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游褒禅山记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作者简介王安石 1021 1086 字介甫 号半山 宋朝临川 现在江西省临川 人 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 后被封为 荆国公 人称 王荆公 王安石是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又是一位诗文大家 散文雄健峭拔 为 唐宋八大家 之一 其诗长于说理 精于修辞 间有情韵深婉之作 他的作品今存 临川集 临川集拾遗 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 作品背景宋仁宗至和元年即公元1054年4月 王安石从舒州 今安徽潜山县 通判任上辞职 在回家探亲途中游览了褒禅山 同年7月以追记形式写下此文 王安石是主张变法的 青年时他就有志于改变北宋 积贫积弱 的局面 推行富国强兵政策 但他也认识到 改革不可能一帆风顺 必将遇到重重阻碍 要成功 志 力 物 缺一不可 但 物 与 力 不可强求 一个人要想对社会有所贡献 我们能做的只有 尽吾志 尽吾志 思想正是王安石后来百折不挠推行变法的思想基础 也是他文章应 有补于世 以适用为本 思想的具体体现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三 相关常识1 游记是描写旅行见闻的一种散文形式 游记的取材范围极广 可以描绘名山大川的秀丽瑰奇 可以记录风土人情的诡异阜盛 可以反映一人一家的日常生活面貌 也可以记下一国的重大事件 并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文笔轻松 描写生动 记述翔实 给人以丰富的社会知识和美的感觉 游记有带议论色彩的 如 岳阳楼记 游褒禅山记 有带科学色彩的 如郦道元的 三峡 有带抒情色彩的 如柳宗元的 小石潭记 2 年号纪年 年号是指古代帝王颁布的专门用于纪年的名号 如文中的 至和 就是宋仁宗的一个年号 公元前111年 汉武帝即位30年的夏天封泰山后 下诏将第二年 公元前110年 定为 元封元年 正式创立年号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一 读准字音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二 辨识通假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 安上纯父 父 皆通 甫 三 一词多义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四 古今异义古义 十分之一 今义 数词 古义 于 介词 对 是 代词 这件事 今义 表示后一事紧接着前一事 后一事往往是由前一事引起的 古义 不平常 今义 副词 十分 很 所以 古义 的原因 今义 常用来表示因果关系的连词 学者 古义 泛指求学的人 指读书人 今义 在学术上有一定成就的人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资源助读 知识整合 六 特殊句式 1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 褒之庐冢也 判断句 2 所谓华山洞者 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判断句 3 有碑仆道 省略句 4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介词短语后置 5 然力足以至焉 省略句 6 此余之所得也 判断句 七 名句积累 1 2015 广东高考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2 2014 天津高考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3 2014 江西高考 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一 理理文章思路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二 说说文章主旨本文叙述了作者和几位同伴游褒禅山的经过 并借此生发议论 说明要实现远大理想 成就一番事业 除了要有一定的物质条件外 更需要有坚定的志向和顽强的毅力 并提出治学必须采取 深思而慎取 的态度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任务一 分析文章内容 理解作者观点1 