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八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D卷(5)一、 选择题 (共6题;共12分)1. (2分)下列划线字注音中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 绑(bng)票系缆(ln)糍(c)粑B . 畜(ch)牲黯(n)然不抠(u)C . 挠(ro)痒阴霾(mi)呜咽(y)D . 鹭(lu)鸶打鼾(hn)惺(xng)松2. (2分)选出下列加线字读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 )A . 应合(h) 藤蔓(wn ) 镂空(lu ) 义愤填膺(yng)B . 着落(zhu) 迸发(bng ) 蓬蒿(go ) 歇斯底里(xi)C . 酝酿(yn) 重荷(h) 咫尺(zh) 周道如砥(d)D . 栖息(q) 吮吸(yn ) 挑衅(xn) 惹人注目(r)3. (2分)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 . 当四野蛙声和其他虫鸣暂时沉寂时,我所听到的一点歌声则是非常柔和的,与夜色苍茫中的静谧气氛是再合适不过了。B . 如果一只主教雀对着暖流歌唱起春天来,却发现自己搞错了,它还可以纠正自己的错误,继续保持它在冬季的缄默。C . “水光潋滟晴方好”,从游船上纵目四望,西子湖春风送暖,碧波荡漾,长堤缀绿,群山围翠,真是赏心悦目。D . 电影狼图腾,以场面的气势恢宏、情节的抑扬顿挫风格的奇异独特,赢得了广大观众的一致好评。4. (2分)下列句子排序最正确的一项是( )即使不能以书会友,也应对阅读的好处有所了解,对爱书人、读书人保持尊敬。没养成阅读习惯的人,不妨从现在开始行动。对这些保持必要的尊敬,本身就是对文化的尊敬,是一种修养。在古代,连有字的纸张也不能随便乱扔。我们的古人对于书籍、阅读、读书人都是尊敬的。A . B . C . D . 5. (2分)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 . 省城运会将在南京举行,我萌生了去当志愿者为城运会服务。B . 中学生之所以喜欢网络小说的原因,是因为这些作品大多思想感情丰富细腻,而且叙述方法自由活泼。C . 这次送温暖活动中,社会各界给贫困山区学生捐赠了一批衣物、文具、图书等学习用品。D . 据预测,柳州今年第三季度的房地产税收总值比去年同期下降了百分之十左右。6. (2分)下列有关文学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 论语是儒家经典著作,是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共20篇,是“四书”之一。B . 观沧海的作者是曹操,字孟德,西汉末政治家、军事家,诗人。著有诗歌蒿里行、龟虽寿等。C . 老舍,原名舒庆春,字舍予,北京人。代表作有小说骆驼祥子四世同堂茶馆等。D . 世说新语是南朝宋临川王刘义庆组织编写的一部志人小说集,课文选取的两则分别出自言语篇和方正篇。二、 默写 (共1题;共9分)7. (9分)按要求默写。(1)冰霜正惨凄,_。(赠从弟刘桢)(2)_,天涯若比邻。(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3)念天地之悠悠,_。(登幽州台歌陈子昂)(4)正面写富春江水清澈的句子:_,_。(与朱元思书吴均)(5)写富春江水流湍急的句子:_,_。(与朱元思书吴均)(6)黔娄之妻有言:“_,_。”三、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13分)8. (13分)请阅读下面两则材料,按要求答题。材料一:为解决山区高海拔地区中小学生冬季取暖问题,2015年6月,重庆市政府启动了“暖冬计划”。该计划实施范围是全市海拔800米以上的中小学校和公办幼儿园,涉及21个区县995所学校,受益学生21万余名。主要措施包括购置安装油汀、碳晶墙暖电热板、电烤炉、暖风机、硅晶电热膜等取暖设备,少数有条件的学校可安装空调,不宜安装取暖设备的学校提供御寒所需衣服、鞋子、手套等物资。截至2015年年底,全市共投入8 700多万元,为山区农村学生创造出安心学习的温暖环境。学生张薇说:“现在教室安了油汀,像春天一样温暖。冬天再也不用提火盆上学了,手也不长冻疮了!”材料二:“暖冬计划”实施后,孩子们出于好奇,一下课就争先恐后地去触摸取暖片,很容易烫伤手或触电。老师一方面要担心学生的安全,另一方面还要担心取暖设备的保护问题。 (1)根据材料一,简要介绍什么是“暖冬计划”。