恩瑞达调剖剂企业标准-new.doc_第1页
恩瑞达调剖剂企业标准-new.doc_第2页
恩瑞达调剖剂企业标准-new.doc_第3页
恩瑞达调剖剂企业标准-new.doc_第4页
恩瑞达调剖剂企业标准-new.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QB北京恩瑞达科技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QB/ ERD002-2009_ 深 调 凝 胶 型 调 剖 剂 技 术2009-02-12发布 2009-02-12实施_北京恩瑞达科技有限公司 发布QBERD002-2009目 录前 言3深调凝胶型调剖剂41范围42规范性引用文件43术语和定义44技术要求55试验方法66岩心试验77检验规则108包装贮存11QBERD002-2009前 言我公司生产的深调凝胶型调剖剂是以为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主要原料、添加一定配比交联剂并加以稳定剂混合而成,该产品主要用于油田调剖。经检索,该产品尚无上级标准,为确保产品质量,指导企业生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的有关规定,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有关内容是保密的,其版权属于北京恩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所有,未经本公司许可,该标准的任何一部分均不得泄露给第三方,或复制、或存储于可检索系统,也不允许以任何形式或任何方法(电、机械复制、抄录)传播。本标准中项目和指标的确定以满足用户需要及多次检测结果为依据。本标准的编写符合GB/T1.1和GB/T1.3的规定。本标准由北京恩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批准于2009年2月12日首次发布并实施。标准作用的管理权属北京恩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本标准由北京恩瑞达科技有限公司提出。本标准由北京恩瑞达科技有限公司负责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 张晓瑞、段维庆、张应泽QBERD002-2009深 调 凝 胶 型 调 剖 剂1 范围本标准规定了深调凝胶型调剖剂的术语,技术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包装、运输和贮存。本标准适用于以聚丙烯酰胺类聚合物为主剂的使用单液法生产的深调凝胶型调剖剂及以丙烯酰胺为主剂的使用层内聚合单液法生产的深调凝胶型调剖剂。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本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SY 5336 常规岩心分析推荐作法;SY / T5590-93 冻胶调剖剂性能评价方法。3 术语和定义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标准。3.1 调剖剂基液表观粘度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调剖剂成胶前的粘度值。3.2 调剖剂表观粘度-时间曲线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调剖剂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3.3 调剖剂成胶粘度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调剖剂粘度达到的最高值。3.4 调剖剂阻力系数在相同注入条件下,岩心注水的流度值与注调剖剂的的流度值之比。QBERD002-20093.5 调剖剂突破压力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以水为驱替液对已封堵的岩心施加压力,当岩心出口滴下第一滴液体,且以后不断有液体流出时,岩心进口端的压力为调剖剂突破压力。3.6调剖剂堵塞率在相同条件下,封堵后岩心水相渗透率降低的百分数。3.7调剖剂残余阻力系数在相同条件下,岩心调剖前的水流度值与调剖后的水流度值的比值。3.8调剖剂耐冲刷特性曲线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封堵后岩心的水相渗透率随驱出液体积的变化曲线。3.9热稳定性曲线在规定的实验条件下,调剖剂的残余阻力系数随时间的变化曲线。4 技术要求 产品的技术要求应符合表1的规定。表1 深调凝胶型调剖剂技术指标检 验 项 目技 术 指 标表观粘度(mPa.s)200成胶时间(h)5h-15d可调,地层温度3575成胶粘度(mPa.s)5000阻力系数200突破压力(MPa)3.0堵塞率及残余阻力系数堵塞率85%;残余阻力系数400耐冲刷性30PV注水冲刷后,堵塞率80%热稳定性6个月凝胶粘度保留率80%QBERD002-20095 试验方法5.1 仪器与设备:a)、Brookfield DVII+粘度计;b)、真空泵;c)、真空干燥器;d)、恒温箱;e)、分析天平:感量为0.001g;f)、高压平流泵:最大工作压力30Mpa;g)、手动计量泵,最大工作压力30Mpa;h)、岩心夹持器:最大工作压力30MPa,岩心套2.5cm,长8.010.0cm可调,环压高于工作压力5%;i)、活塞式中间容器,容积400ml,最大工作压力30 MPa。j)、岩心:取自拟调剖地层的天然岩心,取岩样方法及岩心处理方法须符合SY5336第4.3.2条、第4.5及4.6条的规定。