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佟海燕.doc_第1页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佟海燕.doc_第2页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佟海燕.doc_第3页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佟海燕.doc_第4页
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总结佟海燕.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吉林省伊通满族自治县靠山镇中心校 佟海燕2012.3小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养成教育的实践研究阶段总结一、问题的提出现在全国都很重视学生的德育问题,德育问题说到底就是习惯问题。“播种一个行为,收获一个习惯;播种一个习惯,收获一种性格;播种一种性格,收获一种命运。”“习惯决定命运”已成为人们普遍的共识。而习惯是人们经过反复练习而形成的较为稳定的行为特征,良好的习惯一旦形成,就会变成人生道路上前进的巨大力量,终生受益;反之,从小忽略良好习惯的培养,而让不良习惯发展成恶习,将贻误终身。错过了最佳时期,再想改掉恶习,更是十分困难。我们以往的教育常常是更注重分数,更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往往忽视了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其结果是不少学生成绩不错,但起码的做人规矩都不懂,前两年的清华大学学生刘海洋硫酸泼熊事件及刚发生不久的马加爵杀人事件就是很好的例证,这应该引起我们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反思。 实践表明,习惯养成教育抓得越早越好,我们的教育不能等孩子上了大学,走向社会,再回过头来强调“节约粮食、尊敬师长”之类的要求,那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而学生的各种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很重要的方面就在于学校要健全规章制度和严肃的规范训练。只有形成严格要求、严格训练、严格管理的约束氛围,才会在学生幼小稚朴的心灵烙下良好的印痕。我们学校开展的一系列习惯养成教育活动正式基于这种考虑。 另外,我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有很大的差异。要使所有的学生在校学习期间素质都能全面提升,就必须让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行为习惯,所以我们决定先从学生的习惯养成教育入手,并逐渐包这些好习惯内化为他们的内在素质,从而促进学生健康、快乐地成长。实验前期,我们对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通过调查我们发现,学生的卫生、学习、文明礼貌、品德行为习惯都还欠缺,有相当一部分学生不具有很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是从小培养的,好品质就是在养成好习惯的同时形成的。因此,从小对小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培养与训练势在必行,迫在眉睫。二、目标制定根据我校实际情况和学生的年龄特点,我校制定了“小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培养的教育目标”。以研究围绕学生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文明礼貌习惯、品德行为习惯、学习习惯为根本目的,以各种实践活动过程为载体,在培养目标指导下,通过对实验班学生各方面行为习惯的调查和了解,设计各类活动,采取不同措施对学生进行实践研究,最后与对比班进行比较,找出帮助学生形成良好行为习惯的方法,形成适应新学期学生的较为规范的行为习惯培养体系,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成长。三、具体的组织内容根据具体的培养计划,除适时进行行为习惯训练外,每周确定两次训练时间(周二和周四早晨时间)培养计划由浅入深,根据德纲手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小学生守则对学生的要求,选择适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行为习惯的训练和培养,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良好的卫生习惯:学会自己穿衣服,系红领巾,学会自己洗红领巾、手帕、抹布;学会收拾自己的书包、书桌,不随地吐痰,看到垃圾主动捡起,不在桌椅、墙壁上随便刻画;知道值日生应该做什么,怎么做又快又好。2、良好的学习习惯:课前能及时做好准备工作;上课要有良好的学习态度;养成仔细观察、勤记笔记、质疑发问、勤查工具书、定期复习整理的好习惯;独立自主地完成作业,做到仔细审题、认真书写文字,力争保质保量按时完成作业,不抄袭他人作业,不找他人代写作业;上自习课会独立处理自己的事情,不打扰别人学习。上课有良好的坐姿,不可半躺在椅子上,蹲在椅子上、趴在椅子上、趴在桌子上听课。3、良好的文明礼貌习惯:知道基本的礼节。如:鞠躬、招手、敬队礼等等。会使用礼貌用语;进教室、教师办公室前先敲门,未经允许不闯入;4、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课间不追逐打闹,不大声喧哗,做健康的游戏;排队快、静、齐;上下楼梯靠右行;不讲粗话,不打人;不去危险的地方,不进花坛不摘花;和同学团结互助。四、具体的措施1、身教重于言教华东交通大学王东华先生认为:习惯的培养更多的要靠潜教育。我同意他的说法,我认为每个孩子都可以从他周围的成人身上找到“影子”。如果身处孩子周围的父母、老师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培养孩子具有良好的行为习惯就非常容易。父母: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更是孩子的启蒙教师和行为楷模。父母要学会利用模仿的心理机制来培养孩子的好习惯。模仿分为有意模仿和无意模仿,特别是无意模仿对孩子的影响更大。比如:父母见人很随和,主动打招呼问好,孩子自然也学会了待人有礼貌,这就是无意模仿的结果。相反,经常受到父母不良饮食习惯、吸烟和酗酒等不健康习惯影响的学生往往会效仿父母的行为;有的父母爱发牢骚,孩子有一点错就又打又骂,久而久之,孩子就会变得有攻击性,遇到挫折容易发火,好争辩,以打架来解决冲突;父母喜欢说脏话、粗话,孩子潜移默化地也会受到影响,所以切记:父母良好的行为可以为孩子树立学习的榜样,让孩子自觉地接受。基于此,我们定期召开家长会,教师:学生具有向师性的特点,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对老师的依赖与信任感,他们视老师为自己的教导者和指挥者,而且在其小小的心灵看来,教师是高大的、无所不会、无所不能的。因此,钦佩、崇敬、爱戴之心油然而生。从而,他们就会去模仿教师的一些一言一行。教师要提高自身素质与修养,注重以身作则,潜移默化地带动学生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切记:教师的一言一行,在学生的心目中留下的印象有时可能比家长的教导还要深刻,教师一句不良的语言、一个稍不注意的行为,往往会使学生的言行向不良的方向发展。所以对学生进行行为习惯的训练的同时,教师必须注重自身的各种素质和修养,言谈、行为、小节都是必须为人榜样,文化修养、职业道德更是重要。教师的一举一动都要是好习惯的自然流露、体现,如果只对学生讲这讲那,平时自己都做不到,会导致学生产生混乱认识,从而不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2、教给方法,反复练习习惯是培养出来的,而不是生来就有的,它是在人的生活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它的养成有一个从生疏到熟练、再由熟练到“自动化”的过程,要完成这一过程必须反复训练,多多实践。对于刚入学的小学生来讲,记忆力、意志力都比较差,有些动作往往讲过了他们也不会记住。对于每一项内容,首先教给孩子们正确的方法,在此基础上采取多种方式组织练习,在多次的重复中强化正确的行为方式。3、开展各种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接受教育我们通过问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良好行为习惯的宣传教育活动。同时还召开主题系列班会活动,如:道德伴我行、告别不文明现象、懂文明讲礼貌、文明礼仪伴我行、文明礼仪之花处处开、文明礼仪之花开遍校园等,使学生受到良好的文明礼仪教育。还开展读书活动,坚持背古诗,鼓励孩子们每天读10分钟好书,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定期评比,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定期组织开展队列竞赛活动,评出一、二、三等奖,激励孩子们做到快、静、齐,上、下楼稳步轻声,按右侧通行,形成良好的品德行为习惯。开展值周评比活动,激励孩子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同时,我们还以板报、宣传橱窗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文明礼仪宣传,表扬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