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 4.3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1页
高中语文 4.3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2页
高中语文 4.3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3页
高中语文 4.3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4页
高中语文 4.3 文化经典阅读课件 新人教版.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讲文化经典阅读 2011年湖南卷在选做题中考查了文化经典阅读内容 具体有以下特点 1 文本特点 文化经典材料围绕已学经典中的概念和思想来组织 或全为浅易文言选段 据此推断以后也有可能是 文白夹杂 2 设题特点 设置的题目为探究题 或发掘经典深层意蕴 或联系实例诠释经典内涵 或对经典作个性化 创意性解读等等 3 能力要求及考查重点 要求考生能够从材料中筛选出作者的观点与看法 并进行分析概括 对经典阅读材料中作者的观点 态度进行分析和评价 重点考查学生的个性化的感悟以及多元化的解读 探究 考查对有关材料的多层次 多角度 有个性 有创意的解读 2011 湖南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 老吾老 以及人之老 幼吾幼 以及人之幼 孟子 梁惠王上 视人之国若视其 国 视人之家若视其家 视人之身若视其身 墨子 兼爱中 注 其 反身代词 指自己 简要分析上述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 墨两家思想的异同 并联系现实谈谈你的看法 200字左右 9分 解题点拨 审题关键 一审 审清题干要求题干要求分四层含义 理解两段文字含义 在理解文意的基础上辨析二者的区别 以两段文字为生发点 分析儒 墨两家思想对 爱 的阐释的异同 在分析自己的观点时需要联系现实 二审 审明答题方向最终题干的要求不是简述文段的含义 而是重点考查对儒 墨两家思想关于 爱 的阐释的态度和看法 三审 审清答题要求字数200字左右 对篇幅的限制要求在组织材料时要注意 力戒啰唆和对现实事件的重复叙述 想一想 解答该题应该遵循哪些步骤呢 解题指南 第一步 通读材料 把握文段大意 如上题 通读两段文字 清楚两段文字都是围绕 爱 来阐释的 第二步 依据要求 辨析儒 墨两家思想的异同 儒家是从由己及人的角度来讲的 要尊老爱幼 是 仁爱 墨家是从国 家的角度来讲的 是一种没有等差 没有差别的爱 是 兼爱 第三步 选择好角度 亮出观点 结合现实进行分析 阅卷手札 这是中华民族传统的博爱思想 我国现今社会老年人增多 我们应该关心老年人的生活 让全社会共同承担起赡养老人的责任 考生没有审清题干要求 因此在组织答案时没有联系儒 墨两家思想来谈异同 失3分 题目要求在理解分析儒 墨两家思想的基础上 谈自己的见解 该考生也没有意识到这一点 失2分 实际得分 4分 阅卷人点评 作答时要在审清题目要求的基础上确定答题方向 立足文本材料 对文本加以分析 此考生因没有把握好材料所引文字的思想内涵 所以没有分清儒 墨两家思想中的 爱 孟子提倡的是有等级的 仁爱 墨子提倡的是无差别的 兼爱 导致失分 应考时要学会抓住一些关键词 以及 若视 来筛选信息 立足文本来作答 满分答案 两段文字都体现了 爱 的思想 但儒家倡导的是有等级的仁爱 以及 表明的是推己及人 先后有别 墨家主张的是无差别的兼爱 若视 表明的是一视同仁 爱 无等差 可以从强调人的平等和社会的公平的角度 也可从强调将个人命运融于国家与社会利益之中 