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精神病人有关的保险法律问题_第1页
与精神病人有关的保险法律问题_第2页
与精神病人有关的保险法律问题_第3页
与精神病人有关的保险法律问题_第4页
与精神病人有关的保险法律问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与精神病人有关的保险法律问题与精神病人有关的保险法律问题 1 精神病人投保的问题 精神病人投保的问题 我国我国 保险法保险法 第第 55 条规定 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保险金给条规定 投保人不得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投保以死亡为保险金给 付条件的人身险 保险公司也不得承保 付条件的人身险 保险公司也不得承保 按照此项规定 只可以为精神病人购买除死亡之 外的其他人身保险合同 由于精神病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的 当然精神病人也不能成为投 保人了 2 精神病人作为受益人的问题 精神病人作为受益人的问题 法律并没有规定精神病人不可以成为人身保险合同中的受益人 因此 精神病人是可 以作为他人的人身保险的受益人 3 精神病人与人身保险受益人的指定 精神病人与人身保险受益人的指定 我国我国 保险法保险法 第第 61 条规定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 投保人条规定 人身保险的受益人由被保险人或者投保人指定 投保人 指定受益人时 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 指定受益人时 必须经被保险人同意 被保险人为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或限制行为能力人的 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 可以由其监护人指定受益人 也就是说在为精神病人购买除死亡之外的其他人身保险合同 的情况下 如果要指定受益人 要经精神病人的监护人同意 否则 指定的受益人无效 4 在购买完人身保险之后 在合同已经生效的情况下 被保险人患精神病的 保险合 同依然有效况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合同的约定承担保险责任 如果被保险人患精神病的事 实在保险事故范围内 保险公司就应当赔付保险金 5 人身保险合同的被保险人在保险合同生效以后患精神病自杀的 不适用 保险法 第 66 条的规定 我国我国 保险法保险法 第第 66 条规定 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 被保险人在条规定 以死亡为保险金给付条件的人身保险合同 被保险人在 合同成立两年之内自杀的 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但投保人已经支付保险费合同成立两年之内自杀的 保险公司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但投保人已经支付保险费 的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 被保险人在合同成立两年之后才自杀的 的 保险公司应当按照保险单退还其现金价值 被保险人在合同成立两年之后才自杀的 保险公司可以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具体做法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 保险公司可以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具体做法依照保险合同的约定 