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然地理 模块复习 陆地和海洋 天气与气候 一 海陆分布 海陆分布概况 1 七分海洋 三分陆地 2 无论哪个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 3 陆地集中在北半球和东半球 七大洲 大陆 岛屿 半岛 海峡 大洲的概念 大陆 面积广大的陆地 亚欧大陆 面积最大 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 非洲大陆 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岛屿 面积小分布在海洋中四面环水的陆地 格陵兰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岛屿 半岛 三面临水 一面与陆地相连的陆地部分 阿拉伯半岛是世界上最大的半岛 海峡 两块陆地之间连接两个海洋水域的较窄水道 莫桑比克海峡是世界上最大的海峡 大洲 亚洲 面积最大 欧洲 非洲 大洋洲 北美洲 南美洲和南极洲 跨度经度最广的大洲是 赤道经过的大陆有 赤道经过的大洲有 都在北半球的大洲 都在南半球的大洲 南极洲 非洲 南美洲 非洲 亚洲 大洋洲 南美洲 欧洲 北美洲 南极洲 七大洲的分界 四大洋 地球上的海洋是彼此相通的四个部分 它们分别是太平洋 印度洋 大西洋 北冰洋 四个大洋的面积顺序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北冰洋 说出图中代号的大洲或大洋名称 a b c 太平洋 大西洋 印度洋 亚洲 欧洲 非洲 北美洲 南美洲 大洋洲 南极洲 二 海陆变迁 地表形态变化 地表形态处于永不停息的运动与变化之中 地表形态的变化有的是缓慢的 有的是激烈的 其中 激烈的变化的有火山和地震 板块运动与地表变化 大陆漂移学说 人物 提出时间 内容 证明 魏格纳 德国 20世纪初期 泛大陆 泛大洋 轮廓 地层 动植物 板块构造学说 20世纪60年代 一般来说 板块的内部比较稳定 板块与板块的交界地带 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 有的张烈拉伸 有的碰撞挤压 地壳比较活跃 a地多火山地震的原因是什么 b c d e f g 写出下面字母代表的板块名称 b c d e f g 亚欧板块 a 非洲板块 太平洋板块 印度洋板块 美洲板块 南极洲板块 三 天气 常用的天气符号 风向和风力 风向是风的来向 若风向为北 说明风来自北方 风力是指风的强弱 风力越强 级数越大 空气的质量 空气污染指数 反映空气污染程度 指数越大 空气污染越严重 空气质量状况 1 50优51 100良101 200轻度污染201 300中度污染大于300重度污染 四 气温与降水 气候的两个要素是气温和降水 1 气温 气温是空气的温度 程勇摄氏度表示 气温差异是造成自然景观与生存环境差异的主要因素之一 一天当中最高温度出现在14时 最低温度出现在日出前后 即6时 北半球最热月出现在7月 最冷月出现在1月 北半球的夏季是7月 这时南半球是冬季 日平均气温 2时温度 8时温度 14时温度 20时温度 4月平均气温 一个月中日平均气温 月天数年平均气温 一年中月平均气温 12 等温线 地图上 是指气温相同的点连成的线 1 陆地上 等温线密集 气温变化大 2 海洋里 等温线稀疏 气温变化小 3 从赤道向两极 气温逐渐降低 4 据观测 大致海拔每升高100米 气温约下降0 6 气温的分布 1 气温由低纬度向高纬度逐渐降低 2 同纬度范围内 夏季陆地的气温高 海洋气温低 冬季陆地气温低 海洋气温高 3 同纬度的陆地上 海拔高的地方气温低 2 降水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 雪 冰雹等 统称为降水 降水形成的条件 空气上升冷却 水汽凝结 有凝结核云滴增大变成水滴和冰晶降落到地面 降水分布 1 由低纬度向两极递减 即赤道地区降水多 两极地区降水少 属纬度位置影响 2 沿海降水多 内陆降水少 属海陆位置影响 3 风坡降水多 背风坡降水少 属地形的影响 五 主要气候类型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1 纬度因素 全球气温从低纬向高纬逐渐降低 不同纬度地区降水量也有明显的差异 如赤道地区和两极地区 2 海陆因素 沿海与内陆气温和降水有明显的差异 距海近受海洋影响大的地区 降水较多 气温年较差小 距海远的地区 降水少 气温年较差大 3 地形因素 由于气温随海拔的升高而降低 同纬度地区 高山 高原的气温比平原 盆地低 降水受地形的影响显著 暖湿气流在迎风坡被迫抬升 随着气温降低 大气中的水汽凝结 形成降水 背风坡因空气下沉 气温升高 降水少 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 1 热带雨林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全年高温多雨 南北纬10 之间 非洲刚果河流域 亚洲印度尼西亚等地 南美亚马孙河流域 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下 盛行上升气流 2 热带草原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全年高温 干湿季明显交替 南 北纬10 南 北回归线之间 非洲中 南部 澳大利亚北部和东部 南美巴西等地 受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交替控制 3 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全年高温 夏季多雨 冬季少雨 南 北纬10 南北回归线之间的大陆东岸 亚洲中南半岛 印度半岛等地 受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 4 热带沙漠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全年高温少雨 南 北回归线 30 大陆内部和西岸 非洲北部地区 亚洲阿拉伯半岛和澳大利亚大沙漠区 受副热带高压带或信风带交替控制 5 亚热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 南 北纬25 至35 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秦岭以南 北美大陆 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南部 受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 6 地中海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夏季高温少雨冬季温和多雨 南 北纬30 40 之间的大陆西岸 地中海沿岸 南 北美洲大陆西岸 非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西南等地 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下 受热带大陆气团影响 干旱炎热 冬季受西风带控制 多气旋活动 暖湿多雨 7 温带季风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夏季暖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南 北纬35 55 之间的大陆东岸 我国华北 东北 俄罗斯远东地区 朝鲜半岛和日本 受气压带 风带季节移动和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影响 即受夏季风和冬季风交替控制 8 温带大陆性气候 气候特征 分布规律 分布地区 形成原因 冬冷夏热 降水稀少 南 北纬40 60 之间大陆内部 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的内陆地区 全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医学高校专业排名及就业前景分析
- 招聘面试流程及评价标准手册
- 建筑材料质量检验工作总结
- 高校实习生协议范本及注意事项
- 物业维修工单流程规范模板
- 市政道路与桥梁施工监理规章细则详解
- 医院感染控制管理规范汇编
- 建筑企业合同管理风险防范指南
- 陶瓷品牌管理与知识产权保护
- 江苏高考文言文复习及翻译练习
- 五牌一图(完整版)
- 教科版科学二年级上册 全册整套课件
- 六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一单元复习教案|人教新课标版
- 小学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师专业素质考试试题及答案
- GB∕T 23322-2018 纺织品 表面活性剂的测定 烷基酚和烷基酚聚氧乙烯醚
- 全国质量奖现场汇报材料(生产过程及结果)课件
- 政策评价-卫生政策分析课件
- 高中物理实验—测定物体的速度及加速度(含逐差法)
- 饮食习惯与健康
- 华为人力资源管理纲要2.0
- 第二章 园艺设施的类型、结构、性能及应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