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doc_第1页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doc_第2页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doc_第3页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doc_第4页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6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厂坝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2006年4月第35卷第2期中国矿山工程ChinaMineEngineeringApr.,2006Vol-35No.2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DiscussiononGeologicalProspectingPromiseofChangba-LijiagouLeadzincMine石玉成(白银有色金属公司厂坝铅锌矿,甘肃成县742504)关键词:找矿预测;远景评价;储量摘要:开展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远景找矿,为进一步评价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资源危机程度和资源潜力提供依据.已知成矿区(带)和老矿山深部及外围仍有巨大找矿潜力,进行地质找矿.提高资源储量,延长服务年限,是老矿山扩大远景储量的途径.Keywords:prospectingforecast;perspectivevalue;reserveAbstract:ThedevelopingofperspectiveprospectingofChangba-Lijiagouleadzincmineprovidesthebasisforfurtherappraisingmineresourcescrisisdegreeandtheresourcespotentia1.rheknownminerogenicregion(belt)andthe0ldminedepthportionandtheperipherystillhadthehugeprospectingpotential,thegeologicalprospectingcanraisetheresourcesreserves,lengthentheservicelife,anditisthegoodwayfortheoldmineexpandingprospectivemserves.1地质勘查工作概况1.1地质工作程度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床是甘肃有色地质勘查局106地质队于20世纪60年代和80年代勘探出的大型铅锌矿床,提交的地质报告分别为甘肃省成县红卫矿区厂坝铅锌矿床地质勘探报告(19661969)和甘肃省成县李家沟铅锌矿床地质勘探报告(1987).采用的勘探规范是1974年国家计委地质局制定的勘探储量规范.厂坝矿床勘查类型按规范定为,类型,勘探方向采用平行剖面法.李家沟矿床工业储量按勘探类型丁程网度沿走向控制有余.B级区内沿倾向略显不足.1.2矿山地质特征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床分为厂坝铅锌矿床和李家沟铅锌矿床.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是礼县柞水成矿带西成矿田的一个大型铅锌矿区,矿区西起29线,东至113线,全长2300m.1.2.1厂坝铅锌矿床(1)区域地质概况:厂坝铅锌矿床范围为2965勘探线,长约lO00m.厂坝铅锌矿在大地构造上位于两秦岭海西褶皱带东段的岷县复背斜轴部,南邻徽县成县凹陷,北与西和礼县凹陷相接.区内地层属于中泥盆统西汉水群,岩石以碎屑岩及碳酸岩石为主.区域矿产丰富,主要为铅,锌,铜多金属矿产,构成了我国一个重要的有色金属成矿带西成铅锌矿田.矿区大地构造处于昆仑秦岭地槽褶皱系的礼县一柞水海西冒地槽褶皱带中部的西成矿田中;矿床位于矿田内二级褶皱干鱼廊向斜北翼.厂坝一向阳山矿带中段.区内出露地层主要为中泥盆统安家岔组(D2a)和少量下第2期石玉成: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15?泥统吴家山组(Dla2).安家岔组按岩性可分为焦沟层(D2a2)和厂坝层(D2a1),焦沟层主要岩性为黑云石英片岩,二云石英片岩夹浅灰色大理岩.厂坝层又可细分为上部层(D2al一2)和下部层(D2al一1),上部层以大理岩,黑云方解石英片岩为主.