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8.3 空间角与综合问题【三年高考】1. 【2016高考新课标1卷】平面过正方体ABCD-A1B1C1D1的顶点A,/平面CB1D1,平面ABCD=m,平面AB B1A1=n,则m、n所成角的正弦值为(A) (B) (C) (D)【答案】A 2. 【2016高考新课标2理数】如图,菱形的对角线与交于点,点分别在上,交于点将沿折到位置,()证明:平面;()求二面角的正弦值(II)如图,以为坐标原点,的方向为轴的正方向,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即,所以可以取.设是平面的法向量,则,即,所以可以取.于是, .因此二面角的正弦值是.3. 【2016高考天津理数】如图,正方形ABCD的中心为O,四边形OBEF为矩形,平面OBEF平面ABCD,点G为AB的中点,AB=BE=2.(I)求证:EG平面ADF;(II)求二面角O-EF-C的正弦值;(III)设H为线段AF上的点,且AH=HF,求直线BH和平面CEF所成角的正弦值. 4. 【2016年高考北京理数】如图,在四棱锥中,平面平面,.(1)求证: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3)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若存在,求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5. 【2016高考上海理数】将边长为1的正方形(及其内部)绕的旋转一周形成圆柱,如图,长为,长为,其中与在平面的同侧。(1)求三棱锥的体积;(2)求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解析】(1)由题意可知,圆柱的高,底面半径由的长为,可知,(2)设过点的母线与下底面交于点,则,所以或其补角为直线与所成的角由长为,可知,又,所以,从而为等边三角形,得因为平面,所以在中,因为,所以,从而直线与所成的角的大小为6. 【2015高考四川,理14】如图,四边形ABCD和ADPQ均为正方形,它们所在的平面互相垂直,动点M在线段PQ上,E、F分别为AB、BC的中点.设异面直线EM与AF所成的角为,则的最大值为 .【答案】 ,当时,取得最大值. 7. 【2015高考浙江,理8】如图,已知,是的中点,沿直线将折成,所成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 )A. B. C. D. 【答案】B. 8. 【2015高考新课标2,理19】如图,长方体中,,点,分别在,上,过点,的平面与此长方体的面相交,交线围成一个正方形DD1C1A1EFABCB1()在图中画出这个正方形(不必说出画法和理由);()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 所以可取又,故所以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为9. 【2015高考新课标1,理18】如图,四边形ABCD为菱形,ABC=120,E,F是平面ABCD同一侧的两点,BE平面ABCD,DF平面ABCD,BE=2DF,AEEC.()证明:平面AEC平面AFC;()求直线AE与直线CF所成角的余弦值.【解析】()连接BD,设BDAC=G,连接EG,FG,EF,在菱形ABCD中,不妨设GB=1,由ABC=120,可得AG=GC=.由BE平面ABCD,AB=BC可知,AE=EC,又AEEC,EG=,EGAC,在RtEBG中,可得BE=,故DF=.在RtFDG中,可得FG=.在直角梯形BDFE中,由BD=2,BE=,DF=可得EF=,EGFG,ACFG=G,EG平面AFC,EG面AEC,平面AFC平面AEC. ()如图,以G为坐标原点,分别以的方向为轴,y轴正方向,为单位长度,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G-xyz,由()可得A(0,0),E(1,0, ),F(1,0,),C(0,0),=(1,),=(-1,-,),故.所以直线AE与CF所成的角的余弦值为. 10. (2014高考山东卷理科4)已知三棱柱的侧棱与底面垂直,体积为,底面是边长为的正三角形,若为底面的中心,则与平面所成角的大小为( )A. B. C. D.【答案】B 11. 【2014高考全国1第19题】如图,三棱柱中,侧面为菱形,.()证明:;()若,,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解析】(I)连接,交于,连接因为侧面为菱形,所以,且为与的中点又,所以平面,故又,故(II)因为,且为的中点,所以,又因为,故 12. 【2014高考湖北理第19题】如图,在棱长为2的正方体中,分别是棱的中点,点分别在棱,上移动,且.(1) 当时,证明:直线平面;(2) 是否存在,使平面与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若存在,求出的值;若不存在,说明理由. ,由得,解得,故存在,使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为直二面角.向量法:以为原点,射线分别为轴的正半轴建立如图3的空间直角坐标系,由已知得,所以,(1)证明:当时,因为,所以,即,而平面,且平面,故直线平面. 【三年高考命题回顾】纵观前三年各地高考试题, 高考对立体几何的考查,可以发现均以规则几何体为背景,这样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较为容易,考查学生的化归与转化能力、空间想象能力以及基本运算能力. 