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无名医家验集.doc_第1页
历代无名医家验集.doc_第2页
历代无名医家验集.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历代无名医家验集 冰片点伤寒舌出 临安民有因病伤寒而舌出过寸,无能治者,但以笔管通粥饮入口。每日坐于门,一道人见之,咨嗟曰:“吾能疗此,顷刻间尔,奈药不可得何。”问所须,乃梅花片脑也。道人屑为末,掺舌上,随手而缩,凡用五钱,病立愈。医说引夷坚志(宋代) 【按】梅花脑,或曰脑子,或曰片脑,均是冰片的别名,正名为龙脑香。本草纲目也引夷坚志此条文字,剂量为“半分”。此药辛甘而性凉,直透心窍,因“舌为心苗”,所以刺激使舌收缩。这是伤寒病后之症。 服麻黄洗浴治伤寒 一人患喉肿痛,食不得下,身热头痛,大便不通。医之论纷然,皆谓热,当服凉药。有一善医云:“脉紧数,是感寒气所致。”众医不从,善医者曰:“我有法验得寒热:浴室中坐火,用炒木葱汤沐浴,若是病热,则此暖处必有汗,而咽喉痛不减;若是感寒,则虽沐浴无汗。”患者然之,遂入沐,淋洗而有汗。就浴室中服麻黄一服,须臾大汗出,大便通,即时无事。众医钦服。凡辨热病与感寒,皆可用此法。名医类案引医余 【按】鉴别寒、热的诊断方法很多,此法不宜轻试。本条文字所列的症状,有身热、有头痛、有脉数、有喉肿痛、有大便不能,应当诊为热病;即使有外寒束缚(因见脉紧),也是外寒内热,用坐火、葱汤、麻黄等法治疗,在北人、体实严寒者尚可适用,而南人、体虚、外寒不甚者,不尽相宜。因地制宜,因人而施,是中医辨症论治的特点。 疯疾损目 乌程之南浔庄廷珑,少患疯疾,延良医治之,谓疾愈当损目,试之,果然。迁珑遂妄以“盲史”自居。大狱记 【按】庄迁珑写了一部明史稿本,请一些大老题了词,康熙皇帝为此兴起了清初最大的文字狱,在大狱记中记载很详。中风病残留疾患,未能断根,临床上谓之“后遗症”,是很普遍的事。记得有一记载,好象是宋代著小儿药证直诀的儿科名医钱仲阳,他患严重的风湿症,当时有医建议服千年茯苓。请人入深山觅得,他坐着藤床亲自去验看,挖得了,如法服用。果如医生之言,叫他时时存想,把思想集中在一足上(这可能也是气功方面“以意引之”的方法),结果他全身的风湿症者得全愈,仅废了一足。又记得有一热毒盛发之症,医生用了“以意引之”的技巧,告拆病人当在右足上发一极重的痈毒,叫他经常注意此处。结果确是把热毒引聚、集中在一处,而由足上发泄。这种以意志来转移病毒,可说是中医治疗的一法。“疯”字有二义:一是疯颠,一即风湿病。 加减银翘散治鼠疫 倍文斋,清代厦门人。传有加减银翘散,治鼠疫初起。鼠疫约编 拱辰丹治鼠疫 清代末年,有存心堂秘制八宝拱辰丹三方,专治鼠疫危症。鼠疫约编 【按】从这二条记载,可知清代末年,鼠疫曾传染于厦门等地。疫疾是急性传染病,在医疗条件差的旧社会,如果有人肯施送暑药,病者远近往求,是能起到很大作用的。但缺点是有适应、有不适应,缺乏针对性,略举几个例子:宋代苏东坡,曾在苏沈良方中很宣传圣散子,他说:“某年春,杭州民病,得此药,全活不可胜数。所用皆中下品药,略计每千钱得千服,所济已及千人。黄州连岁大疫,所全活者不可胜数。”疗效似乎很可信。但又见到很多笔记,写圣散子很多年中害人不少,服之反死。其原因何在?这主要是由于静止地对待人和疾病、药和岁气等问题:查圣散子为草果、高良姜、藁本、柴胡、防风、细辛等被祛风发表等二十味药的组合,总的性质是偏温的。如在寒湿偏胜的暑疫,是对症的;若在燥热流行的岁气,如笔记中形容那样“下咽即毙“,也有可能。 再如,五十年前,杭州时疫流行,进步文学家章太炎先生也精于医学,用白虎汤治之有效,著文刊于报端,救活了很多人。次年上海时疫,遵用白虎汤则多救,广益中医院用紫雪丹、至宝丹,结合西医盐水补液,效果极好。这是因为虎汤是阳明经药方,治暑热在气分; 而紫雪丹、至宝丹则是暑热由血分而陷入心包的治法。 再如,二十年前,小儿乙型脑炎在成都用白虎汤有效,在北京用白虎汤则反偾事;改辙用凉营开窍、解热止痉法,得以挽救了不少人。 