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比较前洞和后洞的 其作用是什么 是想证明什么观点 提示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2 作者为什么要写 仆道 的石碑上文字 漫灭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 提示作者写 其文漫灭 的 仆道 石碑上 独其为文犹可识曰 花山 说明今人称褒禅山为 华山 是错误的 也为后文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提供事实依据 3 作者出洞时说 予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这有什么作用 提示作者听信别人懈怠之话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本来就有后悔之意 再加上有力气 火把还可以照明 却失去了观赏洞中更深处 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的机会 那后悔的程度就更强烈了 为后文关于 志 力 物 尤其是关于 志 在成功中的作用的论述做了事实准备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4 本文由 不得极夫游之乐 生发出 尽吾志 的观点 又由 仆碑 生发出 深思而慎取 的观点 这两个观点彼此有什么联系 提示作者游褒禅山 本来是一次平常的游历活动 却从中悟出了人生哲理 从前洞后洞游人的多少悟出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从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悟出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由此再引申一步 就得出了 非有志者不能至 的结论 然后将这次游山而未能 极夫游之乐 的教训升华到理论上来 具体分析了 至 的几个条件 最后得出 尽吾志 的观点 这正是 求思之深而无不在 的结果 由此可见 尽吾志 的观点跟 深思而慎取 的观点是有联系的 尽吾志 的观点是在 深思而慎取 的基础上产生的 有了这个观点 又能反过来促使人们 深思而慎取 二者是相辅相成的 本文作者强调的是 尽吾志 的观点 将它置于主要位置 只是在文末略提 深思而慎取 的观点 这种布局方式是恰当的 既突出了全文的主旨 又不忽略它的次要方面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任务二 学习本文因事说理 详略得当的写作手法1 本文的记叙部分和议论部分是怎样紧密联系的 提示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2 简要分析本文是如何做到选材详略得当的 提示本文的主旨在于阐述要 有志 尽吾志 的观点 另外也涉及 深思而慎取 的观点 因此 文章的选材 详略无一不经过精心裁定 紧扣这两个观点 记游部分就写景来看似乎平淡无奇 实际上是深思熟虑 刻意安排的 第一段介绍褒禅山概况从略 第二段记游华山洞经过从详 前者又详记仆碑文字 其余从略 后者又记前洞和后洞概况从略 记游后洞经过颇详 记前洞和后洞概况 又前洞略 后洞详 记游后洞 又写经过略 补叙经过 写心情之 悔 详 议论部分对应记叙部分 也有侧重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甚详 借仆碑抒发感慨从略 议游华山洞的心得 又议 志 较详 议 力 物 从略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学了课文 从作者游山洞的经过中我们可以得到怎样的启示 提示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初读 整体感知 再读 细节揣摩 三读 重难探究 四译 文白对译 一 课文精读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完成第1 3题 其下平旷 有泉侧出 而记游者甚众 所谓 前洞 也 由山以上五六里 有穴窈然 入之甚寒 问其深 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谓之 后洞 余与四人拥火以入 入之愈深 其进愈难 而其见愈奇 有怠而欲出者 曰 不出 火且尽 遂与之俱出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然视其左右 来而记之者已少 盖其又深 则其至又加少矣 方是时 余之力尚足以入 火尚足以明也 既其出 则或咎其欲出者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一 