【2017年高考复习建议与高考命题预测】由前三年的高考命题形式可以看出 ,空间向量的坐标及运算,空间向量的应用,重点考查空间向量的应用求夹角、求距离.课本淡化了利用空间关系找角、求距离这方面内容的讲解,而是加大了向量在这方面内容应用的讲解,因此作为立体几何的解答题,用向量方法处理有关夹角和距离将是主要方法,在复习时应加大这方面的训练力度,题型上空间的夹角和距离主要以主观题形式考查,但有时选择题、填空题也涉及,难度中等偏高,从高考试题来看,利用空间向量证明平行与垂直,以及求空间角是高考的热点,题型主要为解答题,难度属于中等,主要考查向量的坐标运算,以及向量的平行与垂直的充要条件,如何用向量法解决空间角问题等,同时注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运算能力立体几何题型一般是一个解答题,1至2个填空或选择题解答题一般与棱柱和棱锥相关,主要考查线线关系、线面关系和面面关系,其重点是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推理运算能力,其解题方法一般都有二种以上,并且一般都能用空间向量来求解立体几何侧重考查学生的空间概念、逻辑思维能力、空间想象能力及运算能力,近几年凡涉及空间向量应用于立体几何的高考试题,都着重考查应用空间向量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二面角,证明线线平行、线面平行和证明异面直线垂直和线面垂直等基本问题.预测2017年高考,可能以规则几何体为几何背景,第一问以线面垂直,面面垂直为主要考查点,第二问可能给出一个角,计算角的问题,常见的是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平面与平面所成的二面角,这类试题有一定的难度和需要一定的解题技巧,通常要把它们转化为相交直线所成的角;也有可能求距离,试题中常见的是点与点之间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点到平面的距离,直线与直线的距离,直线到平面的距离,要特别注意解决此类问题的转化方法,有可能求点的位置或设置一个探索性命题,突出考查空间想象能力和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复习建议:空间图形中的角与距离,先根据定义找出或作出所求的角与距离,然后通过解三角形等方法求值,注意“作、证、算”的有机统一.解题时注意各种角的范围.异面直线所成角的范围是090,其方法是平移法和补形法;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090,其解法是作垂线、找射影;二面角0180.平面图形的翻折与空间图形的展开问题,要对照翻折(或展开)前后两个图形,分清哪些元素的位置(或数量)关系改变了,哪些没有改变.【2017年高考考点定位】对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部分,主要以解答题的方式进行考查,而且偏重在第二问或者第三问中使用这个方法,考查的重点是使用空间向量的方法进行空间角和距离等问题的计算,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空间向量的运算问题【考点1】空间向量【备考知识梳理】1空间向量的概念向量:在空间,我们把具有大小和方向的量叫做向量.如位移、速度、力等相等向量:长度相等且方向相同的向量叫做相等向量.表示方法:用有向线段表示,并且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同一向量或相等的向量.说明:由相等向量的概念可知,一个向量在空间平移到任何位置,仍与原来的向量相等,用同向且等长的有向线段表示;平面向量仅限于研究同一平面内的平移,而空间向量研究的是空间的平移.2向量运算和运算率,加法交换律:加法结合律:数乘分配律:说明:引导学生利用右图验证加法交换率,然后推广到首尾相接的若干向量之和;向量加法的平行四边形法则在空间仍成立3平行向量(共线向量):如果表示空间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的直线互相平行或重合,则这些向量叫做共线向量或平行向量.平行于记作.注意:当我们说、共线时,对应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可能是同一直线,也可能是平行直线;当我们说、平行时,也具有同样的意义.共线向量定理:对空间任意两个向量()、,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使注:上述定理包含两个方面:性质定理:若(0),则有,其中是唯一确定的实数.判断定理:若存在唯一实数,使(0),则有(若用此结论判断、所在直线平行,还需(或)上有一点不在(或)上).对于确定的和,表示空间与平行或共线,长度为 |,当0时与同向,当0时与反向的所有向量若直线l,P为l上任一点,O为空间任一点,下面根据上述定理来推导的表达式.推论:如果l为经过已知点A且平行于已知非零向量的直线,那么对任一点O,点P在直线l上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t,满足等式 其中向量叫做直线l的方向向量在l上取,则式可化为 当时,点P是线段AB的中点,则 或叫做空间直线的向量参数表示式,是线段AB的中点公式.4向量与平面平行:如果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所在直线与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我们就说向量平行于平面,记作.注意:向量与直线a的联系与区别.