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一、 教材分析:本文是一个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景,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通过三个小故事,写出了将相之间由不和到和好的发生、发展和结果。赞扬了蔺相如勇敢、不畏强暴的斗争精神和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政治远见,也赞扬了廉颇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思想。二、 教学要求:1、理解课文内容,从蔺相如为了国家利益,对敌人不畏强暴,机智勇敢,对友胸怀宽广、忍辱退让的好品质中受到启示和教育。2、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能抓住人物特点,搞清各段之间的联系及各段与整篇的关系,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和务求理解的读书习惯。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复述“负荆请罪”这一故事。5、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三、 教学重难点:1、 理解三个故事的原因和结果。2、 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四、 教时安排:三课时五、 课前准备:挂图、小黑板、布置学生预习课前预习:1、 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理解课后第4题中带点的词;2、 按“预习”弄清题意,给课文分段,起小标题;3、 再读课文,思考课后第1题。 第一课时教学目的:在预习的基础上,从整篇入手,初步概括课文主要内容;组织分段;仔细阅读第一大段,开始接触第二大段。教学重点:掌握生字新词,分段,讲读第一大段。教学过程:一、 板书课题提问分析检查预习情况1、 将相和:廉颇和蔺相如同心协力。比喻文官武将团结一致,共同把国家的事情办好。2、 简介导入:这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司马迁的史记中的廉颇蔺相如列传改写的。它以秦赵两国的矛盾为背静,以蔺相如的活动为线索,写了三个小故事。哪三个小故事呢?二、 学生默读课文(自学)1、 掌握生字词;2、 给课文分段,弄清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三、 检查自学情况1、 生字:指导读准“允”“yun”不念“run”;要与“充”区别;指导书写“廉”“广”部,剩10画,不是8画。2、 课后第4题的词,理解带点的词。3、 课文主要讲了哪三个小故事?(完璧归赵、渑池会、负荆请罪)4、 提问分段(按故事分三大段)四、 学习第一段:完璧归赵1、 齐读第一节,思考:这节与下面三个故事有什么联系?(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背静。三个故事都是在这样的历史背静下发生的。)战国: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时期。赵国处在秦齐两大国之间,因此军事、外交方面的措施,关系国家兴旺的重大意义。2、 指名读2、3节,解释“和氏璧”;思考回答:赵王接到信为什么非常着急?3、齐读4、5节蔺相如是怎样说的?指名读第6节4、 蔺相如是怎样造成秦国理屈,完璧归赵的?(1)出示挂图,学生自渎8、9节,把画中蔺相如的动作词打点;(2)指名口述过程(3)这表明蔺相如有怎样的精神?(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5、 结果怎样?齐读第10节(蔺相如完璧归赵立了功,赵王封他做了上大夫。)大夫:官职,分上、中、下三等,上大夫为最高一级的大夫。五、小结“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起因是秦王企图骗取赵国的和氏璧,结果由于蔺相如的机智勇敢而完璧归赵。)六、 自学下两个故事,分清事情的前因后果。 第二课时教学目的:学习第二、三大段,分清每个故事的前因后果,搞清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及三个故事与整篇的关系。教学重难点:了解三个故事之间的联系。教学过程:一、 指名说说第一个故事“完璧归赵”的前因后果。二、 明确本课学习内容。阅读思考:(小黑板)1、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2、 弄清每个小故事的原因和结果。3、 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三、 学习第二段1、 学生默读、思考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质疑解难:瑟古时候的一种弹奏乐器。缶瓦制的器皿。(瓦罐)我们把大家提出的问题归纳为几个重点讨论。(出示小黑板)(1) 谁为什么提出渑池会?(2) 赵王决定怎样?(3) 蔺相如为什么逼秦王击缶?(4) 秦王击缶后,为什么“不敢把赵王怎么样?”3、 逐问题讨论答(1):指名读11节,此时将相关系怎样?(和)答(2):指名说(秦王叫赵王鼓瑟并叫人记录,表示秦赵地位不平等,以此侮辱赵国。蔺相如逼秦王击缶,也叫人记录,维护了赵国的尊严。)答(3):指名读14节(蔺相如逼秦王击缶是为了维护赵国尊严。)答(4):(因为秦王知道了赵国文官蔺相如的厉害,所以他不敢把赵王怎么样。)4、 弄清故事的原因和结果。齐读第15节蔺相如立了什么功?(他维护了赵国的尊严)所以赵王封他为上卿。四、 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三个故事。1、 学生小声自渎,思考总要求。2、 你会提出什么问题?(学生互问)归纳问题(出示小黑板)(1) 廉颇为什么不服气?(2) 蔺相如是怎样做的?他为什么避着廉颇?(3) 廉颇为什么负荆请罪?3、 小组讨论4、 逐问题讨论答(1):指名说读第16节(蔺相如职位比廉颇高。)