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八年级物理什么是声音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知道声音是物体振动产生的;知道声音是以波的形式向外传播;知道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不同的介质传播声音的快慢不同;知道人耳的听声频率,什么是超声,什么是次声。2用观察与实验来探究声音的产生及传播。3能分析一些常见的声现象。4初步学习和运动转换法、实验加推理法等物理学习方法。二.课前准备 1家庭小实验在家中请你在碗中放入水,然后用筷子去敲击,在你听到声音的同时,你又会看到什么现象?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三.合作探究 (一)声音是是怎样产生的活动1:声音大家都很熟悉,你能设计几个发声的小实验吗?利用下列器材:音叉、泡沫球、细线、锯条、直尺、小鼓、锣、录音机、扬声器、真空罩、抽气机、水槽、手机、塑料袋等,试一试并回答以下问题: (1)你怎样使物体发声;能不能使正在发声的物体停止发声? (2)观察物体发声时与不发声时有何区别? (3)正在发声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特征?实验中,所有发声物体的共同点是 让它们不发声时又有什么特点 其中有的物体的振动幅度较大,能够直接观察到,有的物体振动非常微小,如;音叉的振动、录音机扬声器的振动,你是怎样判断的?试一试,说出你用的方法。(方法:转换法)2请再举几个生活中存在振动时发声的例子。(二)探究声音是怎样传播的活动2:实验探究1提出问题:声音在传播的时候有什么条件呢?2猜想与假设根据上面的活动和你的生活经验,提出你的猜想:3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讨论: 列举生活中哪些物质可以传播声音。_根据以上思路,设计实验。你们选用哪些器材: 如何研究的,写出简单的过程 真空能传声吗?观察课本37页,图3-1-7所示的实验。(方法:实验加推理.) 现象:用抽气机逐渐抽出瓶中的空气,你听到的声音变 ,当抽到一定程度时,还能听到铃声吗?能得出什么结论?拔掉抽气管,让空气进入瓶中你是否又能听到铃声?观察:取一双层玻璃水杯,玻璃之间的空隙是 做一做:准备两部手机将其中的一部放入水杯中,拧好杯盖,用手中的手机拨打水杯中的手机能不能听到水杯中的手机发出的振铃声?说明了什么?结论: 4分析论证填一填声音的传播是需要介质的,它既可以在 中传播,也可以在 、 传播。声音在 中不能传播。(三)声音的传播有多快 活动3:阅读课本P38中的内容,然后回答1声音每秒传播的 叫做声速2声音在不同介质中传播的快慢是 。声音在 中传播的速度一般比在 、 中的传播速度大。在同一种介质中,声速还跟 有关,温度越高,声速也 。思考:百米赛跑中,如果终点计时员听见发令枪响才按表计时,这样的计时方法准确吗?为什么?怎样才能做到比较准确?(四)人耳的听声能力活动4:阅读课本第39页人耳的听声能力部分内容,然后回答。1 物体在1秒内振动的次数叫做_,单位是_,若振动物体每秒钟振动500次,则它的发声频率是_。2 人耳能听到的的声音的最低频率为_,最高频率为_。频率低于_的声音叫_,频率高于_的声音叫_,这两种声音人耳都听不到。3 鸟语花香的时节,小红和妈妈一起在公园赏景,小红发现,花丛中有蜂蜜、蝴蝶飞舞,但是她只能听见 飞行发出的声音,却不能听到 飞行发出的声音。四.归纳总结五.巩固练习六.课后作业:八年级物理乐音的三个特征导学案一.学习目标 1、知道乐音的三个特征及各自的含义2、了解乐音的三个特征各由什么因素决定二课前准备 1自带物品课前从家里带来尺子、橡皮筋、文具盒、小木条、木梳、硬纸(塑料)片等工具。2预习记录通过预习课文,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疑问,请简要记录下来:三.合作探究 活动1 探究决定声音高低的因素:猜想:声音的音调可能与声源振动的快慢有关实验1:硬卡片快拨和慢拨木梳的齿,你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实验2:第一次把钢尺伸出桌外10cm,用一定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第二次把钢尺伸出桌外5cm,用同样的力去拨动它,听声音的高低。 