共面向量:我们把平行于同一平面的向量叫做共面向量共面向量定理 如果两个向量、不共线,则向量与向量、共面的充要条件是存在实数对x、y,使注:与共线向量定理一样,此定理包含性质和判定两个方面.推论:空间一点P位于平面MAB内的充要条件是存在有序实数对x、y,使或对空间任一定点O,有在平面MAB内,点P对应的实数对()是唯一的.式叫做平面MAB的向量表示式又代入,整理得 由于对于空间任意一点P,只要满足等式、之一(它们只是形式不同的同一等式),点P就在平面MAB内;对于平面MAB内的任意一点P,都满足等式、,所以等式、都是由不共线的两个向量、(或不共线三点M、A、B)确定的空间平面的向量参数方程,也是M、A、B、P四点共面的充要条件5空间向量基本定理:如果三个向量、不共面,那么对空间任一向量,存在一个唯一的有序实数组,使说明:由上述定理知,如果三个向量、不共面,那么所有空间向量所组成的集合就是,这个集合可看作由向量、生成的,所以我们把,叫做空间的一个基底,都叫做基向量;空间任意三个不共面向量都可以作为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一个基底是指一个向量组,一个基向量是指基底中的某一个向量,二者是相关联的不同的概念;由于可视为与任意非零向量共线.与任意两个非零向量共面,所以,三个向量不共面就隐含着它们都不是.推论:设O、A、B、C是不共面的四点,则对空间任一点P,都存在唯一的有序实数组,使6数量积(1)夹角:已知两个非零向量、,在空间任取一点O,作,则角AOB叫做向量与的夹角,记作ABO(4)ABO(3)ABO(1)OAB(2)说明:规定0,因而=;如果=,则称与互相垂直,记作;在表示两个向量的夹角时,要使有向线段的起点重合,注意图(3)、(4)中的两个向量的夹角不同,图(3)中AOB=,图(4)中AOB=,从而有=.(2)向量的模:表示向量的有向线段的长度叫做向量的长度或模.(3)向量的数量积:叫做向量、的数量积,记作.即=,向量:ABl(4)性质与运算率,=0,(4),(5)=,(6)7空间向量的坐标表示及运算(1)数量积的坐标运算设,则;.(2)共线与垂直的坐标表示设,则, (均为非零向量)(3)模、夹角和距离公式设,则,.设,则.【规律方法技巧】1将四点共面问题,转化为三个向量共面问题,利用共面向量定理来解决2利用向量共线说明两线平行时注意说明四点不共线,否则不一定正确3. 立体几何中的向量方法(1)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确定直线的方向向量:是空间一直线,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则称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直线的方向向量平面的法向量可利用方程组求出:设是平面内两不共线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则求法向量的方程组为.4.易错点:(1)共线向量定理中存在实数使易忽视0.(3)共面向量定理中,注意有序实数对()是唯一存在的(3)一个平面的法向量有无数个,但要注意它们是共线向量,不要误为是共面向量5.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根据几何体本身的几何性质,恰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最为关键,如果坐标系引入的恰当,合理,即能够容易确定点的坐标,需要总结一些建系方法.常见建系方法:(1)借助三条两两相交且垂直的棱为坐标轴,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规则几何体,一般选择三条线为三个坐标轴,如图1、2;(2)借助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建系,若题目中出现侧面和底面垂线的条件,一般利用此条件添加辅助线,确定z轴,如图3;(3)借助棱锥的高线建系等.对于正棱锥,利用定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可确定z轴,然后在底面确定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为x,y轴.如图4.【考点针对训练】1.一个四面体的顶点在空间直角坐标系中的坐标分别是(1,0,1),(1,1,0),(0,1,1),(0,0,0),画该四面体三视图中的主视图时,以平面为投影面,则得到主视图可以为( )A. B. C. D.【答案】A 2. 有以下命题:如果向量、与任何向量不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那么、的关系是不共线;为空间四点,且向量,不构成空间的一个基底,那么点一定共面;已知向量,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则向量也是空间的一个基底其中正确的命题是()A B C D【答案】C【解析】对于,“如果向量、与任何向量不能构成空间向量的一个基底,那么、的关系一定是共线”,所以错误正确【考点2】空间角,距离的求法【备考知识梳理】1空间的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如图,已知两条异面直线,经过空间任一点作直线.则把与所成的锐角(或直角)叫做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或夹角)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2)平面的一条斜线和它在平面内的射影所成的锐角,叫做这条直线和这个平面所成的角直线垂直于平面,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直角;直线和平面平行,或在平面内,则它们所成的角是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范围是.