二 一 二 于是余有叹焉 古人之观于天地 山川 草木 虫鱼 鸟兽 往往有得 以其求思之深而无不在也 夫夷以近 则游者众 险以远 则至者少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有志矣 不随以止也 然力不足者 亦不能至也 有志与力 而又不随以怠 至于幽暗昏惑而无物以相之 亦不能至也 然力足以至焉 于人为可讥 而在己为有悔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其孰能讥之乎 此余之所得也 余于仆碑 又以悲夫古书之不存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何可胜道也哉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四人者 庐陵萧君圭君玉 长乐王回深父 余弟安国平父 安上纯父 一 二 1 选出对加点词语解说有误的一项 a 浮图 梵语 古印度语 音译 也写作 浮屠 或 佛图 本意是佛或佛教徒 这里指和尚 b 庐冢 也叫作 庐墓 古时为了表示孝顺父母或尊敬师长 在他们死后服丧期间 为守护坟墓而盖的屋舍 c 阳 古时称山的南面 水的北面 山的北面 水的南面为 阴 d 至和 是宋仁宗时期的一个年号 新帝登位都要改元 一般一个皇帝只有一个年号 解析 d项 一个皇帝所用年号少则一个 多则十几个 答案 d 一 二 2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 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本文是一篇游记 重在借景生论 因事说理 记游的内容只是说理的材料和依据 b 作者从第一段的 有碑仆道 其文漫灭 联想到 古书之不存 从 音谬 联想到 谬其传 的情况不可 胜道 自然地得出治学必须 深思而慎取 的结论 c 第二段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开启下文 第三段第一句 于是余有叹焉 紧承上文 领起全段 使文章前后衔接 过渡自然 d 用 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比喻人生的最高境界 但这种境界 人之所罕至焉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达到的 只有有力 有物的人才能到达 解析 d项 除了 力 物 还应该有 志 答案 d 一 二 3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 盖余所至 比好游者尚不能十一 2 而余亦悔其随之而不得极夫游之乐也 解析 注意 盖 十一 其 极 等词语的翻译 参考答案 1 大概我走到的地方 比起那些喜欢游览的人 还不到十分之一 2 我也后悔自己跟从他们 因而不能尽兴享受那游览的乐趣 一 二 二 诗歌鉴赏阅读下面一首宋诗 完成第4 5题 游庐山宿栖贤寺 宋 王安国古屋萧萧卧不周 弊裘起坐兴绸缪 千山月午乾坤昼 一壑泉鸣风雨秋 迹入尘中惭有累 心期物外欲何求 明朝松路须惆怅 忍更无诗向此留 一 二 4 第二联从哪些角度来写庐山夜色 请做简析 解析 第二联集中笔力摹写庐山之夜 上句写山中月色 主要诉诸视觉 下句写山谷泉声 主要诉诸听觉 静景和动景互相配合 出色地构造了一个明净 透彻 幽寂 清寒的尘外世界 为人排解尘念 唤起遐思布设了一种适宜的氛围 参考答案 上句 视觉 静景 写山中月色 下句 听觉 动景 写山间泉鸣 5 最后两联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的 解析 如何表达 意在考查抒情方式 一般包括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类 从 迹入尘中 心期物外 须惆怅 忍更 等关键词句可以看出作者是直抒胸臆 参考答案 直抒胸臆 最后两联说自己为尘世所累而不想有所求 穿越松柏蔽空的山路会惆怅不已 且一定要题诗留念 体现了诗人对世俗的厌倦 对淡泊生活的追求 对庐山清幽之境的留恋 技法指导文言文断句方法 礼记 学记 有 一年视离经辨志 即入学一年后考经文的句读 辨别志向所趋 的说法 可见断句是古代教育的第一步 近几年高考题中断句题也不断出现 其实不必对断句题望而却步 只要掌握了文言句式 虚词 实词等 句读之不知 惑之不解 的情形便不会出现 1 读全文 通大意看到一个文段 应先判断它属于什么文体 如叙述性文段 要了解基本情节 人物对话等 要知道谁与谁对话 讲的什么话等 说理性文段 要了解想表达什么意思 想阐明什么观点等 2 标名 代 词 定主宾随时标出文段中的名词 代词 如人名 地名 官名 器物名 动植物名 时间等 它们可以辅助断出句读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3 