增强社会责任感的角度 还可从儒 墨兼用 各取所长 有助于维护人的尊严与实现社会和谐的角度等 联系现实谈看法 我来阅卷和点评 参考答案 我的分析 答案组织基本符合要求 写出了儒 墨两家思想的相同点 区别了不同点 也联系了现实生活来谈 但是在分析时 儒家和墨家的 爱 的不同点没有揭示出来 扣2分 实际得分 7分 我的点评 考生在作答时 没有扣住题干中的 异同 来分析 作答时顾此失彼 从而导致失分 附 译文 尊敬自己的长辈 从而推广到尊敬别人的长辈 爱护自己的晚辈 从而推广到爱护别人的晚辈 对待别人的国家 要像对待自己国家一样 对待别人的家庭 要像对待自己家庭一样 对待别人的身体 要像对待自己身体一样 1 粗译文本 整体把握在阅读时首先要扫除语言障碍 要借助注释和原有的文言文知识来疏通文意 一般来说 我们不必逐字逐句理解 只需整体理解 读懂原文 是为理解内容 评析观点打下基础的 粗译时可充分利用已有的条件 1 积极调动以往积累的文言知识 大胆灵活地迁移到文意的疏通上 2 选文后若有注释应最大限度地借之于看懂文意 3 文化经典在写法上大多会采用一些说理方法 以比喻为多 因此 在阅读时还需深入领会 弄懂比喻的内容 特别是一些整体的比喻 这就需要我们在平时的阅读中加以积累 明确作者的主要观点 考试时结合内容就能对号入座 4 熟悉人物 明辨思想 文化经典的考查 一般需要我们指出选文所表现出来的观点和态度 有时还需要对此作出评价 因此平时我们就必须熟悉一些主要的学说和观点 只有对一些主要的学说和观点有了明晰的认识 才能在高考时准确辨析 5 联系现实 思考人生 注意传统文化精髓对现实和人生的指导和借鉴意义 2 从题干上寻找解题的 突破口 在认真分析 结合文本大意理解的基础上 能够从题干内容中找到解题的突破口 3 准确把握文字表述的内涵通过对内容的阐释 作者的观点态度一般会被揭示得较为透彻 要吃透要求 文从字顺地立论阐发 就可较好地作答 如果题干有别的材料让学生结合着分析 那么 此时应从同向或异向角度迅速悟出 结合点 而后围绕它结合文本理解展开作答 答题步骤 读文 内引外联 把握内涵 内引 即不离文句 不离文段 不离题干 外联 即调动与经典相关的知识储备 进行拓展迁移 以把握文本内涵 审题 明晰题旨 凸显关键 表述 条理清晰 表述规范 想一想 在2011年高考中湖南首次考查了文化经典阅读题 我们预测今后几年湖南高考应该会把文化经典阅读当做重点考查内容 除了上面介绍的方法和技巧外 我们还要积累哪些备考技巧 拓展延伸 1 进行有针对性的训练结合选修教材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的内容 有针对性的训练 分析理解诸子各家思想 经典文化的传承 经典文化的时代意义和对现实人生的价值 以及当代人阅读文化经典获得的启迪 2 提高审题能力答题时要注意满足题目的要求 注重对审题能力的培养 注重加强对答题思路 语言组织与表达能力的训练 3 固本培元 提升素养切实落实研修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 中的课文 加强对教材中出现的重要概念和所表达的思想 理念 精神的理解 认识 分析 如第二单元 儒道互补 的课后习题 论语 里多次提到 君子 品性 请将有关语录整理出来 联系日常的为人处世 讨论孔子所说的 君子 人格对我们有什么启发意义 从而感受命题类型 从2011年高考考生的答题情况看 考生的解答存在明显的误区 有必要对此作一番分析 命题者除命制直接根据选文展开分析的题目外 更常选一些与选文观点近似或相反的话来和选文结合着让考生进行分析 考生作答时必须快而准地悟出结合点并紧绕结合点行文 对此 很多考生做得不好 他们或找不到结合点 或结合点理解歪了 或不顾结合只就一方大说特说 这是作答的主要误区之一 当然 简答题靠表达 这就决定了作答的主要误区之二在于考生语言表达能力不强 甚至缺乏应有的逻辑 因此 