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习题(精编).doc_第1页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习题(精编).doc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二氧化氮和一氧化氮习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1最新的病毒学研究证实,一氧化氮对SARS病毒有直接抑制作用下列关于一氧化氮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氧化氮是一种红棕色的气体 B常温常压下,一氧化氮不能与空气中的氧气直接化合C一氧化氮可由氮气和氧气在放电条件下直接化合得到 D一氧化氮易溶于水,不能用排水法收集2四支试管中分别充满NO、SO2、NO2、Cl2中的一种,把它们分别倒立于盛有水的水槽中,充分放置后的现象如下图所示其中原试管充满NO2的是()3对3NO2H2O=2HNO3NO反应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氧化剂与还原剂的质量比为1:2 B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NO2是氧化剂,H2O是还原剂 D在反应中若有6molNO2参与反应时,有3mol电子发生转移4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NO2NO;NO2O2;HClN2;NON2,将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于水槽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1,H2,H3,H4,其中高度关系是()AH2H3H1H4 BH3H2H1H4 CH1H2H3H4 DH1H2H3H45将盛有N2和NO2(无N2O4)混合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中,经过足够长的时间后,试管内气体的体积缩小为原来的一半,则原混合气体中N2和NO2的体积比是()A11B12 C13 D316无色的混合气体甲,可能含NO、CO2、NO2、NH3、N2中的几种,将100 mL甲气体经过下图实验的处理,结果得到酸性溶液,而几乎无气体剩余,则甲气体的组成为()ANH3、NO2、N2 BNH3、NO、CO2 CNH3、NO2、CO2 DNO、CO2、N2711在标准状况下,将O2与NO按3:4的体积比充满一个干燥烧瓶,将烧瓶倒置于水中,瓶内液面逐渐上升后,最后烧瓶内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A0.045molL1 B0.036molL1 C0.026molL1 D0.030molL18将盛有12mLNO2和O2混合气体的量筒倒立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还剩余2mL无色气体,则原混合气体中O2的体积是()A1.2mL B2.4mL C3.6mL D4mL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5小题,共52分)9(8分)现有A、B、C三种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O2反应生成B,B不溶于水,但却能与O2反应生成C,A和C都能溶于水,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两者水溶液相混合得到D的溶液,请写出A、B、C、D的化学式:A_,B_,C_,D_。10(10分) 今有下列物质,用序号填空:CO2SO2NONO2H2Cl2(1)造成酸雨的主要物质是_。(2)导致光化学烟雾的是_。(3)过量会产生温室效应的是_。(4)能使品红溶液褪色的物质是_。(5)能用向下排空气法收集的气体是_。11(10分)为了有效实现NO和NO2的相互转化,设计如下实验:按图组装好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实验前用排水法收集半瓶NO气体。(1)打开止水夹,推动针筒活塞,使O2进入平底烧瓶。 关上止水夹,首先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轻轻摇动平底烧瓶,观察到烧瓶中的现象为: 产生此现象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12(12分)NO2和溴蒸气均为红棕色气体,现在分别向盛有NO2和溴蒸气的集气瓶中加入蒸馏水,反应方程式分别为_,_,产生的现象是:前者溶液呈_色,后者溶液呈_色。若分别向装有NO2和溴蒸气的集气瓶中加入AgNO3溶液,前者产生的现象是_,后者产生的现象是_。由于上述实验现象明显,故可用来鉴别NO2和溴蒸气。13(12分)实验室用空气和下列药品、仪器装置制取少量氮化镁。(1)当装置按顺序连接好以后,首先应检查气密性,然后进行实验:如果所制气体的流向从左向右时,上述各仪器的正确连接顺序是_(填接口编号)。实验开始时,应先在_(写序号)处接通自来水,然后依次点燃_处的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