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幸福的教师.doc_第1页
做幸福的教师.doc_第2页
做幸福的教师.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做幸福的教师 做快乐的人(转载)谁都渴望幸福,谁都羡慕快乐,那么在此就和好友们探讨一下幸福快乐的话题吧,生命有限,生活多彩,快乐与烦恼幸福与痛苦交织成人生的酸甜苦辣,但我认为幸福也好 痛苦也罢,都源于自己的生活态度,切身的生活感受。所以不能看表象,痛苦幸福只有自己的心知道。只希望每个人都能让自己尽量获得最大限度的幸福快乐,那么你的人生就是成功的!幸福,无限美好而温馨的字眼;快乐,同样布满了浓郁神奇的童话色彩;林清云在幸福的开关里说:“幸福并不来自外在物质,而是源于对自我的一种感受。”德国哲学家费尔巴哈说过:“生活和幸福原来就是一个东西。一切的追求,至少一切健全的追求都是对于幸福的追求。”生活和生命的意义最后都可以归结为对幸福的追求。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幸福是人的一种心理感受,它是在人对物质或精神上的需要得到满足时产生的一种和谐感,是人的身心健康与自我人格充盈的完美状态。伊壁鸠鲁告诉我们:“快乐是幸福生活的开始和目的我们的一切取舍都从快乐出发;我们的最终目的乃是得到快乐”。 “人生应该是悠然的,悠然的人生是快乐的,而这个快乐一定是自己创造的。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在幸福的感觉中从容、悠然地变老。”一直以来,我的理想就是做一个快乐的教育工作者,快乐源于生成。只有学会做教育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捕捉点滴的快乐,在教育生活中的细节处,注意去挖掘,张开慧眼,才会发现和拥有许多的快乐。海德格尔认为:“人,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不仅要诗意地生活,更要诗意地工作。米尔顿指出:“心,乃是你运用的天地,你可以把天国变成地狱,亦可以将地狱变成天国。”我们一辈子大部分的时间都在工作,工作不幸福,就无从谈人生幸福。幸福教育,始于幸福教师的出现。那么,怎样做一个幸福教师呢?幸福的教师懂得欣赏学生的赞美,学会真诚地赞美学生。用心点亮孩子的心,以爱培育孩子的爱,让孩子感觉到世界的温暖有天空一样高远的胸怀、有大山一样深重的恩情。做教育更要用心用情,每一个学生也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与感情。这需要我们尽心奉献。而这,又是我们幸福的另一个来源,因为我们奉献的同时,也在和学生共同成长。幸福来源于自身努力,来源于学生的成长进步,幸福教师必须是一个幸福的生命个体。常看到优秀教师的感人事例,他们的优秀是多么的值得敬佩。在优秀教师身上,看到了他们执着追求事业的热情和理想,为实现理想付出了巨大的代价,然而,在他们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有一股强大的力量在支撑着他们,那就是:一种视吃苦奉献为幸福的幸福观,那是一种无比高尚而伟大的信念。幸福的课堂应该充满诗意,教师可以不是诗人,但不可以不追求教学中的诗意。而课堂教学的幸福取决于师生之间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只有双方默契合作,才会弹奏出美妙动听的心灵和弦。符合格式塔心理学的一个原理:当学习者了解到有意义的关系、理解了一个完形的内在结构、弄清了事物的真相,会伴有一种令人愉快的体验。 曾经看到过这样一篇文章,讲的是很多人,从美国各地到西雅图的一个渔市场买鱼,这个渔市场规模不大,地理位置也不好,为什么那么多人大老远跑这么偏僻的地方来买鱼?原来这里的工人工作时,带着满脸灿烂的笑容,彼此之间配合默契,根本不像在干活,更像是在玩游戏一样,充满快乐。他们的快乐和热情影响着前来买鱼的顾客,人们心情愉悦,买东西变成一种快乐。是啊,假如能让我们的工作像“玩”一样轻松快乐,我们也就开启了幸福之门。今天,我们的教师在照亮别人的同时,也应该照亮自己。快乐是可以互动着,快乐着他们的快乐,幸福着他们的幸福。做一个让学生喜欢的老师,这是幸福的起步。做一个聪明又幽默的老师,这是幸福的法宝。多创造一些和学生交流的机会,这是幸福的捷径。做诗是要用心用情的,每一个汉字都有我们的心血和感情;同样,做教育更要用心用情,每一个学生也都倾注了我们的心血与感情。这需要我们尽心奉献。而这,又是我们幸福的另一个来源,因为我们奉献的同时,也在和学生共同成长。诗意地工作,源起于一颗诗化的心灵。诗化的心灵,让教育犹如一方晴朗的天空,清澈、明净、纯洁、透明;诗化的心灵,让教育犹如一条涓涓溪流,滋润、荡涤学生的心灵;让工作像诗一样美丽、动人,而又充满灵性。教育像诗一样轻灵,却穿透心灵;此刻,教育像诗一样充满情趣,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斯宾塞的教育是美国和英国读者最多的教育名著,很多人把斯宾塞看做是人类历史的第二个牛顿,我认为,在现代教育史上他是一座纪念碑。