(3)二面角的平面角如图在二面角的棱上任取一点,以点为垂足,在半平面和内分别作垂直于棱的射线和,则叫做二面角的平面角二面角的范围是.(4)等角定理如果一个角的两边和另一个角的两边分别平行,并且方向相同,那么这两个角相等.推论:如果两条相交直线和另两条相交直线分别平行,那么这两组直线所成的锐角(或直角)相等.2空间向量与空间角的关系(1)设异面直线和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和,则与的夹角满足.(2)设直线的方向向量和平面的法向量分别为,则直线与平面的夹角满足.(3)求二面角的大小()如图,是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如图,分别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则二面角的大小满足或3.空间距离:(1)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两条异面直线的公垂线在这两条异面直线间的线段的长度,叫做两条异面直线的距离;常有求法先证线段为异面直线的公垂线段,然后求出的长即可找或作出过且与平行的平面,则直线到平面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找或作出分别过且与,分别平行的平面,则这两平面间的距离就是异面直线间的距离根据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公式EF (“”符号由实际情况选定)求距离.abEF(2)点到平面的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为点到直线的垂线段的长,常先找或作直线所在平面的垂线,得垂足为,过作的垂线,垂足为连,则由三垂线定理可得线段即为点到直线的距离.在直角三角形中求出的长即可.常用求法作出点到平面的垂线后求出垂线段的长;转移法,如果平面的斜线上两点,到斜足的距离,的比为,则点,到平面的距离之比也为特别地,时,点,到平面的距离相等;体积法(3)直线与平面的距离:一条直线和一个平面平行,这条直线上任意一点到平面的距离,叫做这条直线和平面的距离;(4)平行平面间的距离:两个平行平面的公垂线段的长度,叫做两个平行平面的距离.【规律方法技巧】1空间中各种角包括: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以及二面角.(1)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范围是.求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的大小一般方法是通过平行移动直线,把异面问题转化为共面问题来解决具体步骤如下:利用定义构造角,可固定一条,平移另一条,或两条同时平移到某个特殊的位置,顶点选择在特殊的位置上;证明作出的角即为所求的角;利用三角形来求角; 补形法:将空间图形补成熟悉的、完整的几何体,这样有利于找到两条异面直线所成的角.(2)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范围是.求线面角方法:利用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巧定垂足: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得到线面垂直,这就为线面角中的垂足的确定提供了捷径.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省去垂足,在构成线面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其中垂线段尤为关键.确定垂足,是常规方法.可是如果垂足位置不好确定,此时可以利用求点面距常用方法-等体积法.从而不用确定垂足的位置,照样可以求出线面角.因为垂线段的长度实际就是点面距h,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只需求出h,然后利用进行求解.妙用公式,直接得到线面角课本习题出现过这个公式:,如图所示:.其中为直线AB与平面所成的线面角.这个公式在求解一些选择填空题时,可直接应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三个角的位置,不能张冠李戴.万能方法,空间向量求解不用找角设AB是平面的斜线,BO是平面的垂线,AB与平面所成的角,向量与的夹角,则.注:斜线和平面所成的角,是它和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一切角中的最小角,即若为线面角,为斜线与平面内任何一条直线所成的角,则有;DBAC(3)确定点的射影位置有以下几种方法:斜线上任意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必在斜线在平面的射影上;如果一个角所在的平面外一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那么这一点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如果一条直线与一个角的两边的夹角相等,那么这一条直线在平面上的射影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两个平面相互垂直,一个平面上的点在另一个平面上的射影一定落在这两个平面的交线上;利用某些特殊三棱锥的有关性质,确定顶点在底面上的射影的位置:a.