(50字以内) (2)根据材料二,按要求设计一个班级主题教育活动。活动主题:_活动形式一:_活动形式二:_(3)张薇同学想给重庆市政府写一封感谢信,但又怕同学们说她出风头。要打消她的顾虑,你该怎么说? 四、 名著导读 (共1题;共15分)9. (15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武松大踏步赶将出来。那个捣子迳奔去报了蒋门神。蒋门神见说,吃了一惊,踢翻了交椅,丢去蝇拂子,便钻将来。武松却好迎着,正在大阔路上撞见。蒋门神虽然长大,近因酒色所迷,淘虚了身子,先自吃了那一惊;奔将来,那步不曾停住;怎地及得武松虎一般似健的人,又有心来算他。 蒋门神见了武松,心里先欺他醉,只顾赶将入来。说时迟,那时快;武松先把两个拳头去蒋门神脸上虚影一影,忽地转身便走。蒋门神大怒,抢将来,被武松一飞脚踢起,踢中蒋门神小腹上,双手按了,便蹲下去。武松一踅,踅将过来,那只右脚早踢起,直飞在蒋门神额角上,踢着正中,望后便倒。武松追入一步,踏住胸脯,提起这醋钵儿大小拳头,望蒋门神头上便打。原来说过的打蒋门神扑手,先把拳头虚影一影,便转身,却先飞起左脚;踢中了,便转过身来,再飞起右脚;这一扑,有名唤做玉环步,鸳鸯脚。这是武松平生的真才实学,非同小可!打得蒋门神在地下叫饶。武松喝道:“若要我饶你性命,只要依我三件事!”蒋门神在地下,叫道:“好汉饶我!休说三件,便是三百件,我也依得!”(1)请用简洁的语言概括本段文字的故事情节。并写出两个关于武松的故事。 (2)从这个情节中,可以看出武松怎样的性格特点? (3)武松要蒋门神依他哪三件事? 五、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2分)10. (12分)阅读下面两首诗歌,完成第13题。望夫石王建望夫处,江悠悠。化为石,不回头。山头日月风复雨,行人归来石应语。望夫石刘禹锡终日望夫夫不归,化为孤石苦相思。望来已是几千载,只似当时初望时。【注】望夫石:亦作望夫山。(1)“化为石,不回头”与刘禹锡诗中“ ”一句意思相近。(2)刘禹锡诗中“望”字出现了三次,请赏析其妙处。(3)下面关于这两首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诗句“望夫处,江悠悠”,采用了以动景衬静物的手法,也暗喻了思夫之情的绵绵不绝。B . “行人归来石应语”中的“行人”,是指经过望夫石的过路人。C . “终日望夫夫不归”一句中,“夫”字的叠用达到了意转声连、音韵悠扬的表达效果。D . “望夫石”象征了恒久不变的忠贞之情,两首诗都是沿着这一传统指向进行立意的。六、 文言文阅读 (共1题;共28分)11. (28分)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14题。甲明有奇巧人曰王叔远,能以径寸之木,为宫室、器皿、人物,以至鸟兽、木石,罔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舟左右有窗共八扇,右刻“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左刻“清风徐来,水波不兴”,石青糁之。舟长曾不盈寸,人、窗、炉、文,钩画了了,众妙皆备。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魏学洢核舟记)乙恽寿平,号南田,明末常州武进人。少敏慧,八岁咏莲,惊其师长。随叔父恽向攻诗画,艺日进。其父恽日初为国子监生,曾上守御十策以谋救国。明末丧乱,十余岁而随父兄抗清。多与奇人侠士游,常奔走千里,恍惚死生,他人色沮神丧,而南田意气如常。二兄继死,明亡,与父归故里。天下渐定,誓不应科举,卖画以赡父。其山水深得冷淡幽隽之致,松柳夹岸,游鱼喋水,风烟俱净,寄情悠远。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天机物趣,毕集毫端。其“没骨法”花卉,空灵妍妙 , 着纸欲飞,笔简意丰,获誉“神品”。名动天下,创“常州画派”。崇尚气节,临富贵而不失其本心,叶售画度日,然非其人不与也。遇知己,累日点染;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康煕时,尚思复明,与复社遗士唱和,有瓯香馆集传世。(选自瓯香馆集序言,有删改)注恍惚:捉摸不定。幽隽:幽静美丽。喋:吸。天机:自然界的秘密。妍妙:精妙。点染:点缀景物和着色。(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清风徐来 _(2)舟长曾不盈寸_(3)卖画以赡父_ (4)毕集毫端_(5)临富贵而失其本心_(2)解释下列加点的词。