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1页
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2页
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3页
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4页
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学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期中考试试卷B卷一、 句子默写 (共1题;共2分)1. (2分)名句积累与运用 (1)关关雎鸠,_ 。(诗经关雎) (2)_,_,此先汉所以兴隆也。(诸葛亮出师表) (3)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_,_。(陶渊明饮酒) (4)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_,_。(李商隐无题) (5)李白在将进酒中曾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尽显其豪迈与自信之情,他的行路难(其一)中与此情意相通的诗句:_,_。 (6)游山西村中,陆游以“_,_”两句诗告诉我们只要坚定信念,勇于开拓,就能达到一个充满光明与希望的新境界。 (7)见到萧条、衰败、荒凉的秋景,马致远不禁悲从中来,难抑孤独思乡之情,于中吟咏道:_,_。(天净沙秋思) (8)己亥杂诗中“_,_”两句充分表现了作者的一种崇高的献身精神。 二、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4分)2. (4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季节上的隆冬将尽,但严寒还将在此驻防三两个月。远不是秋高气爽时节的mng mi,这一个风云变幻的季节里,气势磅礴的密云接踵而至又匆匆离开,形如金字塔的各拉丹冬主峰难得在云遮雾嶂中一现尊容。冰山是琼瑶仙境,太阳偶一露面,这冰世界便熠熠烁烁,光彩夺目。端详着冰山上纵横的li wn,环绕冰山的波状皱褶,想象着在漫长的时光里,这波纹是否就是年轮。(1)给划线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mng mi_li wn_磅礴熠熠_皱褶(2)文中有错别字的一个词是“_”,这个词的正确写法是“_”。 (3)选段中“接踵而至”的意思是:_;“踵”的意思是:_。 (4)选段运用了_的修辞手法,写出了隆冬将尽时各拉丹冬主峰的美。 三、 名著阅读 (共1题;共3分)3. (3分)骆驼祥子是_(作者名)的代表作品,小说以二十年代末期的_(城市名)市民生活为背景,塑造了祥子这一被侮辱、被迫害的下层劳动者形象,他本是农民,进城后以_为生。祥子在兵荒马乱中被抢走了车,却冒险牵回了三匹_。 四、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7分)4. (7分)下面是某同学在学校贴吧上发的帖子,请你跟帖。(要求:提出自己的观点并至少用一个例子加以阐述,字数 30字左右。) 某同学的帖子:读书可以养气。腹有诗书气自华,宋濂遍观群书,则有儒雅之气;苏轼饱读诗书,则有豪放之气。故多读则气足,气足则文华。你的帖子:读书可以_。五、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9分)5. (18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鲁迅从公开的文字上看起来:两年以前,我们总自夸着“地大物博”,是事实;不久就不再自夸了,只希望着国联,也是事实;现在是既不夸自己,也不信国联,改为一味求神拜佛,怀古伤今了却也是事实。于是有人慨叹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如果单据这一点现象而论,自信其实是早就失掉了的。先前信“地”,信“物”,后来信“国联”,都没有相信过“自己”。假使这也算一种“信”,那也只能说中国人曾经有过“他信力”,自从对国联失望之后,便把这他信力都失掉了。失掉了他信力,就会疑,一个转身,也许能够只相信了自己,倒是一条新生路,但不幸的是逐渐玄虚起来了。信“地”和“物”,还是切实的东西,国联就渺茫,不过这还可以令人不久就省悟到依赖它的不可靠。一到求神拜佛,可就玄虚之至了,有益或是有害,一时就找不出分明的结果来,它可以令人更长久的麻醉着自己。中国人现在是在发展着“自欺力”。“自欺”也并非现在的新东西,现在只不过El见其明显,笼罩了一切罢了。然而,在这笼罩之下,我们有并不失掉自信力的中国人在。我们从古以来,就有埋头苦干的人,有拼命硬干的人,有为民请命的人,有舍身求法的人,虽是等于为帝王将相作家谱的所谓“正史”,也往往掩不住他们的光耀,这就是中国的脊梁。这一类的人们,就是现在也何尝少呢?他们有确信,不自欺;他们在前仆后继的战斗,不过一面总在被摧残,被抹杀,消灭于黑暗中,不能为大家所知道罢了。说中国人失掉了自信力,用以指一部分人则可,倘若加于全体,那简直是诬蔑。要论中国人,必须不被搽在表面的自欺欺人的脂粉所诓骗,却看看他的筋骨和脊梁。自信力的有无,状元宰相的文章是不足为据的,要自己去看地底下。(1)下面对文章理解不正确的是( ) A . 文章第段摆出敌论点:中国人失去了自信力。B . 段反驳敌论据,指出敌论点的错误性。C . 段,通过摆事实、讲道理论证中国人并没有失掉自信力。D . 文章结构清晰,一气呵成,立论角度巧妙,说服力度极强。(2)下列选项对选文语言特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文章语言犀利富有战斗力,带有讽刺意味。B . 文章用尖锐泼辣的语言栩栩如生地漫画式地画出了悲观论者的嘴脸。C . 文章巧妙地运用了比喻、排比、反问、仿拟修辞手法,增强了语言的感染力和说服力。D . 仿拟词“自欺力”“他信力”“地大物博”等显示出了作者高超的语言艺术。(3)请你选取一个体现当代中国富有自信力的例子并加以概述。 6. (21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小题。 