如果侧棱相等或侧棱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外心;b. 如果顶点到底面各边距离相等或侧面与底面所成的角相等,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内心(或旁心);c. 如果侧棱两两垂直或各组对棱互相垂直,那么顶点落在底面上的射影是底面三角形的垂心;(4)二面角的范围,解题时要注意图形的位置和题目的要求.求二面角的方法:直接法.直接法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是:一作(找)、二证、三计算.即先作(找)出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并证明这个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计算这个角的大小. 用直接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其关键是确定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而确定其平面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用三垂线定理(或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确定平面角,自二面角的一个面上一点向另一面引垂线,再由垂足向棱作垂线得到棱上的点(即垂足),斜足与面上一点连线和斜足与垂足连线所夹的角,即为二面角的平面角;利用与二面角的棱垂直的平面确定平面角, 自空间一点作与棱垂直的平面,截二面角得两条射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利用定义确定平面角, 在棱上任取一点,过这点在两个平面内分别引棱的垂线,这两条射线所成的角,就是二面角的平面角;射影面积法.利用射影面积公式 ;此方法常用于无棱二面角大小的计算;对于无棱二面角问题还有一条途径是设法作出它的棱,作法有“平移法”“延伸平面法”等.空间向量法:法一: 是二面角的两个面内与棱l垂直的直线,则二面角的大小 法二:设,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其方向一个指向内侧,另一个指向外侧(同等异补),则二面角的平面角或.2. 求距离的关键是化归.即空间距离向平面距离化归,具体方法如下:(1)求空间中两点间的距离,一般转化为解直角三角形或斜三角形.(2)求点到直线的距离和点到平面的距离,一般转化为求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高;或利用三棱锥的底面与顶点的轮换性转化为三棱锥的高,即用体积法.(3)求距离的一般方法和步骤:应用各种距离之间的转化关系和“平行移动”的思想方法,把所求的距离转化为点点距、点线距或点面距求之,其一般步骤是:找出或作出表示有关距离的线段;证明它符合定义;归到解某个三角形若表示距离的线段不容易找出或作出,可用体积等积法计算求之.异面直线上两点间距离公式,如果两条异面直线a 、b 所成的角为q ,它们的公垂线AA的长度为d ,在a 上有线段AE m ,b 上有线段AF n ,那么EF (“”符号由实际情况选定)3.求空间中线面的夹角或距离需注意以下几点:注意根据定义找出或作出所求的成角或距离,一般情况下,力求明确所求角或距离的位置.作线面角的方法除平移外,补形也是常用的方法之一;求线面角的关键是寻找两“足”(斜足与垂足),而垂足的寻找通常用到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求二面角高考中每年必考,复习时必须高度重视.二面角的平角的常用作法有三种:根据定义或图形特征作;根据三垂线定理(或其逆定理)作,难点在于找到面的垂线.解决办法,先找面面垂直,利用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即可找到面的垂线;作棱的垂面.作二面角的平面角应把握先找后作的原则.此外在解答题中一般不用公式“ ”求二面角否则要适当扣分.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常用方法是直接法与间接法,利用直接法求距离需找到点在面内的射影,此时常考虑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与几何图形的特殊性质.而间接法中常用的是等积法及转移法.求角与距离的关键是将空间的角与距离灵活转化为平面上的角与距离,然后将所求量置于一个三角形中,通过解三角形最终求得所需的角与距离.【考点针对训练】1. 【2016年河北石家庄高三模考】如图,已知平面,是直线上的两点,是平面内的两点,且.是平面上的一动点,且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相等,则二面角的余弦值的最小值是( )A B C D【答案】C ,故本题的正确选项为C. 2.在梯形中,如图把沿翻折,使得平面平面.()求证:平面;()若点为线段中点,求点到平面的距离【考点3】空间向量的应用【备考知识梳理】1. 直线的方向向量:是空间一直线,是直线上任意两点,则称为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行的任意非零向量也是直线的方向向量2. 如何确定平面的法向量(1)首先观察是否与存在于面垂直的法向量,若有可直接确定,若不存在,转化为待定系数法;(2)待定系数法:由于法向量没有规定长度,仅规定了方向,所以有一个自由度,于是可把法向量的某个坐标设为1,再求另两个坐标.