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奇二期2#宿舍楼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概要.doc_第1页
得奇二期2#宿舍楼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概要.doc_第2页
得奇二期2#宿舍楼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概要.doc_第3页
得奇二期2#宿舍楼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概要.doc_第4页
得奇二期2#宿舍楼钢管落地式卸料平台施工方案概要.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8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目目 录录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2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2 三 卸料平台方案选择及布置三 卸料平台方案选择及布置 2 四 卸料平台的搭设四 卸料平台的搭设 2 一 一 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 2 二 二 卸料平台的搭设要求 卸料平台的搭设要求 3 三 三 卸料平台的搭设 卸料平台的搭设 3 1 钢管落地卸料平台 钢管落地卸料平台 3 五 卸料平台的拆除五 卸料平台的拆除 5 六 安全文明施工六 安全文明施工 5 七 卸料平台计算书七 卸料平台计算书 5 2 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卸料平台专项施工方案 一 工程概况一 工程概况 本工程结构形式为框架结构 五层 标准层层高 首层 6 47m 二 三 四 五层为 3 6m 建筑总高度 20 87m 外排架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 卸料平 台采用落地式钢管脚手架搭设形式 施工单位 安徽天力建筑安装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安徽省建科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 无锡轻大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勘察单位 无锡水文工程地质勘察院 建设单位 宣城得奇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 郎溪经济开发区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分局 二 编制依据二 编制依据 1 依据得奇 2 宿舍楼施工设计图纸 2 依据 得奇 2 宿舍楼施工组织设计 3 各类参考规范 图书 建筑施工计算手册 江正荣著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手册 第四版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脚手架实用手册 含垂直运输设施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结构荷载规范 GB50009 200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01 中国建筑工业 出版社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 GB50007 2002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 JGJ59 2011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三 卸料平台方案选择及布置三 卸料平台方案选择及布置 1 本工程采用钢管落地式脚手架 考虑周转材料及砌体 抹灰等施工需要 拟搭设落地式卸料平台 四 卸料平台的搭设四 卸料平台的搭设 一 一 材料准备 材料准备 3 采用 48 3 5 钢管及扣件 5 9 木枋 1 8 厚木胶板 二 二 卸料平台的搭设要求 卸料平台的搭设要求 1 严格执行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安全技术交底工作 是施工负责人向作业 人员进行职责落实的法律要求 要严肃认真的进行 不能流于形式 并履行签 字手续 安全技术交底主要包括两方面的内容 一是在施工方案的基础上进行 的 按照施工方案的要求 对施工方案进行细化和补充 二是要将操作者的安 全注意事项讲明 保证操作者的人身安全 2 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强化安全检查 项目 班组必须专人负责对卸 料平台的搭设 拆卸进行跟踪 督促 检查 3 各种材料必须满足国家及行业要求 必须是合格产品 符合卸料平台施 工方案中对材料的要求 4 卸料平台限重 1 吨 严禁超载运行 挂限重牌 并固定责任人 三 三 卸料平台的搭设 卸料平台的搭设 1 钢管落地卸料平台 钢管落地卸料平台 落地卸料平台搭设的尺寸 长为10 0米 宽为4 0米 搭设成阶梯形状 脚手架 搭设总高度为18 5m 工艺流程为 材料配备 定位设置通长脚手板 底座 纵 向扫地杆 立杆 横向扫地杆 水平横杆 水平纵杆 剪刀撑 连墙件 铺脚 手 板 扎防护栏杆 以下时落地平台的构造要求 落地平台支撑架立面简图 a 立杆间距 1 脚手架立杆纵距不大于 1 5m 横距不大于 1 5m 步距不大于 1 5m 平 剪刀撑 4 台底横杆不大于 450mm 脚手架搭设总高度为 18 5m 2 每根立杆底部应设置底座或垫板 3 脚手架必须设置纵 