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雪花的形状是什么样的呢?一百多年前,冰川学家们已经开始详细描述雪花的形态了,西方冰川学家的鼻祖丁铎耳这样描述雪花:“这些雪花有的像美丽的小侧舌,有的圆形,有的箭形但都没有超出六瓣形的范围。”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态。六角形雪片和六棱柱状雪晶是雪花的最基本形态,其它形态不过是这两种基本形态的发展、变态或组合,许多学者用显微镜观测过成千上万朵雪花后发现: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和各部分完全对称的雪花,在自然界中是无法形成的。在已被人们观测过的雪花中,再规则匀称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这是因为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上下左右四面八方都一样,只要稍有差异,水汽含量多的一面总是要增长得快一些。为什么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呢?这和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晶体习性有关。水晶和冰晶一样,都是六方晶系,不过水晶是二氧化硅(SiO)的结晶,冰晶是水(H2O)的结晶罢了。李白有诗句:“燕山雪花大如席。”雪花真的有那么大吗?事实上,我们能够见到的单个雪花它们的直径一般都在0530毫米之间。这样微小的雪花只有在极精确的分析天平上才能称出它们的重量,大约3001000个雪花加在一起才有一克重。有位科学家粗略统计了一下,一立方米的雪里面约有6080亿颗雪花,比地球上的总人口数还要多,雪花晶体的大小,完全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状况。据研究,温度对雪晶大小存在影响:当气温为-36时,雪晶的平均面积是001平方毫米;当气温为-24时,平均面积是0034平方毫米;气温为-18时,平均面积是0084平方毫米。不难看出,雪花是很小的。不要说“大如席”的雪花科学史上没有记录,就是“鹅毛大雪”,也不客易遇到。有些文学作品描写天气严寒时,喜欢用“鹅毛大雪”来形客。其实,“鹅毛大雪”是气温接近0左右时的产物,并不是严寒气候的象征。相反,雪花越大,说明当时的温度相对比较高。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称不上鹅毛大雪,在温度相对比较高的情况下,雪花晶体很容易互相联结起来,这种现象称为雪花的并合,尤其当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雪花的并合能力特别大,往往成百上千朵雪花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因此,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选自人民网有删改)(1)下列关于“雪花”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 . 雪花的基本形状是六角形,但在不同的环境下,却可表现出各种各样的形状。B . 雪花的各部分有可能完全对称,但有些看似规则均匀的雪花,也有畸形的地方。C . 雪花晶体的大小,取决于水汽凝华结晶时的温度,温度相对较低,雪花会越小。D . 雪花在气温接近0,空气比较潮湿的时候,往往会并合成一片鹅毛大雪。(2)下列对本文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 . 文章题目以设问的形式,既明确了说明对象,又激发了阅读兴趣,富有吸引力。B . 文章第段中划线的词语“许多”,限定了范围,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C . 文章第段画线句运用列数字、分类别的说明方法,说明了雪花的晶体微小。D . 文章运用逻辑顺序说明了雪花的基本形态,晶体大小以及鹅毛大雪的形成原因。(3)下列说法与原文意思不相符的一项是( ) A . 水晶和冰晶都是六方晶系,所以雪花的基本形态是六角形的片状和柱状。B . 单个的雪花晶体,直径最大也不会超过10毫米,至多像我们指甲那样大小。C . 雪花周围大气里的水汽含量不可能都一样,水汽含量多的一面增长得较慢。D . 严格地说,鹅毛大雪并不能称为雪花,它仅仅是许多雪花的聚合体而已。六、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2分)7. (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大道之行也)【乙】卫鞅亡魏入秦,孝公以为相,封之于商,号曰商君。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私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诸侯畏惧。然刻深寡恩,特以强服之耳。(商鞅治秦)(1)解释下列划线的字。 故人不独亲其亲_盗窃乱贼而不作_期年之后_然刻深寡恩_(2)翻译下列句子的意思。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3)商鞅治秦,道不拾遗,民不妄取,是否已经实现了大同的社会理想?为什么? 七、 作文 (共1题;共1分)8. (1分)从以下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题目1:最美的_(请将题目中横线补充完成后作文)题目2:有一个充满温馨、令人感动的广告:一个上了一天班的女人,晚上回到家,给自己刚满四岁的小孩洗脚,然后,转身到母亲房间给老人洗脚,她的小孩看见了这一幕,就使尽他全身的小力气也端了一盆水,并晃晃悠悠地走到母亲面前,说:“妈妈,洗脚”看了这个广告,你有什么感受?请你选择一个角度写一篇文章。可以记叙见闻、经历,谈谈体验,发表议论,抒发情感要求:选择题目2,要自拟题目。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第 9 页 共 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