明白失误原因 才能有效克服 提高准确率 教师还需从以下几点进行提醒 1 审题不清致误审题不清导致作答失误 题干要求分析 两段文字含义的异同及所体现的儒 墨两家思想的异同 联系现实谈谈 考生作答时或者没有答出两家的 异同 或者没有联系实际来谈 导致失分 2 不懂文字的 字面义 致误湖南卷设计的文化经典阅读简答题主要考查对作者观点态度的分析 概括和评价能力 学生对文本内容的理解是基础 弄懂文字的 字面义 是理解文本内容的关键 很多考生文言阅读能力偏低 无法较准确地把握关键词句的字面义而过不好这 第一关 导致失分 3 对文本内涵的 失度 引申致误从文化经典材料的本义引申出的 大义 理解要恰当 理解得 过 和 不及 都是对文本内涵的损害 很多考生也深知这一道理 但由于他们长期受大而空的 套话式的 甚至是 政治口号式的 文本教学的影响 没养成在文本 细读 基础上对文本作实事求是引申的阅读习惯 所以就很轻易认同命题者专门针对他们阅读心理缺陷而设置的对文本内涵的 失度 理解 4 断章取义 浮想联翩致误任何文本都是浑然的统一体 理解其中的内容必须时刻顾及 上下文 如果断章取义 势必谬以千里 有些考生弃置这一阅读常识 理解文本时 不管三七二十一 沿着一定的思维定式 浮想联翩而致误 1 2012 长沙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 1 孟子 离娄上 记载了这样一件事 有一天 淳于髡问孟子说 男女授受不亲 是礼节吧 孟子说 是礼节 淳于髡说 如果你的嫂子掉入了水中 那么你用手去救她吗 孟子说 嫂子掉入水中不救 那是豺狼一样的人 男女授受不亲 是礼节 嫂子掉入水中我救她 是权衡轻重所作的决定啊 2 去年1月 杜先生驾驶着小客车 由丹灶往桂城方向行驶的时候 碰撞了李某所骑的摩托车 看到倒在地上痛苦不堪的李某 杜先生决定先开车送李某前往丹灶医院抢救 再驾驶肇事小客车回到事故现场等待交警处理 佛山市公安局南海分局交通警察大队经勘察后 认定杜先生在发生事故后 因抢救伤者未保护现场 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 认定杜先生承担事故的全部责任 记者前天从佛山市南海区法院了解到 法院审判时考虑到杜先生积极抢救伤者的行为值得肯定与鼓励 根据公序良俗原则 应对其责任予以减轻 酌情认定杜先生承担70 的民事赔偿责任 据此 法院一审认定杜先生应赔偿李某57174 49元 请结合材料 1 中孟子所阐述的道理 谈谈你对材料 2 中法院判决结果的看法 200字左右 答 答案 示例一 孟子告诉我们处事要懂得权衡轻重 以便作出正确决定 发生交通事故后 保护现场是轻 救人是最重要的 于是杜先生经过权衡之后 积极救人 法院的判决 肯定了杜先生积极救治伤者的行为 体现了 生命高于一切 的理念 能引导人们在个人利益和他人生命都将受损时 权衡轻重 作出合乎情理的选择 示例二 孟子告诉我们处事要懂得变通 破坏了事故现场 致使事故基本事实无法查清 应该承担全部责任 这是法律规定 而法院的判决是在法律与情理两者矛盾时 根据社会公序良俗原则所作出的合乎情理的变通 体现了 生命高于一切 的理念 2 2012 长沙一中月考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 大抵为人 先要身体端整 自冠巾 衣服 鞋袜 皆须收拾爱护 常令洁净整齐 凡侍长者之侧 必正言拱手 有所问 则必诚实对 言不可妄 凡众坐 必敛身 勿广占坐席 凡饮食于长上之前 必轻嚼缓咽 不可闻饮食之声 以上材料选自朱熹 童蒙须知 以上材料共同表明朱熹在教育学生时 特别注重什么问题 体现的是儒家何种思想 并请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20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以上材料共同表明朱熹在教育学生时特别注重对学生进行礼仪教育 