(1)清风徐来 _(2)舟长曾不盈寸_(3)卖画以赡父_ (4)毕集毫端_(5)临富贵而失其本心_(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_(2)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_(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1)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_(2)非其人,视百金如草芥,不市一花片叶也。_(5)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和王叔远相比,恽寿平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依据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6)同为技艺高超的艺术家,和王叔远相比,恽寿平有哪些独特的地方?(依据材料,用自己的话回答)(7)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简桃核修狭者”“笔简意丰”的“简”意思不相同,“众妙毕备”的“毕”和“风烟俱净”的“俱”意思相同。B . 咏莲、学艺、与侠士游的叙述,为下文彰显主人公的崇高气节作了很好的铺垫。C . “冷淡幽隽”的绘画风格是由画家的个性和家学渊源决定的,寄托了恽寿平对悠远深厚的中华绘画文化的深刻理解。D . “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是恽寿平取得艺术成功的重要原因。(8)下列对甲、乙两文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简桃核修狭者”“笔简意丰”的“简”意思不相同,“众妙毕备”的“毕”和“风烟俱净”的“俱”意思相同。B . 咏莲、学艺、与侠士游的叙述,为下文彰显主人公的崇高气节作了很好的铺垫。C . “冷淡幽隽”的绘画风格是由画家的个性和家学渊源决定的,寄托了恽寿平对悠远深厚的中华绘画文化的深刻理解。D . “重写生,常灌花南田,极力描摹”是恽寿平取得艺术成功的重要原因。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60分)12. (40分)阅读下面这篇文章,完成16题。莲池老人贾大山庙后街,是县城里最清静、最美丽的地方。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枝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寺院西南面是个池塘,清清的水面上,有鸭,有鹅,有荷;池塘南岸的一块石头上,常有一位老人抱膝而坐,也像是这里的一个景物。寺院虽破,里面却有一座钟楼。那是唐代遗物,青瓦重檐,两层楼阁,楼上吊着一只巨大的铜钟。据说,唐代钟楼,全国只有四个半了,可谓吉光片羽,弥足珍贵。只是年代久了,墙皮酥裂,瓦垄里生满枯草。若有人走近它,老人就会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老人很有一些年纪了,头顶秃亮,眉毛胡子雪白,嗓音却很雄壮。文物保管所的所长告诉我,他是看钟楼的,姓杨,名莲池,1956年春天,文保所成立不久,就雇了他,每月四元钱的补助,一直看到现在。我喜欢文物,时常到那寺院里散心。有一天,我顺着池塘的坡岸走过去。“老人家,辛苦了。”“不辛苦,天天歇着。”“今年高寿了?”“谁晓得,活糊涂了,记不清楚了。”聊了一会儿,我们就熟了,谈得很投机。老人单身独居,老伴儿早故去了。他的生活很简单,一日三餐,有米、面吃就行。两个儿子都是菜农,可他又在自己的院里,种了一畦白菜,一畦萝卜,栽了一沟大葱。除了收拾菜畦子,天天坐在池边的石头上,看天上的鸽子,看水中的荷叶,有时也拿着工具到寺里去,负责清除里面的杂草、狗粪。这项劳动也在那四元钱当中。他不爱说话,可一开口,便有自己的道理,很有趣味。中秋节前的一天晚上,我和所长去看他,见他一人坐在院里,很是寂寞。我说:“老人家,买台电视看吧。”“不买。”他说,“那是玩具。钱凑手呢,买一台看看,那是我玩它;要是为了买它,借债还债,那就是它玩我了。”我和所长都笑了,他也笑了。那天晚上,月色很好,他的精神也很好,不住地说话。他记得那座寺院里当年有几尊罗汉、几尊菩萨,现在有几块石碑、几棵树木,甚至记得钟楼上面住着几窝鸽子。秋夜天凉,我让他去披件衣服。他刚走到屋门口,突然站住了,屏息一听,走到门外去,朝着钟楼,放声喊起来:“喂下来,那里玩不得呀!踩坏我一片瓦,饶不了你”喊声未落,见一物腾空一跃,逃走了。