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教学设计教材简析:本文是我国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和社会活动家,北京大学教授季羡林先生写的一篇精美隽永的短文。作者先点明了德国是一个爱花的国度;然后回忆了自己早年在德国留学时亲身感受到德国人非常爱花;接着用优美生动的语言,描述了德国家家户户窗口都开满鲜花的情景,并抒发了自己的感慨:“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颇耐人寻味”;最后讲述作者再次来到德国,又看到这番情景,表达了自己旧地重游的感受,即对德国奇丽风景和与众不同风俗习惯的赞美之情。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学生了解一些德国的民族风情特点,积累优美语言;二是使学生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中潜移默化地受到“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教育。设计理念:“学习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体现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课程标准提出的要求。本文不同于一般写景物风情类的文章,不是纯粹描写景物,而是像拉家常一样娓娓道来,在讲述德国风景民俗的同时,用最精练概括的语言点明了通俗易懂但又意味深长的哲理,读起来让人既开眼界,又回味无穷,颇有教育意义。教学本文要注意朗读、默读、浏览相结合。通过默读、浏览,可以抓住课文主要内容,有利于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重点研读关键的词句,积累与感悟词语的精妙,学习细腻的写作方法,从而达到入情,悟情,融情,升情的目的。教学过程:一、导入我们曾经学过一篇课文小苗和大树的对话,其中的大树指的是谁谁还记得?对,他就是季羡林先生。季羡林先生精通12国的语言,是国际著名东方学大师、语言学家、文学家、国学家、佛学家、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所以被世人称为“国宝”“国学大师”“学界泰斗”。威望很高。季羡林先生曾在德国的哥廷根住了10年,时间之长仅次于济南和北京,所以他认为那是他的第二故乡,那里的风土人情给他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他写的留德十年一书中曾写道“楼门外的人行道,不光是扫,而且是用肥皂水洗,人坐在地上,绝不会沾上半点尘土,德国人爱清洁,闻名全球。”今天我们就跟随季羡林先生一同去看看德国的花,感受一下德国的风土人情。(板书课题)课文的开头就告诉我们德国人非常喜欢花,请同学们齐读一下第一自然段。二、由浅入深,探究文本1、看课题,体会“让”的意思。同学们请看,课题有什么变化?将“让”字变颜色,与课题作比较:(1)、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2)、自己的花是别人看的。通过比较让学生明白:加上“让”有主动的、心甘情愿的给别人看的意思。2、那么请同学们浏览课文,发现文中藏着的“让”。请你找一找,文中哪些句子告诉我们德国人养花是“让”别人看的?看看谁有一双敏锐的眼睛。(1)学生浏览课文,发现“让”,教师巡视点拨。(2)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交流,对以下句子作深入引导。句子一:他们的花不像在中国那样,养在屋子里,他们是把花都栽种在临街窗户的外面。花朵都朝外开,在屋子里只能看到花的脊梁。(请学生读,理解“脊梁”的意思。花的脊梁就是花朵的背面(包括枝干和叶子)。显然,德国人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句子二:我曾问过我的女房东:你这样养花是给别人看的吧!她莞尔一笑,说:“正是这样!”(理解莞尔一笑的意思。这告诉我们她们把这当成很平常的一件事。齐读。3、德国人的“让”,让出了什么呢?请同学们再找一找。(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读了这一句,你觉得这里的景色美不美?通过那个词感受到的?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抽学生读文,结合你的生活所见闭眼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是一幅怎样的画面?想看看这样美的画面吗?(出示图片)师解说:花成团,一簇紧挨着另一簇,十分茂盛,这就叫“花团锦簇”(抽几生,读出“花团锦簇”的形象),它侧重写花的形态;这些花有紫色有红色,五颜六色,十分艳丽,这就叫“姹紫嫣红”(点几组,读出“姹紫嫣红”的味道),它侧重写花的色彩。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用词非常是准确的。 应接不暇不光一家窗前是这样美,家家户户都是这样呀!放眼望去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 理解“应接不暇”: “暇”什么意思?(空闲,没事的时候。“暇”与时间有关,所以要记住它是“日”字旁。)“不暇”就是(没有空闲)。“应接不暇”呢?(看图)这里的花非常奇丽。看了左边又想看(右边),看了楼上又想看(楼下),看了近处又想看(远处),看了怒放的还想看(含苞欲放的),看了这条街,还想看(那条街)。看得我们眼花缭乱,眼睛都忙不过来了,这就叫做应接不暇。这里的鲜花如此美丽,如此壮观,让人应接不暇呀,我们欣赏到了德国奇丽的景色。你能通过朗读再现这样的美景吗? 4指导朗读作者优美的语言,将我们带到了德国。