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物态变化复习题一、选择题1.下列固体不属于晶体的是( )A.食盐 B.海波 C.玻璃 D.冰2.下雪天一般比融雪天感觉暖和是因为( )A.下雪天的气温比融雪天气温高 B.雪是一种传热本领较小的物体C.形成雪时要放热,融雪时要吸热 D.雪的温度比水的温度高3.下面所列的变化过程,会放出热量的是( )A.湿衣服逐渐被晾干 B.樟脑丸放在箱子里逐渐变小C.铁块被熔成铁水 D.冬天早上“落霜”4.牙科医生在检查牙齿时,常用一个带把的小镜子,在放入病人口腔之前,总要将小镜子放在酒精灯上烧一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A、防止细菌感染 B、防止水蒸气在镜面上液化C、烧热的小镜子能起到治疗牙病的作用 D、烧热的小镜子能促使牙齿上的水分汽化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蒸发在一定温度下才能发生 B、物质在熔化时的温度不变C、手摸冰感到比把手放在水中凉,这一定是因为水温比冰温高D、扩散现象主要说明分子作永不停息的无规则运动6、将手从水中提出离开水,觉得手凉些,是因为: A、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低造成的 B、一定是原来的水温比体温高造成的C、水温和手温相同,拿出后凉的感觉是由于心理作用造成的D、上面的说法都不正确7夏天为了降低密闭房间内的温度,下列方法中你认为可行的是: A、室内安装电风扇进行降温 B、在室内放置大冰块C、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电冰箱的门打开 D、将放在室内正在工作的空调关闭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增大压强,水的沸点不变 B、0的水变成0的冰要放出热量C、松香由固态转化成液态时的温度不变 D、冰在升华时放热9对锅加热,锅内的水持续沸腾时,水面上的“白气”并不明显。如果突然停止加热,水面上很快出现许多“白气”。对此现象,你认为合适的解释是: A、腾时水不蒸发 B、沸腾时水面上的蒸气温度高于100、停火后水开始大量蒸发C、停火后水面上方的温度明显低于水蒸气的温度,水蒸气液化为细小的水珠,形成“白气”10下列做法中,主要利用蒸发降温的 A、给发高烧的病人打退烧针 B、用空调降温C、夏天,人们吃冰棒,喝冷饮 D、用电风扇吹风降温11关于物质的熔化和凝固,下面叙述正确的是: A、各种固体都有一定的熔点 B、非晶体有一定的凝固点,但无一定的熔点C、各种不同晶体,它们的熔点相同 D、晶体的熔化过程中要吸热,但温度不上升12在农村有一些“装神扮鬼”骗人钱财的人,他们有这样一手绝活:从翻滚的油锅中用手把“鬼”揪出来。其实奥秘在锅中的“油”中:上层是真正的菜油(沸点约在300),而下层是其它的液体,这种液体沸点最有可能是 A、50左右 B、80左右 C、100左右 D、200左右13、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B、酒精是由酒精分子构成C、一滴很小的水就是一个分子 D、自然界中有很多种分子14.在古代唐朝的皇宫里,夏天由宫女推动高大的水车,将水洒在宫殿的房顶上,水再顺房顶四周流下,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 ( ) A为了新奇; B为了美观; C为了清洁房顶; D为了解暑降温。15.小明在一空玻璃杯中放入一块冰,并把它放在25的房间内,过一段时间后杯中仍有少量的冰没有熔化,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B.冰的温度为0,剩余的冰停止熔化 C.冰的温度高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 D.冰的温度低于0,剩余的冰继续熔化16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正确的是 ( )A、 红墨水在水中能扩散,既说明分子间有空隙,又说明分子在做不停的无规则运动。B、 夏天的露和霜都是凝固现象。C、 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D.“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17物质的温度达到熔点时( )A、一定熔化成液态 B、不能熔化成液态C、需要继续吸热才能熔化成液态 D、吸收热量也不一定能熔化成液态18冬天,在暖和的教室窗玻璃上会冰的“出汗”。有关这一现象的解释:“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内的一面;“汗”出在玻璃窗上室外的一 面;“汗”是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汗”是水蒸气液化形成的。