体现的是儒家礼乐教化之道 中国是礼仪之邦 礼乐文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继承其中的优秀部分 能培养人的情操 规范人的行为 和谐人际关系 建设文明社会 当然 任何一种传统总难免有些缺点和不适应时代发展的地方 譬如礼仪文化就有过于强调尊卑 等级秩序和太过烦琐的问题 我们应该取其精华 去其糟粕 古为今用 明确答出礼仪教育和儒家礼乐教化之道 计3分 论述视具体情况给分 满分6分 如只谈习惯问题 可视情况计分 但满分不得超过3分 3 2012 长郡中学月考一 阅渎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 子曰 弟子 入则孝 出则弟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行有余力 则以学文 论语 学而 子夏曰 贤贤易色 事父母 能竭其力 事君 能致其身 与朋友交 言而有信 虽曰未学 吾必谓之学矣 论语 学而 就以上两章内容 说说孔子是如何看待道德教育和文化教育二者关系的 请联系现实谈淡你的看法 20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孔子的教育 把培养学生的道德观念放在第一位 而文化学习是第二位的 孔子要求弟子们首先要致力于孝悌 谨信 爱众 亲仁 培养良好的道德观念和道德行为 如果还有闲暇时间和余力 则用以学习古代典籍 增长文化知识 一个人有没有学问 他学问的好坏 主要不是看他的文化知识 而是要看他能不能实行 孝 忠 信 等传统伦理道德 这表明 孔子教育重在德行的基本特点 我们今天狠抓素质教育 要求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 这种理念是与孔子的教育思想一致的 附 译文 1 孔子说 学生在家里要孝顺父母 出门在外也要尊重长辈 说话要谨慎 言行要一致 要广泛关心爱护众人 要多与有仁德的人接近 做完事后还有时间和精力 就要抓紧时间阅读诗书六艺的书 2 子夏说 尊崇贤人轻视女色 服侍父母能竭尽他的全力 效劳国君能献出他的身体 与朋友交往言而有信 即使没有学礼 我必定说他学礼了呀 4 2012 长郡中学月考二 阅读 论语 中的两段文字 然后回答问题 一 然则管仲知礼乎 子 曰 邦君树塞门 管氏亦树塞门 邦君为两君之好 有反坫 管氏亦有反坫 管氏而知礼 孰不知礼 二 子贡曰 管仲非仁者与 桓公杀公子纠 不能死 又相之 子曰 管仲相桓公 霸诸侯 一匡天下 民到于今受其赐 微管仲 吾其被发左衽矣 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 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 1 从这两段文字看 孔子对管仲这个人物有怎样的评价 答 2 从孔子的评价中可以看出孔子具有怎样的仁爱观 15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1 认为管仲不知礼 肯定管仲有仁德 2 一方面 孔子认为 要治国平天下必须德才兼备 另一方面 孔子否定管仲 知礼 是指管仲超越了一个臣子的本分 也像国君一样建 塞门 反坫 国君享有的建筑 在孔子看来 是违背了 礼 的等级 但是孔子不否定管仲是个 仁者 因为管仲辅佐齐桓公称霸 九合诸侯 匡正天下 使华夏民族免于衰落 像管仲这样能够 尊王攘夷 反对使用暴力 使社会安定的人 就不必像匹夫匹妇那样 斤斤计较他的节操与信用 可见孔子 仁 的标准是以大的原则为前提 即保证国家稳定 百姓安生 而不必拘于小信 5 2012 湖南省师大附中月考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题目 