回来了。让我们永远记住这永载史册的日子1997年7月1日。(音乐公元1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