其正确的是( )A、 B、 C、 D、19,冬天北方地区常用地窖储藏大白菜,同时地窖中央又常放有几桶水,这样做可以防止大白菜冻坏,其理由( )A、水具有防止大白菜冻坏的功能 B、水结冰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C、水结冰时会吸热,防止大白菜冻坏 D、水蒸发时会放热,防止大白菜冻坏20将一根烧红的铜丝迅速插入冷水,会看到一股“白气”冒出,这现象说明水发生了( )A、升华 B、凝华 C、凝结 D、汽化和液化21.如图3所示为伽利略温度计(烧瓶内有空气,细管中有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若气温升高,液体膨胀,液体上升B、若气温升高,气体膨胀,液体上升C、若气温下降,气体缩小,液体下降D、A和B两点的值,B点的温度值要大点22、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文明历史,我国古代早就有人对自然现象进行观察和研究,留下了许多史料记载. 下列有关记载和相应科学本质的解释,其中不正确的是 ( )A、“荷风送香气” 分子在不停地运动B、“破镜不能重圆” 说明分子之间有斥力 “C、“下雪不冷,化雪冷” 雪融化时要吸收热量D、“花气习人知昼暖” 温度升高,分子的热运动加剧20、小明做了一个实验:在插有小树枝的封闭烧瓶中,放入一些卫生球碾碎后的粉末,然后在酒精灯上微微加热烧瓶,可以看到,粉末越来越少,停止加热后,一会儿烧瓶内的树枝上出现了洁白、玲珑的人造“雪景”,对以上实验现象,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雪景”是卫生球升华而成的B“雪景”是卫生球凝华而成的C“雪景”经历了汽化和液化两个物态变化过程 D“雪景”经历了升华和凝华两个物态变化过程21、常温下能看到冰化为水,而看不到铝块化为铝水,是因为( )A、冰块比铝块硬 B、铝块比冰块硬 C、冰的熔点比铝的熔点更接近常温 D、以上说法都不对22、下列自然现象中需要吸热的是 ( )A.早春河流上冰的消融 B.初夏旷野里的雾的形成C.深秋草木上露的出现 D.严冬时的树木上的“雾淞”的出现23、在表演文艺节目的舞台上,经常可以看到白气的雾气,它是利用干冰在常温下 ( )A.迅速液化而形成的白色雾气 B.迅速升华后再蒸发而变成白色雾气C.迅速升华变成二氧化碳气体,即白色雾气D.迅速升华变为二氧化碳气体,吸收热量,空气中的水蒸气在温度降低时液化为小水滴形成白色雾气24、如果我们能够闻到某种固态物质的气味,说明这种固态物质具有 ( )A.升华的特点 B.升华和凝华的特点C.熔化和升华的特点 D.熔化和汽化的特点 25.今年3月,我市大部分地区空气异常潮湿,家中墙壁“出汗”、地板湿漉漉的,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水这种物质发生了( )A熔化 B液化 C汽化 D凝固21世纪教育网26江西省的庐山以秀美的风景闻名于世,唐代诗人李白在望庐山瀑布一诗中写道“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讲的是太阳照射在庐山的香炉峰上,山间升起了缭绕的白雾,像一片片紫色的云霞;远远看去,飞落的瀑布像长长的白练挂在山前。湍急的流水从高高的悬崖上飞驰而下,好像是璀璨的银河水从高高的九天降落到人间。从科学的角度来看,对这首诗的理解错误的是 ( )A.形成“烟”的过程是放热过程。 B.“烟”是液化形成的。C.形成的“烟” 是液态水汽化形成的气态水。 D.“飞流直下”的水的重力势能在减小。27.下列关于蒸发和沸腾的说法正确的是 ( ) A.蒸发和沸腾都需要从外界吸收能量 B.蒸发和沸腾都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21世纪C.蒸发和沸腾都属于液化现象 D.蒸发的快慢与温度无关,沸腾时温度保持不变28据有关资料报道:目前全球海水淡化日产量约为3500万产方米,其中80%用于饮用水,解决了1亿多人的用水问题。现在所用的海水淡化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一种是蒸馏法,即将海水中的水蒸发而把盐留下,再将水蒸气冷凝为液态的淡水。以上过程涉及到关于水的物态变化有()A、汽化凝固B、汽化液化C、液化凝华D、升华凝华29如图6所示是物质在熔化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下列从图象中获得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A这种物质是晶体,其熔点为48B在BC段物质处于固液共存状态C在BC段物质不吸收热量,温度不变D第10分钟后物质处于液态30.鸳鸯火锅“是用金属片将锅的内部空间隔成相等的两部分,一边放清汤卤,一边放红汤卤。清汤卤和红汤卤的质量、主要成分及初温几乎相同,但红汤卤一侧浮着一层具有麻辣风味的油,清汤卤则没有。小红在使用这种火锅时,发现两边加热情况相同,但红汤卤一侧首先沸腾,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红汤卤与清汤卤的沸点相同 B、红汤卤液面上方有一层油,能够减少热量的散失 C、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热量散失少 D、红汤卤首先沸腾的主要原因是红汤卤的沸点比清汤卤的低31、下列日常生活现象的解释不合理的是( )A.