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1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2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3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4页
高中地理 第二章 第三节 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案 湘教版必修2.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三节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学习目标定位1.运用有关资料,解释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2.结合事例,分析城市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认识逆城市化现象。4.理解我国城市化发展的趋向。一、城市化与我们的生活1城市化对我们生活的影响影响领域表现城市高楼鳞次栉比、道路纵横交错农村城市现代文明影响传统的生活习惯和劳作方式,农村青年向往着都市的繁华城乡差距因交通运输的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普及而大幅度缩小2.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大规模的城市建设,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地理环境,其影响主要表现在对气候、水文、生态环境等方面。影响因素表现原因气候改变了下垫面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高强度和持续的经济社会活动水文水系紊乱;河道富营养化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环境城区所在地区的环境生态遭受干扰和破坏城市是重要的污染源3.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表现结果改变了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演化为建设用地,形成城市功能分区改变了居民的就业方式传统的农业社会逐渐演化为现代化工业社会乡村景观逐步为城市景观取代自然生态系统转变为人工生态系统人口和产业活动由分散到集聚经济开发和信息交流大幅度加强影响和改变地方文化促使现代文明向传统文化渗透,强化了当地与外界文化的交流与融合思维活动1城市一般比周围郊区降水多,为什么?答案由于城市具有热岛效应,因而在与郊区之间形成的热力环流中,城市气流上升,湿润气流因对流上升而降温凝结。加上城市生产与生活排放烟尘形成的凝结核多,因此降水往往多于周围郊区。二、城市环境问题1表现:交通拥挤、环境趋于恶化、地价房租昂贵、就业困难、社会不太安定等。2城市郊区化(逆城市化现象):人口向生态环境较好、房租地价便宜的郊区或卫星城迁移。三、我国城市发展趋势1特点(1)城市经济逐步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导力量。(2)大型中心城市加速发展,辐射带动功能显著增强。(3)有更多的农业人口进入城市或当地的小城镇。2建设(1)强调以人为本,注重构建和谐的人居环境。(2)控制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治理各种“城市病”。(3)运用信息化手段提升城市现代化水平。思维活动2大城市地价昂贵,向来有“寸土寸金”之说,然而上海市在地处市中心的黄浦、静安、卢湾三区交界地带,营造了20万平方米的公共绿地,你同意这种做法吗?为什么?答案同意。市中心建设绿地可以改善城市中心的环境质量,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城市空间布局理念。探究点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探究活动读某城市相关地理要素变化图,根据图中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1)该城市绿地面积变化特点是什么?根据图中信息解释原因。(2)根据图中相关信息,描述城市面积变化对水环境的影响,并推测可能带来的后果。(3)根据图中相关信息,描述市区与郊区温差的变化特点。形成什么现象?并解释该种现象产生的原因。(4)城市面积的扩大及建设,可能对地貌及土地带来哪些负面影响?答案(1)绿地面积比重减少。原因:城市面积扩大,占用绿地;地下水位下降,植被成活率下降;城市污染,影响植被生长等。(2)地下水位下降,径流变化率增大。后果:造成城市缺水、城市内涝灾害增多等。(3)市区与郊区温差增大。形成热岛效应。原因:主要是市区大量释放废热所致。(4)破坏地表形态和结构,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城市建设及工业、生活废弃物导致土地污染,使土地质量下降等。