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1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2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3页
《阿房宫赋》导学案(教师版).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阿房宫赋复习导学案(教师版)知识链接1.文体简介赋:在古典文学中,诗、词、歌、赋并称。赋是由诗经楚辞发展而来,前者是赋的远源,后者是赋的近源。赋大体上经历了骚赋、汉赋、骈赋、律赋、文赋等几个发展阶段。在晚唐时的古文运动的影响下,赋又发展为“文赋”,它句式参差,押韵比较随便,重视清新流畅,杜牧的阿房宫赋就是一篇文赋。至于赋的作用,班固说:“或以抒下怀而通讽喻,或以宣上德而尽忠孝。”也就是说,赋的作用是用来表达人民的愿望,讽喻政宁。在特点上,刘勰说过:“赋,铺采文也。”借景抒情,铺叙风物,极尽铺陈夸张之能事,托物言志,卒章显志,以寄讽喻之意是它的写作特点。2知人论世:杜牧(803-852),字牧之,唐代京兆万年(陕西西安)人,著名诗人、文学家,唐宰相杜佑之孙。文宗太和二年(828)进士,授弘文馆校书郎。为人耿介,不屑逢迎。曾为宣州、扬州等府署幕僚。回京后,历任监察御史,黄、池、睦等州刺史,官终中书舍人。杜牧年少时即有经邦济世的远大抱负,犹喜论政治、军旅之事,主张固边、削藩,曾注曹操所定孙子兵法十三篇,人称其有“王佐之才”。文学上主张“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兵卫”,强调文章形式要为内容服务。文、赋、诗皆工,诗与李商隐齐名,世称“小李杜”。阿房宫,秦宫名,故址在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北。始建于秦始皇三十五年(前212年),役夫七十余万,工程浩大,至秦灭时仍未完工。因其前殿所在地为阿房,故称“阿房宫”。 一、知识积累(一)给下列加点的字注音。廊腰缦回(mn) 囷囷焉(qn) 蜂房水涡(w) 媵嫱(yng)(qing)梳晓鬟(hun) 剽掠(pio) 鼎铛玉石(chng) 逦迤(l)(y)锱铢(z)(zh) 架梁之椽(chun)庾之粟粒(y) 横槛(jin)不霁(j)何虹 妃嫔(pn) 管弦呕(u)哑(y)(二)解释重点词语(1)六王毕,四海一(统一)(2)盘盘焉,囷囷焉(相当于“然”的样子)(3)不霁何虹(雨过天晴) (4)奈何取之尽锱铢(夺取)(5)而气候不齐(本文指情绪,气氛)(相同) (6)杳不知其所之也(到.去)(7)雷霆乍惊(突然) (8)一人之心,万人之心(心意,意愿) (9)秦爱纷奢(纷:多,繁;奢侈)(10)人亦念其家(顾念) (11)奈何取之尽锱铢(怎么,为什么)(12)多于南亩之农夫(比) (13)戍卒叫,函谷举(攻占) (14)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名词作动词,族灭) (15)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假使,如果)(16)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传递)(做) (17)谁得而族灭(能够)(18)秦人不暇自哀(哀叹) (19)后人哀之而不鉴之(意动用法,以为鉴)(三)一词多义(1)一六王毕,四海一(统一 ) 楚人一炬,可怜焦土(数词)一鼓作气(初次,第一次)(2)爱秦爱纷奢,人亦念其家(喜爱)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爱护)(3)取奈何取之尽锱铢,用之如泥沙(夺取) 今若遣此妇,终老不复取(同“娶”)(4)族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灭族) 士大夫之族,曰师曰弟子云者(类)(5)使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叫、让,使令动词) 使六国各爱其人(假使,连词)(四)虚词(1)焉盘盘焉,囷囷焉,蜂房水涡(助词,的样子) 或师焉,或不焉(语气助词)积土成山,风雨兴焉(兼词,在那里)(2)而:骊山北构而西折(承接连词,又) 不敢言而敢怒(转折连词,却、但是)谁得而族灭也(表修饰) (3)夫嗟夫!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语气助词,表感叹) 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语气助词,用于句首,引起议论)予观夫巴陵胜状(指示代词,那个) (五)古今异义1、钩心斗角 古指宫室结构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今比喻用尽心机,明争暗斗 2、明星 古明亮的星光;今指行业中做出成绩,出了名的人 3、经营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筹划管理或组织(企业、活动) 4、精英 古指金玉珠宝等物;今指优秀人才 5、可怜 古 可惜 今 怜悯,同情 6、气候 古文中是指情绪气氛之意 今 是指一个地区的气象概况 (六)词类活用1名词用作动词(1)辇来于秦 乘坐辇车 (2)朝歌夜弦 奏乐 (3)鼎铛玉石 把鼎当做;把玉当 (4)金块珠砾 把金当做;把珠当做 (5)族秦者秦也 灭族,杀死一族的人 2.名词用作状语(1)骊山北构而西折 向北,向西 (2)廊腰缦回,檐牙高啄 像鸟嘴 (3)蜂房水涡,矗不知乎几千万落 像蜂房,像水涡 (4)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把鼎、把玉、把金、把珠 3.数词用作动词 : 六王毕,四海一 统一 4.动词作名词 : 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指金玉珠宝之物 5.动词意动用法: 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以为鉴 (七)文言句式1. 判断句 (1)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3)一人之心,千万人之心也2. 状语后置/ 定语后置 (1)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于 (2)秦人不暇自哀3. 被动句 戍卒叫,函谷举。二、巩固练习1对下列各句中加线的字词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蜀山兀,阿房出 出:建成B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走:趋向C朝歌夜弦,为秦宫人 朝:朝廷D一肌一容,尽态极妍 妍:美丽2下列各句与例句句式特点相同的一项是( )例:戍卒叫,函谷举A灭六国者,六国也 B缦立远视,而望幸焉C架梁之椽,多于机上之工女 D楚人一炬,可怜焦土3下列各句中加线的词语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辞楼下殿,辇来于秦A六王毕,四海一 B骊山北构而西折C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D后人哀之而不鉴之4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古今义基本相同的一项是( )A各抱地势,钩心斗角 B一日之内,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C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D瓦缝参差,多于周身之帛缕5下列各组中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全部相同的一项是( )A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使六国各爱其人,则足以拒秦B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辘辘远听,杳不知其所之也C一宫之间,而气候不齐 使天下之人,不敢言而敢怒D钉头磷磷,多于在庾之粟粒 辞楼下殿,辇来于秦6对“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的四个“后人”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两个“后人”都指代秦以后的统治者。B都指秦代以后的统治者。C指唐以后的统治者。D指唐朝统治者。参考答案1C(朝:早晨)2B(B和例句都是被动句,都是动词本身直接表示被动。A是判断句,C是介词结构后置句,D是省略句)3C(“族”和“辇”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族:灭族;辇:乘车子。A,数词活用作动词,统一;B,名词用状语,向北;D,名词的意动用法,以为镜)4D(“钩心斗角”文中指宫室结构参差错落,精巧工致;现在指各用心机,互相排挤。“气候”在文中指气温,现在指一定地区里经过多年观察所得到的概括性的气象情况。“收藏”在文中是名词,指收藏的金玉珍宝等物,现在是一个动词)5C(两个“而”都是转折连词,可译为“但是、却”。A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