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1页
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2页
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3页
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4页
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肾不纳气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中医 喘证 哮证 肺胀 西医 支气管哮喘 慢性 喘息性气管炎 肺气肿 心脏性哮喘 西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疾病分类代码 中医病证 西医病名定义 中医释名 本证在肾虚证候中 属难治重证 多由禀赋不足 或年老 休弱 或哮喘日久以致肾中阳气虚衰 下元不固 气失摄 纳而形成 西医病因 中医病因 季节 地区 人群 强度与传播 发病率 发病机理 中医病机 本证在肾虚证候中 属难治重证 多由禀赋不足 或年老 休弱 或哮喘日久以致肾中阳气虚衰 下元不固 气失摄 纳而形成 病位存肾 肺 性质属虚证或本虚标实之证 病理 病理生理 中医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 西医诊断标准 西医诊断依据 发病 病史 症状 体征 短气喘促 动则尤甚 呼多吸少 深吸为快 气不得以续 汗出肢冷 兼见夜尿频数 咳甚则小便失禁 面青唇紫 舌质淡 苔 薄 脉沉细弱 体检 电诊断 影像诊断 实验室诊断 血液 尿 粪便 脑脊液 其他诊断 免疫学 组织学检验 西医鉴别诊断 中医类证鉴别 疗效评定标准 预后 并发症 西医治疗 中医治疗 治疗法则 补肾纳气 施治方法 一 内服方药 1 基本方药 1 金匮肾气丸加减 炮附片 10 克 肉桂末 3 克 冲服 山茱萸 12 克 熟地 10 克 山药 10 克 沉香末 5 克 冲服 炒白术 10 克 补骨脂 10 克 本方适用于喘促 而形寒肢冷者 2 七味都气丸 熟地黄 10 克 山茱萸 12 克 山药 10 克 茯苓 12 克 丹皮 泽泻各 10 克 五味子 10 克 本方适用 于喘促气短不得以接续者 以上方药 水煎煮 取汁 250 300 毫升 分 2 3 次温服 每日 1 剂 2 加减变化 若喘促日久 动则尤甚 气不接续 汗出跗 肿者 于方 1 中加红参 10 克 另炖 蛤蚧粉 12 克 冲服 若喘促面红烦躁 口干咽燥 舌红少津 脉细数者 于用 方 2 中 加西洋参 10 克 另炖 麦冬 12 克 若汗多气逆者 再加龙骨 牡蛎各 15 克 若喘逆剧甚 张口抬肩 端坐喘 促 或痰鸣心悸 烦躁不安 面青唇紫 汗出如珠 肢冷 身凉 脉浮大无根或见结代 或模糊不清 宜急用人参 附子煎汤 送服黑锡丹 蛤蚧粉等 二 外敷药物 1 三子养亲汤外熨 苏子 60 克 白芥子 30 克 莱菔子 60 克 将 3 味药炒热后烫背部肺俞穴处 2 纳气散 破故纸 小茴香各等分 共研为末 用扶阳膏 药撤以上药末适量 贴于脐下 3 消喘膏 白芥子 玄胡各 21 克 细辛 甘遂各 12 克 共研细末 分 3 等分用姜汁调成膏状 摊在 6 块约 1 寸的 油纸或纱布上 于夏季三伏天贴于肺俞 心俞 膈俞 均为 双侧 穴处 用胶布固定 每 10 天贴 1 次 每次贴 4 6 小 时 连续 3 年 三 饮食疗法 1 虫草鸭 老雄鸭 1 只 约 1500 克 冬虫夏革 5 克 生姜 葱各 10 克 精盐 6 克 肉汤 1500 克 把虫草插入鸭脯 姜葱放入鸭腹 用大碗盛鸭 放入肉汤和盐 大火上笼蒸 3 小时即成 食鸭饮汤 2 山药粥 鲜山药 100 克 糯米 100 克 白糖 l0 克 山药 去皮切丁与糯米用小火煮至汤稠 再加白糖 即可食用 3 核桃粥 核桃仁 50 克 粳米 100 克 生姜 10 克 精盐 3 克 将以上四物放入砂锅中 加清水 1000 毫升 用小火 煮至米烂汤稠即可 随意食用 4 黑豆酿梨 雪梨 2 个 黑豆 60 克 冰糖 40 克 黑豆清 水泡胀晾干 梨去皮 在梨柄处切开 挖去梨核 填入黑 豆与冰糖 大火蒸 1 小时即成 吃梨食豆 以上各方均宜 于肺肾虚而久咳喘者 施治要点 一 本证以久病肺虚 反复感邪而进行加重 终而及肾 在 病理属性上亦由气虚而发展至阳虚 由于下元不足 气失 摄纳而形成是证 因此 在治疗法则上 一方面要温养阳 气 尤其是肾阳 次为肺气 用药常为附片 肉桂 人参 黄芪 山药 炙甘草等 另一方面应镇摄潜纳 如八味肾 气丸加沉香 黑锡丹之类也 二 本证虽为肾虚之候 但在病程中 可产生痰 饮 瘀等 病理产物 而形成本虚标实之证 使得病情复杂 治疗颇 为棘手 治疗中当根据感邪时偏于邪实 缓解时偏于正虚 的不同 有侧重地分别选用扶正与祛邪的不同治法 由于 虚实兼夹的相互转化 故临证时 既要掌握其辨证施治的 常规 又要根据其错杂表现而灵活变通 中药 针灸 1 针刺 取穴肺俞 膏盲俞 气油 肾俞 足三里 太渊 太溪等 用补法 2 艾灸 取穴大椎 风门 肺俞 膻中 用麦粒灸 每穴 每次灸 3 5 壮 3 水针 取入肺俞 脾俞 肾俞 足三里等 以复方当归 注射液 胎盘组织浆等穴位注射 每周 2 3 次 轮流交替 注射 夏季缓解期治疗 疗效较好 推拿按摩 中西医结合治疗 护理 康复 预防 1 防止经常感冒 内伤咳嗽迁延发展成为慢性咳喘 是预 防形成本证的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