抓标志 巧断句标志主要包括 1 表对话的字眼如 曰 云 言 曰 等 一般情况下在其后要停顿 2 专居句首的虚词 包括关联词 如 夫 盖 初 岂 故 虽 然 纵 使 若夫 假令 向使 已而 至于 等 这些词往往有领起全句的作用 是断句的标志 3 专居句末的虚词如 矣 乎 哉 与 耳 也 焉 等常用在句末 在其后可断句 4 固定结构文言文中存在很多固定句式 掌握它们有利于提高断句能力 4 看句式 修辞 做参考古人写文章多讲究节律以求音乐美 行文中常常上下句用相同的结构 以使语句整齐对称 这也可供断句时参考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对点小练用分隔号 给下面的文言文断句 所憎者有功必赏所爱者有罪必罚存善天下鳏寡孤独振赡祸亡之家其自奉也甚薄其赋役也甚寡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 选自 六韬 盈虚 解析 断句的关键是看结构和抓标志性词语 断句前首先要反复默读文句 做到意通句顺 认真体会词语含义和词语间的关系 抓住一些标志性词语 如名词 虚词和对称的结构特点等 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地断开文段 文段中 所 者 两句是一样的句式 可以准确找到断句处 存善天下鳏寡孤独 振赡祸亡之家 都是动宾结构 虽然不是对偶 但句式也大致一样 可以找到断句处 两个 其 也 句对偶 可以找到断句处 故 字常用于文言文句子的开头 其前也应断开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答案 所憎者有功必赏 所爱者有罪必罚 存善天下鳏寡孤独 振赡祸亡之家 其自奉也甚薄 其赋役也甚寡 故万民富乐而无饥寒之色参考译文就是自己憎恨的人 只要他有功劳也一定会赏赐 就是自己喜爱的人 只要他有罪过也一定会处罚 好好地安抚天下所有的鳏夫 寡妇 孤儿和独身之人 赈济因灾祸而濒临破亡之家 而对待自己却非常简约 征募的租税役夫也很少 因此 广大百姓富足而快乐 脸上没有饥寒的神色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志不强者智不达名句诵读1 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文天祥 过零丁洋 2 男儿何不带吴钩 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 南园十三首 其五 3 了却君王天下事 赢得生前身后名 辛弃疾 破阵子 4 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 曹操 龟虽寿 5 老当益壮 宁移白首之心 穷且益坚 不坠青云之志 王勃 滕王阁序 6 俱怀逸兴壮思飞 欲上青天揽明月 李白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7 刑天舞干戚 猛志固常在 陶渊明 读山海经 8 黄沙百战穿金甲 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 从军行 其四 9 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杜甫 望岳 10 安得广厦千万间 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素材趣读1 宏伟奇丽 不同寻常的风光 常常在艰险深远的地方 不是有志向 有魄力 有主见 能坚持 并得到一定外界条件帮助的人 是不可能到达的 本文展示了王安石志在 非常之观 的胸襟抱负和不随流俗 不避险远的追求精神 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可以无悔矣 他这种百折不挠的进取精神 使他后来 意行直前 敢当天下大事 成为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2 埃里克是盲人 他15岁时 就迷上了攀岩运动 他曾取得了攀岩5 10分的好成绩 5 14分是当时的最高分 1999年1月 他遇见了攀登过珠穆朗玛峰的地理学家帕斯克尔 思克达罗 帕斯克尔问他 想不想去登珠穆朗玛峰 于是这两个志同道合的人一拍即合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珠穆朗玛的南主峰 高度8229米 靠中国西藏的一面 有三千多米高的悬崖 靠尼泊尔的一面 是两千多米高的峭壁 这里是许多登山队员最后无功而返的地方 关口处的长达600米的 刀刃般的山脊由冰雪和破碎的页岩组成 跨越它只能在冰镐的帮助下一步一步地挪动 埃里克可以感觉到岩石碎片从冰镐下剥落 听见它们掉进冰雪深渊的回声 最后 当埃里克费力地登上了顶峰的最后一道峭壁时 他一下扑倒在峭壁顶上 开玩笑地说 我庆贺天终于放晴了 