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虚词用法 第三课时 十 焉 的用法 一 代词1 代词 往往用在动词后 相当于 之 犹且从师而问焉 师说 2 疑问代词 怎么 哪里焉有仁人在位 罔民而可为也 焉用亡郑以陪邻 烛之武退秦师 二 语气助词 常用在句末 一般可不译出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有时用于反诘语气 可译为 呢 万钟于我何加焉 鱼我所欲也 三 兼词 驰椒丘且焉止息 离骚 且焉置土石 愚公移山 若不阙秦 将焉取之 触龙说赵太后 四 词尾助词 译为 的样子 盘盘焉 囷囷焉 阿房宫赋 硿硿焉 石钟山记 从哪里 在这里 在哪里 十一 也 的用法 语气助词 经常用在句末 表示各种语气 1 表示判断语气的 如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 2 表示肯定语气的 如 故曰弊在赂秦也 六国论 吾上恐负朝廷 下恐愧吾师也 左忠毅公逸事 就是有否定词的句子 仍然是一种表否定的肯定 如 zjw曰 未有之也 触龙说赵太后 3 表示疑问语气的 如 吾王庶几无疾病与 何以能鼓乐也 庄暴见孟 公子畏死邪 何泣也 信陵君窃符救赵 4 表示感叹语气的 如 吾王之好田猎 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庄暴见孟子 君美甚 徐公何能及君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也 表示疑问语气和感叹语气 句中一般要用疑问代词 5 用在句中 表示停顿 以舒缓语气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师说 十二 以 的用法 一 用作介词 表示动作 行为所用或所凭借的工具 方法及其他 可视情况译为 用 拿 凭借 依据 按照 用 凭 什么身份 等 例如 乃入见 问 何以战 曹刿论战 起提宾作用 可译为 把 秦亦不以城予赵 赵亦终不予秦璧 廉颇蔺相如列传 具以沛公言报项王 鸿门宴 表示动作 行为产生的原因 可译为 因 由于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以其无礼于晋 烛之武退秦师 引进动作 行为发生的时间和处所 用法同 于 可译为 在 从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自京师乘风雪 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表示动作 行为的对象 用法同 与 可译为 和 跟 天下有变 王割汉中以楚和 战国策 周策 二 用作连词 用法相当于 而 表示并列或递进关系 可译为 而 又 而且 并且 等 或者省去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游褒禅山记 表示承接关系 以 前的动作行为 往往是后一动作行为的手段或方式 可译为 而 或省去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游褒禅山记 表示目的关系 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 可译 而 来 用来 以致 等 作 师说 以贻之 师说 表示因果关系 诸侯以公子贤 多客 不敢加兵谋魏十余年 信陵君窃符救赵 表示修饰关系 连接状语和中心语 可译为 而 或省去 木欣欣以向荣 泉涓涓而始流 陶渊明 归去来辞 三 复音虚词 以是 是以 相当于 因此 引出事理发展或推断的结果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庖丁解牛 不赂者以赂者丧 秦以攻取之外 小则获邑 大则得城 暴霜露 斩荆棘 以有尺寸之地 举以予人 如弃草弃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洎牧以谗诛 邯郸为郡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日削月割 以趋于亡 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 苟以天下之大 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 表原因 由于 凭 而 才 把 用 因为 用 而 以致 可以凭借 凭 十三 因 的用法 1 用作介词 介绍动作 行为发生的原因 依据 方式 可分别译为 因为 由于 趁着 凭借 经过 通过 例如 因人之力而敝之 不仁 烛之武退秦师 因宾客至蔺相如门谢罪 廉颇蔺相如列传 2 用作连词 表示顺接上文 可译为 于是 便 例如 因拔刀斫前奏案 赤壁之战 相如因持璧却立 廉颇蔺相如列传 3 用作动词 可译为 沿袭 周因于殷礼 论语 因循守旧 十四 于 一 介词 于 总是跟名词 代词或短语结合 构成介宾短语去修饰动词 形容词 表示多种组合关系 1 引进动作的时间 处所 范围 对象 方面 原因等 视情况可译为 在 在 方面 在 中 向 到 自 从 跟 