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0课诗歌赏析一、饮酒(其五):1怎样理解诗中的“而无车马喧”与“心远地自偏”?答:作者酷爱田园生活,厌恶官场的虚伪和争斗。归隐田园,没有了官场烦琐的应酬和功利性极强的交往,所以说“而无车马喧”。又因为作者的内心保持纯洁质朴的本性,哪怕是身处浊世,也似隐居山林,所以说“心远地自偏”。2作者身处闹市,却能有悠闲清静的感觉,其原因可用诗中“心远地自偏”来概括。3本诗中物我两忘、千古流传的诗句是“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4“悠然见南山”刻画了诗人悠闲自得的形象。5请描绘一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表现的优美画面。答:我怡然自得地徘徊在东篱边,顺手采撷几朵野菊,不经意间抬头远眺,烟霭中渺远的南山依稀可见。6“采菊”这一动作中包含着诗人怎样的情趣?答:这不是一般的动作,它包含着诗人热爱自然、超脱尘世的情趣。7“见”字生动地描绘出了作者在东篱下采菊的悠闲,不是有意去望,而是无意所见,把人和物融为一体,从而很好地表现出诗人恬静的心情。“望”、“看”好像是有意地远看,使人和物拉开一段距离。8说说“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有什么关系?答:“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表面上是写太阳下山了,倦鸟也知道还家,实质上是劝告人们不要奔波于黑暗污浊的官场之中,要返回到美好宁静的大自然的怀抱。这两句诗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所表现的思想感情是一致的。9“此”指作者的隐居田园,“真意”指人生的真理、真谛。10诗歌的最后两句“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达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答:“真意”即人生的真理、真谛。作者说对于这种人生真理,本想说明白,却又不可言传,表达了诗人洁身自好、远离浊世、回归自然的愿望。11“菊花”与“真意”之间有什么联系?答:说明作者爱菊,追求菊花的高尚品格,“采菊”这种悠闲自得的生活正体现了诗人的清高自洁、不慕荣利。诗人认为有菊花般品格的人和拥有爱菊这种闲适生活的人才是真正有意义的。12诗人在与大自然的亲近中获得了恬静、悠然、闲适的心情。13本诗借“饮酒”抒情,表达了诗人恬淡闲适、淡泊名利的思想感情。14诗歌的主旨是什么?答:诗歌描写了诗人归隐田园后自在闲适的心情,表达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和对官场的厌恶。二、复习行路难(其一):1从“停杯投箸”和“拔剑四顾”这两个细节中,我们可以读出诗人内心苦闷、抑郁不平的心情。2诗中“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这两句是怎样运用象征手法抒写情怀的?答:诗人用“欲渡黄河”和“将登太行”来象征自己的宏大理想。用“冰塞川”和“雪满山”来写道路的艰难,象征仕途险恶。3“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诗人这样写的言外之意是什么?答:诗人盼望自己也有姜太公和伊尹那样的官运。4诗歌的最后两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广为流传,请你分析一下原因。答:这两句诗用高昂乐观的调子,唱出了人们对理想追求的美好愿望,纵有艰难险阻,也要不懈追求,坚信自己的理想、抱负总有实现的一天。5诗人的思想感情经历了怎样的变化?答:从怀才不遇和仕途不顺的茫然,到对仕途前程的期盼,再到坚信自己的理想一定会实现。6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作者在诗中抒发了因政治上遭遇挫折而产生的愤激之情,抒发了自己的理想和愿望。三、复习茅屋为秋风所破歌:1各用一个短语概括四个自然段的意思。(每一个短语不超过5个字) 答:秋风破屋图。群童抱茅图。屋漏无干图。遥想广厦图。2“八月秋高风怒号”一句在诗中有什么作用?答:有两种作用:一是描写自然环境,交代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并渲染了特定的气氛;二是烘托出诗人悲凉的心境,为下文写诗人忧国忧民的伟大胸襟蓄势。3对于南村群童的举动你是如何理解的?答:以群童的顽劣、无所顾忌来表现诗人的年老无力;群童是无知的,当时的社会背景出现这种情况是正常的,就作者来说是无可奈何的。4“自经丧乱少睡眠”中的“丧乱”是指什么?答:指安史之乱。5读了这首诗,你看到了一个怎样的诗人形象?请用诗中的句子描绘一下。(3分)示例: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答:(1)年老体弱唇焦口燥呼不得,归来倚杖自叹息。(2)生活贫困布衾多年冷似铁。(或“床头屋漏无干处”)(3)忧心国事自经丧乱少睡眠。(4)关心天下“寒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6你是怎样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的?答:两句诗展现了诗人爱及天下的博大襟怀。