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4).doc_第1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4).doc_第2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4).doc_第3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4).doc_第4页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4).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学年七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一次月考试卷D卷(4)一、 单选题 (共2题;共4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划线的字,每对读音都不同的一项是( ) A . 应届/应聘 流露/锋芒毕露 参差不齐/差强人意B . 烟蒂/取缔 沾染/如坐针毡 孜孜不倦/胜券在握C . 泊车/湖泊 处罚/处心积虑 相形见绌/咄咄逼人D . 癖好/开辟 重荷/一丘之貉 供不应求/共商国是2.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 . 虐待 禁锢 忍俊不禁 迫不及待B . 蜷伏 煞白 通霄达旦 眈眈相向C . 闲瑕 怅然 妄下断语 怪诞不经D . 怂恿 蹒跚 神采弈弈 恋恋不舍二、 语言表达 (共1题;共2分)3. (2分)结合语言环境,在画线处补写句子或词语,使语意连贯。 在我看来,过年是一个机会,它提醒我们,岁月易逝,生命有限。这岁月不是别人的岁月,正是你的岁月;这生命不是别人的生命,_。你必须心疼你的生命,才会好生照料它;你必须怜惜你的昨天,才会_你的今天。三、 句子默写 (共1题;共8分)4. (8分)名句填空。 (1)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_,_。(礼记虽有嘉肴) (2)_, _。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韩愈马说) (3)安得广厦千万间,_!风雨不动安如山。(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4)可怜身上衣正单,_。(白居易卖炭翁) (5)当我们向身在他乡的好友表达深厚情谊时,可以引用王勃在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两句话,_,_。 (6)诗经在先秦时又称诗,或(诗三百,在西汉时被尊为儒家经典,始称诗经。请写出你在语文教材里所学过的一篇选自诗经中诗题,并默写出其中连续的两句。 题目:_句子:_,_。四、 基础知识综合 (共1题;共3分)5. (3分)阅读下面语段,完成小题。 一种符号,万千个方块,数千年发展,叙述过太平盛世,描绘过烽火战争,传承着中华文化,傲视着世界文明这就是汉字。汉字有着与西方文字迥然不同的特点,它是祖先灵性的_,是构筑中华文化的_,是中国精神文明的_。汉字是形、音、义“三位一体”的精巧符号,创生至今,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作为记录中华文化的载体,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不仅如此,汉字还是充满活力的文字系统,它经历了甲骨文、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各种字体的发展,在书写材料上也不断演变 , 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 , 是中华文化勇于变革、积极进取精神的缩影。(1)依次填入横线处的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 A . 结晶 旗帜 核心B . 旗帜 核心 结晶C . 结晶 核心 旗帜D . 核心 结晶 旗帜(2)下列对语段中划线词和划线句子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 “不断演变”“积极进取”这两个短语的结构类型相同。B . “不管语音如何变化,结构都基本稳定。”这是个假设关系的复句。C . “汉字是我们更好地了解祖先的有力媒介”一句的主干是“汉字是媒介”。D . “即便到了计算机时代,依然不惧挑战、焕发出新的活力”中顿号的使用是错误的。(3)请任选一种字体临写下面的文字。 