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目录1第一章 项目概况11.1工程概况11.2基坑支护方案概述11.3基坑监测目的12第二章 基坑监测方案22.1监测方案制定依据22.2监测要求22.3监测内容及监测点布设32.3.1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数量32.3.2监测点布设原则42.4监测工作方法与技术42.4.1监测基准网的建立52.4.2位移监测52.4.3沉降监测62.4.4水位监测62.5监测时段划分和监测频率72.6预警值和允许值72.7监测仪器保护及特殊情况处理73第三章 成果提交及监测工作组织计划83.1监测成果及提交形式83.2监测工作组织计划911 第一章 项目概况1.1 工程概况本工程为安置房小区二期工程。工程地点位于佛山市禅城区佛山公园西侧(原佛山市棉纺织厂附近),总用地面积约20965m2。拟建场地设两层地下室,桩基础采用旋挖桩+冲孔桩基础。基坑开挖范围内地面下无管线埋藏,地面上无架设电线。西面为拟建25米宽的规划道路、南面和东面为拟建15米宽的规划道路,北面为准备改建迁移的马路。地下室边线与西面规划拟建道路人行道边最小距离为11.1m;与南面规划拟建道路人行道边最小距离为9m;与东面规划拟建道路人行道边最小距离为9m。北侧为规划的小区道路和规划中的商业中心(原有楼房仍未拆迁),北侧地下室边线位于拟改道的马路和拟拆迁的房屋范围内。其中北侧东段和东侧北段与安置房小区一期工程的两层地下室基坑重合。由于工程北侧原道路和房屋的拆迁进度问题;本二期工程计划分两段施工。南侧为第一段(14楼):工程基坑面积约为6504m2。北侧为第二段(56楼):工程基坑面积约为5031m2。(详细分界见图纸)基坑深度为9m11m。1.2 基坑支护方案概述基坑支护1-1、3-3、5-5、7-7剖面采用桩+锚杆+锚索支护(严格控制基坑位移,避免影响到施工道路的的正常使用),其余各侧采用复合土钉墙形式支护,共分8个支护区段。1.3 基坑监测目的为了贯彻“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保证本项工程施工期间边坡、基坑和其它地面设施的安全使用,同时为科学指导施工,须对边坡和基坑进行变形监测。2 第二章 基坑监测方案2.1 监测方案制定依据1、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3、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4-20024、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 50330-20025、锚杆喷射混凝土支护技术规范GB 50086-20016、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 120-997、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 79-918、建筑基坑支护工程技术规程DBJ/T15-20-979、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ECS 96:9710、钢结构设计规范GB50017-200311、本工程基坑支护设计与施工方案及工程图纸12、计算软件:理正岩土结构设计软件13、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14、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DBJ15-31-200315、佛山市禅城区佛山公园西侧A地块安置小区岩土工程勘察报告16、建筑机械使用安全技术规程JGJ33-200117、建筑施工高处作业安全技术规程 JGJ 80-9118、建筑深基坑支护技术规范SJG05-96;19、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20、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2 监测要求由于岩土工程的复杂性,按照“信息化设计,信息化施工”的原则,及时掌握基坑支护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变形观测设计,本次设计单位设计变形监测的主要内容为基坑顶的位移监测和周围临近构筑物沉降监测。一、精度要求1)监测基准网执行二等观测精度要求,埋设基准点3个,工作基点3个。2)沉降观测按照二级水准点的测量精度要求实施,位移观测按一级导线测量,要求采用红外线光电测距仪按三角形闭合环网测定。二、工作要求1)基准点和工作基准点,特别是基准点,要埋设在变形范围之外,且应位于不受压、震和不遭受碰撞的地方,要稳定、可靠。