他终于向世人证明他已迈入世界上最优秀的登山运动员之列 他说 这也是顶峰 是挑战 生活中处处都有顶峰 有挑战 关键是你要知道怎样下定决心去征服它 永远对失败说 不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美文品读 夏入褒禅山汪明松我是在德保团长和宝喜政委做伴下走进安徽含山县北十五里的褒禅山的 那日 天空密布的阴霾凝固成无垠的水泥板块 压得人喘不过气来 三伏酷暑 天阴闷热 我们下车走上几步 淋漓大汗湿透了衬衫 黏胸粘背 难受得人用手前拽后扯 步行不到200米有一平旷之地 伟大革命导师列宁赞誉的 中国11世纪的改革家 王安石的巨型塑像 竖立在平旷之地中央 傲骨挺立 浩气凛然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王安石塑像后就是褒禅山 山上丛林苍翠葱郁 雾气氤氲 怪石嶙峋 山势陡峭 与其他名山相比 褒禅山奇特之处在于只见满山突兀怪石 不见泥土 树木全都生长在石头缝里 当地人称满山石抱树 满山树抱石 山下是闻名遐迩的华阳洞 洞口左右两侧的墨玉石碑上 分别镌刻的是当代大书法家舒同题写的 天下第一名洞 以及北宋政治家 改革家 文学家王安石手书的 华阳洞 952年前 王安石在褒禅山下华阳洞口所见的侧出之泉 千年不涸 至今依然从洞口岩石缝隙潺潺流出 洞前有座造型别致的多孔小桥 与登山入洞之路相连 桥下泉水汇集成潭 清澈见底 潭面弥漫雾霭 缱缱绻绻地飘出山林 伫立洞前潭边 阵阵沁人心脾的山风扑面而来 距潭一步之外是炎炎夏日 向潭边跨入一步便感秋天的清新凉爽 仿佛置身梦幻仙境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褒禅山的精髓是华阳洞 于是我们没有登山访古览胜 没有攀崖倾听蝉鸣鸟语 没有倚树吮吸森林氧气 没有步入褒禅寺大殿缄默无言表虔诚 没有跪拜寺后高塔求得前程好运 径直兴致勃勃地走进华阳洞 探寻洞内奇伟 瑰怪 险妙的绝境 我们弯腰侧身低头 顺洞势走走停停 缓慢前行 或共赏洞壁岩石刻着的历代文人雅士字画 或被洞内奇形怪状重重叠叠的灵石吸引 或见千姿百态的钟乳石 倒挂如织女晾纱 藏首露美人鱼尾 卧岩龙腾虎跃 直立宛若擎天一柱 洞内摩崖壁画 惟妙惟肖 栩栩如生 有西域高僧之特征 洞 越走越深 越走越险 越走越寒 越走越诡谲 遽然 洞内陆路被一条河流阻断 大家只能乘一叶小舟 手拉纤绳渡河 此河 是洞中千百条汩汩淌出的溪流汇聚而成的 五颜六色的霓虹灯 照得河水色彩斑斓 我侧身掬起明净冰寒的河水 浑身倏地有一种透心的凉爽 技法借鉴 主题阅读 过了这条河 华阳洞豁然开阔了许多 我们随洞曲折迂回 不断发现洞中有洞 洞上有洞 洞下有洞 洞洞相通 借手电光束 望洞上之洞高远莫测 望洞下之洞如渊万丈 望洞之岔洞深邃不知尽头 但闻得洞内泉水声哗哗作响 我们深入洞中八九百米处 见右旁石壁刻有 荆公回步 四字 方知晓王安石当年探洞由此折回 后来 王安石在他的千古名篇 游褒禅山记 里 对自己半路返回 没能坚持到底 终成遗憾懊悔莫及 他写道 而世之奇伟 瑰怪 非常之观 常在于险远 而人之所罕至焉 故非有志者不能至也 王安石其实是借景抒怀 即事明理 诚如斯言 无论治学或创业 要想获得成功 必须具有坚定的志向 顽强的毅力 不避险远 不畏劳苦 锲而不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美德防诈测试题及答案
- 2025年房地产估价师案例与分析考试真题及答案
- 2025广东广州市黄埔区龙湖街道招聘党建专职组织员、政府聘员3人考试参考题库附答案解析
- 节能知识宣传培训课件
- 2025年社区零售业态创新与数字化运营模式创新对社区公共服务效能提升实践研究报告
- 合作学习:革新高职高专英语课堂的有效路径
- 教师招聘之《幼儿教师招聘》考试押题卷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通关模拟卷含完整答案详解(各地真题)
- 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题库汇编附答案详解
- 2025年教师招聘之《小学教师招聘》考前冲刺模拟题库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医疗机构药品管理法
- 有限空间第三方承包安全协议书
- 地毯更换简易施工合同协议书
- 实验小学二年级体育集体备课教案
- 西方文化概论(第二版)课件全套 曹顺庆 第0-6章 绪论 西方文化的渊源与流变、西方文学 -西方社会生活与习俗
- 百年郎酒试题专项测试题及答案
- 托管中心学生托管合同协议书
- 高中生物近5年生物高考真题分类和解析(神经调节)
- 押金管理制度
- 人教版(2024) 七年级上册英语培优补差教学工作计划
- 职业素养提升第2版(大学生职业素养指导课程)全套教学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