论语 子路 记载 有直躬者 其父攘羊而子证之 说的是一个叫直躬的人 父亲偷了羊 作为儿子的他告发了父亲 叶公认为直躬是正直的人 孔子却不赞同直躬的做法 说 父亲当为儿子隐瞒 儿子当为父亲隐瞒 左传 昭公十四年 记载 晋国邢侯与雍子为封地鄐的疆界争讼 上卿韩宣子令代理司法官叔鱼审案 因雍子把女儿献给了叔鱼 叔鱼便判雍子胜邢侯败 邢侯在朝堂上怒杀了叔鱼和雍 子 韩宣子问叔鱼的哥哥叔向 该怎样处理 作为晋国的执政者 叔向说 雍子献女贿赂法官 叔鱼贪美色枉法 邢侯私自杀人 根据法令 三人均该死罪 韩宣子采纳了叔向的意见 孔子称赞叔向 治国制刑 不隐于亲 弟弟犯了罪 做哥哥的却不偏袒 保证了司法的公正 同是犯有罪责 孔子为何主张父子间 亲亲相隐 却又称赞叔向 不隐于亲 的行为 请结合儒家的伦理观进行探讨 20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孔子反对直躬告父 称赞叔向不隐于亲 依据的都是 礼 孔子反对直躬告父 所站的是 父子有亲 的人伦的立场 且父亲所犯是偷羊的小过 作为儿子不应陷父亲于刑罚 体现了孝的精神 为人子应讲孝道 孔子称赞叔向不隐弟罪 所站的是 君臣有义 的人伦的立场 且叔鱼犯的是贪赃枉法的大罪 作为执政者叔向应该大义无私 体现了忠直的精神 为人臣应有忠心 另 探讨涉及大义灭亲的立法理念不符合中国传统伦理 题目依据 礼记 檀弓上 说 事亲有隐而无犯 事君有犯而无隐 新 刑事诉讼法修正案 草案 说 一般案件 父母子女配偶可拒作证 6 2011 长沙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段 完成后面的题目 1 子曰 夫孝 天之经也 地之义也 民之行也 2 子曰 夫孝 德之本也 教之所由生也 3 甲骨文的 孝 像长着长头发的老人 金文的 孝 上部是面朝左长着长头发的驼背 老人 老人之下有 子 小孩 老人的手接着小孩的头 是小孩用头扶持老人行走 真是个 孝子 啊 小篆也基本上同于金文 而楷书的 孝 字虽无象形的意味 但上部为 老 字少脚 下部为 子 说的大概是缺乏生活能力的老人需要孩子的尊敬和奉养 4 许慎的 说文解字 老部 中称 孝 善事父母者 请你写一段文字 就现代社会里如何传承 孝 文化问题谈谈自己的观点 200字左右 答 解析 第一步要旗帜鲜明地亮出自己的观点 第二步要结合现实社会来谈 孝 文化 这是作答时的重点 第三步可以视具体情况进行总结 参考答案 在现代社会 讲 孝 要与时俱进 与时代精神结合起来 成为促进家庭与社会和谐的推进器 成为家庭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 首先 在物质生活上关爱老人 使其 老有所养 第二 要在精神生活上关爱老人 使其 老有所乐 从精神上关爱老人是青年人践行孝道的一个重要内容 应该与老人多沟通 多一起参加一些活动 常回家看看 使老人在家庭中感到温馨与幸福 第三 要在两代人的互动中 传承 孝 的文化 使尊老爱幼成为良好的家风 父母要为子女做出表率 以自己敬老的行动影响年轻一代 儿童从小就要养成尊老的良好品德 懂得 感恩 7 2011 湖南省长 望 浏 宁四县 市 调研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子贡问 师与商 也孰贤 子曰 师也过 商也不及 曰 然则师愈 与 子曰 过犹不及 论语 先进 公孙丑曰 道则高矣 美矣 宜若登天然 似不可及也 何不使彼为可几及而日孳孳 也 孟子曰 大匠不为拙工改废绳墨 羿不为拙射变其彀率 君子引而不发 跃如也 中道而立 能者从之 孟子 尽心上 注 师与商 师 即子张 商 即子夏 愈 胜过 强些 孳孳 勤勉不懈的样子 彀率 弓弩张开的程度 1 试分别概括孔子立身行事的原则和公孙丑 孟子求 道 的观点 答 参考答案 孔子认为应该不偏不倚 做得恰到好处 