五、 名著阅读 (共1题;共1分)6. (1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结果发生了这样的事情:那留着棕黄色小胡子的押送兵走到保尔跟前的时候,保尔出其不意地向他扑过去,抓住他的枪,使劲地往地下一按。刺刀刮着石头哧哧地响着。彼得留拉匪兵没有防备这个突然的攻击,马上吓呆了,可是立刻就拼命往回夺枪。保尔用整个身子压住枪,死也不放手。枪啪的一声响了。子弹打中石头,跳到沟里去了。朱赫来听见枪声,往旁边一躲,回过头来,看见押送兵正在狂怒地从保尔手里夺回自己的枪。他扳着枪转了个半图,扭鉸着那少年的双手。但是保尔还是紧握住不放。这时候,那个彼得留拉匪兵气昏了,猛一推,把保尔摔在地上。可是他还是不能够把抢夺回来。保尔倒在马路上,顺势也把押送兵拖着跟自己一块倒下去。这时候,无论多么大的力量也不能叫保尔放开手里的枪。朱赫来两步就跳到他们旁边,挥起他那只铁拳朝那匪兵的脸上打下去。一秒钟后,脸上挨了两下铅块一般沉重的拳击的押送兵,已经放开了躺在地上的保尔,像一条笨重的袋子似的,滚到壕沟里去了。也就是这双强有力的手臂把保尔从地上扶起来。(1)文段选自文学名著_,作者是_。 (2)用一句话概括文段故事内容。 六、 综合性学习 (共1题;共2分)7. (2分)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作答。 自2月18日在央视开播以来,被赞为文化清流节目的朗读者引发巨大反响,以声传情,享受文字魅力的理念也在观众中传播。节目组还专门在一些城市设立了配备有专业录音和摄像设备的朗读亭,鼓励大家进去朗读心爱的文字。近日,朗读亭来到了广州,从省立中山图书馆,到沙西步行街、广州购书中心、海心沙,朗读亭设在广州极具文化气质和羊城风情的地方,让路过的市民在小小的空间里独处,回想哪一段文字影响了生命的成长,表达感情。(1)请用一句话概括以上材料的内容,不超过20字。 _(2)如果你来到了朗读亭,你会选择读什么?仿照划线例句,写出相应的内容,使之构成排比。 选择是一个人生重塑的过程。我读我与地坛:身残志坚的史铁生,选择了坚强,我读文化苦旅:风尘仆仆的余秋雨,选择了思考;_:_,_。一个个选择,一次次阅读,不断完善和滋养我们的生命。七、 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7分)8. (17分)阅读下文,完成小题。 洁身自好的莲花一提到莲花,人们会自然地联想到莲叶上滚动的露珠,也许还会想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的爱莲说,对“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的高尚品格肃然起敬。20世纪70年代,德国植物学家在研究植物叶面时发现,光滑的叶子表面有灰尘,要先清洗才能在显微镜下观察,而莲叶等叶面却总是干干净净。他们利用人造的灰尘粒子污染玉兰、林山毛榉、莲花、芋、甘蓝等植物的叶面,然后用人造雨清洗2分钟,使雨滴滑落,再观察叶面灰尘粒子残留状况。实验发现,有些植物叶面残留的污染物多达40%,而莲花等植物叶面的污染物残留比例均小于5%。这就是所谓的莲花效应。那么,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这种莲花效应呢?通过电子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莲叶表面存在着非常复杂的多重微米、纳米级的超微结构。莲叶表面上有一些微小的蜡质颗粒,并且覆盖着无数个约10微米的突包,每个突包的表面又布满了直径仅为几百纳米的更细的绒毛。在突包间的凹陷部分充满着空气,从而使得在尺寸上远大于这种结构的灰尘、雨水等落在叶面上,不会大范围直接接触叶面,而是隔着一层极薄的空气,并且其能接触的点也只是叶面上若干个凸起的点。这是自然界中生物长期进化的结果。正是这种特殊的超微结构,使得莲叶表面不沾水滴,可以保持清洁:当莲叶上有水时,水会在自身表面张力的作用下形成球状,风吹动水珠在叶面上滚动时,水珠可以沾起叶面上的灰尘,并从上面高速滑落。这种自洁能力对于防止病原体的入侵也有着特别的意义。像莲花这样的植物,就是生长在很“脏”的环境中也不容易生病。因为即使病原体到了其叶面上,一经下雨就会随雨水冲走;如果不下雨,叶面很干燥,病原体还是生存不了。莲花的这种自洁功能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极大兴趣。他们努力模仿这种表面,使应用研究迅速发展。20世纪末,基于“莲花效应”的涂料陆续问世,在越来越多的建筑中得到应用。不久的将来,我们的周围将会出现不会脏的地板、墙壁和没有灰尘的无线电用品。(1)文章第段中写到宋代文人周敦颐爱莲说的作用是_。 (2)请根据第段文意,用简洁的语言解释“莲花效应”的含义。 (3)第段中划线词“总是”“均”这两个词在文中充分说明了_。 (4)请根据第段文意,简要概括“莲花效应”给植物本身带来的好处。 