我国 保险法 第 66 条之所以做出上述规定 是为了防止投保人或者被保险人为了骗 取保险金而故意自杀 或者在早已经打算自杀的情况之下 购买保险 为自己的亲人赚取 保险金 被保险人的自杀行为只有是故意时 保险公司才不赔保险金 而被保险人在患精 神病之后自杀的 显然自杀行为不足出于故意 而是一种无意识的行为 所以 被保险人 是由于患了精神病后面自杀的 不论合同成立是不是已经超过两年的 保险公司都应当赔 付保险金 精神病人自杀精神病人自杀 保险公司应否理赔保险公司应否理赔 死者王某先后于 1999 年 10 月 7H 和 2001 年 10 月 16 日与中国人寿保险公司湖南某分 公司为自己全家订立了全家福保险合同和为自己订立了个人人身保险合同 全家福保险合 同已经交清三年保费 个人人身保险合同已经交清了一年的保费 2002 年 4 月 21 日 王某突然神智不清 被送往医院 经诊断是患了突发性精神分裂症 在治疗期间 尚未恢复 其又趁医生和家木不注意之时 上吊自杀并身亡 事发之后 死 者的妻子周某以死者王某生前曾与上述保险公司订立保险合同为出 向保险公司提出给付 死亡保险金的索赔要求 而保险公司则以死者系身亡自杀 且其自杀行为是发生在其与保 险公司订立合同之后的两年之内 不符合索赔的条件 拒绝周某的索赔要求 分析意见 本案争议的焦点在于死者在与保险公司订立个人人身保险合同以后的七个月之内就因为 突发性精神病而自杀身亡 是否适用 保险法 第 66 条的有关投保人在订立保险合同后两 年内自杀的 保险公司不负赔偿责任的条款的规定 鉴于本案中存在两个保险合同 一个 是死者王某与保险公司签订的全家福保险合同 另外一个是其与保险公司签订的个人人身 保险合同 我们在分析问题的时候 将其进行区别对待 对于全家福合同而言 由于死者王某自杀身亡的时间是在 2002 年的 4 月份 离订立合同 时候的时间 99 年 10 月份相差了两年零 6 个月的时间 故不存在适用上述保险法规定的问 题 根据保险法第 66 条第二款 以死亡为给付保险金条件的合同 自成立之日起满两年 后 如果被保险人自杀的 保险人可以按照保险合同给付保险金 的规定 保险公司应该 给付死者妻子周某死者在全家福保险合同中应有份额的保险金 这是无可争议的 对于死者的个人人身保险合同 由于死者是在订立该合同以后的七个月内自杀身亡的 所以保险公司根据保险法第 66 条提出自己的抗辩意见似乎是理所当然的 但是根据我们的 分析 我们认为在本案中不能适用上述保险法条款 法律解释学所讲的第一种法律解释的方法就是目的解释 该解释方法认为人们在解释法 律的时候首先应该从立法的目的来解释法律 从而决定被解释法律的适用 从保险法设置 上述条款的目的来看 它主要是为了预防保险中有可能出现的道德风险 防止一些保险诈 骗分子以骗取保险金为目的而故意实施自杀行为 通常情况下 这种自杀都是 未遂 的 他们以这种 未遂 自杀造成的伤害为由来向保险公司要求索赔 另一种情况就是如果没有 这一条款就会为一些走向绝路的 边缘人 或者遇到困难无计可施的人提供一笔可观的保险 费 因为相对于保险费而言 生命此时已无足轻重了 这在我们这样一个竞争日趋激烈而 社会保障措施又不完善的社会黑 这种极端事件的发生概率通常是很高 从上面的分析可 知 该条款的立法原意在于预防道德风险 防止保险欺诈 本案中 死者实施自杀行为完 全由于其在患有精神病期间的无意识行为 因此毫无保险欺诈的故意可言 故分析到此 我们认为如果单纯从字丽上来理解保险法的第 66 条 从而对本案加以适用是有违保险法设 置该条款的立法目的的 进一步分析 依据民法的一般原理 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 力人实施的行为在法律上是无效的 本案中死者王某由于突发精神分裂症 已成为一个无 民事行为能力人 其在住院治疗尚未痊愈期间所实施的一切行为 包括自杀 在法律上都 是不能产生效力的 因此 如果适用上述条款于本案的当事人 显然有违民法的一般原理 众所周知 民法是基本法 保险是民法的特别法 保险法在适用的时候必须要遵循民法的 一般原理 所以 本案如果适用该条款显然是有违民法的基本法理精神的 此外 