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泥检验方法.doc_第1页
水泥检验方法.doc_第2页
水泥检验方法.doc_第3页
水泥检验方法.doc_第4页
水泥检验方法.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2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检验方法水泥检验方法 2011年09月02日 在水泥检测的过程中如果注意以下的水泥检验方法,对水泥检测工作地顺利进行很有帮助。 1.取样 散装水泥应在打入筒库前从水泥运输车上取样,袋装水泥应用取样器从不少于10 袋水 泥中抽取样品。取样时应目测水泥是否受潮结块,对于袋装水泥,每次到货时应随机抽取 10 袋称量其重量,计算平均重量。 2.试验条件 试验室温度为202,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水泥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 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湿气养护箱的温度为201,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标准稠度用水量的测定GB/T1346-2001 3.1 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 3.2 将所用仪器设备先用湿抹布润湿,称取水泥500g,在510s 内倒入水中,启动搅拌机, 低速搅拌120s,停15s,再高速搅拌120s 停机。 3.3 测定步骤: 拌好后,立即将拌制好的水泥净浆装入已置于玻璃底板上的试模中,用小刀插捣,轻轻 振动数次,刮去多余的净浆;抹平后将试模和底板移到维卡仪上,并将其中心定在试杆下, 降低试杆直至与水泥净浆表面接触,拧紧螺丝1s2s 后,突然放松,使试杆垂直自由地沉 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 时记录试杆距底板之间的距离。整个操作应 在1.5min 内完成。以试杆沉入净浆并距底板61mm 的水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 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比计。 4凝结时间的测定GB/T1346-2001 试样的制备:按标准稠度用水量制成的标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试模,振动数次后刮平, 立即放入湿气养护箱中。记录水泥全部加入水中的时间作为凝结时间的起始时间。 初凝时间的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养护至加水后30min 开始第一次测定。当试针 沉至底板41mm 时,为水泥达到初凝状态;由水泥从加入水中至达到初凝状态的时间为 水泥的初凝时间,用“min”表示。 终凝时间的测定: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板 取下,翻转180。直径大端向上,小端放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 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体0.5mm 时,即环形附件开始不能在试体 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达到终凝状态,由水泥加入水中至终凝状态的时间为水泥的终凝时间, 用“min”表示。 测定时应注意,在最初测定的操作时应轻轻扶持金属柱,使其徐徐下降,以防试针撞弯, 但结果以自由下落为准;在整个测试过程中试针沉入的位置至少要距试模内避10mm。临近 初凝时,每隔5min 测定一次,临近终凝时间每隔15min 测定一次,到达初凝或终凝时应立 即重复测一次,当两次结论相同时才能定为到达初凝或终凝状态。每次测定不能让试针落入 原针孔,整个测试过程要防止试模受振。 5. 安定性的测定GB/T1346-2001 试件的成型: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准 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用宽约10mm 的小刀插岛数次,然后抹平, 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件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2h。 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将两个 3 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5min 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5min。 结果判别:沸煮结束后,放掉箱中的水,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进行测量,指针 尖端的距离(C),准确至0.5mm。当两个试件增加的距离(C-A)的平均值不大于5.0mm 时,即认为该水泥安定性合格,当两个试件的(C-A)值相差超过4.0mm 时,应用同一样品 立即重做一次试验。再如此,则认为该水泥安定性不合格。 6. 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GB/T17671-1999 6.1 配合比 胶砂的质量配合比应为一份水泥、三份标准砂和半份水(水灰比为0.5)。具体为水泥 450g、标准砂1350g、水225 g。天平称量精度应为1g。 6.2 搅拌 每锅胶砂用搅拌机进行机械搅拌。先使搅拌机处于工作状态,然后按以下的程序进行操 作: 把水加入锅里,再加入水泥,把锅放在固定架上,上升至固定位置。然后开动机器,低 速搅拌30s,第二个30s 开始的同时均匀地将砂子加入,把机器转至高速再拌30s,停拌90s, 再高速搅拌60s,共240s。 6.3 试件的制备 试件尺寸应是40mm40mm160mm 的棱柱体。 用振实台成型 胶砂制备后立即进行成型,用一个适当勺子直接从搅拌锅里将胶砂分二层装入试模,装 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300g 胶砂,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沿试模顶部沿每个模槽 来回一次将料层播平,接着振实60 次。再装入第二层胶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60 次。用一金属直尺以近似90的角度架在试模模顶的一端,然后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 割动作慢慢向另一端移动,一次将超过试模部分的胶砂刮去,并用同一直尺以近乎水平的情 况下将试体表面抹平。 6.4 试件的养护 将做好标记的试模放入水泥标准养护箱,20-24h 之间脱模。将做好标记的试件立即水 平或竖直放在201水中养护,水平放置时刮平面应朝上。 6.5 强度检测和评定 抗折强度检测用抗折强度试验机以中心加荷法测定抗折强度。 在折断后的棱柱体上放在抗压强度试验机上进行抗压试验,受压面是试体成型时的两个侧 面,面积为40mm40mm。(读数记录至0.1MPa) 抗折强度为试验机上直接读数,单位(MPa) 抗压强度Rc(精确至0.1MPa) RC = FC / A Fc-破坏时的最大荷载,N A-受压部分面积,mm2(40mm40mm=1600mm2) 抗折强度评定:以一组三个棱柱体抗折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当三个强度值中有 超过平均值10%时,应剔除后再取平均值作为抗折强度试验结果。 抗压强度评定:一组三个棱柱体上得到的六个抗压强度测定值的算术评价值为试验结 果。如六个测定值中有一个超过六个平均值的10%,就应剔除这个结果,而以剩下五个平 均数为结果。如五个测定值中再有超过它们平均数10%的,则此组结果作废。 7.细度检验方法(80m 筛析法)GB1345-2005 7.1 仪器:80m 试验筛、负压筛析仪、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05g) 7.2 试验步骤:称量水泥25g,放入负压筛,盖上筛盖,放在筛座上,调节负压至40006000Pa 4 范围内。筛析时如有附着在筛盖上,可轻轻敲击,使试样落下,筛完后用天平称量筛余物。 7.3 结果计算 水泥试样筛余百分数按下式计算: F=( RS/W)100 式中:F水泥试样的筛余百分数,%; RS水泥筛余物的质量,g; W水泥试样的质量,g。 结果计算至0.1%。 每个样品应称取二个试样分别筛析,取筛余平均值作为筛析结果。若两次筛余结果绝 对误差大于0.5%时(筛余值大于5.0%时可放至1.0%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