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6.doc_第1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6.doc_第2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6.doc_第3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6.doc_第4页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知识点总结6.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自考讲义(六)第十二章 环境污染防治法概述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环境污染防治法,它是我国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一般概念及其体系,以便于更好的理解和掌握各环境污染防治单行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本章内容较少,但属于重点章节,多以选择、案例分析的形式出现。考生应注意综合掌握和领会运用,如:【04、10多选、案例】、【07、10 简答】。串讲内容: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及其立法一、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概念 (一)环境污染 环境污染,是指被人们利用的物质或者能量直接或间接的进入环境,导致对自然的有害影响,以至于危及人类健康、危害生命资源和生态系统,以及损害或者妨害舒适性和环境的其他合法用途的现象。 (二)公害在环境法中使用公害一词,首见于日本明治二十九年(1897年)大阪府令制造场管理规则第3条。所谓环境污染与其他公害,是指由于人类生产、生活等活动产生的已知或未知的某些物质进入环境,导致环境的物理、化学和生物等特性发生改变,从而引起环境质量下降、自然生态改变、生物物种减少或灭绝以及危害人体健康、影响环境的有效利用或破坏环境的现象。 二、环境污染和其他公害的防治环境污染防治行政的目标及其确立和实施过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在实施环境污染防治行政之前,必须先由国家环境保护主管部门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和方法,制定国家环境标准。第二,为了实现国家环境标准的要求,国家必须制定环境保护的规划,以及针对各种污染物和有害物质的排放等制定国家污染物排放标准来规范向环境排放污染物的行为。第三,通过确立一系列的环境污染防治行政法律制度来促成国家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三、环境污染防治立法中国现行有关环境污染防治的专门法律有六部,即大气污染防治法、 水污染防治法、 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 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 海洋环境保护法、 放射性污染防治法。 第二节 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的体系我国环境污染防治法体系主要由六个方面的法律组成,主要包括:一、海洋环境污染防治法二、大气污染防治法三、水污染防治法四、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法五、环境噪声污染防治法六、放射性污染和其他危险物质污染防治的法律、法规第十三章 大气污染防治法考情分析: 本章重点介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相关内容。学习本章,要求考生了解大气污染防治的行政管理体制,把握大气环境标准,掌握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措施以及对行为的行政处罚等内容。本章内容多以选择的形式出现。考生应注意掌握,如:【05、10单选、多选】、【06、10单选】、【07、10单选】。串讲内容:第一节 大气污染防治法概述一、大气污染概述在我国,目前对大气环境质量影响较大的污染物主要有二氧化硫、总悬浮颗粒物、可吸入颗粒物、氮氧化物、二氧化碳、一氧化碳、臭氧、铅、苯并(a)芘以及氟化物等十大类。控制煤烟型大气污染将长期作为我国大气污染控制领域的主要任务。二、大气污染防治立法20世纪70年代,我国制定了工业“三废”排放试行标准和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以标准的形式对大气污染物的排放作出了定量的规定。1987年9月5日,我国制定颁布了大气污染防治法。1995年8月29日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法作了修改。第二节 大气污染防治的主要法律规定一、大气污染防治的行政管理体制我国对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实行人民政府领导、政府各行政主管部门按职权划分实施统一管理与部门分工负责管理的行政管理体制。二、大气环境标准在我国国家大气环境标准体系中,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66)是大气环境标准体系的核心。该标准将环境空气质量功能区分为三类: 一类区为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其他需要特殊保护的地区; 二类区为城镇规划中确定的居住区、商业交通居民混合区、文化区、一般工业区和农村地区; 三类区为特定工业区。对于上述三类功能区,依类别的不同相应地执行一级、二级和三级环境空气质量标准。 三、大气污染防治的监督管理制度与措施 (一)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大气污染防治的基本法律制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大气污染排污收费制度2、大气污染限期治理制度3、主要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和核定制度4、大气污染防治重点城市制度5、大气环境质量公报制度(二)防治燃煤产生的大气污染具体措施包括:一是对燃煤煤炭要求推行煤炭洗选加工,以降低煤的硫分和灰分,使煤炭中的含硫分、含灰分达到规定的标准;二是在城市能源结构方面要求国务院有关部门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采取措施,改进城市能源结构,推广清洁能源以及天然气、液化石油气、电或者其他清洁能源的生产和使用;三是在燃煤锅炉的管制方面,要求在锅炉产品质量标准中规定符合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的要求,否则不得制造、销售或者进口;四是在城市燃煤供热地区,要求实行统筹规划,统一解决热源,发展集中供热。 (三)防治机动车船污染 (四)防治废气、粉尘和恶臭等污染1、防治废气污染2、防治粉尘污染3、防治油烟污染 (五)消耗臭氧层物质的管制四、对违法行为的行政处罚我国法律规定,对违反规定向大气排放污染物超过国家和地方规定排放标准的,应当限期治理,并由所在地县级以上地方政府环保部门处以罚款。第十四章 海洋环境保护法考情分析: 本章主要介绍海洋环境和海洋环境污染的概念,海洋环境保护立法的概况和海洋保护的法律规定。学习本章,要求考生提高对海洋环境和海洋环境保护重要性的认识,掌握有关海洋环境保护的主要法律规定。本章属于重点章节,多以选择的形式出现。考生应注意把握,如:【02、10单选】、【03、10单选】、【04、10单选】、【05、1多选】、【05、10单选】、【06、1单选】、【07、10单选、多选】。串讲内容:第一节 海洋环境保护法概述一、海洋环境污染及其特点我国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海洋环境污染损害,是指直接或者间接的吧物质或者能量引入海洋环境,产生损害海洋生物资源、危害人体健康、妨害渔业和海上其他合法活动、损害海水使用素质和减损环境质量等有害影响。海洋环境污染的特点:1、污染种类繁多;2、污染扩散范围大;3、污染危害持续性强。二、海洋环境保护立法1982年颁布了中国第一部保护海洋环境的综合性专门法律海洋环境保护法。1999年12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新修改的海洋环境保护法。第二节 海洋环境保护的法律规定 一、海洋环境保护的一般规定(一)法的适用范围海洋环境保护法特别规定了“域外适用”的情况,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以外,排放有害物质,倾倒废弃物等,造成中华人民共和国管辖海域污染损害的,也适用该法。(二)海洋环境保护监督管理体制海洋环境保护法规定了统一主管和分工负责相结合的监督管理体制。(三)海洋环境质量标准与水污染物排放标准海水水质分为四类:第一类适用于海洋渔业水域,海上自然保护区和珍稀濒危海洋生物保护区;第二类适用于水产养殖区,海水浴场,人体直接接触海水的海上运动或娱乐区,以及与人类食用直接有关的工业用区;第三类适用于一般工业用水区,滨海风景旅游区;第四类适用于海洋港口水域,海洋开发作业区。我国海洋污染物主要来源于陆源水污染物,因此水污染物排放标准的制定和执行对减少陆源性海洋污染具有重要的意义。 (四)海洋环境保护的基本制度1、排污收费制度2、海洋污染限期治理制度3、重点海域排污总量控制制度4、海洋功能区划制度5、海洋环境监测、监视信息制度6、海上重大污染事故预防和处理制度7、跨区域的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政府协商制度和联合执法措施 二、海洋生态保护(一)特殊海洋区域生态环境的保护(二)海洋自然保护区(三)海洋特别保护区 三、防治海洋环境主要污染源的规定(一)防治陆源污染物对海洋环境的污染1、入海排污口设置2、陆源污染物排放的禁限措施(二)防治海岸工程建设项目对海洋环境的污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