反思归纳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1)城市化过程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结果地形对原来的地形地貌进行改造,趋向平坦容易造成水土流失、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气候强烈改变了下垫面的原有性质,使城市产生热岛效应,不同程度地影响着周围局部地区的气候形成城市风,将城市大气污染带到郊区,也可把郊区工厂的废气带到城区水文城市建设过程破坏了原有的河网系统,有的河流被填埋后作为道路或其他建设用地,有的河流被分割成断头河或死水河,以致城市地区水系十分紊乱容易使城市在暴雨时排水不畅,造成地面积水。残留河道也容易因富营养化而变黑发臭生态城市的生产、生活污染,尤其是工业“三废”,干扰和破坏了所在地区的生态环境使城市生态系统成为一个脆弱的系统。城市是人类对自然环境影响和改造最大的地方(2)城市化过程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人文环境对人文地理环境的影响农村转变为城市土地利用方式农业用地建设用地居民就业方式第一产业第二、三产业景观特征乡村景观城市景观人口分散、农业人口密集、非农业人口经济开放程度低高信息、交通闭塞、不便灵活、便利文化、观念传统文化现代文明探究点二常见的城市化问题探究活动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目前我国约1/5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1/3的城市空气质量达不到国家二级标准。下面是表现城市化问题的漫画。材料二伴随着“出门坐汽车”“走路不用腿”的新时代的来临,大中城市交通拥堵已成为政府部门、社会各界和居民百姓心生厌烦、挥之不去的苦恼之事。有人调侃道:首都成了“首堵”,广州成了“大停车场”。人口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规律,但由于人口过分集中,导致住房拥挤,2011年我国城市居民平均居住面积为35平方米,目前全国各城市中尚有51万户居民人均居住面积不足4平方米。(1)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列举主要整治措施。(2)城市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噪声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哪些?(3)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社会问题主要表现在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其成因主要有哪些?如何整治?(4)除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外,城市化过程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有哪些?答案(1)城市大气污染的主要污染源有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化石燃料所排放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的尾气。整治措施主要有:合理布局有大气污染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改进燃烧技术,节能减排;建立绿化隔离带等。(2)城市中水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有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固体废弃物的污染源主要是工业、建筑、居民生活垃圾;噪声污染的污染源主要是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3)城市交通拥堵、居住条件差的主要成因是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整治措施主要有: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优先发展公交等。(4)城市化带来的社会问题还有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加等。反思归纳城市化问题的表现、成因、危害及整治措施主要表现成因危害整治措施环境质量下降大气污染城市居民燃烧煤炭等燃料所排出的烟尘;工矿企业排放的废气;汽车、飞机、火车等各类交通工具排放出的尾气使城市环境质量日益下降,危害人体健康合理布局大气污染较重的企业,实行集中供暖,建立绿化隔离带水污染城市工业废水、居民生活污水、城市地面径流污染水体影响人体健康和动植物的生长建立污水处理厂,实行污水达标排放城市固体垃圾污染工业生产发展、建设规模扩大、居民消费水平提高,产生大量垃圾危害人体健康和环境及时清除,实行分类、回收、利用噪声污染交通运输、工业生产、建筑施工和社会活动影响人们休息、工作和交谈,甚至影响人体健康噪声大的工厂远离城区布局,建立绿化隔离带交通拥挤,居住条件差城市人口急剧膨胀,汽车数量不断增加交通堵塞导致时间和能源的严重浪费;住房缺少,质量低劣;影响城市环境质量控制城市人口增长;合理布局城市道路;加快住房建设就业难度增加,失业队伍扩大城市人口急剧增长,乡村人口无序迁入造成贫困问题、内城衰落问题、社会治安问题加快经济发展,增加就业岗位对点训练一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城市化过程对地理环境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2题。