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 底座上皮不大于 200mm 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 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4 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 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且接头不应在同一截面内 b 剪刀撑的搭设 落地式卸料平台四周都必须搭设剪刀撑 且每两步搭设一道水平剪刀撑 剪刀撑必须与立杆相连接 c 台面应横杆间距不应大于 450mm 然后满铺木方 再用 18mm 的胶合 板与木方钉牢 d 防护栏杆 1 脚手架外侧使用建设主管部门认证的合格绿色密目式安全网封闭 且将 安全网固定在脚手架外立杆里侧 2 选用 18 铅丝张挂安全网 要求严密 平整 3 脚手架内侧形成临边的 如遇大开间门窗洞等 在脚手架内侧设 1 2m 的 防护栏杆和 30cm 高踢脚杆 五 卸料平台的拆除五 卸料平台的拆除 卸料平台使用完毕后 进行拆除工作 在整个平台拆出过程中 应注意安 全 事先对作业工人进行技术及安全交底 首先清除平台上的木胶板和木枋 拆除防护栏杆 然后再沿上往下拆除 拆卸时 要有专人负责指挥 并在拆卸范围内设置警戒线 防止人员闯入发 生安全事故 拆卸人员应佩戴安全带 严禁向下抛扔平台构件 六 安全文明施工六 安全文明施工 1 进入施工现场的人员必须戴好安全帽 高空作业系好安全带 穿好防滑 鞋等 现场严禁吸烟 2 严禁酗酒人员上架作业 施工操作时要精力集中 禁止开玩笑和打闹 3 卸料平台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考试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定期体 检 体检合格后方可发上岗证 4 平台的搭拆 维护必须由架子工完成 其他人员不得拆改 5 不得超重堆码材料 做到及时吊运 保持卸料平台的干净整洁 严禁平 台上堆放隔夜材料 6 卸料平台上材料的吊运要有指挥 操作中要及时发出 请注意 请让一让 的信号 材料要轻搁稳放 不许采用倾倒 猛磕或其他匆忙卸料方式 7 加强检查监督 消除事故隐患 包括审查搭设方案 验收检查 上岗检查 5 七 卸料平台七 卸料平台计算书计算书 钢管落地卸料平台钢管落地卸料平台 计算书计算书 支撑高度在4米以上的模板支架被称为扣件式钢管高支撑架 对于高支撑 架的计算规范存在重要疏漏 使计算极容易出现不能完全确保安全的计算结果 本计算书编写还参考了 施工技术 2002 3 扣件式钢管模板高支撑架设计和 使用安全 一文 6 一 参数信息一 参数信息 1 1 基本参数基本参数 立杆横向间距或排距la m 1 40 立杆步距h m 0 80 立杆纵向间距lb m 1 40 平台支架计算高度H m 25 50 立杆上端伸出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a m 0 10 平台底钢管间距离 mm 300 00 钢管类型 48 3 5 扣件连接方式 双扣件 取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 0 80 2 2 荷载参数荷载参数 脚手板自重 kN m2 0 300 栏杆自重 kN m 0 150 材料堆放最大荷载 kN m2 5 000 施工均布荷载 kN m2 4 000 3 3 地基参数地基参数 基础类型 混凝土面 地基承载力标准值 kPa 120 00 立杆基础底面面积 m2 0 25 地基承载力调整系数 1 00 二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二 纵向支撑钢管计算 纵向钢管按照均布荷载下连续梁计算 截面几何参数为 截面抵抗矩 W 4 12 cm3 7 截面惯性矩 I 9 89cm4 纵向钢管计算简图 1 1 荷载的计算 荷载的计算 1 脚手板与栏杆自重 kN m q11 0 15 0 3 0 3 0 24 kN m 2 堆放材料的自重线荷载 kN m q12 5 0 3 1 5 kN m 3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 kN m p1 4 0 3 1 2 kN m 2 2 强度验算强度验算 依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01 5 2 4规 定 纵向支撑钢管按三跨连续梁计算 最大弯矩考虑为静荷载与活荷载的计算值最不利分配的弯矩和 最大弯矩计算公式如下 M 0 1q1l2 0 117q2l2 最大支座力计算公式如下 N 1 1q1l 1 2q2l 均布荷载 q1 1 2 q11 1 2 q12 1 2 0 24 1 2 1 5 2 088 kN m 均布活载 q2 1 4 1 2 1 68 kN m 最大弯距 Mmax 0 1 2 088 0 82 0 117 1 68 0 82 0 259 kN m 最大支座力 N 1 1 2 088 0 8 1 2 1 68 0 8 3 45 kN 8 最大应力 Mmax W 0 259 106 4120 62 969 N mm2 纵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纵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62 969 N mm2 小于 纵向钢管的抗压设计强度 205 N mm2 满足要求 3 3 挠度验算挠度验算 最大挠度考虑为三跨连续梁均布荷载作用下的挠度 计算公式如下 5ql4 384EI 均布恒载 q q11 q12 1 74 kN m 均布活载 p 1 2 kN m 0 677 1 74 0 990 1 2 8004 100 2 06 105 98900 0 476 mm 纵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0 