同学们,此时此刻,我们就在德国的街道上,(齐读)走过任何一条街 5过渡: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而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自然地让人想到奇丽景色背后人们崇高的思想境界,这种境界就是课文中说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并且作者认为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理解“耐人寻味”的意思。(像这种引起人们思考、值得人们回味的情形,我们可以称它为“耐人寻味”。)那么我们就来寻味一下这句话。 “我为人人”是说每个人心中要有他人,要有社会责任感,要用实际行动为大众着想,为社会尽自己的义务。如果大家都这么想这么做就必然会换来“人人为我”的结果。如果大家都能够“人人为我”着想,我心存感激,也会为大家着想,为大家服务。)6四五十年过去了,季羡林爷爷又一次到了德国,又一次看到了这满街美丽的花,当朋友问他德国有什么变化吗?他说:(齐说)“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季羡林说的“美丽并没有改变”指什么?家家都还种花的习俗没变。把花种在临窗户的外面的习惯没变。种花给别人看的这种美德没变。“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没变。所以作者感叹道:“多么奇丽的景色!多么奇特的民族!”课文的结尾处提到:“我仿佛又回到了四五十年前,我做了一个花的梦,做了一个思乡的梦。” 此时,作者仿佛进入了梦乡,回到了以前的留学生活时代,他陶醉在鲜花艳丽之中,沉浸于思乡情绪之中。四、作业设计1、抄写文中描写花美的句子,并背诵第三自然段。2、因为本单元是围绕多姿多彩的异国风情展开的,所以如果大家想对德国有更多的了解,不妨读一读季羡林爷爷的回忆录德国印象留德十年。五、板书设计教学反思:在国学大师季羡林先生的笔下,德国充满异国风情的美丽,在一个异常普通的小镇的居民身上,体现的淋漓尽致。人性的美丽,成就美丽的境界,这就是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材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给我留下的深刻感受。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这篇课文为我们叙述了季羡林先生在德国留学时的所见所闻,文字简练优美。通过描写德国人种花的与众不同,突出他们每个人都有“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也因为如此,他们才会将自己的花种在临街的窗户外面让别人看。全文充满了作者的真情实感。在课堂上,我请学生自由默读课文,体悟风情,找出“人人为我”的句子。随着学生的交流,课件出示:“走过任何一条街,抬头向上看,家家户户的窗子前都是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许多窗子连接在一起,汇成了一个花的海洋,让我们看的人如入山阴道上,应接不暇。”引导学生想象“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情景,利用图片理解花团锦簇、姹紫嫣红的意思,体会花之美。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应接不暇的意思,体会花之多。“以读为本”是阅读教学的基本特征,以上片段我围绕中心问题反复研读课文,将重点段句的朗读与悟情有机的融为一体,努力遵循在理解的基础上读,在品位的基础上读,在读中进行想象,力图使学生融入作者的情感,把学生领进浓浓的诗意境界,言为心声,希望学生把心境和感受读出来,入情入境,有滋有味。这篇课文的难点是理解文中蕴含的“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精神,如何于无痕处解决这一难题,是我课堂中力求突破的。这个问题,学生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再加上课件教学的配合,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 回顾整堂课,还是有一些让自己不甚满意之处:朗读教学的指导一直是我教学的弱项。在本节课的教学中我做了尝试,未进入最佳朗读状态,学生的朗读水平有待提高,我很希望在体会感受景色奇丽这个环节上指导朗读给全课掀起第一波高潮。可惜事与愿违,虽然通过直观的图片视觉冲击,学生能体会到美丽的景致,也可以想象得到漫步德国街头美好的心境,但是并不能在读的过程中把各自的感觉读到位,的确成为一桩憾事。 这样一次充满馨香四溢的异国风情之旅,让我感受之真切到老师的高度将决定课堂的深度和广度是何故。如何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将会是我不懈之追求的目标。科五年级语文课题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时1主备教师赵静使用教师使用班级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识3个生字,会写7个,正确读写“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理解“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的意思。2、初读课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三自然段。学习重点难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导学过程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预习导学】1、读准生字词(分辨多音字)。给课后的生字注音,组词各找1个形近字。2、 在文中勾出“天性、宇宙、真切、脊梁、家家户户、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应接不暇、耐人寻味”等词语。能正确读写。联系上下文、查词典能大概理解“脊梁、莞尔一笑、花团锦簇、姹紫嫣红、耐人寻味、应接不暇”的意思。