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流感相关知识_第1页
关于流感相关知识_第2页
关于流感相关知识_第3页
关于流感相关知识_第4页
关于流感相关知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流感相关知识关于流感相关知识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 急性呼吸道传染病 传染性强 发病率高 容易引起暴发流行或大 流行 其主要通过含有病毒的飞沫进行传播 人与人之间的接触或 与被污染物品的接触也可以传播 典型的临床特点是急起高热 显 著乏力 全身肌肉酸痛 而鼻塞 流涕和喷嚏等上呼吸卡他症状相 对较轻 秋冬季节高发 本病具有自限性 但在婴幼儿 老年人和 存在心肺基础疾病的患者容易并发肺炎等严重并发症而导致死亡 疾病简介疾病简介 流行性感冒 Influenza 简称流感 是由流感病毒引起的一种急 性呼吸道传染病 流感病毒是引起流感的病原体 属正粘病毒科 系 RNA 病毒 直径 80 120nm 呈球形或丝状 流感病毒可分为甲 A 乙 B 丙 C 三型 其特点是容易发生变异 其中甲型流 感病毒最容易发生变异 可感染人和多种动物 为人类流感的主要 病原 常引起大流行和中小流行 乙型流感病毒变异较少 可感染 人类 引起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较稳定 可感染人类 多为散发病 例 目前发现猪也可被感染 发病原因发病原因 流感病毒不耐热 100 1 分钟或 56 30 分钟灭活 对常用消 毒剂敏感 1 甲醛 过氧乙酸 含氯消毒剂等 对紫外线敏感 耐低温和干燥 真空干燥或 20 以下仍可存活 甲型流感病毒经常 发生抗原变异 传染性大 传播迅速 极易发生大范围流行 发病机制发病机制 带有流感病毒颗粒的飞沫吸入呼吸道后 病毒的神经氨酸酶破 坏神经氨酸 使粘蛋白水解 糖蛋白受体暴露 甲 乙型流感病毒 通过血凝素 HA 结合上皮细胞含有唾液酸受体的细胞表面启动感 染 嗜人类流感病毒的 2 6 受体存在于上 下呼吸道 主要是在支 气管上皮组织和肺泡 型细胞 而嗜禽流感病毒的 2 3 受体存在于 远端细支气管 肺泡 型细胞和肺泡巨噬细胞 丙型流感的受体为 9 O 乙酰基 乙酰神经氨酸 流感病毒流感病毒 通过细胞内吞作用进入细胞 在病毒包膜上含有 M2 多肽的离 子通道在胞内体中被酸性 pH 值激活 使核衣壳蛋白释放到胞浆 脱 壳 核衣壳蛋白被转运到宿主细胞核 病毒基因组在细胞核内进行 转录和复制 病毒核蛋白在胞浆合成后 进入胞核和病毒 RNA 结合 形成核壳体 并输出到细胞质 病毒膜蛋白经完整加工修饰后 嵌 入细胞膜内 核壳体与嵌有病毒特异性膜蛋白的细胞膜紧密结合 以出芽方式释放子代病毒颗粒 芽生 神经氨酸酶 NA 清除病 毒与细胞膜之间以及呼吸道黏液中的唾液酸 以便于病毒颗粒能到 达其他的上皮细胞 最后 宿主的蛋白酶将 HA 水解为 HA1 和 HA2 使病毒颗粒获得感染性 流感病毒成功感染少数细胞后 复 制出大量新的子代病毒颗粒 这些病毒颗粒通过呼吸道粘膜扩散并 感染其他细胞 季节性流感季节性流感 病例中只有极少数有病毒血症或肺外组织感染的情况 在人 H5N1 禽流感感染病例中 下呼吸道的病毒载量要比上呼吸道高 咽 喉部的比鼻腔的高 有时会出现病毒血症 胃肠感染 肺外传播 偶有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可在心 肝 脾 肾 肾上腺 肌肉 脑 膜中检出病毒 也可从有中枢神经系统症状患者的脑脊液中检出病 毒 流感病毒感染后支气管的炎症反应和肺功能的异常可持续数周 至数月 肺功能研究也可发现有限制性和阻塞性换气功能障碍 伴 有肺泡气体交换异常 一氧化碳弥散能力的降低 气道高反应性 流感临床症状可能与促炎症细胞因子 趋化因子有关 流感病 毒体外感染人呼吸道上皮细胞 可导致 IL 6 IL 8 IL 11 TNF RANTES 和其他介质的产生 临床人体感染试验中 鼻腔灌洗液中 的一系列细胞因子都会升高 包括 IFN IFN IL 6 TNF IL 8 IL 1 IL 10 MCP 10 和 MIP 1 MIP 1 血液中的 IL 6 和 TNF 也会升高 人 H5N1 禽流感死亡病例中 MCP 1 IP 10 及 MIG 等细胞 因子往往过度表达 这可能是造成人禽流感患者重症肺炎和多器官 损伤的部分原因 病理生理病理生理 病理变化主要表现为呼吸道纤毛上皮细胞呈簇状脱落 上皮细 胞的化生 固有层粘膜细胞的充血 水肿伴单核细胞浸润等病理变 化 致命的流感病毒性肺炎病例中 病理改变以出血 严重气管支 气管炎症和肺炎为主 其特点是支气管和细支气管细胞广泛坏死 