公孙丑认为 道 应该可望也 可及 才能令人勤勉地追求 孟子则认为真理不能降格以求 同时认为要善于引导和激发 做到 中道而立 2 结合上面的选段 联系学习或生活实际 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做到 中道而立 答 参考答案 我们做任何事情 都要确立好行事的标准 并努力做到不偏不倚 恰到好处 如在教学中 教师既要积极引导学生学习 激活学生思维 注重传授的方法 又不能包办代替 要给学生留有消化 理解 自我体验 自主探究的余地 8 2011 湖南省六校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完成题目 有子 曰 礼 之用 和为贵 先王之道 斯 为美 小大由之 有所不行 知和而和 不以礼节之 亦不可行也 论语 学而 注 有子 孔子的弟子 礼 在春秋时代 礼 泛指奴隶社会的典章制度和道德规范 孔子的 礼 既指 周礼 礼节 仪式 也指人们的道德规范 先王之道 指古代帝王的治世之道 斯 这 此 等意 这里指 礼 也指 和 小大由之 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 知和而和 为和谐而和谐 1 有子认为 和 与 礼 的关系是怎样的 请结合以上材料加以分析 答 参考答案 有子认为 礼 的推行和应用要以 和为贵 但是 凡事都要讲和谐 或者为和谐而和谐 不受礼法的约束也是行不通的 这就是说 既要遵守礼法所规定的等级差别 相互之间又不要出现不和 2 联系社会现实 谈谈我们应如何正确看待儒家所主张的 和 与 礼 的关系 答 参考答案 儒家关于 和 与 礼 的观点在那个时代是有意义的 和为贵 说 缓和了不同阶级之间的对立 以安定当时的社会秩序 另外 强调 礼 的运用以 和为贵 又指出不能为和而和 要以礼节制之 可见它提倡的 和 并不是无原则的调和 这都是合理的一面 在现代 和谐依然是我们追寻的目标 但我们现代的追求和谐不是维护等级制度 而是为了民族 的福祉 只有社会和谐 我们的国家才能长治久安 民族才能不断走向富强 而且我们的和谐是依法治国 依法行事 并不是以维护等级界限的 礼 为约束 而是以法律为准绳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政府官员要以百姓利益为重 百姓有正常的渠道反映自己的诉求 并且能够得到重视 而不是为了表面的和谐而打压欺凌弱势 附 译文 有子说 礼的应用 以和谐为贵 古代君主的治国方法 宝贵的地方就在这里 但不论大事小事只顾按和谐的办法去做 有的时候就行不通 这是因为 为和谐而和谐 不以礼来节制和谐 也是不可行的 9 2011 衡阳模拟 阅读下面 论语 孟子 选段 回答问题 子游问孝 子曰 今之孝者 是谓能养 至于犬马 皆能有养 不敬 何以别乎 论语 为政 孟子曰 事 孰为大 事亲为大 守 孰为大 守身为大 不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吾闻之矣 失其身而能事其亲者 吾未之闻也 孰不为事 事亲 事之本也 孰不为守 守身 守之本也 曾子养曾皙 必有酒肉 将彻 必请所与 问有馀 必曰 有 曾皙死 曾元养曾子 必有酒肉 将 彻 不请所与 问有馀 曰 亡矣 将以复进也 此所谓养口体者也 若曾子 则可谓养志也 事亲若曾子者 可也 孟子 离娄上 注 彻 撤除 撤去 与 通 予 给予 1 孔子和孟子认为应该怎样侍奉父母 答 参考答案 既要懂得 养 父母 养口体 让父母衣食无忧 更要记得 敬 父母 养志 尊重 满足父母的意愿 2 请结合孟子的观点谈谈应该怎样修身 答 参考答案 修身的根本是守护好自身 守护自身而不使自己陷于不仁不义 不忠不孝的境地 这样才能侍奉好父母 反之就不能侍奉好父母 侍奉父母是所有侍奉工作的根本 守护自己而使自己归于仁义忠孝 就能治国平天下 