实验3:分别用文具盒固定长度不同粗细不同的橡皮筋,拨动橡皮筋,听声音的高低;接着用支在橡皮筋下面移动小木条,拨动橡皮筋,研究橡此筋长度不同对音调的影响。结论: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_.活动2 探究声音的强弱与什么因素有关 问题:要使鼓声更响些,你会怎样做?猜想:响度可能与振动幅度有关设计:想出一种能显示鼓面振动幅度大小的方法。(这是一种什么方法?)检验:试一试,你的猜想对吗?结论:通过分析探究过程可知:_.填一填_叫做响度,响度与_有关,响度还跟_有关。活动3辨别音色 通过辨别不同乐器发出的声音,知道声音的另一个特性音色。四.归纳总结1、声音的响度与声源振动的幅度有关,_ 越大,响度越大。2、声音音调的高低决定于声源振动的频率。声源振动的频率越_(高/低),声音的音调高;声源振动的频率越_(高/低),声音的音调低。3、不同发声体音色不同,音色由发声体本身决定。4、响度、音调和音色是反映声音特性的三个物理量,人们常将它们称做为声音的三要素。五.巩固练习1.小李在学了有关声音的特性以后,对知识点进行了归纳,请把下列现象与有关的知识用连线连接起来。音调 频率响度 分辨出不同乐器演奏声音色 振幅2、牛的叫声与小鸟是不同的, 的叫声音调高,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_比较高; 的叫声响度大,说明它的声带振动的 比较大。另外两者的_也不相同。3、用大小不同的力弹同一根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用大小相同的力弹不同的琴弦,发出声音的 不同;不同的乐器上弹奏同一首歌,我们也可以根据_不同辨别出乐器的种类。4、小红在探究声音的特征时,进行如下实验:(1)把一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边10cm,用一定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2)使一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相同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3)使钢尺一端伸出桌边15cm,用较大的力拨动钢尺,听它振动时发出的声音。请将实验有关现象及感受填入下表中:钢尺伸出桌边长度振动幅度(大/小)振动频率(高/低)响度(大/小)音调(高/低)10cm15cm15cm5、下面装置中用来加大声音的响度的是( )A.录音机 B.电话机 C.扩音机 D隔音罩六.课后作业:1、日常所说的“引吭高歌”和“低声细语”里的高,低是指( )A.声音的响度 B. 声音的音调 C.声音的音色 D以上说法都不对2、用硬纸片刮自行车轮子上的辐条,当轮子由慢到快转动时,硬纸片振动变 ;纸片发出声音的音调变 。3、要提高胡琴的音调,应将( )A. 琴弦调紧一些 B. 琴弦长一些 C. 琴弦松紧不用调,只要用力拉弦 D琴弦松紧不用调,加快拉弦的速度4.观察下图可知,各种发声体,由于它们的 、 不同,即使发出_与 都相同的声音,借助仪器可能观察到 不同的声音,它们声波的 是不同的。 第3节 奇异的声现象 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回声和共鸣。 了解混响现象。2.通过阅读文字以及欣赏图片获得生活和自然中回声和共鸣的知识,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3. 通过回声,共鸣有趣的声现象的介绍,使学生领悟到物理就在我们身边。 通过阅读 “动物与声音”,体会现实世界声音的丰富多彩,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热爱科学的情感。二、预习准备探究:教材第48页发展空间第2题:探究共鸣产生的条件。三、合作探究1.