2)基准点要定期检测。对于基准点,建网初期和停止观测后各复测一次,观测期间3个月复测一次,当产生怀疑时,应随时进行观测;对于工作基点,视其稳定可靠程度,每隔若干次观测后要与基准点进行联测,若位置有变化,应及时修正。3)必须在设计要求的位置布置现场观测点,同时施工和监理单位可根据现场情况要求增加少量观测点,但需征求设计单位的同意。4)所有观测点均需注意保护,避免受人为损坏。提出有效、可行的保护措施,施工单位对观测仪器的保护要无条件配合。5)观测仪器和设备在使用前应进行检验校正,观测应在仪器、设备检验、校正的有效期内。每次观测应使用同一仪器和设备,固定观测人员,采用相同的观测方法。6)各项观测按要求的时刻进行,同时记录天气等有关情况。三、资料整理和成果要求监测数据整理包括初始值、变化量、变化速率成果表格及变化量和时间的关系曲线图。监测报告除包括以上图表内容外还应扼要的文字说明、结果分析,必要时提出相关建议。监测报告及提交到相关单位,有异常情况时应及时信息反馈。2.3 监测内容及监测点布设2.3.1 监测内容及监测点的数量根据设计监测方案,结合有关规范,本基坑工程监测内容主要为:基坑顶位移监测,监测点数量为26个;水位监测,观测井7个;监测点布置详见附后监测点平面布置图。2.3.2 监测点布设原则1、测点位置的确定应结合工程性质、周边环境、地质条件、设计要求、施工特点、监测费用等因素综合考虑,紧密结合基坑支护结构施工工期,合理安排监测点的布设和监测周期。2、符合有关规范和设计对监测工作的要求。3、测点按照基坑监测设计要求布置。布置详图见附图。4、对重要的监测对象,监测点宜适当加密布置。5、有利于监测数据信息对设计施工的指导。2.4 监测工作方法与技术监测采用仪器观测为主,同时辅以现场目测;每项监测项目的初始值是以后每次监测成果分析的前提和基础,必须保证其准确性,可在基坑开挖前多次观测,取其均值或经过分析比较再行确定。在每个工况施工前和结束时均都要专门读取一次数据。观测数据用专用的表格记录,当出现读数异常有可疑现象时,应进行重读,并和上次的观测数据进行对比。观测数据必须在现场当天处理完毕,如处理结束发现疑问时要立即复测,数据变化较大时及时报警。基坑开挖前对附近建构筑物进行调查取证工作,利用摄像机(数码相机)等观察附近建构筑物是否存在已有裂缝或缺陷,并派专人在施工工程中定期观察其变化,并利用数码相机或摄像机作记录,作为以后判定基坑开挖是否对附近建构筑物产生影响的依据。实行监测日志制度,监测负责人必须记录每次监测时的大气、人数、仪器、设备、各测点的工作情况,以及各工作面的施工进展情况,也要观察记录地面积水、裂缝、超载等外部情况,以供数据分析时结合参考。同时要观察邻近建筑物和围护体系的裂缝、渗漏水等情况,一般及时发现事故隐患,采取有效措施。原则上监测现场负责人在监测全过程中不变,遇有特殊情况需变更时,应做好详细的交接工作。2.4.1监测基准网的建立为了是监测具有牢固可靠的基准系统,需建立监测基准网以作为每次观测的起算依据。因场地特点,本工程监测的基准点初步考虑选用地表深埋基准点。水平位移和沉降位移采用同一基准点。1)监测基准网的观测基准点埋设且稳定以后,即进行基准网的首次观测。观测技术要求见下表。水平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表一等级相邻点点位中误差(mm)平均边长(m)测角中误差(”)测距相对中误差测回数三角形闭合差DJ2二等1.51001.81/100000127垂直位移监测网技术要求 表二等级相邻点高差中误差(mm)每站高差中误差(mm)往返较差或环线闭合差(mm)检测已测高差较差(mm)使用仪器、观测方法及要求二等0.30.070.15n0.2nDS05型仪器,视线长度15m,前后视距差0.3m,视距累计差1.5m参照现行国家一等水准测量的技术要求施测2.4.2位移监测1)部位:基坑顶2)工作基准点设置:在远离基坑的地方设置基准点,基坑四周设置永久性工作基点。以基准点为已知点,按二等导线测量工作基点的三维坐标。以工作基点作为沉降、位移观测的依据。3)监测点埋设:在支护桩桩顶表面埋设膨胀螺丝或者深埋公称直径为22的钢筋,。4)测量方法:以工作基点为依据,采用全站仪坐标法,按一级导线测量,用全站仪测各观测点坐标,将本次坐标与初测坐标或及上次坐标之差求出,即得到本次位移及累计位移。5)测量仪器:2”全站仪。2.4.3沉降监测1)部位:周围临近构筑物沉降监测2)测点埋设:用电钻在选定点处打孔,然后埋入隐蔽式监测标志,在上面拧上螺杆观测标志进行观测。3)测量方法:在远离基坑区选择3个基准点,确定其中一个基准点的假定标高,用二等水准测量的方法分两次观测其高差,并推求出另一基准点的标高,作为垂直位移观测的高程基准。各测点与基准点布设成附合或闭合水准网,采用逐次趋近法严密平差程序,由计算机求出其各点的标高。