由于平面法向量是垂直于平面的向量,所以取平面的两条相交向量,设由解方程组求得.【规律方法技巧】1.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平行关系设直线和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和,则 (或与重合) .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与平面共面的两个不共线向量和,则或存在两个实数,使.设直线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l或l.设平面和的法向量分别为,则.2.用向量证明空间中的垂直关系设直线l1和l2的方向向量分别为和,则l1l2.0.设直线l的方向向量为,平面的法向量为,则设平面和的法向量分别为和,则0.3.用法向量球距离:(1)用法向量求异面直线间的距离:如右图所示,a、b是两异面直线,是a和b 的法向量,点Ea,Fb,则异面直线 a与b之间的距离是 ;(2)用法向量求点到平面的距离如右图所示,已知AB是平面的 一条斜线,为平面的法向量,则 A到平面的距离为;ABC(3)用法向量求直线到平面间的距离首先必须确定直线与平面平行,然后将直线到平面的距离问题转化成直线上一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4)用法向量求两平行平面间的距离首先必须确定两个平面是否平行,这时可以在一个平面上任取一点,将两平面间的距离问题转化成点到平面的距离问题.4. 用法向量求角(1)用法向量求二面角如图,有两个平面与,分别作这两个平面的法向量与,则平面与所成的角跟法向量与所成的角相等或互补,所以首先必须判断二面角是锐角还是钝角.(2)法向量求直线与平面所成的角要求直线a与平面所成的角,先求这个平面的法向量与直线a的夹角的余弦,易知=或者.5.利用空间向量坐标运算求解问题的方法:用空间向量解决立体几何中的平行或共线问题一般用向量共线定理;求两点间距离或某一线段的长度,一般用向量的模来解决;解决垂直问题一般可转化为向量的数量积为零;求异面直线所成的角,一般可以转化为两向量的夹角,但要注意两种角的范围不同,最后应进行转化6.易误警示:利用平面的法向量求二面角的大小时,当求出两半平面、的法向量n1,n2时,要根据向量坐标在图形中观察法向量的方向,从而确定二面角与向量n1,n2的夹角是相等,还是互补,这是利用向量求二面角的难点、易错点异面直线所成角范围是(0,90,若异面直线a,b的方向向量为m,n,异面直线a,b所成角为,则cos |cosm,n|.解题过程是:(1)建系;(2)求点坐标;(3)表示向量;(4)计算(1)异面直线的夹角与向量的夹角有所不同,应注意思考它们的区别与联系(2)直线与平面的夹角可以转化成直线的方向向量与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由于向量方向的变化,所以要注意它们的区别与联系求二面角最常用的方法就是分别求出二面角的两个面所在平面的法向量,然后通过两个平面的法向量的夹角得到二面角的大小,但要注意结合实际图形判断所求角是锐角还是钝角【考点针对训练】1. 【2016年江西师大附中高三模考】如图,四棱柱的底面是平行四边形,且,为的中点, 平面()证明:平面平面;()若,试求二面角的余弦值()连接,由题可知,又,故,故以为原点,分别为轴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则,故,设面的一个法向量,则,令,则, ,同理可求出面的一个法向量 ,故,而由图可知二面角为钝角,所以二面角的余弦值为. 2. 【2016届广西柳州市高三下4月模拟】如图,正四棱锥中,底面的边长为4,为的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2)求直线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弦值.【考点4】立体几何综合问题【备考知识梳理】空间线、面的平行与垂直的综合考查一直是高考必考热点.归纳起来常见的命题角度有:1)以多面体为载体综合考查平行与垂直的证明.2)探索性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3)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问题.【规律方法技巧】1. 证线面平行,一般都考虑采用以下两种方法:第一,用线面平行的判定定理,第二用面面平行的性质定理;2、证面面垂直,关键是考虑证哪条线垂直哪个面.这必须结合条件中各种垂直关系充分发挥空间想象综合考虑;3、条件中告诉我们某种位置关系,就要联系到相应的性质定理.比如本题中已知两平面互相垂直,我们就要两平面互相垂直的性质定理;4、在立体几何的平行关系问题中,“中点”是经常使用的一个特殊点,无论是试题本身的已知条件,还是在具体的解题中,通过找“中点”,连“中点”,即可出现平行线;若是给出了一些比例关系,则通过比例关系证明线线平行.线线平行是平行关系的根本.5、在垂直关系的证明中,线线垂直是问题的核心,可以根据已知的平面图形通过计算的方式证明线线垂直,也可以根据已知的垂直关系证明线线垂直,其中要特别重视两个平面垂直的性质定理,这个定理已知的是两个平面垂直,结论是线面垂直2. 探索性问题:探求某些点的具体位置,使得线面满足平行或垂直关系,是一类逆向思维的题目.一般可采用两个方法:一是先假设存在,再去推理,下结论;二是运用推理证明计算得出结论,或先利用条件特例得出结论,然后再根据条件给出证明或计算.探索性问题一般是先根据条件猜测点的位置再给出证明,探索点存在问题,点多为中点或三等分点中某一个,也可以根据相似知识建点3折叠问题中的平行与垂直关系的处理关键是结合图形弄清折叠前后变与不变的数量关系,弄清哪些角度和长度变了,哪些没有变;哪些线共面,哪些线不共面,翻折后的线与原来的线有什么联系,尤其要注意找出互相平行或垂直的直线. 