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水泥浆水玻璃 水泥浆的功能是固井 功能分析试剂 防火剂 黏合剂 水泥浆由水 水泥 外加剂和外掺料组成 性能 特点 无色正交双锥结晶或白色至灰白色块状物或粉末 能风化 在 100 时失去 6 分子结晶水 易溶于水 溶于稀氢氧化钠溶液 不 溶于乙醇和酸 熔点 40 48 低毒 A 涂刷材料表面 提高其抗风化能力 B 加固土 C 配制速凝防水剂 D 修补砖墙裂缝 E 硅酸钠水溶液可做防火门的外表面 F 可用来制作耐酸胶泥 用于炉窖类的内衬 加固土壤 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 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成硅 胶和硅酸钙凝胶 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 使土壤的强度和承 载能力提高 常用于粉土 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 称为双液注浆 配制速凝防水剂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 用于堵漏 填缝等局部抢修 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 一般为几分钟 其中四矾防水剂 不超过 1min 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加 固 土 壤 将水玻璃与氯化钙溶液交替注入土壤中 两种溶液迅速反应生 成硅胶和硅酸钙凝胶 起到胶结和填充孔隙的作用 使土壤的 强度和承载能力提高 常用于粉土 砂土和填土的地基加固 称为双液注浆 1 固定和保护套管 钻井过程中所下的套管 都必须通过 固井作业将它固定起来 套管外的水泥石可减少地层对套 管的挤压 2 保护高压油气层 当钻遇高压油气层时 易发生井喷事 故 要提高钻井液密度以平衡地层压力 钻完高压油气层 后 必须下套管固井 将高压油气层保护起来 3 封隔严重漏失层和其他复杂层 当钻遇严重漏失层时 可采取降低钻井液密度和 或 加堵漏材料的方法钻井 钻完严重漏失层后 也必须下套管固井 将它封隔起来 使它不影响后面的钻井 当钻遇其他复杂层 如易坍塌地 层 时 也可在钻完该层后用下套管固井的方法解决 用途 速 凝 防 水 水玻璃可与多种矾配制成速凝防水剂 用于堵漏 填缝等局部 抢修 这种多矾防水剂的凝结速度很快 一般为几分钟 其中 四矾防水剂不超过 1min 故工地上使用时必须做到即配即用 水泥 水玻璃双液浆是以水泥和水玻璃作为灌浆材料的主剂 按要求的比例同时注入双液混合器内使其充分 混合形成双液浆 这种双液浆具有价格便宜 无毒 凝结时间短 速度快 结石强度高等特点 不仅具有水泥浆液的优点 而 且还有化学浆液的一些特性 凝结时间可以从几秒钟到几十分钟任意调节 灌后结石率可达 100 可灌性比纯水 泥浆明显提高 浆液中水玻璃含量与凝结时间关系 水玻璃的掺入量一般在水泥浆体积的 25 一 60 之间时 凝结时间较短 变化平缓 水泥 水玻璃双浆液试验成果表明 水泥 水玻璃双浆液的凝结时间呈以下规律 1 水玻璃模数较大时 SiO2 含量高 凝结时间短 结石强度高 水玻璃模数较小时 SiO2 含量低 凝结时 间相对较长 结石强度较低 2 其它条件相同时 随水泥浆浓度的增加 凝结时间缩短 3 其他条件相同 水玻璃浓度为 30 50 Be 时 水玻璃浓度减小 凝结时问缩短 4 其他条件相同时 水玻璃与水泥的体积比在 0 3 1 1 1 范围内时 水玻璃用量较少 凝结时间较短 水玻璃酸碱性对双浆液的影响 水玻璃化学灌浆材料大致分为在碱性区域凝胶化的碱类浆材和中性一酸性区域凝胶化非碱类浆材 即所谓的碱 性水玻璃和酸性水玻璃 碱性水玻璃浆液的主要缺点是凝胶体有脱水收缩和腐蚀现象 主要是因为发生 SiO2 的溶脱现象 其耐久性较 差并对环境有污染 酸性水玻璃可在中性区域内凝胶 凝胶体没有碱溶出 不存在碱性水玻璃的腐蚀现象和环境污染问题 耐久 性较好 双浆液结石的强度问题 试验表明 水泥 水玻璃双浆液结石的抗压强度主要取决于水泥浆液的水灰比 并与水玻璃溶液的浓度 水 玻璃与水泥浆液的比例有关系 1 水泥浆浓度的影响 水灰比越小 结石的抗压强度越高 2 水玻璃溶液浓度的影响 水玻璃溶液的浓度对结石的抗压强度影响较为复杂 当水灰比较小时 随着水玻 璃浓度的增加 不同龄期结石的抗压强度均提高 现场施工中水灰比一般为 0 6 当水灰比较大时 则随着水玻 璃溶液浓度的增加 不同龄期结石的抗压强度均出现不同程度的降低 当水泥处于中间状态时 如水灰比为 1 则 规律性较差 水玻璃溶液的浓度对结石早期及后期强度影响不同 结石早期强度随水玻璃溶液浓度的增加而增大 而后期强度则是水玻璃溶液浓度越小抗压强度越高 3 水玻璃与水泥体积比 s c 的影响 水泥与水玻璃进行化学反应时 要有一个合适的比例 在这个比例时 反应可以完全 结石强度最高 当水泥浆水灰比较大时 W C 1 S C 越小 结石强度越高 当水泥浆水灰比较 小时 适中的 s c S C 0 4 0 6 结石强度更高 一般认为 使用较浓的水泥浆 W C 较小 水玻璃用量 也相应较多 使用较稀的水泥浆时 W C 较大 则应使用较少的水玻璃 S C 对双浆液结石早期强度及早期强度 的增加影响较为明显 