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三单元 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单元归纳整合课件 鲁教版选修5.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单元以地理视角分析自然灾害 单元归纳整合 栏目索引 知识构建系统盘点 提炼主干 专题整合整合专题 典例揭秘 知识构建系统盘点 提炼主干 返回 专题整合整合专题 典例揭秘 一 结合自然地理环境特点 分析自然灾害的地理分布特点自然灾害是自然地理环境发生异常的表现 联系不同地区的自然地理环境的特点 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发生的地域差异 以旱灾为例 不管是在干旱 半干旱地区 还是在湿润半湿润地区 只要降水不稳定就特别容易出现旱灾 例如 在热带季风区 年降水量虽在2000毫米上下 但季风活动的异常 特别容易引起降水的异常 从而导致旱灾的发生 我国东部季风区多旱灾也与季风活动的异常变动有关 非洲是世界上旱灾严重的大洲之一 从区域看 旱灾多发的国家主要集中在西非 东非和南非地区 从气候类型看 旱灾多发国家主要位于降 水不稳定的热带草原地区 常年湿润的热带雨林气候区和常年干旱的热带沙漠气候区发生旱灾的频率较低 由此可见降水的不稳定是旱灾发生最基本的条件 而在季风气候和热带草原气候区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较大 所以这些地区也就成为干旱灾害多发的地区 再如 我国西南地区是地震 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多发区 就与当地的自然地理环境密切相关 我国西南地区处于亚欧板块与印度洋板块交界处附近 地壳活跃 地震频发 加之地形以山地 丘陵为主 山高谷深 坡度大 且山体中断裂发育 岩石破碎 地表松散物质多 而且该地降水丰富 且多暴雨 容易诱发滑坡 泥石流等地质灾害 综上所述在分析自然灾害分布特点或成因时 应从该地的自然地理环境特点角度去分析 这些自然环境特点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自然灾害的发生频率和强度 当然一个地区的人文地理环境也会影响到自然灾害的分布 它们往往决定了社会对于灾害的易损性 是影响灾害损失的重要因素 例1福建省低山丘陵区是崩塌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多发区 下图示意该区域1990 2006年地质灾害各月多年平均发生的次数 解析答案 概括该区域地质灾害月际分布特点 说明6月 7月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差异的自然原因 解析从坐标图中可以看出6月的地质灾害次数最多 其次是8月 5月 7月 9月等 引发崩塌 滑坡和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的因素包括气候 地质 地形 植被 人类活动等 答案特点 各月都有地质灾害发生 夏季多 冬季少 5 8月相对集中 其中6月份发生次数最多 原因 福建省低山丘陵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6月 降水多 且多暴雨 易引发地质灾害 7月 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降水少 地质灾害发生次数减少 二 从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上认识人类活动对自然灾害的影响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构成地理环境的各要素之间 通过相互影响 相互制约 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一个有机整体 形成 牵一发而动全身 的关系 人类活动对其中某一个要素产生影响 就会诱发其他因素甚至整个地理环境的变化 从而产生自然灾害 由于人类不合理地过度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和自然环境 造成生态破坏而诱发自然灾害 人类任意排放有害物质导致环境污染从而诱发自然灾害 是一种人为自然灾害 可以把它们的关系归纳为 例2读 华北地区气象灾害形成原因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解析答案 1 请将图中a b两处所要表达的内容填写在下面横线上 a b 解析华北地区是我国干旱灾害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旱灾的形成原因除图示内容外 自然原因方面还与降水变率大有关 人为原因方面 该地区农业发达 灌溉用水量大 是导致旱情严重的重要方面 答案a 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 水热条件不稳定 b 耕地面积大 农业发达 灌溉用水量大 2 春季是华北地区干旱灾害与沙尘暴多发的季节 试解释这种相关性 解析答案 解析每年春季 华北地区春旱严重 沙尘暴频发 这主要与该地气候条件有关 春季气温回升快 蒸发旺盛 而降水少 此外 春季多大风天气 也是形成沙尘暴的重要方面 答案春季降水少 气温回升快 蒸发旺盛 导致土壤水分减少 土质更加松软干燥 沙源增多 此季节多大风天气 3 由于过度抽取地下水 造成该地地面沉降 试分析其可能造成的不良后果 解析答案 解析过度抽取地下水 会形成地下水漏斗区 产生一系列环境问题 应联系生活实际进行综合分析 答案沿海地区海水倒灌 地下水质恶化 风暴潮灾害损失加剧 城市防洪工程标准降低 内涝加重 城市地面沉降造成建筑物开裂 影响交通线安全 地面沉降还会造成地下水流向紊乱 导致地下水污染 三 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及成因分析1 我国自然灾害的基本特点 1 灾情严重 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2 灾害发生的种类多 频率高 强度大 3 灾害时空分布广 区域差异和季节性明显 2 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 1 地理位置因素 我国位于大陆与海洋的结合部 东濒太平洋 西倚全球最高的青藏高原 南北跨约50个纬度 海陆差异和南北差异明显 2 地质地形因素 我国地处世界最强大的环太平洋构造带和地中海 喜马拉雅构造带之间 构造复杂 地壳活动频繁 加之地形多种多样 地势起伏大 3 气候 气象因素 我国东部位于亚洲东部典型的季风环流区 受季风气候影响大 气象灾害多发 4 植被因素 我国地域广阔 气候多样 为各种动植物的生长提供了条件 我国的病虫害也频繁发生 3 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 1 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 长期积累的对自然资源的过度利用形成了相对脆弱的生态环境 且承受灾害的能力较低 2 人口城市分布和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性 导致我国自然灾害损失程度有着显著的地区差异性 灾害的危害性也就具有明显的区域差异 例3读下图 回答问题 答案 1 我国该地区荒漠化快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2 a沙漠的名称是 b沙漠所在的省区是 过度垦殖 放牧和采伐林木等 不合理的人类活动 塔克拉玛干沙漠 内蒙古自治区 3 土地荒漠化向东 南扩展的原因是 4 华北地区哪种天气现象是土地荒漠化的迹象 答案经常出现的沙尘天气 答案 该地区西部 北部是沙漠集中分布区 在强大的西北季风的作用下 荒漠化向东 向南扩展 5 针对图中所示地区出现的环境问题 我国采取的主要措施有哪些 答案营造 三北 防护林体系和退耕还牧 退耕还林 增加植被覆盖率 防止风沙危害和水土流失 答案 解析答案 返回 6 据报载 我国江西南部山区出现了大片 红色荒漠 试分析该区域出现 红色荒漠 的原因 解析本题考查了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荒漠化的分布及其原因 以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