以上都是说明要理解自然环境对人造成的疾病,自然环境不是静止不变的,人的循环是动的,因而疾病在人体内也不能是静止不变的,必须不执成方,不囿旧说,辨症明确,而后论治,才能不致造成圣散子那样的问题。 哮喘紫金丹 宋代有一妇人患哮喘十年,遍求医者皆不效。忽有一道人货紫金丹,漫购一服,是夜减半,数服顿愈。遂多金丐得此方子,屡用以救人,特为神灵。奇效良方引本事方 【按】哮喘紫金丹是砒霜、豆豉二药,做成比绿豆小的丸子,治寒哮极有效。 但我有三位同学都在使用上发生过副作用,今略述之:因此丸治哮有效,我们在学校临床时常用之,都有一些经验,但学校(私立上海中医学院)附设的门诊部,是慈善性质,每处一方,即送药一帖,所以在校临床时,没有发生过问题。 毕业后同学大家开业行医,一人在门诊上开三天量,药店配丸药是三小包,病人拿回家看看,少得很,于是三小包合起来一同吞了。因为每服三分,三包黄九分,所以仅发生了小小事故。 另一位同学是在解放后下家村巡回医疗时,给一老妇人治疗,开了七天量,病人“恨病吃药”七包嫌其少,一起吞了,共二钱一分。紫金丹的配合,根据普济本事方,是豉四砒一的比量。服量已占四分强,不免有中毒现象出现,经抢救后即安。 第三位同学的一个病例,大约用药时间过长了一些。病员因其他疾病身故,发现有肝中毒问题,后经法院请人鉴定,有人认为砒毒有累积作用,但此人的病故,肝中毒不是主要原因,故未成为事故。 我在北京中医研究院专题研究哮喘一百例,没有用过紫金丹。一方面是用其他药方,如小青龙汤加减、玉屏风散回减、自制安金膏,配合钟乳石、紫河车、洋金花燃吸等,疗效在十分之八、九间。另一方面,三位同学的事情总萦在脑间,对此药不免有些缩手。有时虽遇紫金丹的适合病例,但仍用他药代之,也能奏效。主要还是让病员平时加强肺部的锻炼。 我赞许紫金丹的疗效,但必须明白告知病员:只服一包,不可因为丸小、药少而自己增添。或者在病房中用之,每天给一次药。最重要的是,要计算砒毒在人体内的分解、排泄、存留、累积等因素及其可致中毒的极量。这样,紫金丹仍能不失为好药。 华池水治咯血 松阳道人不知何许人。万历初云游至桂阳州,与樵牧杂处,曰:“吾能疗人疾,即取药于脏腑,非金石草木之比也。”授徒数人,皆为名医。有咯血者延之往视,松阳道人命以舌舐红纸,视之曰:“脾未绝,可疗也。”扶起坐,以已华池水日饮之,病者起,神气渐复。湖广通志 【按】“取药于脏腑”一语,可知松阳道人是以养生法治病,也可以说“调动主观能动力”。此病人劳瘵咯血,用他自己的唾津(己华池水)治之。 粪桶箍灰治发泉 顷有一人,指缝中因搔痒遂成疮,有一小窍,血溅出不止。用止血药及血竭之类,亦无效,数日遂不起。后有一人,于耳后发际搔痒,亦有一小窍出血,与前相似,人亦无识者。适有一道人言:“此名发泉,但用多年粪桶箍,晒干烧灰,敷之当愈。”果如其言。医说(宋代),又名医类案引 【按】医说的作者李杲把这一死一生的两例写在一处,我认为他对指甲内可能藏有细菌,随便搔痒,可造成意外,有提出警戒之意,是可取的。 过去大便木桶都用竹箍,目前则大都已改用铜、铁了。这一道人用箍烧灰敷于发际出血处,可能利用人中黄(即人屎)清热解毒之意。如千金方中,“鼻衄不止,人屎尖烧灰,水服一二钱; 并吹鼻中”一节,其意亦相类。 【舟客按】由此节可知古人“秘方”中多有怪药、怪方,古人不悟其实,然确有效,便信手载之,而今人更昧其意,斥责有加。若吾辈深为探求,应有所得。 鳗鱼愈瘵疾 越州镜湖有赵长者家,女年十七八,染瘵疾累年不愈。女谓母曰:“妾无由脱此疾,与妾新衣梳裹,仍将棺木盛我,送长流水中,令我清凉逍遥化去。”母曰:“不可。”女曰:“不依妾言,我即自尽,仍教传染家中不绝。”父母不奈何,乃依此语。有钱清江打鱼赵十,于沙滩见一棺木,乃开见一女子,遂扶棺木抱下船中,与饭并羹。女云:“告你逐日与我此羹并饭。我得安后,家中报谢你。”后果获大安,赵十夫妇寻赵长者家,其家大惊喜,问女如何得命?女曰:“赵十日日煮鳗羹供我食,食觉内热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