书中,作者用许多有趣的小事例,向我们证明教育是一件快乐的事。他条理清晰地向我们介绍了让孩子快乐学习,快乐成长的方法和措施,如“如何找出不快乐的小虫子”告诉教育者们对孩子的不快乐要给予更多的关注,对孩子要具有同情心。“如何培养孩子自助学习,自我教育的能力”,“如何运用有益的暗示在孩子的教育中”,“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如何教给孩子最有价值的认识”等等。这些都对我们教育者给孩子的教育起着指导性的作用。 有幸读到新教育,书中告诉我们应该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他说:“我在教育孩子的这件事上,的确得到的快乐比苦恼多得多,我一直认为快乐的方法和气氛比其他方法更有效。”同时还提出,做一个快乐的教育者,应该做到以下几点:.不要在自己情绪很糟时教育孩子,这时很容易把这种情绪发泄到孩子身上。.在教育中,努力去营造快乐、鼓励的气氛,让孩子有实现感和成就感。.努力做一个乐观、快乐的人,一个快乐的人,看孩子时,更多的是看到他的优点,而一个不快乐的人看到的更多是孩子缺点。 总的来说,新教育是一本开卷有益的好书,通过读这本书也很好印证了营造书香校园的重要性。这本书中汲取我们教师所需要的精华,并应用于自己的工作与生活中,让我们的工作更得心应手,更有快乐感,让我们的生活更幸福完美,充满希望! 在我们的教育中,在注重了对孩子的言传和身教的同时更应关注的另一形式:暗示。斯宾塞在文指出:“我认为孩子从幼儿到少年这个期间,暗示就象是点燃他们生命和智慧的火把,它可以把平淡的生活照亮,把无目的的漫游变成有理想的追求,孩子们从这些暗示中,隐约可以看见未来的曙光。”“积极的暗示,特别是这种暗示来自亲人、朋友或老师,几乎肯定会对孩子在心理和心智方面产生良好的作用。”书中用生活化的语言叙述这样的暗示:“这孩子太不一般了,他看一样东西总是目不转睛。”“看看,这孩子的精力多好,总是手脚不停”“唉呀,这孩子力气真大呀,这么重的东西他都拿得起来。”这样饱含情感带着赞美的暗示,非常容易使孩子接受,在这样的暗示下,孩子一定会表现得很出色。如果这种暗示运用到我们的学生身上,那也一定会是让学生欣喜的,我也曾在我的孩子身上做过这样的试验,真的很灵。 我们常常会感叹学生学过的知识在不久之后就已经遗忘,常常埋怨学生的记性真不好,但是,在看过书中第十六章如何培养孩子终身受益的习惯中运用一次胜过死记十次后,我改变了看法。是的“知识如果没经过自我发现是不会掌握得很牢固的。同样,知识如果不与运用相结合则是僵死的,不利于调动孩子的兴趣,也不利于知识的自我衍生。”用运用的方法来记住知识,这真是太好了。书中还有许多好的观点和做法,在我眼里,这真的是一本好书。 读过于丹心得后,发现论语中蕴含着丰富的知识:天地人之道、心灵之道、处世之道、君子之道、交友之道、理想之道、人生之道这些真理是那么的朴素。她把其中的真谛和我们生活中的一点一滴联系起来,让我以前觉得无比深奥的论语也变得那么亲切,自己仿佛跨入了人生哲学的殿堂,在知识的海洋中遨游,领略着美丽的风景。 于丹教授曾说,论语就是教给我们获得心灵快乐的书,读完整本书,我自然要审视一下自己的快乐感,虽然谁都知道快乐地过是一天,不快乐地过也是一天,何不选择快乐地过,但真正做起来又有几个人能办到呢?总是把不快乐的事情放大了,而把快乐的事情缩小了。她说我们应该把自己的工作当做自已的事业而不是职业,抱着这种心态,我们应该用平和、积极的心态欣赏地去看待学生们,把教书育人当做自己的事业去经营,孔夫子认为人应该“六十而耳顺”,“耳顺”其实就是理解和包容,其实我们不用等到六十岁才能做到“耳顺”,使自己的心胸开阔点,不以自己恒定的标准看待每一个人就好了,如果我们能把那些烦心的事当作每天必落的灰尘,慢慢地、静静地让它们沉淀下来,用宽广的胸怀容纳它们,我们多看到学生的进步,看到学生的闪光点,而不是对每一个学生都抱着相同的标准去看待,我们的心胸会变得更加豁达,我们的人生会更加快乐。 一个幸福的教师,是一个能走进学生心灵的教师;是一个追求课堂诗意的教师;是一个能享受教育的教师;是一个能实现自我价值的教师教师的一生注定干不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伟业,但应当如星辰,远望像盏灯,近看似团火在平淡中享受教育的幸福,是现在对自己的期许。学习、工作,不经意间一定还会遇到很多不期而至的快乐。 我一定要时刻做到我是一个快乐、幸福的老师,我要把我的快乐和幸福传递给我身边的每一个人,让他们都能感觉到我快乐和幸福就是他们的快乐和幸福。学会从教育中品味到快乐、享受到幸福,在日复一日看似平常、平淡、平凡的工作中不断发现新奇、新鲜、新意,做一个正真幸福、快乐的教育工作者。从教十年,正如一名乡村教师所说:“我的生命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延续,我的快乐在一代又一代的孩子身上找寻,拥有了孩子的心,我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让我们时时保有初登讲台时的激情和幸福感,尽量地点亮学生和自己的内心世界和前行的道路,做一个幸福的教师! 幸福是一种追求,幸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