1城市化发展过快对地理环境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A生物的多样性增加B地表水下渗增多C出现城市“热岛”现象D城市环境质量提高2城市绿地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体现在()A调节气候 B降低噪声C保持水土 D涵养水源答案1.C2.A解析第1题,城市化发展过快,使生物栖息地被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由于城市路面硬化,因此地表水下渗减少;城市工业生产排放的废气、废水、废渣等造成城市环境质量下降。城市工业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过多,改变城市气温、降水等要素,出现城市“热岛”现象。第2题,本题考查绿地的作用,同时考查根据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城市绿地的作用有许多方面,如净化空气、吸烟滞尘、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减弱噪声等,其中减缓“热岛效应”的功能,即降低城区温度的功能应属调节气候的作用。对点训练二常见的城市化问题我国东部地区近年来经常发生雾霾,能见度很低,给道路交通和市民出行带来不便,读某城市局部交通图与城市轻轨路段图,回答34题。3关于我国雾霾频发的成因,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冷空气势力强B汽车尾气的大量排放C地面气温高,空气流动快D能源消费以天然气为主,缺少凝结核4该城市大力发展城市轻轨,带来的可能影响有()A增加雾霾天气的几率B促使沿线房价降低C投资大,占用更多土地D促使商业点向轻轨沿线站点集聚答案3.B4.D解析第3题,汽车尾气大量排放产生大量烟尘颗粒,从而易使大气能见度降低,产生雾霾现象。第4题,轻轨沿线交通便利,站点地区人员流动量大,流动人口多,因此易形成商业点。5读甲、乙两图,完成下列问题。(1)上海作为我国最大的城市,在经济、文化、教育等诸多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但也产生了一些城市化问题,请列举上海城市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2)上海为解决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问题,采取了一系列保护和改善城市环境的措施,你能列举两项吗?(3)从乙图气候资料看,反映了城市气候的两种效应,分别为_和_效应,从气温和降水现象分别分析产生这两种效应的原因是什么?_;_。答案(1)交通拥挤,住房困难,用地紧张;绿地面积小,环境质量差;就业困难,失业人数增多,社会秩序混乱。(2)建设卫星城;开发城市新区等。(3)热岛雨岛城市人口、工业、交通的过度集中使城市区域气温高于周围地区由于生产、生活活动使城市尘埃增多,尘埃作为水汽凝结核,使城市上空多云、雨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过程中产生的城市化问题和解决的措施及对城市环境产生的影响及表现。基础过关城市化的推进对城市径流、水质产生重要影响。据此回答12题。1下图表现了城市雨水的处理方式,这种雨水处理方式所起到的良性作用是()减少城市积水现象缓解城市缺水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完善城市区域的水循环完善城市的水生态环境A BC D2城市建设中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这对城市生态环境的主要危害有()A地表水下渗量增加 B地下径流增加C城市蒸发量增大 D城市空气的干燥程度增加答案1.A2.D解析第1题,城市雨水的收集再利用,减少了地表径流,减缓城市积水现象,缓解城市缺水,减少雨水和污水的汇流,有利于实现雨水的资源化,但是减少了地表径流使蒸发量减弱,破坏了城市区域的水循环和城市的水生态环境。第2题,城市建设中采用釉面砖、水泥等不透水的材质铺设地面,将会截断部分地区地表水的下渗,地下水减少,蒸发量减弱,空气干燥度增加。截止到2012年2月15日,北京机动车保有量达到501.7万辆,北京购车摇号限购政策让500万辆的出现推迟了11个月,预计到2016年,北京机动车将突破600万辆。据此回答34题。3车辆增多对城市的最大影响是()造成交通拥堵破坏城市绿地污染城市大气造成能源浪费占用城市大量空间加快人口的迁移和流动A BC D4为缓解北京市车辆增多带来的交通拥堵状况,除材料中的措施外,还可以采取的现实措施是()积极发展公共交通增大车速限制高峰期外来车辆进入市区拓宽马路适当发展地铁、高架桥等交通方式A BC D答案3.D4.C解析第3题,破坏绿地、能源浪费、加快人口迁移和流动不属于车辆增多对城市的影响。第4题,本题考查解决城市交通拥堵的措施。抓住题干中的关键词“现实措施”分析即可。目前生态城市是现代城市建设的新潮流,它以环境为中心,注重可持续发展,强调资源的高效低耗和生态优先等原则。据此完成56题。