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黄河颂》.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黄河颂》.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黄河颂》.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第五课《黄河颂》.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优化结构 提升效率 洛南仓颉九年制学校高效课堂3721导学设计 七 年级语文 下册黄河颂导学设计课题黄河颂执教人主备人韩红莉审核人备课时间2017年 月 日授课时间第 周 星期 课型课时共 课时 第 课时教材及学情分析教材分析黄河颂是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一篇课文。这个单元的课文都是表现爱国主题的文学作品,一样的感情,不一样的表达,都富有动人心弦的力量。课标。建议:学习这个单元,要反复朗读,整体感知课文的思想内容,培养崇高的爱国主义情操。学习黄河颂这首诗,还要为本单元的综合性学习黄河,母亲河作基础,由课内向课外深化拓展,让学生更多地了解黄河。诗歌以热烈的颂歌形式塑造黄河的形象,充满了强烈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展示了黄河桀骜不驯的血性和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它潜藏着一定的民族文化内涵,读来情绪慷慨激昂,是七年级学生接受诗歌教育、领略新诗艺术的好材料,更是他们接受爱国主义教育、强化爱国热情的好题材。学情分析黄河颂是一首诗歌,一方面“情感是诗歌飞翔的翅膀”,另一方面按文学史的观点,它还是一首“思想大于艺术,情感多于形象”的“广场诗歌”,所以重要的是“激发学生内心的情感”。这篇课文浅显易懂,更容易唤起学生的心灵共鸣,激发学生胸中的澎湃激昂的民族感情,强化爱国热情,深深地打动学生的心灵。学习这篇课文时,学生与文本,学生与学生,学生与老师之间的碰撞将使他们获得丰富的情感体验。导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其雄壮的气势。2、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3、在自主赏读中,激活自己的赏析品味意识。过程与方法1、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2、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3、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4、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重点难点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颂扬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颂扬民族伟大精神的内涵。方法指导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联系时代背景理解诗歌的内容2、运用合作探究的方式质疑,讨论、交流自己的阅读见解。3、抓关键语句理解内容,体会歌词中体现出的英雄气概,体味诗人的爱国情感。导学准备搜集有关黄河、黄河大合唱的资料。识记本课的生字词。正确、流畅、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的内容。导学过程设计导学环节导学内容教师行为期望学生行为解读目标3分钟1、在诵读中体会其美感,整体感知诗歌的内容,体会其雄壮的气势。训练与提高学生有感情朗读诗歌的能力。在自主赏读中,激活自己的赏析品味意识。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学习。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了解时代背景,激发爱国热情,打动学生心灵。抓住诗歌的节奏与感情反复朗读诗歌。3、分析诗歌的关键词句,深入理解诗歌。理解黄河所凝聚的中华民族的伟大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操。教师解读目标,并做进一步的分析、阐述。学生领会教学目标,并识记。自主探究7分钟面对祖国大好河山,历代文人写过不少关于“黄河”的诗句,你知道哪些?关于“黄河”的诗句1、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3、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4、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5、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6、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7、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教师补充课外资料学生积累诗词,并识记。合作探究交流展示20分钟探究一:抓住本诗节奏、韵律,有感情地诵读诗歌,自主完成下面的问题。在全班同学面前朗读你最喜欢的部分,并说说你喜欢它的理由(提示:可以从诗歌的语言形式、思想内容、表达技巧法等方面谈自己的感受)。探究二:黄河颂中的黄河并不仅仅是地理学上的黄河,它还表现了一种精神,这种精神是什么?你是从哪些句子中看出来的(请标出相关诗句)?明确:(1)诵读时要注意语气、节奏、作者抒发的感情,悲壮、豪迈等。学生朗诵诗歌,序曲由一女生朗读,主体部分学生齐读,尾声由一男生先朗诵,再全班齐诵。(2)这种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精神:伟大而又坚强。(3)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作了一番描绘,这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4)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反复出现的“啊!黄河!”起了什么作用?(5)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交流,各组选代表就其中一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可采用抽签形式选题),然后评出最佳发言人,授予“今日之星”的桂冠教师点拨,并进一步督促学生完成探究习题。教师点拨,并进一步督促学生完成探究习题。教师不断激励学生畅所欲言。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由每组代表进行展示。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交流,并由每组代表进行展示。效果检测拓展提升10分钟黄河颂 浩瀚壮阔的黄河,奔腾澎湃,流经黄土高原。黄河流域是黄种人滋生繁衍的地区,也是轩辕黄帝居住营卫的所在。黄河哺育着中华民族。中华民族得到这份自然的恩赐,瓜瓞绵延,永无止境,与山川相辉映,与日月共长久。据远古记载,黄河流经壶口、华阴、孟津、流入渤海。而砥柱则岿然屹立于浊浪怒涛之中,显示出坚忍不拔的气概。砥柱之北的大阳县也因处于大河之阳而得名,又以在大河之北,遂定名为河北县,其后乃改称平陆。小县得大名,实为鲜见。黄河流域气候温和,土壤肥沃,适宜农业的经营。炎黄子孙得天独厚,在此肥沃的土地上,经之营之,日臻文明。淳朴勤俭的风俗,早见于诗经国风的歌育;也深得吴国季札的称道;太史公著货殖传、班孟坚撰地理志,亦皆颂扬不止。而关西尚雄武,山东称儒雅,两汉将相洵出其间,称为盛世,隋唐而后,更见发扬。人文盛,彪炳史册,令人缅怀留连,无时或已。自远古时起,黄河流域即为都城所在。三皇五帝的传说,就未远离此城,夏商周三代更辗转迁徒于其间。由秦汉以迄唐宋,咸阳、长安、洛阳、开封,迭为建都之地。都城所在,人文荟萃,历久不衰。奔腾的黄河,激励人民向外发展,齐鲁方士,期望三神山,秦皇汉武,亲临东海上。虽说是景慕神仙,实际是谋图海外开拓。而张骞凿空,甘英远行,始知西域的广大无垠。海上三神山诚渺茫难稽,日南交趾的设郡,汉迁使者遂得远至已不程国。以今地按之,已达到印度南部海岸。这种向往开拓的精神,历隋唐而至于近世,初未稍泯。黄河流域,既是肥沃的地区,又有瑰丽的文化,但与北方草原相毗邻,不免引起游牧族类骚扰。为了促进文化发展,也为了使农业地区不受蹂躏,从战国时起,就修建了长城,历秦汉而至明代,皆有所修建。由于有了长城,黄河流域的文化不仅受到了保护,而且更显得采。长城并未使黄河流域受到封闭,也并未使人趋于保守。霍去病驰骋于祁连山下,徐自为筑城于卢胸山旁,窦宪勒铭于燕然山侧,王越取胜于红盐池畔,都是不以长城为限。而参于可汗道的建筑,丝绸之路的畅通,又皆显示出没有受到任何的阻隔。这些都是开拓和进取,而不是封闭和保守。黄河的激荡和奔放,是不会使人封闭和保守的。近世以来,黄河屡经泛滥,造成了若干破坏。这是人为作用的恶果,是不肖的炎黄子孙的造作。植被的破坏,水土的流失,愈至挽近而愈形严重,黄河怎能不频繁泛滥?如果除旧布新,有所改革,黄河必能充分恢复它原来的哺育力量,中华民族也必能因之早日得到振兴,益臻于繁荣富强!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浩瀚()繁衍()缅怀()泛滥()蹂躏()2、两篇黄河颂虽体裁不同,但都会激起我们自豪之感,读罢全文,你产生了怎样的感受?3、本文向我们介绍了黄河哪些方面的知识?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