采用建筑变形测量二级精度进行观测,观测视线长度应小于规范规定值,一般不超过15m,标尺基辅分划读数之差0.3mm,基辅分划高差之差0.5mm,环线闭合差1.0n(n为测站数),每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水准仪I角10,水准仪的实偿误差0.2,初始观测应单程双测观测,取其平均值作为初始值。测量过程中应经常检核水准仪I角;观测时应使用同一根标尺,如使用两根标尺进行观测时,应注意观测点间采用偶数站观测,以消除标尺零点不等差。本次标高减去上次标高为本期沉降量,本次标高减去初始标高为累计垂直位移量。4)测量仪器:精密水准仪,标尺。2.4.4水位监测1)部位:基坑支护外土层2)测点埋设:采用工程钻机成孔,然后埋入PVC花管。3)测量方法:在管中放入探测头,当探测头接触到水面时,发出电信号,就可以从测绳上测出水面位置。用水准仪测出管口高程,换算出相应水位的高程。 4)测量仪器:电测水位计2.5 监测时段划分和监测频率现场监测的准备工作应在基坑开挖前完成,从基坑开挖直至土方回填完毕均作变形观测,围护、围蔽结构的水平、竖直变形观测,开挖阶段每天测量1次;开挖完成及变形稳定后,每5天测量一次。周边建(构)筑物的沉降观测,开挖至完成,每3天观测一次;开挖完成后,每周观测一次。如发现变位速度较快,支护结构开裂等情况,应及时通知监理、设计和施工人员,报告监测结果并采取相应的观测及补救措施。2.6 预警值和允许值主要监测项目见下表:支护结构监测报警值剖面1-18-8安全等二墙顶水平位移与开挖深度之比0.6% 警戒值(mm)40极限值(mm)50变化速mm.d-11015墙顶竖向位移与开挖深度之比0.6%警戒值(mm)40极限值(mm)50变化速mm.d-1582.7 监测仪器保护及特殊情况处理1)基准点及监测点的保护基准点的选址应和业主共同确定,确保埋设处在观测期间内不会用场地施工而遭破坏。业主有责任要求工程施工人员协同保护观测点标志,因施工必要而破坏观测点时,应及时告知监理和业主。因施工单位遭破坏的费用由施工单位支付。2)观测中发现异常变化的处理方法如果在观测中发现异常变化,应在及时向有关单位汇报,并提出建议,参加有关的现场办公会,以便对基坑边坡支护进行动态设计,按信息化施工。3 第三章 成果提交及监测工作组织计划3.1 监测成果及提交形式1)为保证成果真实可靠,无论是用电子记录还是直接手录,都必须保留原始观测数据。2)按规定对测点进行观测后,依据监测工作的科学性、准确性、及时性的要求,对资料进行及时分析整理,并在观测后次日提交有关报表。报表包括施工工况、天气状况、测点布置图、观测时间、计算结果表、曲线图及评价建议。3)资料整理中,除对各单项监测资料进行分析,应及时分析各类测点之间内在联系,辨别可能存在的险情。4)监测对象出现异常变化时,及时整理书面材料呈报有关各方,材料包括:分析原因,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同时加密监测,了解其进一步的变化情况和进一步采取措施后的效果。5)在一个施工区段后提交中间报告,内容包括:监测点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资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6年宣城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预热题)
- 通辽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培优a卷)
- 延安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哈密地区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能力提升)
- 大足县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贵港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满分必刷)
- 牡丹江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济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2026年齐齐哈尔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新)
- 波兰氏综合征
- 家谱中奶奶的纪传范文
- 夯实基础33课件讲解
- 中学生寝室内务及管理
- 2023全国卷甲卷应用文写作课件高三英语二轮复习
- 恶性肿瘤支持治疗
- 《初中女生的青春期教育》专题课件
- 影视画面分析-镜头课件
- 箱变技术要求
- 闪亮的星星-悦纳自我(说课稿)-一年级心理健康通用版
- GB/T 9740-2008化学试剂蒸发残渣测定通用方法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