答(2):指名说(蔺相如避着廉颇)为什么?指导读蔺相如说的一段话,体会他是为了赵国,心胸开阔。答(3):(出示挂图)指名读第18节(诚意和好、勇于改过)5、 说一说故事的前因后果结果中哪个词点了题意?(同心协力)6、 说说蔺相如、廉颇是怎样的人?(见板书)蔺相如为什么会机智勇敢、心胸开阔?(爱国)廉颇为什么会勇于改过?(爱国)7、 思想教育:我们平时,只有全班同学团结一心,才能把班级工作搞好。五、练习:指名说原因、结果,然后同桌互说。 第三课时一、明确目标1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了解三个故事间联系,弄清事情的前因后果。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二、重点、难点、疑点的学习与目标完成过程1教师点拨,突破难点、解决疑虑:(1)分角色朗读全课,课文讲了哪三个小故事?表现了蔺相如、廉颇的什么品质?(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斗争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知错就改、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两人爱国的好品质。)(2)课文的三个小故事叙述了谁和谁的矛盾?根据矛盾性质的不同,这些矛盾可以归纳为哪两种矛盾?(讨论、交流、点拨:叙述了秦国与赵国之间的矛盾,这一矛盾是敌我矛盾;廉颇与蔺相如之间的矛盾是个人矛盾。)(3)贯穿两种矛盾的中心人物是谁?(蔺相如)蔺相如在这两个不同的矛盾面前分别采取了怎样不同的解决办法?(讨论、交流、点拨:对秦国敌我矛盾采取坚决斗争、针锋相对的解决办法;对同廉颇的内部矛盾采取顾全大局、求和、团结的解决办法。)(4)三个小故事间有什么联系?(讨论、交流、点拨:师:三个小故事都各有中心,合起来又是一个完整的故事。蔺相如有完璧归赵之功,才会有渑池之会的随行。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前是因,后是果。师:而蔺相如“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的两次奇功却是廉颇与他失和之因,因此,哪是因,哪是果?生:“负荆请罪”是果,前两件事均是因。)(5)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下面的三个故事是因果关系。第一自然段是下面三个故事的总的起因,如果没有这个原因,也就不会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小故事,而最后蔺相如忍辱退让,廉颇受感化,负荆请罪,主要是由于他们看到了大敌当前,有共同抗秦的爱国之心,这是促成将相和好的根本原因。)2回顾全文,归纳中心。(本文通过记叙将相由和到不和又到和好的故事,表现了蔺相如不畏强暴、机智勇敢的精神,以国家利益为重,顾大局、识大体的高尚品质;表现了廉颇以国家利益为重,勇于改过的精神,赞扬了将相爱国的好品质。)三、总结、扩展本文通过典型事件来刻画人物形象;抓住人物言行来刻画人物的性格特点。使读者受到深刻的爱国主义教育。课下请同学们自读历史故事“刎颈之交”,进一步学习将相团结一致、全力合作的爱国主义精神。四、布置作业1形近字组词:2复述“负荆请罪”这个故事。3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谈谈学了本文后的感想。(可根据将相的高尚品质来谈感想,如果在学习、生活中同学之间都能向将相学习,以班级利益、学校利益、国家利益为重,顾全大局,那么,我们一定会把国家建设得更好,成为真正的二十一世纪的主人。)板书设计:11、将相和廉颇蔺相如(齐心协力)爱国完璧归赵立功机智勇敢渑池会见再立功心胸开阔居功自傲负荆请罪勇于改过(原因)(结果)(品质)教学反思:将相和一文是由“完璧归赵”、“渑池之会”、“负荆请罪”三个故事组成。从故事中我们可知,两个人物既有个性,又有共性。个性品质:蔺相如的机智勇敢、临危不惧、顾全大局等,廉颇的知错就改等;共性品质:他们都以国家利益为重,爱国。个性的品质学生容易把握,共性品质学生把握还是有一定难度。为此,教学中我让学生充分去读、悟、演,写领悟人物的个性品质和共性品质。这一过程充分体现语文学习的趣味性、主体参与性和创造性原则。蔺相如和廉颇在文中同是熠熠生辉的人物。蔺相如因“完璧归赵”和“渑池之会”一升再升,官位居于廉颇之上,这是将相不和的表面原因,实质上缘于廉颇的错误认识“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言辞无礼,充满不满情绪。理解廉颇这段话,是一个重点也是难点。在这课的教学中,用这句话统领教学,全课教学的思路清晰:“廉颇很不服气,他对别人说:我廉颇攻无不克,战无不胜,立下许多大功。他蔺相如有什么能耐,就靠一张嘴,反而爬到我头上去了。我碰见他,得给他个下不了台!”。先让学生理解这句话,之后练读这句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私募基金借款合同范本
- 2026届吉林省白山市抚松县六中化学高三第一学期期末考试模拟试题含解析
- 医疗药品采购合同
- 拆除工作进展协议
- 畅游红梅公园500字7篇
- 2025年中国交建县域高速公路路政员招聘笔试预测试题及答案
- 中国稀土集团招聘面试经典题及答案
- 2025年国资委机关公开遴选公务员笔试模拟题及答案
- 2025年中国中车集团校园招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2025年村级儿童之家辅导员招聘面试专项练习含答案
- 网络基础知识课件教学
- 信号工-矿井提升运输安全培训课件
- 劳务派遣与工厂签合同
- 支气管哮喘防治指南(2024年版)解读
- 2024辽宁交投艾特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舞蹈艺术概论
- 2025年农业社会化作业合作协议
- 化工设备基础知识培训课件
- 《Linux培训基础》课件
- 工程职称评定工作总结(3篇)
- 新疆2024年高考化学模拟试题(含答案)5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