尤其是隐含着的垂直关系4把空间问题转化为平面问题,从解决平面问题而使空间问题得以解决.求角的三个基本步骤:“作”、“证”、“算”.(1)常用等角定理或平行移动直线及平面的方法转化所求角的位置;(2)常用平行线间、平行线面间或平行平面间距离相等为依据转化所求距离的位置;(3)常用割补法或等积(等面积或等体积)变换解决有关距离及体积问题.5. 向量为谋求解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空间向量最合适于解决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它无需进行复杂繁难的作图、论证、推理,只需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把“是否存在”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的解”等,所以使问题的解集更加简单、有效,应善于运用这一方法解题.【考点针对训练】1.如图,四边形ABCD为梯形,ABCD, 平面ABCD,E为BC中点.(1)求证:平面平面PDE;(2)线段PC上是否存在一点F,使PA/平面BDF?若存在,请找出具体位置,并进行证明;若不存在,请分析说明理由 2.在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中,四边形是菱形,是矩形,平面平面,是的中点(1)求证:平面;(2)在线段上是否存在点,使二面角的大小为?若存在,求出的长;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证明 由已知,MNADBC,连结BN,设CM与BN交于F,连结EF,如图所示又MNADBC,所以四边形BCNM是平行四边形,F是BN的中点又E是AB的中点,所以ANEF因为EF平面MEC,AN 平面MEC,所以AN平面MEC【应试技巧点拨】1探索性问题探求某些点的具体位置,使得线面满足平行或垂直关系,是一类逆向思维的题目.一般可采用两个方法:一是先假设存在,再去推理,下结论;二是运用推理证明计算得出结论,或先利用条件特例得出结论,然后再根据条件给出证明或计算.2. 如何求线面角(1)利用面面垂直性质定理,巧定垂足:由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可以得到线面垂直,这就为线面角中的垂足的确定提供了捷径.(2)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省去垂足在构成线面角的直角三角形中,其中垂线段尤为关键.确定垂足,是常规方法.可是如果垂足位置不好确定,此时可以利用求点面距常用方法-等体积法.从而不用确定垂足的位置,照样可以求出线面角.因为垂线段的长度实际就是点面距h!利用三棱锥的等体积,只需求出h,然后利用进行求解.(3)妙用公式,直接得到线面角课本习题出现过这个公式:,如图所示:.其中为直线AB与平面所成的线面角.这个公式在求解一些选择填空题时,可直接应用.但是一定要注意三个角的位置,不能张冠李戴.(4)万能方法,空间向量求解不用找角设AB是平面的斜线,BO是平面的垂线,AB与平面所成的角,向量与的夹角,则.3.如何求二面角(1)直接法.直接法求二面角大小的步骤是:一作(找)、二证、三计算.即先作(找)出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并证明这个角就是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然后再计算这个角的大小. 用直接法求二面角的大小,其关键是确定表示二面角大小的平面角.而确定其平面角,可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利用三垂线定理(或三垂线定理的逆定理)确定平面角;利用与二面角的棱垂直的平面确定平面角;利用定义确定平面角;(2)射影面积法.利用射影面积公式 ;此方法常用于无棱二面角大小的计算;对于无棱二面角问题还有一条途径是设法作出它的棱,作法有“平移法”“延伸平面法”等.法二:设,是二面角的两个半平面的法向量,其方向一个指向内侧,另一个指向外侧(同等异补),则二面角的平面角4.如何建立适当的坐标系根据几何体本身的几何性质,恰当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最为关键,如果坐标系引入的恰当,合理,即能够容易确定点的坐标,需要总结一些建系方法.常见建系方法:(1)借助三条两两相交且垂直的棱为坐标轴,如正方体,长方体等规则几何体,一般选择三条线为三个坐标轴,如图1、2;(2)借助面面垂直的性质定理建系,若题目中出现侧面和底面垂线的条件,一般利用此条件添加辅助线,确定z轴,如图3;(3)借助棱锥的高线建系等.对于正棱锥,利用定点在底面的射影为底面的中心,可确定z轴,然后在底面确定互相垂直的直线分别为x,y轴.如图4.5.如何确定平面的法向量(1)首先观察是否与存在于面垂直的法向量,若有可直接确定,若不存在,转化为待定系数法;(2)待定系数法:由于法向量没有规定长度,仅规定了方向,所以有一个自由度,于是可把法向量的某个坐标设为1,再求另两个坐标.由于平面法向量是垂直于平面的向量,所以取平面的两条相交向量,设由解方程组求得.6. 向量为谋求解立体几何的探索性问题空间向量最合适于解决立体几何中探索性问题,它无需进行复杂繁难的作图、论证、推理,只需通过坐标运算进行判断,在解题过程中,往往把“是否存在”问题,转化为“点的坐标是否有解,是否有规定范围的解”等,所以使问题的解集更加简单、有效,应善于运用这一方法解题.二年模拟1. 