伴随有纤毛上皮细胞脱落 纤维蛋白渗出 炎细胞浸润 透明膜形 成 肺泡和支气管上皮细胞充血 间质性水肿 单核细胞浸润的病 理改变 后期改变还包括弥漫性肺泡损害 淋巴性肺泡炎 化生性 的上皮细胞再生 甚至是组织广泛的纤维化 严重者会因为继发细 菌感染引起肺炎 多为弥漫性肺炎 也有局限性肺炎 流感病例外 周血常规检查一般白细胞总数不高或偏低 淋巴细胞相对升高 重 症患者多有白细胞总数及淋巴细胞下降 一般重症患者胸部 X 线检 查可显示单侧或双侧肺炎 少数可伴有胸腔积液等 肺炎的程度与 细胞介导的免疫反应有关 但免疫病理反应对疾病影响程度仍未清 楚 流感死亡病例中常伴随其他器官病变 尸体解剖发现 1 3 以上 病例出现脑组织弥漫性充血 水肿以及心肌细胞肿胀 间质出血 淋巴细胞浸润 坏死等炎症反应 传染源传染源 流感患者和隐性感染者是流感的主要传染源 从潜伏期末到发 病的急性期都有传染性 其中病初 2 3 天传染性最强 成人和年龄 较大的儿童患季节性流感 无并发症 期间 病毒在呼吸道分泌物 中一般持续排毒 3 6 天 住院的成人患者可以在发病后持续一周或 更长的时间散播有感染性的病毒 研究发现 婴幼儿流感或人 H5N1 型禽流感病例中 长期排毒很常见 1 3 周 此外艾滋病等免疫 缺陷患者也会出现病毒排毒周期延长的现象 传播途径传播途径 流感主要通过近距离空气飞沫传播 即流感患者在讲话 咳嗽 或打喷嚏的过程中 将含有流感病毒的飞沫排放到空气中被周围人 群吸入而引起传播 也可通过口腔 鼻腔 眼睛等处粘膜直接或 间接接触传播 接触患者的呼吸道分泌物 体液和污染病毒的物品 也可能引起感染 通过气溶胶经呼吸道传播有待进一步确认 易感人群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 病后有一定的免疫力 三型流感之间 甲型流 感不同亚型之间无交叉免疫 可反复发病 流感病毒常常发生变异 例如甲型流感病毒在人群免疫压力下 每隔 2 3 年就会有流行病学 上重要的抗原变异株出现 感染率最高的通常是青少年 下列特定人群感染流感病毒后 较易发展为重症病例 应给予 高度重视 尽早进行流感病毒相关检测及其他必要检查 积极给予 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 妊娠期妇女 伴有以下疾病或状况者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心血管系统疾病 高血压除外 肾病 肝病 血液系统疾病 神经系统及神经肌肉疾病 代谢及内分泌系统疾病 免疫功能抑制 包括应用免疫抑制剂或 HIV 感染等致免疫功能低下 及集体生活于养老院或其他慢性病疗养机构的被看护人员 19 岁以 下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 肥胖者 体重指数 30 BMI 体重 kg 身高 m 2 年龄 5 岁的儿童 年龄 2 岁更易发生严重并发症 年龄 65 岁的老年人 3 流行特征流行特征 流行特点 突然发生 迅速蔓延 2 3 周达高峰 发病率高 流行期短 常沿交通线传播 通常流行 3 4 周后会自然停止 发病 率高但病死率率 流行规律 通常为先城市后农村 先集体单位 后分散居民 甲型流感 常引起爆发流行 甚至是世界大流行 约 2 3 年发生小流行 1 次 根据世界上已发生的 4 次大流行情况分析 一般 10 15 年发生一次大流行 乙型流感 呈爆发或小流行 丙型 以散发为主 流行季节 四季均可发生 我国北方地区流行高峰 一般发生在冬春季 而南方地区全年流行 高峰多发生在夏季和冬 季 特殊人群流感临床表现特殊人群流感临床表现 儿童流感 在流感流行季节 有超过 40 的学龄前儿童及 30 的学龄儿童罹患流感 一般健康儿童感染流感病毒可能表现为轻型 流感 主要症状为发热 咳嗽 流涕 鼻塞及咽痛 头痛 少部分 出现肌痛 呕吐 腹泻 婴幼儿流感的临床症状往往不典型 可出 现高热惊厥 新生儿流感少见 但易合并肺炎 常有败血症表现 如嗜睡 拒奶 呼吸暂停等 在小儿 流感病毒引起的喉炎 气管 炎 支气管炎 毛细支气管炎 肺炎及胃肠道症状较成人常见 老年人流感 65 岁以上流感患者为老年流感 因老年人常常 存有呼吸系统 心血管系统等原发病 因此老年人感染流感病毒后 病情多较重 病情进展快 发生肺炎率高于青壮年人 其他系统损 伤主要包括流感病毒性心肌炎导致的心电图异常 心功能衰竭 急 性心肌梗塞 也可并发脑炎以及血糖控制不佳等 妊娠妇女流感 中晚期妊娠妇女感染流感病毒后除发热 咳 嗽等表现外 易发生肺炎 迅速出现呼吸困难 低氧血症甚至急性 呼吸窘迫综合征 Acute respiratory distre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