我好奇怪,月色虽好,但究竟隔一个池塘呀,他怎么知道那野物上钟楼呢?他说他的眼睛好使,耳朵也好使,他有“功夫”。可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他死了。那天上午,我到城外给父亲上坟,看到一棵小树下,添了一个新坟头。坟头很小,坟前立了一块砖,上写“杨莲池之墓”。字很端正,像用白灰写的。我感到太突然了,想着他生前的一些好处,就从送给父亲的冥钱里,匀了一点儿,给他烧化了当天下午,我怀着沉痛的心情,想再看看他的院落。一进院门,吃了一惊,屋里传出了欢笑声。推门一看,几位老人,有的坐在炕上,有的蹲在地下,正听他讲养生的道理。我傻了似的看着他说:“你不是死了吗?”老人们怔住了,他也怔住了。“我在你的坟上,已烧过纸钱了!”“哎呀,白让你破费了!”他笑了,笑得十分快活。他说去年冬天,到城外拾柴火,见那里僻静,树木也多,一朝合了眼,就想“住”到那里去。见那里的坟头越来越多,怕没了自己的地方,就先堆了一个。老人们听了,扑哧笑了,一齐批判他:好啊,抢占宅基地!天暖了,他又在池边抱膝而坐,看天上的鸽子,水中的小荷有人走近钟楼,他就隔着池塘喝喊:“喂不要上去,危险”清明节,我给父亲扫墓,发现他的“坟头”没有了,当天就去问他:“你的坟头呢?”“平了。”“怎么又平了?”“那也是个挂碍。”他说,心里挂碍多了,就把“功夫”破了,工作就做不好了。(摘自中国短篇小说百年精华,有删改)(1)小说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简要分析。交代_,引起下文;(限7个字)渲染环境的_,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限4个字)衬托 _,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限4个字)(2)看钟楼的老人先给自己“立坟头”,后又“平坟头”,小说写这两个情节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立坟头:_平坟头:_(3)小说以寺院的环境描写开头,这样写有什么作用?请按要求简要分析。交代_,引起下文;(限7个字)渲染环境的_,为人物的出场营造一个诗意的氛围;(限4个字)衬托 _,暗示出莲池老人的独特个性。(限4个字)(4)从全文看,看钟楼老人的“功夫”应该怎样理解?请从两个层面简要回答。(5)看钟楼的老人先给自己“立坟头”,后又“平坟头”,小说写这两个情节表现了老人怎样的心理?请简要分析。立坟头:_平坟头:_(6)小说中看钟楼的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专注工作,尽职尽责 B . 生活勤俭,知足常乐C . 不问世事,随遇而安D . 幽默达观,淡泊悠闲(7)从全文看,看钟楼老人的“功夫”应该怎样理解?请从两个层面简要回答。(8)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例句: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仿句:_(9)小说中看钟楼的老人有哪些性格特点,下列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 . 专注工作,尽职尽责 B . 生活勤俭,知足常乐C . 不问世事,随遇而安D . 幽默达观,淡泊悠闲(10)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诗意的叙事。B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C . 看钟楼老人在“立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立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才能心无挂碍,让自己正常工作。D . 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看钟楼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E . 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有功夫”,看钟楼的老人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11)仿照下列句子的形式,另写一个句子。例句:那里有一座寺院,坍塌的山门殿宇间,留得几处石碑,几棵松树,树顶上蟠着几云团似的墨绿,气象苍古如古老的诗歌。