我们还应该看到 人作为一种自然生命体的存在 生老病死都是自然现象 生病 和死亡都具有突发性和不可预见性 属于法律上的意外事件 根据合同法的一般原理 在 合同的履行过程中 如果发生了不可归责与一方当事人的意外事件而产生合同纠纷的 该 方当事人是可以免责的 在本案中 死者王某由于突然患上精神分裂症而导致其实施自杀 行为从而死亡 这在法律上纯属意外事件 因此 法律是不能追究死者王某的责任的 故 我们认为 死者王某出于患有精神病而实施自杀行为是上述保险条款适用于本案的阻却是 由 在分析本案的时候 我们还注意到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在它的行业规章 中国人寿保险公 司国寿简易人身保险条款 的第五条第四款的规定 被保险人因疾病身故 本公司给付身 故保险金 本合同终止 根据这一规定 具有一般社会观念的人都可以作这样的解释 即 如果被保险人是因为疾病身故的 不管他与保险公司订立的保险合同有多久了 都可以获 得身故赔偿金 如果是这样的话 那么本案中 死者王某的精神分裂症是不是病昵 这恐 怕不是一个问题 死者王某所患的精神分裂症与死者的自杀身亡又有无因果关系昵 据死 者王菜的家人和当地群众的反映 死者生前是一个安分守己的手艺人且家有妻儿 老父 全家安居乐业 因此 他是没有故意自杀的动机的 换句话说 如果没有突发精神病 他 是不可能通过自杀导致身亡的 因此 死者是由于疾病 精神分裂症 导致身亡的 本案 案情是完全符合上述简易人身保险条款的 反过来 是不是可以这样推测 如果保险公司 不给予死者之妻周某保险金 那就是中国人寿保险公司失信于社会的一个例证 因为 上 述条款是该公司向社会的公开承诺 是它自己面向社会的 格式条款 因此 根据这一条款 我们认为保险公司是应该给付保险金的 结果 本案的结果是很让人失望的 从上面的分析可知 要获得死者个人人身保险金 就必 须在事实上证明 死者的自杀是由死者自身突发精神病所引起的 而要使这一事实在法律 上得以成立 就必须提供医院关于死者患有精神病的门诊病历或住院病历 因为只有这两 种证明在法律上才是有效的 以此来证明死者患病在法律上是真实的 遗憾的是 死者将 接受治疗的门诊病历弄丢了 而出于种种考虑 死者在治疗期间是住在医院附近的亲戚家 早 也就没有住院病历 因此本案事实在法律上难以成立 此份保险余的索赔也就不了了 之了 精神病人溺亡精神病人溺亡 保险公司须赔钱保险公司须赔钱 精神病人坠入自家水井溺水死亡 其生前投保的保险公司以因病死亡属于免赔条款 拒绝 赔付 5 万元保险金 昨天 慈溪法院作出一审判决 保险公司须赔付这笔钱 事件 精神病人溺亡事件 精神病人溺亡 2004 年 4 月 慈溪宗汉人陈某与太平洋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分公司签订了一份 人身意外伤害保险合同 次年 5 月和前年 4 月 他又先后两次与该公司续保 并按合同交 付了保险费 其中最后一份合同约定的保险期限是到去年 4 月 17 日为止 前年七八月份 陈某出现精神病症状 并先后有过要去触电 跳河自杀的行为 去年 1 月初 陈某因患精神分裂症到医院住院治疗 到次月初出院时 病情虽有缓解 但未痊 愈 去年 2 月 16 日 家人发现陈某失踪 随即四处寻找 约一个小时后 家人在自家一口 水井中发现陈某溺水 立即将其救起并送医院抢救 但最终因抢救无效死亡 事后 家人 向保险公司要求理赔遭拒 遂向当地法院提起诉讼 被告 这是因病死亡被告 这是因病死亡 在昨天的庭审中 被告认为根据双方签订的合同条款规定 意外伤害指遭受外围的 突发的 非本意的 非疾病的 是身体受到伤害的客观事件 原告无法证明陈某是遭受意 外伤害死亡的 为此 被告提供证据说 陈某患有分裂情感性精神病 住院前还有过两次自杀行为 另外 陈某溺水的那口水井井口很小 如果不是主动钻入 意外情况是不可能导致成人沉 入井中的 因此 陈某是主动钻入井里的 而非遭受意外伤害 其死亡是精神病症造成的 其投保的保险不符合意外伤害死亡的情形 故不能给原告方进行理赔 原告 非精神病致死原告 非精神病致死 根据双方签订的保险合同 被保险人殴斗 醉酒 自杀 