欹器溯源(一):仰韶尖底瓶(编辑:李守力).doc_第1页
欹器溯源(一):仰韶尖底瓶(编辑:李守力).doc_第2页
欹器溯源(一):仰韶尖底瓶(编辑:李守力).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欹器溯源(一):仰韶尖底瓶(编辑:李守力)一个陶壶,其貌不扬,但却蕴含了一个深刻的人生感悟,被中国历代帝王悬于厅堂之上,成为治国的警诫之器。这件“宝物”我们还得从瑞典的一个博物馆里寻起瑞典,一个位于遥远的斯堪的纳维亚半岛上的欧洲王国,在她的首都斯德哥尔摩矗立着一座专门收藏亚洲艺术品的东方博物馆。东方博物馆创建于1926年,这里以收藏众多的亚洲各国艺术品而声名远扬,其中来自中国的收藏品是博物馆藏品的主要组成部分。各种造型的佛教雕塑、五彩斑斓的外销瓷器和年代久远的青铜器无不散发着古老独特的东方神韵,吸引着大批欧洲观众。然而更令人惊讶的是,东方博物馆还收藏有上百件中国仰韶文化的遗物。仰韶文化是距今约五千至六千年中国新石器时代的一种文化,以彩陶器为重要代表。仰韶文化因其最早发掘地是河南省渑池县仰韶村而得名。这些收藏在瑞典的仰韶陶罐有的体大如缸,有的却小巧似盅;有的浑圆敦实,有的却细长纤瘦。再看它们的花纹更是形象逼真,动感十足。如,这些陶罐上的水波纹有的是轻泛涟漪、微溅水花,有的是大浪湍急、惊涛拍浪。然而在它们中间,一件体形庞大、长身圆腹、两头尖、瓶身没有任何彩绘花纹的陶壶顿时引起了我们的兴趣。这件陶器由于它尖尖的瓶底不能支撑壶身正立,因此,瓶身只能 “躺”在地上。仔细观察,我们终于发现了壶身上,还有两个小巧的耳朵。斯德哥尔摩东方博物馆藏:红陶双系小口尖底瓶口直径8.8cm,口内径5cm,高89cm,出土于河南省河阴县这件陶壶若是盛农作物,不论是陶器的容积还是瓶口的设计,都不适合。若是储水,它却不能站立。那么,这件形状怪异的圆锥形陶器到底是做什幺用呢?就在我们百思不得其解的时候,博物馆的专家为我们揭开了谜团。原来,这是一个用来打水的水壶,壶身上的“耳朵”是用来系提绳的。人们将空壶放在水中,由于它体形庞大,壶身中空,因此一开始,水壶会倾斜地立在水中。随着水从壶口的灌入,壶身会慢慢地变成直立状态,此时人们只要用提绳将壶从水中拉起,打水就轻松完成了。正是壶身独特的外形,使得原本辛劳枯燥的日常劳作变得轻松有趣,事半功倍。瑞典专家对于中国人能够在五、六千年前就能如此巧妙地运用浮力解决生活中的难题,感叹不已。然而,当查阅“尖底瓶”的更多资料时,惊异地发现了一种与国外专家完全不同的解释。原来,那只打水用的圆锥形陶壶是一种“欹器”的原型。“欹”是倾斜的意思。也正是由于它的独特外形,反而会使打水变得“事倍功半”。尖底瓶,指的是流行于我国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中的一种陶器。这种陶器一般为小口细颈、斜肩鼓腹、瘦长体尖底、腹部有对称双耳,可略称为小口尖底瓶。它的产生年代大约在距今6500年前,在距今5000年左右的庙底沟二期文化中还能见到,所以它存续的时间至少有1500年。其分布范围西至甘、青地区,东至河南腹地,南及鄂西北汉水中游 ,北达内蒙古中南部、晋北、冀西北地区,见于仰韶文化各类型及受到仰韶文化重要影响的一些考古学文化。据现有资料和研究,尖底瓶最早见于渭水流域的仰韶文化半坡类型,随后很快为以陕、晋、豫交界地区为核心分布区的庙底沟类型接受和改造,而且也主要流行于仰韶文化的这两个主要类型中。