回声活动1:阅读了解奇妙的回声现象体会神奇:江西省弋阳圭峰“四声谷”; 北京天坛“回音壁”以及回音壁中央的“三音石”;有混响效果的音乐厅;因西厢记而得名的山西省的莺莺塔的“普救蟾声”。阅读然后练习:当声声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时,一般会在障碍物表面发生 ,当反射回来的声音再次被我们听到就成了_。不同的障碍物对声音的反射能力不同。通常:坚硬且表面光滑的物体反射能力 ,吸音能力_;而表面松软且多孔的物体反射能力 ,吸音能力 。果回声与原声间隔0.1秒以上,人耳就能分辨出原声和回声, 15时,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是_米/秒。那么人要听到自己的回声,他到障碍物之间的距离至少要有_米.响现象实质也是声音的_引起。波在室内传播时,要被墙壁、天花板、地面等障碍物_,声音的能量也会被这些障碍物不断地_,这样当声源停止振动后,声音还会持续一段时间,这种现象叫做_。持续的时间叫做_。2共鸣活动2:探究象音叉的共鸣现象如教材中第46页图3-3-5,敲响右边的音叉,左边的音叉也会发声,并把悬挂的泡沫塑料小球弹起。思考讨论:边的音叉振动,通过什么传播给左边的音叉?如果是真空,左边的音叉能振动吗?果左边换个不同频率的音叉,还能发生此现象吗?阅读教材中第46页图3-3-6中,磬无故自鸣,原来是由于与钟的频率相同,由钟鸣而引起的磬响而已。总结:什么是共鸣?_3动物与声音 活动3:阅读后回答: 1、声音由_产生。试说出下列动物是怎样产生声音的? 蚊子: 蟋蟀: 小鸟: 2、蝙蝠是利用喉头发出_再用耳朵接收的,大象用 进行交流,水母也能感知_,许多动物都能用它们独特的_进行交流.四.归纳总结五.巩固练习1、音乐会时发现,音乐厅的四周墙壁都凹凸不平成蜂窝状,这是为了( ) A、减弱声波的反射 B、增强声波的反射C、增强声音的响度 D、仅仅是为了装饰 2、在雷雨天,经常遇到这样的现象:电光一闪而逝,而雷声却隆隆作响地持续一段时间,这是由于( ) A、雷一个接一个打个不停 B、我们的两只耳朵可以交替地听到声音C、雷声在地面或云层之间多次反射后不断传入人耳 D、闪电的速度比声音的速度大 3、下列问题中属于回声定位的是( ) A、听到远处熟人的说话声 B、海豚通过收到的回声判断远处小鱼的位置和距离C、通过闪电和雷声判断起雷点的位置和距离 D、雷达截获敌机发出的雷达信息4.有一峡谷宽1200m,两侧为竖直陡壁,有人在山峡内放了一枪,他听到头两次回声间隔0.5s。此人离两旁陡壁的距离分别是多少?5.一汽车匀速直线行驶,在A点处鸣笛,声音经正前方440m处的峭壁反射,2.5s后司机听到回声。求汽车的行驶速度。六.课后作业:第4节 噪声 导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噪声的来源和危害2、知道防治噪声的途径,增强环境保护的意识。3、通过体验和观察,了解防治噪声的思路课前预习1、乐音通常是指那些 _、 的声音,乐音的波形是有 。2、噪声是指那些 _、 _令人烦躁的声音。噪声的波形是 。3、从环保的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 _ _ 的声音都属于噪声。4、减少噪声的主要途径有在_处控制、在_中控制和在_减弱噪声。合作探究1区分乐音和噪声。(1)通过播放音乐让学生体验乐音与噪声的区别(正常播放、过响播放)(2)用塑料泡沫摩擦干燥的玻璃板。提出问题:你分别有什么感受?2了解生活中的噪声的主要来源。3认识噪声的危害实验探究a.二人一组,用时间表测一测,在安静的情况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次/分。b.用单放机播放强度较大的噪声,再测脉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_次/分。从物理走向社会,深入生活认识噪声的危害(学生自主阅读、学习教材P17表格内容)4噪声的控制设问:人能听到各种声音的条件是什么?学生讨论回答追问:声音传到人耳经历了哪些过程?学生讨论回答:师:通过上面问题回答,引导学生分析、讨论从哪些途径寻找控制噪声的方法。减小噪声的主要途径有 、 、 。各举一些事例说明。