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TN传输技术特点.docx_第1页
PTN传输技术特点.docx_第2页
PTN传输技术特点.docx_第3页
PTN传输技术特点.docx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1 PTN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分组传送网,是当前业界为了能够在传送层更加有效地传递分组业务,并提供电信级的OAM和保护而提出的一种分组传送技术。PTN分组化传送主要有两类技术:一种是基于以太网技术的PBB-TE(Provider Backbone Bridge - Traffic Engineering),主要由IEEE开发;另一种是基于MPLS技术的T-MPLS/MPLS-TP,由ITU-T和IETF联合开发。但随着北电的衰退,T-MPLS/MPLS-TP逐渐成为目前PTN在传送层唯一的主流技术,并且已在中国移动城域网络中规模部署。与SDH不同,PTN是以分组处理作为技术内核,承载电信级以太网业务为主,兼容TDM、ATM等业务的综合传送技术,结合了分组技术与SDH/MSTP OAM、网络体验优点的产物,在秉承SDH的传统优势,包括快速的业务保护和恢复能力、端到端的业务配置和管理能力、便捷的OAM和网管能力、严格的QOS保障能力等的同时,还可提供高精度的时钟同步和时间同步解决方案,技术优势示意如下:PTNPacket Transport NetworkSDHTransportExperiencePacket TechnologyPTN = 分组技术 + SDH体验l 硬件 OAM & 快速保护倒换l 时钟同步l 电信级网管,端到端业务部署 。l L2/L3 Service提供l 统计复用QOSl 面向未来图3.1-12 PTN技术优势示意图PTN设备由数据平面、控制平面、管理平面组成,其中数据平面包括QoS、交换、OAM、保护、同步等模块,控制平面包括信令、路由和资源管理等模块,数据平面和控制平面采用UNI和NNI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管理平面还可采用管理接口与其他设备相连。PTN设备系统结构如下图所示:图3.1-13 PTN设备系统结构示意图PTN技术在中国移动网络中主要定位于城域传送网,承载基站回传、重要集团客户业务接入等,与SDH/MSTP定位相当,两种技术架构差异较大,如下图所示:图3.1-14 SDH/MSTP/PTN技术架构比较示意图三种具体的技术特点比较见下表:表3.1-1 SDH/MSTP、PTN技术特点比较表项目SDH/MSTPPTN技术特性TDM交换(VC交叉)分组交换业务承载效率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低在分组业务比重较大时承载效率较高业务支持点到点点到点,点到多点,多点到多点通道特性依据时隙通道进行规划,端到端刚性管道带宽保证;依据业务模型规划带宽收敛,支持端到端弹性管道,提高带宽利用率;网络规划和控制复杂化; 网络组网支持环形、链形组网;采用光口直接组网;网络组网需考虑低阶容量支持环形、链形、MESH灵活组网;需要配置链路IP地址、VLAN等;网络组网需要考虑设备的PW/LSP数量网络可靠性通过MSP或SNCP方式实现静态保护,主要支持NNI侧保护;通过LSP、环网、LACP等实现静态、动态保护,支持UNI侧、NNI侧的保护,性能依据设备OAM、QOS等硬件网络扩容通常以环为单位进行扩容,开环加点需重新配置保护系统;按需以链为单位扩容,扩容链路需改变配置,增加PW/LSP网络维护静态链路,支持告警、路径、业务三者关联;电路采用端到端调度方式;采用标准成帧,维护只看网管静态链路维护同SDH,还支持动态链路;电路支持端到端调度或端到端调度动态链路组合,更加符合分组业务需求,维护主要依靠设备和网管的OAM设计能力1. PTN的主要特点1) 采用与现有本地传输网相同的分层网络架构。2) 接入层采用环型或链型结构组网,客户侧采用E1、FE端口。3) 汇聚层及以上可采用环形或 MESH 组网,可承载在波分系统上;上下层相连可采用两点接入方式。4) 汇聚层及以上采用大容量 10G 线路侧端口。5) 可支持多种接入业务类型。6) 可实现快速部署,适应环境能力更强。7) 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保护已有投资提供各种接入方式。2. PTN的主要优点:1) 创新的高性能电信级分组架构实现了由数据网络向电信网络的跨越。2) 端到端 QoS 设计提供精细化的承载和完善的分级质量保障,采 SDH-Like的 OAM&P是分组网络具备运营商级能力的最关键改进。3)PTN采用了管道化传送思路、依托MPLS的转发机制,可实现DiffServ定义的各类功能(流量分类、流量监管(Policing)、拥塞管理、队列调度、流量整形(Shaping)等)要求,保证了业务带宽及性能等Qos指标。4)城域范围内提供小于50ms的业务保护时间。5) 继承 SDH 端到端管理能力使 IP 网络首次具备了可管理、易维护的属性等。PTN技术主要定位于高可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