3、选择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完成:画出不理解的词语,对不理解的内容质疑。文中哪些地方最令你感动,请将自己的感想批注在文中。4、第3自然段写得真好,我要把它背下来。5、我要去查找有关德国的资料,了解德国风光和异域文化。6、自学生字词检测(1)、给带点的字注音。莞()尔一笑东莞()姹()紫嫣()红(2)、抄写你喜欢的四字词。(3)、理解词语:花团锦簇:。姹紫嫣红:嫣()。【自主学习】1默读课文一遍,写出课文的主要内容。2本文的作者是大作家(),作者四五十年后重游德国故地发出了怎样的赞叹?。3默读每三自然段,回答下面问题。作者在德国看到了怎样奇丽的景色?用“”画出有关的句子。这段话里“任何”“家家户户”这些词体现了花的特点,你还能在这段话中找到两个这样的词吗?,;体现花美的特点的词是、,可见这段话,作者围绕“奇丽的景色”这个中心,分别写了德国花、花两个特点。4背诵第三自然段。朗读提示:边读边想象欣赏,把自己的赞美之情送到朗读中去。【达标检测】1.有感情朗读,并背诵第3自然段。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当你来到德国,漫步在这花的海洋,你一定会惊奇地发现: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_;走在街上的时候_,这真是_的境界呀!3.应用恰当的关联词语填空。A.把花养在屋内自己观赏,把花养在窗外让大家都欣赏到这美丽的景色。B.德国人爱花,也爱养花。教学反思或课堂收获:年级学科五年级语文课题25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课时2主备教师赵静使用教师使用班级学生姓名学习目标1、细读课文,了解德国奇丽的景色以及奇特的民族风情;能结合上下文和生活实际来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3、有感情地品读课文。学习重点难点1、感受异域风情,了解德国风景和风俗特点,揣摸作者是怎样写出景物和风俗特点的。2、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人生境界,并从中受到启示与教育。导学过程教师复备栏(学生笔记栏)【预习导学】一、复习1根据意思写词语。形容微笑的样子。()形容各种好看的花娇艳绚丽。()意味深长,值得仔细体会琢磨。()2从文中找出列词语的近义词。目不暇接()繁花似锦()意味深长()二、明确目标(齐读)【自主学习】1.爱花的民族有很多,为什么德国在其中占重要地位?德国人种花有何独到之处?用“”画出相关的内容。2.爱花如此真切的德国人却将最美的鲜花给别人欣赏,这在我们看来是多么不可思议,而在德国人看来是如此的平常。你从文中哪个词看出来了?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吗?3.四五十年后,作者漫步异乡,置身于花的海洋,他被这个民族的崇高境界深深感动了,此时,作者心中有一个美好的梦想,猜一猜,是什么?4.自由朗读第三自然段,谈谈读后的感受。5.为什么说“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举例谈谈“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境界?【合作探究】1作者为什么说德国人是一个“奇特的民族”?用“”画出有关的句子。作者揭示了一种要赞美的人生境界是:。2“每一家都是这样,在屋子里的时候,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走在街上的时候,自己又看别人的花。人人为我,我为人人。我觉得这一种境界是颇耐人寻味的。”“人人为我”在文中指:。“我为人人”在文中指:。“耐人寻味”是意思是。“耐人寻味的境界”在文中是指:。联系你的生活体验,你是怎样理解“人人为我,我为人人”这种耐人寻味的人生境界?。联系你的生活实际,你有没有感受到类似的境界?举例说一说。3看了德国人的风俗,你受到了什么启发?。4“变化是有的,但是美丽并没有改变。”句中的“美丽”有两层意思:,;。“美丽并没有改变”是指:德国人的没变。5、学了本文,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6、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广东省中医院贵州医院第十三届贵州人才博览会引才模拟试卷有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海南澄迈县就业局招聘见习生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5广西防城港市文旅集团有限公司第2期公开招聘6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1套完整答案详解
- 2025春季中国太平社会招聘模拟试卷有答案详解
- 2025中国联合网络通信有限公司六盘水市分公司员工招募14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2025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机械管理员招聘2人笔试题库历年考点版附带答案详解
- 福建安全生产培训费用课件
- 2025年农业用地流转协议合同
- 能源化工行业碳中和路径研究
- 社保代缴协议书
- 回收垃圾培训课件
- 2025-2030中国钩针系列行业市场发展趋势与前景展望战略研究报告
- 司法确认调解协议(2025年版)
- 医疗器械直调管理制度
- (高清版)DBJ33∕T 1294-2023 建设工程造价指标采集分析标准
- 2024年酒吧演艺公司与艺人合同
- 八年级英语上学期 选词填空解题方法及专项训练(解析版)
-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课件
- 《幼儿舞蹈基础》 课件 项目八 蒙古族舞蹈
- 穴位按摩法操作评分标准
- 城乡供水一体化项目(一期)-给水工程施工图设计说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