夏天的露和秋天的雾都是液化现象 B.厨房炒菜时,闻到菜香,是因为分子运动的缘故C.“下雪不冷化雪冷”是因为化雪时,冰雪熔化要吸收很多热量,使气温降低D.衣柜里的樟脑丸消失是汽化现象32、下列不随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是( )A、红墨水在水中的扩散速度B、糖在水里的溶解速度C、酒精的蒸发速度D、酒精的沸点3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香菇属于原核生物 B、叶片中部的叶肉细胞属于分生组织C、结缔组织具有运输、支撑等多种功能 D、胰腺不属于消化系统34、家用瓶装液化石油气主要成份是烷烃和烯烃系列的混合物,在一标准大气压下各成份的沸点如下表所示。常温下液化石油气很难用尽,瓶内常有残留物。该残留物的主要成份是( )物质名称甲烷乙烷丙烷丁烷戊烷乙烯丙烯丁烯戊烯沸点()-161.7-88.6-42.2-0.536.1-102.4-47.7-6.530.1 A、甲烷 乙烯 B、丁烷 丁烯 C、戊烷 戊烯 D、丙烷 丙烯 35、用吹风机的热风吹一支蘸了酒精的温度计时,温度计的示数是( ) A、先降低再升高 B、先升高后降低 C、先降低再升高 D、不能确定36、在制药时,为从溶液中提取抗菌素,要用加热的方法使水沸腾而除去水分,但抗菌素不能在超过80的条件下提取,应采用的方法是( )A、缩短加热沸腾的时间。 B、用微火加热使其沸腾。C、降低容器内的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 D、增加容器内气压,使水的沸点低于8037、氮气液化的过程中,发生改变的是 ( ) A、氮气分子的大小 B、氮气分子的组成 C、氮气分子间的距离 D、氮气的分子结构38、固态碘的升华实验中发生改变的是( )。 A、碘分子由静止变为运动 B、碘分子的质量 C、碘分子体积 D、碘分子之间的空隙39、下列现象不能说明分子永不停息的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A、屋内喷香水 B、化学实验室充满药品味 C、汽车疾驶后卷起烟尘 D、用食盐将青菜腌成咸菜40、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一切物质都是由分子构成的 B.分子是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C.一个细胞由一个分子构成 D.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41、 酒精和水混合后的总体积会变小,这个实验说明 ( )A.分子在永不停息地做无规则运动 B.分子间存在引力 C.分子是构成物质的一种微粒 D.分子间有间隙42 、在下列事例中,不属于分子运动的是 ( )A.室内扫地时,在阳光的照射下,看见灰尘飞扬 B.水蒸发为水蒸气C.用食盐将青菜腌制成咸菜 D.走进厨房,闻到饭菜香味二、填空:1写出下列物态变化的名称和吸、放热的情况(1)冬天早晨跑步,嘴里往外呼“白气”是 现象, 热;(2)冰雪花成水是 现象, 热;(3)洗过的衣服晾干了是 现象, 热;(4)钢水变成钢块 现象, 热;(7)夏天,自来水管常“出汗” 现象, 热。(8)寒冷冬天,室外自来水管易爆破,这是由于水发生 现象时,体积增大引起的。2根据右表所示标准大气压下的熔点和沸点回答:(1)24550C时的铁是 态;(2)400C时的水银是 态;(3)2550C时的氢是 态。3右图是在标准大气压下,某种物质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熔化以及熔化后的图像,试回答:(1)这种物质的熔点是 ,该物质是 ;(2)物质的熔化过程是图像的 段。此过程中要 热,温度 ;(3)物质在BC段呈 状态;(4)图像中DE段发生了 现象。5.根据右表所提供的数据(1标准大气压下)可知: (1)80的酒精是_ 态; (2)在北方寒冷的季节里,最低气温可达-50,此时应选用_ (选填“酒精”或“水银”)做温度计的测温液体6市民广场是游人休闲的好去处。在炎热的夏天,在广场中央的音乐喷泉附近会觉得凉爽些。这是因为喷泉周围有大量的小水滴,水滴 时,要从空气中 热,从而使周围空气的温度 。7对于小手术的麻醉,医生常用一种沸点为120C液体氯乙烷把准备施行手术的地方“冻结”起来,这里利用了液体氯乙烷 时要 原理8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中,试管A放在装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你看到的现象是:试管A中 ,温度计示数 ,这个实验说明了 。9在做“观察水的沸腾”的实验中,每隔1分钟记录1次水的温度,得到下表数据:(1)在上表中空格处填上合适的数字。(2)在所给方格图中建立“温度时间”关系图(横轴代表时间,纵轴代表温度)。(3)根据上述信息可知水的沸点是 。实验时水面的气压比标准大气压 (高、相等、低)10、如图9所示,凉铁板上出现了大量的小水滴。(1)小水滴是由壶嘴喷出的水蒸气_ _(填物态变化名称)图9形成的,这个过程要 (填“吸热”、“放热”);(2)要在铁板上产生更多的水滴,可以采取的措施有: ; 。11. 