因此守护好自身是人一切操守的根本 附 译文 子游问孝道 孔子说 现在所谓的孝 就是说能够养活父母便行了 对于犬马 都能够得到饲养 如果不存心孝敬父母 那么养活父母和饲养犬马有什么区别呢 孟子说 哪一种侍奉最重要 侍奉父母最重要 哪一种守护最重要 守护自身 的善性 最重要 不丧失自身 善性 而能侍奉好父母的 我听说过 丧失了自身 善性 而能侍奉好父母的 我从来没听说过 哪个长者不该侍奉 但侍奉父母才是侍奉的根本 哪种好品德不该守护 但守护自身 的善性 是守护的根本 曾子奉养他的父亲曾皙 每餐必定有酒 肉 撤除食物时 必定要请示 剩下的酒肉 给谁 如果父亲问有没有剩余 必定说 有 曾皙死后 曾元奉养他的父亲曾子 每餐也必定有酒肉 撤除时 不请示剩余的给谁 父亲问有没有剩余 就回答说 没有了 其实他是想准备拿吃剩的以后再进用 这叫做对父母的口舌 躯体奉养 像曾子那样 就可以称为对父母心意的奉养了 侍奉父母能像曾子那样就可以了 10 2011 湖南师大附中模拟二 阅读下面两则材料 完成题目 材料一 子曰 道 之以政 齐之以刑 民免而无耻 道之以德 齐之以礼 有耻且格 论语 为政 材料二 夫严刑者 民之所畏也 重罚者 民之所恶也 故圣人陈其所畏以禁其邪 设其所恶以防其奸 是以国安而暴乱不起 吾以是明仁义爱惠之不足用 而严刑重罚之可以治国也 韩非子 奸劫弑臣 注 道 引导 格 归于正道 1 请结合材料简要比较孔子和韩非子治国思想的不同 答 参考答案 孔子重德治和礼治 轻刑罚 或 提倡以德治国 韩非子重法治 轻德治和礼治 或 提倡依法治国 2 请结合材料探究孔子和韩非子的治国思想对当今社会的现实意义 12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孔子的德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道德建设 韩非子的法治对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建设 均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但孔子重道德而轻刑罚 韩非子重法治而轻德治 均有失偏颇 以德治国与依法治国 两者相辅相成 不可偏废 只有两者并重 才有利于当今和谐社会的创建 附 译文 材料一 孔子说 用政令来教导 用刑罚来管束 百姓虽然免于刑罚却没有羞耻心 用德行来引导 用礼法来约束 百姓会知道羞耻并且可以走上正道 材料二 严刑是百姓畏惧的 重罚是百姓厌恶的 所以圣人设置严刑来禁止奸邪 设置重罚来防止奸邪 因此国家安定而暴乱不会发生 我据此知道仁义惠爱不值得实行 而严刑重罚可以治国 11 2011 湖南省高考调研预测卷一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桓公 少与殷侯 齐名 常有竞心 桓问殷 卿何如我 殷云 我与我周旋久 宁作我 刘义庆 世说新语 注 桓公 即桓温 东晋大臣 与殷浩有隙 殷侯 即殷浩 少有重名 后率军北伐 屡败 因桓温上疏弹劾 被黜为庶人 1 我与我周旋久 一句 晋书 殷浩传 为 我与君周旋久 此一字之差 意义迥异 你认为哪种表述更好 试从语境和理趣的角度加以分析 100字左右 答 误区警示 作答时表明的观点要鲜明 不能模棱两可 理由阐述要充分 不能只解释句子 不作分析 参考答案 示例一 我与我周旋久 更好 从语境上来说 面对桓温的咄咄逼人 殷浩说 我做我自己已经很久了 我还是做我自己吧 巧妙避免了与桓温争长论短 似拙实巧 从理趣上来说 做我自己 表现对自我价值和独立人格的充分肯定和尊重 反映出自己出人之上的志趣和气度 示例二 我与君周旋久 更好 从语境上来说 前文交代两人齐名 而且 卿何如我 明显就是要进行两人之间的比较 所以 我与君周旋久 更符合前文语境 从理趣上来说 强调 我与君周旋久 但最终 宁作我 经过长期的体验之后 