一场暴风雨袭击了他的茅屋,也触动了作者一贯的忧国忧民的情怀。秋风、秋雨的威力,贫困、流离失所的生活,都没能击垮作者。面对这样的现实,诗人从个人“长夜沾湿何由彻”的痛苦,一跃联想到风雨中千千万万衣食无着落的穷苦百姓,从沉思中振作起来,发出“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的呼喊,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关心人民疾苦的博大胸怀和崇高理想。7诗中运用了描写、叙事、抒情等表达方式,请各举一例。答:描写,如“俄顷风定云墨色,秋天漠漠向昏黑”;叙事,如“南村群童欺我老无力,忍能对面为盗贼”;抒情,如“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8作者在诗中抒发了怎样的情怀?答:这首诗描写了诗人对贫苦生活的真实感受,表现了诗人推己及人、舍己为人的博大情怀。四、复习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1诗歌的前10句重在写雪景,后8句重在写送别。2本诗以“雪”为线索,“雪”共出现四次,依次组成四个画面,请用简明的语言概括四幅画面的内容。答:(1)八月飞雪苦寒图。(2)军营饯别奇寒图。(3)东门惜别惆怅图。(4)别后雪地思乡图。3请对“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这两句诗作一些赏析。答:这两句诗运用比喻的修辞,以春花喻冬雪,揭示出雪洁白、鲜润的特点,为寒冷的边塞增添了无限春意,表现了作者的欣喜之情。4说说“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两句诗在结构或写法上的妙处。答:结构上:承上启下,由咏雪过渡到送别。写法上:用对偶、夸张和寓情于景的写法,写出了天寒地冻、愁云满天的景象,表达了对友人的担忧之情。5请对“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这两句诗作一些赏析。答:在白雪的辉映下,那面静止的红旗多么瑰丽。以纷纷下辕门的“暮雪”映衬冻不翻的“红旗”,以“动”衬“静”,以“白”衬“红”,表现了送行人郁结不开的惜别情意。其中的“掣”字用得十分精确,真实地描绘出红旗被冻住了,北风吹着也不飘动的情状。诗句所描绘的景象奇特而壮美。6诗中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这两句与李白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在表达感情方面的相同之处是什么?答:写友人已去而诗人仁立远望的情形,表现了诗人依依惜别和无限惆怅的心情。二者都写出了分手时凝望友人远去的情景,表达了依依不舍之情。7“雪上空留马行处”一句中的“空”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对朋友此行的担忧之情。与朋友分别时依依不舍的感情。不知自己何时返京的惆怅之情。8诗歌的主旨是什么?答:本诗描写了唐代边地特有的奇异风光,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之情。(具体分析,诗中有四种感情:对雪景之美的欣喜之情。对朋友此行的担忧之情。对朋友依依不舍的感情。不知自己何时返京的惆怅之情。)五、复习己亥杂诗:1“浩荡离愁”这一词语直接描写了诗人的心境。2怎样理解“浩荡离愁”?答:作者心中有无限的离愁别绪,有对清王朝危机四伏的现状的担忧,也有对朋友的怀念和对京城的留恋。3诗人为什么不说“夕阳斜”,而说“白日斜”?答:这正好与作者当时的心情相吻合,也隐喻当时国势渐颓的社会现实。4怎样理解“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答: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公共卫生机构消毒防疫及环境保洁服务协议
- 2025年特种材料采购与高效运输服务专项合同
- 2025年文化创意产业融资担保合作协议
- 2025年雇佣中国员工劳动合同范本
- 2025年检验多选试题及答案
- 续签劳动合同
- 2025年在线教育平台用户增长与留存策略:在线教育平台用户激励与留存策略报告
- 2025年新型城镇化建设可行性研究评估报告
- 2025年海洋生态保护政策与海洋生态环境治理能力建设报告
- 2025年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利用的数字文化遗产保护人才培养研究
- 小儿气道麻醉管理
- 祠堂修缮勘察方案(3篇)
- 中国木质纤维素行业市场规模及投资前景预测分析报告
- JG/T 11-2009钢网架焊接空心球节点
- 林地征占用协议书
- 合规审计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工程总承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发展趋势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2025-2028版
- 老年髋部骨折围术期护理临床实践专家共识2024版解读
- 中国胎教行业市场调研分析及投资前景预测报告
- 储能电站施工方案新建项目
- 《GNSS测量技术与应用》 课件 4.10GNSS控制测量技术总结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