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 (1)水沸腾时气泡上升的情况如图_所示;(2)小明观察水沸腾时温度计示数如图丙所示,则水的沸点是_。12.今年我国西南地区遭遇严重干旱,为减缓旱情某部空军出动飞机在云层中播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实施人工降雨,靠干冰的 吸收大量的热,使云中水滴增大,冰晶增多,形成降雨,其中冰晶在下落过程中 成水(以上两空填物态变化名称)13.烈日炎炎,上海世博园启动了雾森降温系统以缓解暂时的闷热,该系统自动向空气中喷洒水雾,水雾在 (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过程中从周围大量的热,导致周围温度明显 14小欣打开冰箱门,发现冷冻室的侧壁上有很多霜,这是水蒸气_(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形成的,这个过程中水蒸气_(填“吸收”或“放出”)热量。当他拿起湿抹布去擦时,抹布却粘在了侧壁上,这是因为发生了_。(填物恣变化的名称)现象。 15今年春夏云南遭遇了百年不遇的旱灾,农民用地膜覆盖的方法抗旱保苗,这样做可以减少水分的 。地膜上出现的小水珠是 形成的,在这个过程中要 。16、分子总是在不断 ,且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运动速度 ;分子间有空 隙,随着温度的升高,分子的空隙 ,随着压力的增大,分子间的空隙 。17、用分子观点解释:春暖花开的季节里人们在公园里通常能闻到宜人的花香,这是因为 ;为了便于运输和使用,通常把石油气加压变成液化石油气贮存在钢瓶里。这一事实说明了 。将50mL酒精和50mL水混合在一起,总体积_100mL,(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原因是_ _。三、探究题1、忙忙碌碌的蚂蚁每天进出蚁窝有什么规律呢?小楠对墙脚下的一窝蚂蚁作了三天的观察。他记录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每次观察五分钟,其结果如下表。时间离开蚁窝的蚂蚁数目第1天第2天第3天7:008199:002742611:00981711013:001012111815:001042710717:0066156019:00427根据表中记录,可作出的一个推测是: _第2天,蚂蚁外出较少的原因之一,可能这一天是_(填晴天或雨天)2 、小凡同学在4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各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进行如下图所示的实验探究,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水的表面积和水面上方空气流动快慢有关 (1)通过、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 有关(2)通过 两图的对比,可以得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温度有关(3)小凡同学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质量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的两块相同的玻璃板上分别滴上一滴和两滴水(如右图)结果发现甲图中水先蒸发完,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质量有关,水的质量越小蒸发越快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房地产市场区域分化对长租公寓投资策略的影响分析
- 2025年老年健康管理中老年慢性病管理长期照护服务模式社区服务满意度调查报告
- 2025年文化旅游演艺项目策划运营中的互动体验设计研究报告
- 现场产品知识培训总结报告课件
- 2025年教师资格证考试(小学)教育案例分析专项训练试卷
- 2025年小学数学毕业升学考试易错题型专项复习押题试卷
- 现代化家具知识培训内容课件
- 2025年Python二级考试模拟试卷 高频考点实战版
- 林州一中分校2026届化学高一第一学期期中考试试题含解析
- 2026届浙江省湖州市9+1高中联盟长兴中学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质量跟踪监视试题含解析
- 孩子抵抗力提升的方法与技巧
- 教学副校长给教师培训课件
- 一级建造师之一建矿业工程实务高分复习资料
- 交通信号设施施工技术交底
- 关于股权性质与货币市场的思考
- 市场监管个人纪律作风整顿心得体会
- 育婴员理论模拟考试试题及答案
- 小学数学教师业务水平考试试题
- 安全文明施工措施费支付申请表实用文档
- 杨式85式太极拳现用图解
- YY/T 1095-2015肌电生物反馈仪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