同 对 对于 由于 等 得复见将军于此 鸿门宴 苟全性命于乱世 不求闻达于诸侯 出师表 请奉命求救于孙将军 赤壁之战 权起更衣 肃追于宇下 赤壁之战 故燕王欲结于君 廉颇蔺相如列传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师说 在 在 中 向 到 跟 同 对 对于 2 放在形容词之后 表示比较 一般可译为 比 有时可译为 胜过 良曰 长于臣 鸿门宴 冰 水为之 而寒于水 劝学 有时则只是表示对象的性质和状态 可不译 非常之谋难于猝发 五人墓碑记 3 放在动词之后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 可译为 被 有时动词前还有 见 受 等字和它相应 或脱身以逃 不能容于远近 五人墓碑记 臣诚恐见欺于王而负赵 廉颇蔺相如列传 吾不能举全吴之地 受制于人 赤壁之战 于是 属介宾短语作状语或补语 可根据 于 的不同用法 分别相当于 在这 从这 等吾祖死于是 吾父死于是 在这职业上 捕蛇者说 二 复音虚词 于是 放在句子开头 表前后句的承接或因果关系 与现在的承接连词或因果连词相同 现代汉语也这样用 于是余有叹焉 游褒禅山记 于是葬死者 问伤者 养生者 勾践灭吴 十五 与 的用法 一 动词 授予 给予与斗卮酒 鸿门宴 结交 亲附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六国论 失其所与 不知 烛之武退秦师 读作y 参加如 蹇叔之子与师 殽之战 赞许如 吾与点也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二 读作y 句末语气词 表示疑问和感叹 相当于 欤 如 唯求也则非邦也与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三 介词 和 跟 同秦伯说 与郑人盟 烛之武退秦师 十六 者 一 代词 指人 物 事 时间等 可以译为 的 的人 的东西 的事情 不赂者以赂者丧 六国论 2 用在数词的后面 可译为 个 样 此数四者 用兵之患也 三国志 二 助词 放在主语的后面 引出判断 陈胜者 阳城人也 陈涉世家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游褒禅山记 放在主语后面 引出原因 起到提顿作用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3 用在 今 昔 等时间词后面 表示 的时候 起到音节助词作用 昔者夫差耻吾君于诸侯之国 勾践灭吴 十七 则 一 用作连词 可表示多种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表示两件事情在时间上 事理上的紧密联系 可译为 就 便 或译为 原来是 已经是 例如 项王曰 壮士 赐之卮酒 则与斗卮酒 鸿门宴 故木受绳则直 金就砺则利 劝学 徐而察之 则山下皆石穴罅 石钟山记 表示假设关系 有的用在前一分句 引出假设的情况 相当于 假使 如果 有的用于后面的分句 表示假设或推断的结果 相当于 那么 就 例如 入则无法家拂士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国恒亡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向吾不为斯役 则久已病矣 捕蛇者说 表示并列关系 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 则 连用每个 则 字都用在意思相对 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 表示两个 或两个以上 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 不是表示两个词之间 可译为 就 或不译 例如 位卑则足羞 官盛则近谀 师说 入则孝 出则弟 论语 学而 表示转折 让步关系 表示意思有转折时 则 字用在后一分句 可译为 可是 却 表示姑且承认一件事 预备下句转入正意时 则 字用在前一分句 可译为 虽然 倒是 于其身也 则耻师焉 惑矣 师说 二 副词 起强调和确认作用 可译作 是 就是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 岳阳楼记 非死则徙尔 捕蛇者说 十八 之 的用法 一 用作动词 可译为 到 如 夜驰之沛公军 鸿门宴 二 用作代词 又分几种情况 可以代人 代物 代事 代人多是第三人称 译为 他 他们 它 例如 作 师说 以贻之 师说 代人 輮使之然也 劝学 代物 人非生而知之者 师说 代事理 指示代词 表近指 可译为 这 四海之大 有几人欤 五人墓碑记 三 助词 结构助词 之 用在主语和谓语之间 起取消句子独立性的作用 可不译 如 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欲人之无惑也难矣 师说 音节助词 只起调整音节的作用 无义 译时应省去 如 久之顷之 定语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