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五年级上册科学实验报告第5课 我们的营养1、实验名称:食物营养成分的检验实验材料:碘酒、米饭、滴管、白纸、酒精灯、碟子、花生、瘦肉等实验步骤:1、把少量米饭放在碟子上,用滴管香米饭上滴2-3滴碘酒。 2、把花生放在白纸上用力挤压。 3、将切成细条的瘦肉放在酒精灯火焰上烧。实验现象及结论:1、加入点酒后米饭变成蓝黑色,说明大米中含有淀粉。2、在白纸上挤压花生后,会在纸上留下油迹,说明花生中含有脂肪。3、将瘦肉在火焰上烧,会闻到像头发烧焦的气味,说明瘦肉中含有蛋白质。2、实验名称:面粉变蓝实验实验材料:碘酒、面粉、小碗、筷子、盘子、开水 实验步骤:1、把少许面粉放在小碗里,加一点水用筷子搅拌。2、再倒上开水搅拌。3、待冷却后,取一点放在盘子里,再滴上几滴碘酒。实验现象:面粉变成蓝色了。实验结论:这说明面粉中有淀粉4、实验名称:提取面粉中的蛋白质实验材料:面粉100克、粗布一块、面盆、水实验步骤:1、在面粉中加水,和成面团。2、双手揉搓面团约10分钟。3、用粗布包起面团,浸在水中不断揉搓,实验现象及结论:白色的面粉从布中渗出,最后留下的面筋就是面粉中的蛋白质。第六课食物到哪里去了5、实验名称:口腔中的唾液对淀粉的消化作用实验材料:试管两支、烧杯、碘酒、温水、淀粉液实验步骤:1、去两支试管,分别加入等量的淀粉液。2、在其中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唾液,并摇匀。3、将两支试管放入37左右的温水中。4、过一会儿,分别往两支试管中加入一滴碘酒。实验现象:加入唾液的试管中没有什么变化,没加唾液的试管中的淀粉液变蓝。实验结论:加入唾液的淀粉被唾液中的酶分解成了麦芽糖。第七课我们的呼吸8、实验名称:检验人体吸进和呼出的气体是否相同 方法一:实验材料:水槽、集气瓶、玻璃片、玻璃管、水实验步骤:1、手机自己呼出的气体。2、把点燃的火柴放入呼出的气体中实验现象:火柴燃烧变弱,并很快熄灭 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实验原理:氧气支持燃烧,二氧化碳不支持燃烧。 方法二:实验材料:澄清的石灰水、烧杯、玻璃管实验步骤:直接用嘴通过玻璃管向石灰水内吹气。 实验现象:石灰水变浑浊实验结论:人体呼出的是二氧化碳。实验原理: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第10课 声音的产生9、实验名称:声音的产生实验材料:空纸盒、橡皮筋、小鼓、音叉、一盆水 实验步骤1、把空纸盒去掉盒盖,把橡皮筋紧绷再盒子上,用手拨动橡皮筋,使它发出声音,皮筋在振动。2、 再鼓面上放少许豆粒,用鼓槌把鼓敲响,观察现象。鼓面在振动,豆粒上下跳动。3、用槌敲音叉,听到声音后,用音叉接触水面,观察现象。水面有波纹,并有小水花溅起,音叉振动。第11课 谁能传播声音10、实验名称:声音的传播实验材料:闹钟、塑料袋、水槽、水实验步骤:1、把闹钟放在空气中,能否听到声音?这声音是通过什么物体传入耳朵里的? 2、用手指轻轻挠桌面或桌腿,直到耳朵听不见为止,然后将耳朵贴在桌面上继续挠,这时能听到声音吗?3、把闹钟用塑料袋扎好,放到水槽中。将耳朵紧贴水槽,你能听到闹钟的声音吗?实验现象、结论:1、能听到声音,声音通过气体传入耳朵。2、能听到,声音通过固体传入耳朵。3、能听到,声音通过液体(水)、固体(水槽)传入耳朵。第12课 怎样听到声音11、实验名称:怎样听到声音鼓膜作用的模拟实验实验材料:纸筒(长约15厘米,直径约3厘米)、橡皮筋、火柴、细线、小镜子。 实验步骤:1、把纸筒去掉底当外耳道;在纸筒的一端蒙上一块橡皮膜,绷劲后用橡皮筋固定,当做鼓膜;把一根火柴棍系在细线上,并固定在橡皮膜的中央。对着镜子再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2、将橡皮膜扎破,再对着镜子在纸筒的另一端发出各种声音,观察火柴棍的现象。 实验现象、结论:1、声波通过纸筒传到橡皮膜上,引起振动,带动着火柴棍跳起来。2、橡皮膜破了不能形成振动,不能带着火柴棍跳动。 第14课水变咸了 实验名称:溶解实验实验材料:3个烧杯、玻璃棒、药匙、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实验过程:1、先在3个烧杯中倒入2/3的清水。2、用药匙分别取适量的食盐、高锰酸钾、沙子,分别放入3个烧杯中,搅拌后,静止一会儿。实验现象:食盐、高锰酸钾颗粒在水中看不见了,沙子在水中没有什么变化。实验结论:像食盐、高锰酸钾这样,在水中变成极小的、肉眼看不见的微粒,均匀地分散在水里,不会自行沉降下来的现象叫“溶解”。像沙子在水中那样,无论怎么搅拌,仍然没有变化,这种现象叫“不溶解”12、实验名称:不同材料的溶解实验材料:烧杯、玻璃棒、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实验过程:1、先在每个烧杯中分别倒入约2/3的清水。