476 mm 小于 纵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1400 150与10 mm 满足要求 三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三 横向支撑钢管计算 支撑钢管按照集中荷载作用下的三跨连续梁计算 集中荷载P取板底纵向支撑钢管传递力 P 3 45 kN 支撑钢管计算简图 9 支撑钢管计算弯矩图 kN m 支撑钢管计算变形图 mm 支撑钢管计算剪力图 kN 最大弯矩 Mmax 0 747 kN m 最大变形 max 1 451 mm 最大支座力 Qmax 9 992 kN 最大应力 181 38 N mm2 横向钢管的计算应力 181 38 N mm2 小于 横向钢管的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 N mm2 满足要求 支撑钢管的最大挠度为 1 451 mm 小于 支撑钢管的最大容许挠度 800 150与10 mm 满足要求 10 四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四 扣件抗滑移的计算 按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培训讲座 刘群主编 P96页 双扣件承载力设计值取16 00kN 按照扣件抗滑承载力系数0 80 该工 程实际的旋转双扣件承载力取值为12 80kN R Rc 其中 Rc 扣件抗滑承载力设计值 取12 80 kN 纵向或横向水平杆传给立杆的竖向作用力设计值 R 9 992 kN R 12 80 kN 所以双扣件抗滑承载力的设计计算满足要求 五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五 模板支架立杆荷载标准值 轴力轴力 计算计算 作用于模板支架的荷载包括静荷载 活荷载和风荷载 1 1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静荷载标准值包括以下内容 1 脚手架的自重 kN NG1 0 135 25 5 3 44 kN 2 栏杆的自重 kN NG2 0 15 1 4 0 21 kN 3 脚手板自重 kN NG3 0 3 0 8 1 4 0 336 kN 4 堆放荷载 kN NG4 3 0 8 1 4 5 6 kN 经计算得到 静荷载标准值 NG NG1 NG2 NG3 NG4 7 346kN 2 2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活荷载为施工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荷载 经计算得到 活荷载标准值 NQ 4 0 8 1 4 4 48 kN 3 3 因不考虑风荷载因不考虑风荷载 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立杆的轴向压力设计值计算公式 N 1 2NG 1 4NQ 1 2 8 104 1 4 4 48 15 996 kN 六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六 立杆的稳定性验算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公式 11 N AKH f 其中 N 立杆的轴心压力设计值 kN N 15 996 kN 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由长细比 Lo i 查表得到 i 计算立杆的截面回转半径 cm i 1 6 cm A 立杆净截面面积 cm2 A 3 84 cm2 W 立杆净截面模量 抵抗矩 cm3 W 4 12 cm3 钢管立杆最大应力计算值 N mm2 f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KH 高度调整系数 KH 1 1 0 005 14 5 4 0 95 L0 计算长度 m 如果完全参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 JGJ130 2001 由公式 1 或 2 计算 l0 k1 h 1 l0 h 2a 2 k1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取值为1 167 计算长度系数 参照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 规范 JGJ130 2001 表5 3 3 1 77 a 立杆上端伸出顶层横杆中心线至模板支撑点的长度 a 0 1 m 公式 1 的计算结果 立杆计算长度 L0 k1 h 1 167 1 77 1 4 2 892 m L0 i 2891 826 16 181 由长细比 l0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 218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15996 2 0 218 384 191 086 N 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191 086 N 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公式 2 的计算结果 12 L0 i 1600 16 100 由长细比 l0 i 的结果查表得到轴心受压立杆的稳定系数 0 588 钢管立杆受压应力计算值 15996 2 0 588 384 70 845 N mm2 钢管立杆稳定性验算 70 845 N mm2 小于 钢管立杆抗压强度设计值 f 205 N mm2 满足要求 如果考虑到高支撑架的安全因素 适宜由公式 3 计算 l0 k1k2 h 2a 3 k2 计算长度附加系数 按照表2取值1 03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