【2016年湖南师大附中高三三模】如图,若是长方体ABCDA1B1C1D1被平面EFGH截去几何体EFGHB1C1后得到的几何体,其中E为线段A1B1上异于B1的点,F为线段BB1上异于B1的点,且EHA1D1,则下列结论中不正确的是( )AEHFG B四边形EFGH是矩形 C是棱柱 D四边形EFGH可能为梯形【答案】D 2. 【2016届河南省禹州市名校高三三模】在菱形中,将沿折起到的位置,若二面角的大小为,则三棱锥的外接球的体积为( )A B C D【答案】A【解析】设分别是等边三角形的外心,则画出图像如下图所示,由图象可知,,故,,外接球体积为.3. 【2016届山西省太原市高三下第三次模拟】在正方体中,是棱的中点,是侧面内的动点,且平面,则与平面所成角的正切值的取值范围是 【答案】 的一个法向量,且,所以,记与平面所成角为,则,所以,因为,所以.4. 【2016届云南省玉溪一中高三下第七次月考】如图,在四棱锥中,ABAD,ABCD,CD=3AB,平面平面ABCD,M是线段AD上一点,AM=AB,.(1)证明:平面SMC;(2)若SB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N为棱SC上的动点,当二面角为时,求的值。(2)由(1)可如图建系,设 ,则,SB与平面ABCD所成角为,.设,得,由(1) 平面SMC,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即,解得:,. 5. 【2016届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下四模】如图,中,是的中点,将沿折起,使点到达点(1)求证:;(2)当三棱锥的体积最大时,试问在线段上是否存在一点,使与平面所成的角的正弦值为?若存在,求出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1)且是的中点,由折叠知,又,面;(2)不存在,证明如下:当面面时,三棱锥的体积最大,面面,面,法1:连结,面,即为与平面所成的角,在直角三角形中,而中,设到直线的距离为,则由,得,, 满足条件的点不存在, 6. 【2016届宁夏六盘山高中高三四模】如图,直三棱柱中,D是上的一点,且平面()求证:平面()在棱上是否存在一点E,使平面AEC与平面的夹角等于?若存在,试确定E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7. 【2016届北京市大兴区高三4月】如图,在四棱锥P-ABCD中,PA底面ABCD,ADBC,ADCD,BC=2,AD=CD=1,M是PB的中点.(1)求证:AM平面PCD;(2)求证:平面ACM平面PAB;(3)若PC与平面ACM所成角为30,求PA的长. 8. 【2016届宁夏石嘴山三中高三下三模】如图,空间几何体中,平面平面,平面(1)证明:平面;(2)若是边长为2的正三角形,平面,且与,所成角的余弦值均为,试问在上是否存在一点,使得二面角的余弦值为若存在,请确定点的位置;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 9. 【2016届天津市和平区高三第四次模拟】 如图,在底面为菱形的四棱锥中,点在上,且()求证:平面;()求二面角的正弦值;()在棱上是否存在点使得平面?若存在,试求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解析】()证明:在菱形中,平面()如图,以为原点建立空间直角坐标系,依题意可得,则设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则,即设,可得而平面的一个法向量为,设所求二面角的平面角为,则,所以二面角的正弦值为2 10. 【2016年山西四校高三联合测试】在四棱锥中,底面是直角梯形,,平面平面.(1)求证:平面;(2)求平面与平面所成的锐二面角的大小.DBPAC 11 . 【2016届四川省成都市高三零模拟诊】如图所示,正四棱锥的所有棱长均相等,是的中点,那么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的余弦值等于 【答案】【解析】连接交于,异面直线与所成的角即为与所成的角,设棱长为,则,,所以,12.【河南省开封市2015届高三上学期定位考试模拟】三棱柱侧棱与底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初级灌区管理工考试题库及解析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考试初中历史模拟试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江西抚州赣东学院招聘考试笔试试卷【附答案】
- 2025年心理学前沿知识深度解析题库及答案
- 2025年物流管理专业期末考试预测题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面试题解初中生物实验设计与操作技巧
- 2025年特岗教师招聘初中化学学科试题分析与应对策略
- 2025年燃气储运专业高频考点回顾与备考策略
- 电信诈骗案件办理课件
- 儿童画课件教学目标
- 教师职业技能提升培训教程
- 2025年版房屋租赁合同模板下载
- 2025年第三类医疗器械培训试卷(含答案)
- 2025年4月自考00840第二外语(日语)试题
- 2024年北京客运资格从业证考试内容
- 劳动关系协调员真题模拟汇编(共1142题)
- 数独课件完整版
- 摊铺机使用说明rp953e-903e操作手册
- 伸屈指肌腱断裂
- GB 6675.12-2014玩具安全第12部分:玩具滑板车
- 淮扬菜-淮安淮扬菜名单大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