2、用药匙取适量的小苏打、面粉、食用油、粉笔末、洗衣粉、黏土、木屑分别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后静止一会儿。实验现象:小苏打、洗衣粉能在水中溶解,面粉、食用油、粉笔末、黏土、木屑不能在水中溶解。 实验结论:有的物体能在水中溶解,有的物体不能在水中溶解。13、 实验名称:蜡烛燃烧的变化实验实验材料:蜡烛 火柴 干玻璃片 试管夹 实验步骤;1. 点燃蜡烛,观察现象。2. 用试管夹夹住玻璃片,放在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3. 实验现象;蜡烛开始燃烧,火焰下方蜡烛由固态变成液态,玻璃片薰黑。 实验结论:蜡烛燃烧,形态发生变化,生成新的物质 烟第16课食盐和水泥14、实验名称:探究食盐的变化实验材料:杯子 筷子 食盐 火柴 盘子 小勺 铁架台 酒精灯 实验步骤;1. 杯中倒入,把食盐放在水中,用玻璃棒搅拌,观察现象。2. 食盐水倒入坩埚,放在铁架台上,点燃酒精灯,加热食盐水,观察现象。实验现象:食盐水在水中溶解,看不到了。给食盐水加热,可以看到已经析出的食盐颗粒。 食盐结论; 食盐水加热可以使溶解的食盐恢复原状。第18课 静止和运动实验器材:墨水瓶 课本 橡皮 铅笔实验步骤1. 把课本平放在课桌上,墨水瓶 橡皮放在课本上。 2. 拉动课本,观察现象实验结论:拉动课本,橡皮相对于墨水瓶是静止的,橡皮相对于课桌是运动的。15、实验名称 第20课 斜面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 木板、木块、重物(或小车、简单机械盒中的轮子)、测力计 实验方案1、把重物挂在测力计下竖直提起,看用多少力。 2、用短木板、木块搭成斜面。用测力计把重物沿着斜面向上拉,看用多少力。3、用长木板搭成一个高度不变的斜面。再用测力计沿斜面把重物向上拉,看用多少力。4、把木块立起增加高度,用长木板搭成长度不变的斜面。再用测力计沿斜面把重物向上拉,看用多少力。 实验现象 1、把重物沿着斜面向上拉,比把重物竖直向上拉用力少。2、斜面高度相同时,斜面长用力少。 3、斜面长度相同时,高度小用力少。 (也可以记录实验数据) 实验结论 1、斜面有省力的作用。2、影响斜面省力的效果的因素有两个:斜面的长度和高度,也就是斜面的坡度; 3、斜面坡度越小越省力。 16、实验名称 第21课 杠杆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 简单机械盒(立柱或支架,杠杆尺,螺丝)钩码,测力计实验方案 1、在杠杆尺上左右两边相同位置分别挂钩码,使之平衡。2、将左边钩码看作重物,当杠杆尺平衡时,右边钩码重量就是提起重物所用的力。找出支点、力点、重点。支点到力点、重点的距离各是多少?重物的重量和提起的力分别是多少?3、改变力点或重点的位置,分别大于、等于、小于支点到重点的距离。实验现象 1、左边是重点,中间是支点,右边是力点。 2、记录数据。实验结论 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小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等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不省力也不费力。当力点到支点的距离大于重点到支点的距离时,省力。实验名称17、第22课 滑轮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 滑轮、细线、钩码、测力计实验方案 1、用测力计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 2、组装定滑轮,用测力计通过定滑轮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观察用力的方向和钩码运动的方向。 3、组装动滑轮,用测力计通过动滑轮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观察用力的方向和钩码运动的方向。 4、组装滑轮组,用测力计通过滑轮组提起两个钩码,看用多少力,观察用力的方向和钩码运动的方向。 实验现象 1、1牛顿的力。2、1牛顿的力,向下用力钩码向上运动。 3、0.5牛顿的力,向上用力钩码向上运动。4、0.5牛顿的力,向下用力钩码向上运动。实验结论 1、定滑轮能改变用力方向,但不省力。 2、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滑轮组既省力又能改变用力方向。18、实验名称 第23课齿轮作用的实验实验材料 齿轮实验方案 1、把甲乙两个齿轮啮合在一起,在甲齿轮上用力转动起来,观察乙齿轮的变化。2、把大小不同的两个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