仿句:_(12)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 这篇小说以纯净自然之笔,叙述了一个老人看护寺院钟楼的事情。叙述舒缓,没有太强的故事性,因而故事的重点不在于刻画人物的性格特征,而是诗意的叙事。B . 小说采用第一人称“我”叙述故事,使读者产生了真实感和亲切感;在叙述的同时穿插着议论、抒情,从而巧妙地传达了作品的内在意蕴。C . 看钟楼老人在“立坟头”后又“平坟头”,是因为“立坟头”一事影响得他不能正常地工作,只有“平坟头”才能心无挂碍,让自己正常工作。D . 小说中的对话描写贯穿全篇,其中我和看钟楼老人交谈时真诚的态度,表达出我对老人的喜爱和敬佩之情。E . 平凡中蕴含着深刻的哲理,“心无挂碍”“有功夫”,看钟楼的老人身上折射出的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道家的超然和儒家的担当。13.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傅雷杨绛说起傅雷,总不免说到他的严肃。傅雷的严肃确是严肃到十分,表现了一个地道的傅雷。他自己可以笑,他的笑脸只许朋友看。在他的孩子面前,他是个不折不扣的严父。阿聪、阿敏那时候还是一对小顽童,只想赖在客厅里听大人说话。大人说的话,也许孩子不宜听,因为他们理解不同。傅雷严格禁止他们旁听。有一次,客厅里谈得热闹,阵阵笑声,傅雷自己也正笑得高兴。忽然他灵机一动,蹑足走到通往楼梯的门旁,把门一开。只见门后的哥哥弟弟背着脸并坐在门槛后面的台阶上,正缩着脖子笑呢。傅雷一声呵斥,两孩子在咚咚一阵凌乱的脚步声里逃跑上楼。梅馥也赶了上去。在傅雷前,她是抢先去责骂儿子;在儿子前,她却是挡了爸爸的盛怒,自已温言告诫。等他们回来,客厅里渐渐回复了当初的气氛。但过了一会,在笑声中,傅雷又突然过去开那扇门,阿聪、阿敏依然鬼头鬼脑并坐原处偷听。这回傅雷可冒火了,梅馥也起不了中和作用。只听傅雷厉声呵喝,夹着梅馥的调解和责怪;一个孩子想是哭了,另一个还想为自己辩白。我们谁也不敢劝一声,只装作不闻不知,坐着扯谈。傅雷回客厅来,脸都气青了。梅馥抱歉地为客人换上热茶,大家又坐了一会儿辞出,不免叹口气:“唉,傅雷就是这样!”有人说傅雷“孤傲如云间鹤”;傅雷却不止一次在钟书和我面前自比为“墙洞里的小老鼠”是否因为莫罗阿曾把伏尔泰比作“一头躲在窟中的野兔”呢?傅雷的自比,乍听未免滑稽。梅馥称傅雷为“老傅”;我回家常和钟书研究:那是“老傅”还是“老虎”,因为据他们的乡音,“傅”和“虎”没有分别,而我觉得傅雷在家里有点儿老虎似的。他却自比为“小老鼠”!但傅雷这话不是矫情,也不是谦虚。我想他只是道出了自己真实心情。他对所有的朋友都一片至诚。但众多的朋友里,难免夹着些不够朋友的人。误会、偏见、忌妒、骄矜,会造成人事上无数矛盾和倾轧。傅雷曾告诉我们,某某“朋友”昨天还在他家吃饭,今天却在报纸上骂他。这种事不止一遭。傅雷讲起的时候,虽然眼睛里带些气愤,嘴角上挂着讥诮,总不免感叹人心叵测、世情险恶,觉得自己老实得可怜,孤弱得无以自卫。他满头棱角,动不动会触犯人;又加脾气急躁,止不住要冲撞人。他知道自己不善在世途上圆转周旋,他可以安身的“洞穴”,只是自己的书斋;他也像老鼠那样,只在洞口窥望外面的大世界。他并不像天上的鹤,翘首云外,不屑顾视地下的泥淖。傅雷对国计民生念念不忘,可是他也许遵循刚第特的教训吧?只潜身书斋,做他的翻译工作。傅雷爱吃硬饭。他的性格也像硬米粒儿那样僵硬、干爽;软和懦不是他的美德,他全让给梅馥了。朋友们爱说傅雷固执,可是我也看到他的固而不执,有时候竟是很随和的。他有事和钟书商量,尽管讨论得很热烈,他并不固执。他和周煦良同志合办新语,尽管这种事钟书毫无经验,他也不摈弃外行的意见。他有些朋友(包括我们俩)批评他不让阿聪进学校会使孩子脱离群众,不善适应社会。傅雷从谏如流,就把阿聪送入中学读书。钟书建议他临什么字贴,他就临什么字贴;钟书忽然兴用草书抄笔记,他也高兴地学起十七贴来,并用草书抄稿子。1954年在北京召开翻译工作会议,傅雷未能到会,只提了一份书面意见,讨论翻译问题。讨论翻译,必须举出实例,才能说明问题。傅雷信手拈来,举出许多谬误的例句;他大概忘了例句都有主人。他显然也没料到这份意见书会大量印发给翻译者参考;他拈出例句,就好比挑出人家的错来示众了。这就触怒了许多人,都大骂傅雷狂傲;有一位老翻译家竟气得大哭。平心说,把西方文字译成中文,至少也是一项极繁琐的工作。译者尽管认真仔细,也不免挂一漏万;译文里的谬语,好比猫狗身上的跳蚤,很难捉拿净尽。假如傅雷打头先挑自己的错作引子,或者挑自己几个错作陪,人家也许会心悦诚服。假如傅雷事先和朋友商谈一下,准会想得周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