9. (20分)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不拘一格的宋代便服王志艳与礼服相对而言,便服是帝王百姓及士庶百姓平常所穿的衣服。宋代主张衣着要简洁朴素,不提倡华丽奢侈,服装日趋世俗化。现藏故宫博物院的北宋名画清明上河图,是极其生动的北宋民俗写照,从画面上可以看到北宋都城汴梁城中的各色人物服饰。总体来讲,男子的衣着依然不外乎“长袍帮”与“短衫帮”两大类。官吏、商贾、文人和富庶的市民都穿交领长袍或圆领衫,头戴巾子,下身穿长裤,足登靴、履。遗憾的是,由于色彩和花纹无法表示出来,这些衣衫显得式样变化不大。但从宋代的纺织技术上看,当时的丝绸色彩和纹样是十分丰富的。宋代世俗社会中仍不乏追逐华丽衣衫的人。水浒全传中描写柴进的衣着时,说他“身穿一领紫绣团胸花袍,足穿一双金线抹绿皂朝靴”。可见当时人们虽然趋向简朴,但对服饰的质料、颜色、纹饰还是很注重的。清明上河图中众多人物的服装,该也是五颜六色,缤纷竞呈的了。相比之下,穿着短衫的各种劳动者就随便的多。这里有农民、船家、商贩、挑夫等,大多是上身穿一件短短的襦衫。下身穿裤子,头戴巾子,赤脚着草鞋。上衣长短不一,长的可及膝下,短的仅到后腰。这些短衣的衣袖以及短腿都比较细窄,便于劳作。很多劳动者,挽起袖子,有的人上身只穿一件对襟半臂。更有趣的是一些挑夫身穿有前后两个衣片连成的两当式布背心,这种背心直至今日还可以在北方的农村中见到。这些劳动者的装束在当时颇具代表性。宋代是封建士大夫文化最发达的时期。形成了一个较大的具有高度文化素养的封建文人阶层。在他们中普遍存在这返璞归真、崇尚自然的哲学思想。从北宋开始盛行的山水,花卉画中,显示出一种散淡清雅、和平闲逸的艺术气氛,充分体现出这种思想指导下的审美情趣。与这种情趣相协调,宋代文人喜欢穿宽松朴素的便装。朱熹给自己设计过一套家常衣服:上衣是直领对襟的传统短襦,下摆至膝;下身为黄色的裙裳,腰间束一条缘上黑边的白绢;足登方履。这种便服更多地保存了古代汉族衣裳的特点,简单典雅,很适合士大夫们既好古又追求闲逸的心理。当时士大夫阶层还爱穿宽大的长袍。它也叫道袍,或者直裰(du)、直缝,这是由于它的背面分为左右两个衣片,中间一道直线缝合。直裰多用素纱、素绢、麻布及棉布等衣料制作,颜色以黑、白为主。这是宋代官方规定百姓平民可以使用的服色。除去市民文人之外,僧侣也经常穿直裰。所以后来黑色的直裰变成了僧袍,和尚们日常穿用。(选自中国服饰:异彩纷呈的华夏衣冠,有改动)(1)从清明上河图所描绘的画面看,宋代男子的衣着一般分为哪两类? (2)文章第段写水浒全传才进中柴进的衣着有什么作用? (3)请分析文章第段划线词语“大多”的表达效果。 (4)阅读全文,说说宋代主张衣着要简单朴素的原因有哪些。 八、 课内阅读 (共1题;共11分)10. (11分)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司马光破瓮救友光生七岁,凛然如成人,闻讲左氏春秋 , 爱之,退为家人讲,即了其大指。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群儿戏于庭,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水迸,儿得活。(宋史)【注】凛然:严肃庄重的样子。左氏春秋:又称左传,相传是春秋时期左丘明编撰的一部史书。大指:大意,主要意思。指,通“旨”。(1)解释下列划线词语的意思。 群儿戏于庭_众皆弃去_(2)翻译句子。 自是手不释书,至不知饥渴寒暑。(3)阅读本文后,司马光给你留下怎样深刻的印象? 九、 诗歌鉴赏 (共1题;共10分)11. (10分)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小题。 使至塞上王维单车欲问边,属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1)下列对这首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 . 这首五言律诗主要写的是王维出使边塞途中的所见所感。B . 全诗通过“归雁”“大漠”“孤烟”“长河”“落日”“候骑”等自然景物,向我们展示了边塞的神壮丽。C . 颈联运用对偶手法,被王国维赞为“千古奇观”,其中“圆”“直”两字极富神韵。D . 这首诗意境雄浑,与王维晚年写竹里馆那种清幽意境形成鲜明的对比。(2)有人说“归雁天”“归雁是作者自比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十、 作文 (共1题;共5分)12. (5分)按要求作文。请以“生命中最美的一刻”为题写一篇文章。要求:文体自选(诗歌除外)。600字以上。文中不能出现考生的姓名和所在学校名称。第 11 页 共 11 页参考答案一、 单选题 (共2题;共4分)1-1、2-1、二、 语言表达 (共1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