S C 越小 浆液结石的早期强度越高 强度增长越快 根据上述试验结果 在锦屏辅助洞涌水封堵灌浆过程中 选择水玻璃掺人量为水泥浆体积的 30 开展现场灌 浆生产性试验 效果得到验证 水泥 水玻璃双浆液拌制水泥 水玻璃双浆液拌制 水泥浆液采用 ZJ 一 400 型立式高速耐磨搅拌机拌制 然后输送到立式双桶储浆搅拌机内 水玻璃直接倒入储 浆桶中 两种浆液均采用 3SNS 型灌浆泵或 BW200 40 灌浆泵直接泵入 不同的是输送水玻璃的灌浆泵上安装带控制阀的回浆管 以控制两种浆液的配比 5 灌浆管路连接及浆液控制 双液灌浆中的浆液变换 双浆液的凝结时间也可通过调节水灰比 水玻璃浓度及水泥浆与水玻璃比例来调节 双液灌浆管路连接 可以在孔口混合 也可在孔底混合 孔口浆液混合器安装于灌浆孔口 每个灌浆管路均 安装了自制的高压逆止阀 以防止浆液倒流堵塞灌浆管路 施工过程中 为防止因瞬时高压造成事故 针对可能 超压灌浆的特殊情况 10MPa 采取在泵前安装自制的高压卸压安全阀的措施 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孔底混合是通过孔底混合双液塞实现的 灌浆时两种浆液 水泥 和水玻璃 分别从塞子内管和外管进入孔底以充分混合 而灌浆过程 中所使用的外管与内管是可拆卸的 在施工过程中 取得了两种浆 液以 60 70 L min 的速度快速注入的正常数据 相关的管路连接 见图 2 所示 根据不同的孔深 采用不同长度的双液灌浆塞 这给 施工带来了极大的方便 双液灌浆控制 堵漏灌浆最重要的是凝结速度和结石强度 因此需准确控制浆液配比及凝结时间 主要措施 是严格控制两种浆液的配比 特别是水玻璃的注入量 施工过程中采用回浆管控制流量的方法得到解决 浆液的结束标准 所有裂隙 岩溶管道型渗水环境涌水封堵灌浆结束标准 采用在设计压力下 当吸浆量小于 10 L min 时 继续灌注 10 min 结束该段灌浆 2 7 特殊情况处理 1 灌浆过程中遇断层 岩脉 溶洞等异常区时 应加强异常区可能连通部位的观测 为节省浆液用量 当发 现跑 冒 串 漏浆现象必须及时封堵处理后方可恢复灌浆 2 灌浆工作必须连续进行 若因故中断 必须马上处理 尽早恢复灌浆 如果中断超过 30 min 则应进行钻 孔冲洗 如冲洗无效 则应扫孔 恢复灌浆时使用开灌比级的水泥浆进行灌注 如注入率为中断前的 90 以上 即可采用中断前水泥浆的比级继续灌注 如注入率为中断前的 70 90 逐级加浓浆液继续灌注 如注入率小 于中断前的 70 且在短时间内停止吸浆 则该段灌浆应视为不合格 3 灌浆施工过程中发现冒浆 漏浆时 根据具体情况采用嵌缝 表面封堵 降低压力 加浓浆液 限流 限 量 间歇等方法进行处理 若漏的是水或稀浆时可继续灌注 若漏的是浓浆时降低压力 直至漏浆停止 逐渐升 压至原来压力继续灌注 如降压无效再变浓水灰比灌注 如降压和变浓均无效 且漏浆量接近注入量 停止灌注 进行待凝 待凝时间 24 h 如恢复灌浆后吸浆量接近于零或停止吸浆时 此段作为不合格孔段 视情况进行处理 对间歇灌浆时间超过 30 min 的孔段 采取重新扫孔 重复灌注的方法处理 若遇串浆情况 采用封堵被串孔进行 处理 8 封孔 1 全孔灌浆工作完成后及时封孔 封孔前排除孔内稀浆 将孔内污物冲洗干净 隧洞腰线以上部位的灌浆孔采用 全孔灌浆封孔法 封孔 腰线以下部位根据现场实际情况 灵活采用封堵方法 2 封孔压力不小于 3 MPa 时间不小于 30 min 孔口压摸齐平 3 封孔材料采用掺轻烧 MgO 掺量 4 与水泥重 量比 的高抗渗性水泥浆 强度等级 M25 水泥浆的水灰比不大于 0 5 1 4 对孔口以下 10 15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正版授权】 ISO/IEC TS 6254:2025 EN Information technology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 Objectives and approaches for explainability and interpretability of machine learning (ML) models
- 新解读《GB-T 32598-2016纺织品 色牢度试验 贴衬织物沾色的仪器评级方法》
- 多人投资合作协议书范本与多人股东合作协议书范本(一)5篇
- 新解读《GB-T 30952-2014水位试验台校验方法》
- 新解读《GB-T 31079-2014社区地震应急指南》
- 新解读《GB-T 31156-2014太阳能资源测量 总辐射》
- 建筑行业行业员工劳务承包合同5篇
- 车间工人安全合同范本
- 苗木工程合同范本
- 工厂服装加工合同范本
- 企业创新激励机制与绩效评价体系研究
- 个人养老金微课课件
- 2025电化学储能生产指标管理办法
- 肿瘤患者心理抑郁护理
- 上班员工健康管理制度
- 整机测评报告模板范文
- 2025-2030年中国工程承包行业市场深度调研及竞争格局与投资前景研究报告
- 十个严禁考试题目及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聚氨酯医用材料行业市场研究分析及投资潜力研究报告
- cmmm考试题及答案
- 2025中国中老年营养健康食品专题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