故意自伤及服用 吸食 注射毒品 属于免赔条款 原告认为 陈某患有精神疾病 在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情况下 溺水死亡 不属于主动剥夺自己生命的行为 也就是说不是自杀 而且根据最高人民法院 的司法解释 即便陈某是自杀 也应该由被告承担理赔责任 原告还认为 根据公安机关出具的死亡证明来看 陈某是溺水死亡 而不是精神病致 死 因此被告应该理赔 因被告方不同意调解 法院当庭作出判决 被告赔付原告保险金 5 万元 并加倍支付 迟延履行期间的债务利息 精神病人纵火保险公司是否赔付精神病人纵火保险公司是否赔付 案情介绍 1993 年 5 月 蒋某投保了家庭财产险 蒋某之女蒋虹患精神分裂症外治不愈 一直病休在家 某日 蒋某外出 家中仅留蒋虹一人在家 蒋虹精神病发作不能自控纵火烧房 致蒋某新建瓦房及屋内财产全部 烧毁 经济损失 7000 余元 蒋某向保险公提出索赔 案例分析 这是一起保户未尽监护职责 致使患精神病的家庭成员纵火焚房引起的保险责任案例 保险公司就此案是否赔偿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意见 1 应拒赔 民法通则 第十三条第一款规定 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 第十七条规定 其父母是法定监护人 第十八条规定 监护人应履行职责 保护被监护人的人身财产及其他合法权益 监护人不履行职责造成损害 应当承担责任 根据以上法律规定 结合本案可以看出 蒋某是其女蒋虹的监护人 蒋虹患精神病久治不愈 病休在 家 监护人蒋某应对其行为有足够的预见 以防止不测 但保险期内蒋某外出 只留蒋虹一个在家 无人 守护 蒋虹病情发作 纵火烧房造成损失 监护人蒋某显属未尽职责 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根据法律规 定 蒋某应对其过失后果负责 因此 保险公司应该拒赔 2 保险公司应予以理赔 虽然 家庭财产保险条款 规定 被保险人或其家庭成员的故意行为 为除 外责任 但本案中引火者虽是被保险人的家庭成员 但患精神病久治不愈 为无行为能力人 她病情发作 纵火烧房是其无法自控行为 其行为不是故意的 对被保险人来讲 蒋虹患精神病多年 极易发生意外为 其应当预见 而他外出未采取任何预防措施 将其女只身留在家中 应当预见且能够预见蒋虹存在发生危 险的可能性却未能预见 未达到应有谨慎 显有过失 我国的保险法规仅将故意和放纵列为保险除外责任 被保险人疏忽大意的过失不影响保险赔偿成立 过失致保险标的损害不能为保险公司免责事由 因此 保险公司应予以理赔 案例结论 精神病人属于无民事行为能力之人 监护者一疏忽就容易因精神病人的行为受到损失 而这样的损失 不是监护者主观意愿造成的 也是不可预测的 可以作为保险标的的可保利益的风险 保险公司对精神病 人造成被保险人的承保范围内的财产损失 予以赔付是应该的 被保险人提出家庭财产损失赔偿 一般来讲 只要造成损失的行为不属于免责范围内的 保险公司对 损失就应该做出相应的赔付 精神精神病人病人 可否成为可否成为投保投保人 人 案例 案例 1998 年 王女士为其女儿购买了十份 少儿终身平安保险 保单的生存受益人是其女 儿李茜 身故受益人为其丈夫李先生 2000 年 6 月 22 日傍晚 5 时许 李茜在放学回家途中被 一大卡车拦腰撞上 送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保险公司理赔人员接到报案后 立即展开调查 发 现投保投保人王女士精神精神状态不太稳定 经过进一步调查发现王女士原工作于一家财务公司 由于 在工作中出现差错被解雇后 思想负担一直很重 曾于 1996 年和 1999 年两次入住精神精神病院 女儿出事以后 王女士于 2000 年 7 月再次入住精神精神病院 保险公司遂认为投保投保人为精神精神病人病人 非完全民事行为能力者 保险合同无效 拒绝理赔 李先生认为王女士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