5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的根本原因是()A与城市地域结构模式不合理有关B城市人口、工业的集聚产生大量废弃物,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C与城市所在地的地形、气候、河流等自然因素不适应有关D城市环境是人类改造自然最大的地方,自净能力最强6老城区改造过程中城市洪水发生频率增加,某校地理研究小组对其原因进行了调查,下列调查结果最不可信的是()A在旧城改造过程中,填埋了许多池塘和河道B大面积铺设水泥、沥青路面影响了地表水的下渗C城市道路排水设施不够完善D城市居民不再使用井水,导致了地下水位升高答案5.B6.D解析目前城市生态环境恶化主要是城市人口、工业大量排放废弃物,超过环境的自净能力造成的。城市洪水是由暴雨引发的,并和城市地表水下渗减少、排水不畅有关。下图为“某区域城市发展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78题。7该区域城市发展过程依次是()A BC D8该区域城市发展必然导致()城市环境恶化植被覆盖率减少地下水位上升地表径流量季节变化增大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A BC D答案7.B8.D解析该题考查学生读图分析能力。第7题,城市化过程的主要表现之一是城市数量逐渐增加,由此可推断四幅图的顺序是。第8题,城市化发展带来的影响有利有弊,该题强调城市化带来的“必然”结果。城市化必然导致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郊间形成热力环流。城市环境质量可能有所下降,植被覆盖率可能减少,地下水位可能下降。9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材料一墨西哥城人口超过了2 000万,是拉丁美洲最大的城市。该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城内有13万家工厂和150万辆汽车,每天排放的有害气体使墨西哥城上空常常被黄色烟雾笼罩。材料二上海是我国最大的城市,1998年底人口达1 306万。20世纪80年代上海就开始建设卫星城。1990年开始建设浦东新区。20多年来,上海修建了全长480千米的环城公路,新建了高架公路和地铁等。人均居住面积从1980年到1994年增加了近一倍。1999年,园林绿地面积达1万多公顷,公共绿地3 600多公顷。上海的环境正日益好转。(1)结合材料分析墨西哥城城市环境问题产生的原因是(双选)()A人口膨胀 B工业过于集中C失业人口增多 D城市规模扩大(2)墨西哥城的主要大气污染源是_。城市环境污染除大气污染外,还有_、_和_等。(3)结合材料二,分析上海市解决城市问题的途径:_;_;_。(4)墨西哥城治理环境问题可以借鉴上海的做法是(双选)()A分散大城市职能 B扩大城市绿地面积C边污染边治理 D扩大城市规模答案(1)AB(2)工业废气、汽车尾气噪声污染水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3)建设卫星城,开发新区改善城市交通和居住条件绿化环境,扩大园林绿地、公共绿地的面积(4)A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城市化问题的表现、原因及解决的主要措施。材料一反映了墨西哥城由于人口过多、工业活动集中、汽车排放的废气过多,城市出现了严重的环境问题。材料二反映了上海在城市化过程中解决城市问题的重要措施及这些措施对城市发展产生的影响。能力提升潍坊市区公共自行车租赁系统于2013年底完成初建并投入运营,越来越多的市民选择自行车出行。下图为某区域公共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示意图。回答1011题。10潍坊市推行该系统主要是为了()缓解交通拥挤吸引外来游客倡导低碳出行 减少汽车尾气排放促进自行车产业发展A BC D11关于图中自行车租赁点分布的说法,正确的是()A都沿干道分布B大型租赁店均沿主干道分布C小型租赁店均沿次干道分布D公交站口附近不适合布局租赁点答案10.B11.B下图为“某大城市郊区某村落3年内发展为城镇的示意图”。读图,回答1213题。12村落发展为城镇后,当地居民某日发现一直在使用的这口老井水有异味,经卫生防疫站抽干井水消毒处理后,井水仍然有异味。这口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A动物落入水井,尸体腐烂所致B地表水漫涨,灌入水井C生活废水污染了地下水D河流上游的水源被污染13村落发展为城镇后,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有()A山体破坏,容易发生滑坡、泥石流B垃圾增多,无法处理,污染环境C路面封闭,容易发生“雨涝”D生活提高,生产发展,用电不足答案12.C13.C解析第12题,据图分析,老井位于河谷,新老建筑稠密,人口众多,井水的污染源最有可能是生活污水。第13题,据图可知,村落沿河流呈条带状分布,村落发展后,最有可能引发的问题是路面封闭,排水不畅,地表径流增加,发生“雨涝”。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2012年7月21日,一场特大暴雨的袭击让北京遭遇了61年来最大的洪涝灾害。这场暴雨导致城市交通瘫痪,郊区道路中断,部分房屋倒塌,植被和牲畜受损也极其严重。材料二2011年4月28日公布的第六次全国人口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