5做一做:比较几种材料(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沐塑料)的隔声性能。 需要的器材:闹钟一只、鞋盒一只、衣服、报纸、塑料袋、泡沐塑料若干,还需要的器材为_。要点归纳1、乐音是指那些动听的、令人愉快的声音,波形时有规律的。2、噪声是指那些难听的、令人厌烦的声音,波形时杂乱无章的。3、从环保角度看,凡是影响人们正常学习、工作和休息的声音都是噪声。4、噪声控制的三个途径是在声源处控制、在传播过程中控制和在人耳处减弱。当堂反馈1、环境保护的角度看,下列关于乐音和噪声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乐音悦耳动听,给人以享受,但有时也会成为噪声 B. 乐音是乐器发出的声音;噪声是机器发出的声音 C. 波形有规律的声音都是乐音 D乐音是指40dB以下的声音,噪声是指40dB以上的声音。2、下列声音中属于噪声的是 (填序号)(1)自习课上的喧哗声 (2)早读时的朗读声 (3)唱歌时乐器的伴奏声 (4)装修房屋的电钻声 (5)教师讲课干扰了课堂上某个同学的瞌睡3、一场大雪过后,人们感到外面万籁俱寂。究其原因,你认为正确的是( )A. 可能是大雪后,行使的车辆减小,噪声减小 B. 可能是大雪后,大地银装素裹,噪声被反射 C. 可能是大雪后气温较低,噪声传播速度变慢 D. 可能是大雪后蓬松多孔,对噪声有吸收作用4、下列在声源处减弱噪声的例子是( )A.戴耳塞 B.给机器加上隔音罩 C.手枪上有消声器 D.安装隔音罩5、如下图是两种声音的波形,从图可知:图(1)是 的波形,理由是_。图(2)是 的波形,理由是_。 (1) (2)课后作业:1、成语“掩耳盗铃”是在下面哪个过程中减弱噪声( )A声源处 B传播过程中 C人耳处 D无法判断 2、为了保护听力,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为了保护工作和学习,应控制噪声不超过 dB。3、从物理学角度看,乐音和噪声的主要区别是( )A. 两者的响度不同 B. 两者在同一物质中传播速度不同 C. 两者的频率不同 D. 两者声源所做振动的波形不同4、如右图所示的招牌,它表示的意思是:_。第5节 声与现代科技导学案学习目标1. 了解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2. 通过阅读文字、图片,观看录像资料,获得有关声知识的应用。3介绍声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重点和难点重点在于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合作探究本节探究问题:什么是超声波、次声波?动物是如何利用声音的?你知道哪些声在生活和其他方面的应用?探究活动1:超声是个多面手1什么是超声波?2让学生观察教材中图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三国演义导读课件
- 2025-2030中国废酸回收行业需求趋势与未来前景展望报告
- 三只小猪迷路了课件
- 2025-2030中国封头行业运行状况及前景趋势预测报告
- 南阳护理面试实战模拟题集锦
- 高级审批监管面试题库版
- 小儿骶管麻醉课件
- 农村信用社招聘考试高频难、易错点题附答案详解(巩固)
- 小儿静脉动脉穿刺课件
- 新速写技能面试题库
- 病历的书写规范讲课幻灯课件
- 中国航天建筑某厂房施工组织设计
- 2024年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招聘考试真题
- 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试题(谈心谈话、案例分析)
- 心功能不全病人的护理查房
- 地理与生活密切相关
- 氧气吸入疗法及护理
- 2025年中国电信河南分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DB45T 2149-2020)《公路边坡工程技术规范》
- 金笔作文四级第4课省公开课获奖课件市赛课比赛一等奖课件
- 牧场物语-矿石镇的伙伴们-完全攻略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