针对考古界以及科普读物中关于仰韶文化尖底瓶之流行说法,半坡博物馆的研究人员1988年对馆藏的一批半坡类型尖底瓶(其中包括半坡遗址、姜寨遗址等出土的尖底瓶)进行实验考古,结果发现“半坡类型绝大部分尖底瓶因盛水后重心高于瓶耳而倾覆,因此不能用来自动汲水”(孙霄、赵建刚半坡类型尖底瓶测试,文博1988年第1期)。1989年,他们又与北京大学力学系的专家合作,用数值模拟方法对半坡博物馆的7个样品尖底瓶进行仿真实验,同时还对一个石膏模型瓶做了数值模拟和实测,验证了这种方法和程序的可靠性。石膏模型瓶实验及数值模拟仿真实验结果一致,即“模型瓶空提起状态为底朝上倾斜,注水适中时,瓶底朝下,注水较多时,瓶底又朝上,水倒出”。对7个尖底瓶和一个模型瓶的研究结果表明:其中有5个瓶具有“虚则倒斜、中则正、满而覆”的性能,2个瓶具有“虚则正斜、中则正、满而覆”的性能,只有一个瓶具有“满而不覆”的性能(此瓶的双耳位置明显比其他瓶的双耳高)。他们说:“半坡人生活在浐河旁,平坦的河床大概也不需要用绳吊瓶去汲水的”(北京大学力学系王大钧、唐琎、张菁,西安半坡博物馆孙霄、赵建刚半坡尖底瓶的用途及其力学性能的讨论,文博1989年第6期)。苏秉琦先生曾排列出庙底沟类型尖底瓶的演化、发展序列,共选取四个样品瓶:其中第一、第三个尖底瓶双耳位置均非常偏低,双耳高度约在瓶高的三分之一处,凭目测也可判断这种瓶只能盛装很少的液体才能正常提携;其中第二个尖底瓶腹部无耳(这种无耳尖底瓶在庙底沟类型尖底瓶中占有较大比例),故不可穿绳汲水、提携;其中第四个尖底瓶为喇叭口(这种瓶出现于仰韶文化晚期,已处于尖底瓶文化的尾声阶段),双耳靠上,这种瓶才有可能盛满液体而不倾覆(苏秉琦着中国文明起源新探23页图4,三联书店1999年6月第1版)。仰韶文化半坡类型及受到其重要影响的同时代考古学文化中广泛流行一种大口尖底罐(约距今65006000年间),其分布范围约与仰韶文化尖底瓶相当(参见韩建业着中国北方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研究,文物出版社2003年第1版)。这种大口尖底罐的存在也可证尖底瓶“并非为了能自动倾倒至水平状态才做成尖底形”,因为大口尖底罐绝不可能是汲水器、运水器。半坡博物馆和北京大学研究人员的实验、研究只是否定了尖底瓶为汲水器、有奇妙的取水功能这种流行说法,他们并未说明尖底瓶到底是一种什么性质的器物,五、六千年前仰韶文化的先民们制作尖底瓶到底有什么用。那么尖底瓶到底因何而产生、有什么用处,如何给它定性呢?仰韶文化的尖底瓶与礼仪相关,中国考古学泰斗、考古学区系类型理论的奠基者苏秉琦生前曾有论述。他认为半坡类型的“小口尖底瓶未必都是汲水器。甲骨文中的酉字有的就是尖底瓶的象形。由它组成的会意字如尊、奠,其中所装的不应是日常饮用的水,甚至不是日常饮用的酒,而应是礼仪、祭祀用酒。尖底瓶应是一种祭器或礼器,正所谓无酒不成礼”。根据尖底瓶的存在以及其他一些现象,苏先生认为半坡时代正处于社会转变期,“有些彩陶应属神职人员专用器皿,当时或已出现了脑力与体力劳动的分工”(苏秉琦关于重建中国史前史的思考,考古1991年第12期)。根据王仁湘先生的认识,尖底瓶分布的范围大体上为干旱少水地区,所以尖底瓶的存在和使用很可能主要与祭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