更清楚地认识到自我的价值并给予赞美 流露出强烈的自信 2 但丁的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是一种 作我 的典型表现 可中央电视台主持人毕福剑曾说 绝不走别人走过的路 最终会让自己无路可走 你如何理解 答 参考答案 走自己的路 让别人说去吧 强调一个人要有主见 并坚定于自己的选择 并不否定借鉴别人的经验 教训和传承前人的成果 否则 只会固执己见 走入绝境 附 译文 桓公年轻的时候和殷侯齐名 他常常有跟殷浩一较高下的心思 桓公问殷浩 你和我比起来 怎么样 殷浩说 我做我自己已经很久了 我还是做我自己吧 12 2011 湖南高考调研预测卷二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 1 2 题 孔子曰 益者三友 损者三友 友直 友谅 友多闻 益矣 友便辟 友善柔 友便佞 损矣 论语 季氏 谅 诚信 便辟 谄媚逢迎 善柔 善于和颜悦色骗人 便佞 惯于花言巧语 子曰 君子矜而不争 群而不党 论语 卫灵公 矜 庄重 谨慎 慎重 党 结党营私 子曰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则远怨矣 论语 卫灵公 孔子说 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那就可以避开别人的埋怨了 子曰 忠告而善道之 不可则止 无自辱焉 论语 颜渊 孔子说 如朋友有过失 对朋友要好言劝导其向善 不听就作罢 不要自讨羞辱 1 上述文字反映了孔子怎样的交友观 答 参考答案 选择朋友要有一定的原则 要与正直 诚信 博学多闻的人交朋友 交友的目的不应该是为了维护小集团的利益而互相勾结 和朋友相交要 严于律己 宽以待人 对朋友要忠告而导善 但不可则止 在与朋友的交往中要保持适当的距离 2 孔子强调在人际交往中应当 矜而不争 对此有人认为 这不符合现代社会竞争的要求 是没有进取心的表现 你同意这样的理解吗 为什么 150字左右 答 参考答案 不同意 孔子提出的 矜而不争 是认为君子要有 仁德 之心 并不是说没有进取心 而是强调不争强好胜 与人交往时不斤斤计较 不为私利与他人争执 更不是一心追名逐利 他认为君子在集体生活中 应与他人和睦相处 关系融洽 为公共利益团结一致 而不是与少数人拉帮结派 相互勾结 这些观点与现代社会的竞争要求并不矛盾 反而能促进社会的良性竞争 若同意 言之成理也可 13 阅读下面 论语 中的选段 完成题目 子曰 君子道者三 我无能焉 仁者不忧 知者不惑 勇者不惧 子贡曰 君子亦有恶乎 子曰 有恶 恶称人之恶者 恶居下流而讪上者 恶勇而无礼者 恶果敢而窒 者 曰 赐也 亦有恶乎 恶徼 以为知者 恶不孙以为勇者 恶讦 以为直者 子路曰 君子尚勇乎 子曰 君子义以为上 君子有勇而无义为乱 小人有勇而无义为盗 注 窒 头脑顽固不化 徼 抄袭 窃取 剽窃 讦 揭露别人隐私 1 请概括孔子关于 勇 的观点 答 参考答案 孔子认为君子应具有 勇 的品格 但孔子也认为不能 勇 而无礼 勇 而不逊 主张 勇 应用 义 来规范 2 对于当时孔子及其弟子所厌恶的人和事 今天你会持什么态度 试联系你的生活实际说说理由 答 参考答案 孔子 义 的道德评判标准在我们今天仍然是适用的 对话中所提到的 恶 在今天的现实社会中 仍然是需要我们去批评的 附 译文 孔子说 君子之道有三个方面 我都未能做到 仁德的人不忧愁 聪明的人不迷惑 勇敢的人不畏惧 子贡说 君子也有厌恶的人吗 孔子说 有厌恶的人 厌恶宣扬别人缺点的人 厌恶以下谤上的人 厌恶勇敢而无礼的人 厌恶一意孤行而头脑顽固不化的人 孔子又 说 赐 你也有厌恶的人吗 厌恶抄袭别人的成绩而作为自己的知识的人 厌恶把不谦虚当做勇敢的人 厌恶揭露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