岩心直径2.50.2cm,长8.0-10.0cm;推荐以环氧树脂胶结的石英砂(或灰岩油砂)岩心,尺寸同天然岩心;k)、地层水或模拟水:采用符合调剖剂产品标准要求的真实地层水或模拟水,用双层滤纸过滤,并测定其在试验温度下的密度()和粘度(w);l)、岩心试验装置,见岩心驱替流程图。5.2 试样制备每次至少配制1000ml的调剖剂主剂溶液。充分溶解后,用砂芯漏斗过滤。5.3调剖剂一般性能评价5.3.1表观粘度时间曲线测定根据拟调剖地层厚度、孔隙度及设计封堵半径计算出调剖剂理论用液量(m3),根据注水强度及注水压力计算出理论挤注排量(m3/min)和理论挤注时间(h)。将调剖剂与拟调剖剂地层水或模拟水以1:0.25和1:0.5体积比混合,各取200mL与另外500mL调剖剂原液分别置入三只带磨口的广口瓶中,再置入已调至最高井场温度(推荐45)的恒温水浴中,20min后,用旋转粘度计测定QBERD002-2009一次表观粘度。此后每隔0.56h用同一剪切速率测定一次表观粘度,直至测到理论挤注时间为止。每种调剖剂做两组平行试验。在相同反应时间,各组试验的相应表观粘度值相对误差不应大于5%。5.3.2在直角坐标中绘出各次试验的表观粘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再将两组试验中相对应的粘度两两平均,得到三条表观粘度-时间曲线。5.3.3 成胶时间测定在两只带磨口的广口瓶中分别置入200mL调剖剂,密封后再置入已调至拟调剖地层温度的恒温浴中,按第5.3.1条测表观粘度-时间曲线。以曲线出现拐点所经历的时间作为调剖剂的成胶时间。5.3.4 成胶粘度测定用Brookfield DVII+粘度计在6转/分速度下测得的最大粘度值即为成胶粘度。6 岩心试验以下各项岩心试验均在拟调剖地层温度下进行。6.1岩心准备6.1.1岩心孔隙体积测定岩心孔隙体积测定方法按 SY 5336-1996第4.1.1.2、4.1.1.3条的规定执行。6.1.2岩心水相渗透率测定6.1.2.1接好流程(见岩心驱替流程图)。将抽真空饱和实验用水后的岩心放入岩心夹持器中,在实验温度下恒温30min。以选定的排量将实验用水驱入岩心。当驱入5PV水后,每5min取一次实际流量。并计算一次渗透率(m2)。至少测得6个渗透率值,且各值之间相对误差不大于3%,取其平均值作为岩心的水相渗透率。并计算出相应的水流度值(w)。6.1.2.2岩心渗透率计算QBERD002-2009式中:k-实验用水通过岩心的渗透率,m2;Q-实验用水通过岩心的体积流量,ml/s;L-岩心长度,cm;A-岩心横截面积,cm2;-实验用水的粘度,mPa.s;p-岩心前、后端的压力差,MPa。6.1.2.3水流度值计算w = Kw/w式中:w-水流度值kw-实验用水通过岩心的渗透率,m2;w-实验用水的粘度,mPa.s。6.2阻力系数测定6.2.1取人造岩心3支,分别按6.1.2条测水相渗透率(水相渗透率为1.0m20.1m2),保持泵排量不变,以与测水相渗透率时相同的流动方向,将2PV调剖剂驱入岩心,并记录2PV时的挤入压力,记为Pp。6.2.2阻力系数计算式中:FR-阻力系数K-渗透率, m2;-粘度, mPa.s w-水驱p-聚合物驱 6.3突破压力测定QBERD002-20096.3.1将6.2.1中挤入调剖剂的岩心,关好进出口阀门,按照5.3.3条中测得的调剖剂的成胶时间,放入实验温度下静置候凝。6.3.2 成胶后,取出岩心,清除岩心端面、所有管线、堵头及阀门中的凝块,重新装好,用滤纸吸去出口端孔中的液体,保持泵排量不变,以与测水相渗透率时相同的流动方向用水驱替岩心。驱替压力从零开始,直至端口流出第一滴液体,此时进口端压力表的读数即为突破压力。6.4堵塞率测定6.4.1在6.3.2中,当调剖剂突破之后,继续以相同的排量驱替,当驱出1PV液体时,计算一次水相渗透率值,作为岩心调后的水相渗透率,并计算出调剖剂的堵塞率。6.4.2堵塞率计算式中:Kw1-调前水相渗透率, m2 ;Kw2-调后水相渗透率, m2 。 6.5残余阻力系数测定6.5.1在6.4条中计算水相渗透率后,并求出相应的水流度值(w/),计算出调剖剂的残余阻力系数。6.5.2残余阻力系计算RRf=w/w/式中:RRf-残余阻力系数;w -调剖后的水流度值;w/ -调剖前的水流度值。6.6耐冲刷性测定在6.4条中,继续以相同的排量向岩心中注入驱替液,每5PV计算一次相应的水相渗透率,至少驱替30PV,并计算出调剖剂的堵塞率。6.7热稳定性测定QBERD002-2009在第6.6条中,当测定完耐冲刷特性后,关闭岩心模型,在实验温度下,每15d以同一方法测定一次残余阻力系数值,至少测定6个月。岩心驱替流程图1高压平流泵;2手动计量泵;3六通阀;4水容器;5调剖剂容器;6压力表;7岩芯夹持器;8流出物接收器;9压力传感器;10压力显示仪;11压力记录仪;12恒温箱。7 检验规则7.1 出厂检验7.1.1 出厂时对每批产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并附产品合格证及检验报告。7.1.2出厂检验项目包括:表观粘度、成胶时间、成胶粘度、阻力系数、突破压力、堵塞率及残余阻力系数、耐冲刷性。7.2 型式检验 型式检验每半年进行一次,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进行型式检验:a)、 原料、工艺、设备有较大变化时;b)、 长期停产恢复生产时;c)、 质量监督机构提出要求时;型式检验项目为表1中的全部规定。7.3 抽样与组批同一工艺、 同一批原料、同一班次生产的5t产品为一组批,不足5t时按一组批计。QBERD002-2009自同一组批产品中随机抽取1000ml样品用于检验。7.4 判定规则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在其检验结果均符合相应指标要求时, 判该批产品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合格。出厂检验或型式检验若有一项或一项以上检验结果不符合相应指标要求时,可自同一组批产品中加倍抽样进行复检,复检结果合格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