夹少量二云石英岩和黑云石英长石片岩等,底部夹石英岩透镜体.顶部有少量大理岩夹层.矿区构造受区域吴家山背斜NE翼的二级构造控制.基本形成为一走向EVe-呈S形扭曲的单斜层,倾向南,倾角6O.一85.,南部为吴家山背斜,北部为干鱼塘向斜.区内断裂较发育,F1断层是厂坝与李家沟的分界线,上盘为厂坝矿床.下盘为李家沟矿床,区内火成岩不发育,仅南部有花岗闪长岩脉和云斜煌斑岩脉顺层贯入,且规模较小,岩浆活动与铅锌成矿无明显的成矿关系.(2)矿体地质特征:在地质勘探中共探明大小矿体51个.I,号矿体为厂坝矿床的主要矿体,号矿体为次要矿体,其余为小矿体.其中I,号矿体矿石量占矿床提交矿石量的93%.矿床氧化带发育.氧化程度深,其氧化程度和分布深度主要受地形,岩性,构造和老硐的影响.1202m水平以下主要为硫化矿和混合矿.122李家沟铅锌矿床李家沟铅锌矿床位于厂坝矿床以东的65113线.长约1300m.李家沟铅锌矿床属典型的层控矿床,沉积(成岩)作用是成矿的主要因素,矿床严格受地层层位和岩石组合的控制,包括矿层在内的沉积物是在特定的古地理环境下形成的.(1)地层层位:中泥盆安家岔组厂坝层(D2a1)是矿床赋存的层位,具多层矿体,下部层(D2al1)111,号矿体群,上部(D2al一21I,号矿体群.沿厂坝层两部的厂坝矿床,东部的向阳山矿床均在同一层位.(2)岩性和岩石组合:矿床内矿体可分为大理岩含矿系统和片岩含矿系统,前者称为碳酸盐岩型和灰岩型矿体,后者为碎屑岩型和砂岩型矿体.I,号矿体仅产在含炭质石英一长石f团块)条带大理岩或其与白色石英大理岩之接触位,2号矿体仅产于片岩内的绢(白1云长石石英岩中.经原岩恢复分别为(含)炭硅条带灰岩,(含)砂质灰岩和泥质长石砂岩,粉砂岩.在矿体中心部位,岩层和矿层是同生沉积的结果.主矿体沿走向延伸较大,规模属大型和中型,产状较稳定,单斜层陡倾斜,形态较规则.为中厚一厚似层状矿体,品位变化较均匀.结合地形条件以及相邻厂坝矿床的勘探实践等综合因素,矿床用平行勘探线法勘探.矿床按其产出层位及岩性组合划分为五个矿体群,共有矿体83个(28个计算储量),其中,V号矿体群尚未探明工业储量.I,2号矿体为李家沟矿床的主矿体,其金属储量占提交总储量的93,7%,矿体勘探程度低,小矿体除少数几个外,规模均小,品位,勘探程度低.2勘探程度及探明储量2.1厂坝铅锌矿床B级储量分别在坑道水平以上,地表以下地段,主要以50m间距的穿脉坑道配合100mx(608O)m钻探网度求得.地质勘探方法采用以钻探为主,坑探,槽探为辅,矿床勘查类型按规范定为,类型.勘探方向采用平行剖面法.C级储量分布在坑道以下.采用100mx(6080)m钻探网度求得或B级储量外推部分D级储量以稀疏钻孔求得.最终按当时的储量标准探明并提交地质储量44923599t,平均铅,锌品位1.32%,7.04%,铅金属量594815t,锌金属量31627l8t.勘探区进行了测网为100mxl0m的次生晕,自电测量工作,共完成2,4km.局部地段进行了激发激化剖面,联合剖面,充电等工作,发现三个综合异常带.2.2李家沟矿床实际工业控制沿倾向为2070m,与以往勘探同类型矿床网度相仿.地表以槽探揭露,深部用钻探控制配合坑探f1240,1300m中段)验证,浅部辅以少数短坑罔定氧化带.钻孔和穿脉工程均按垂直于矿体的勘探线系统布置,地表槽探间距2050m.B级:钻探网度(5075)mx(4070)m,配合坑探,穿脉间距50m.部分2537.5m.C级:钻探网度(75100)mxf6090)m,2号矿体部分辅以50m间距穿脉.D级:钻探网度(75100)mx(120一l60)m或稀疏控制.2.2.1探明各级储量矿床控制范围内B+C+D级表内矿石量353330371;金属量3067773t(其中含伴生铅284550.金属量为铅454412t.锌261336It,其中B级182889t,B+C级l4l3653t;品位为铅131%,锌7.4l%.表外矿石量1134596t,铅+锌金属量63287t.主矿体I,2金属量分别占61.5%,5.8%,?16?中国矿山工程2006年(第35卷)26.4%,小矿体占6.3%.伴生组份:硫1208668t,品位9.35%;银188.373t;品位8.27;镉4240.252t;品位0.0172%矿床勘探范围内B+C+D级表内矿石量24756847t,金属量铅283519t,锌1644095t,铅+锌1927614t(其中含伴生铅24163t).品位铅1.17%,锌6.65%.矿石量B级占11.7%,B+C级68.3%.表外矿石量1l34596t,铅+锌金属量63287t.I,2号矿体金属量分别占50.8%,8.2%,31.4%/J,矿体占9.6%.伴生组份:硫1000121t,品位9.33%;银172.589t,品位8.48g/t;镉3906.280t,品位0.0176%.2.2.2矿体控制程度(1)矿床内主矿体未控制完毕其中1号矿体西部6557线以西和主剖面800m标高以下,号矿体91线以东1O00m标高以下和2号矿体800m以下均未控制到矿体的零点边界.(2)I,2号矿体的深部,I号西侧及,2号矿体东侧均无尖灭趋势.(3)对控矿地质规律,主矿体三大地质因素已查明和基本查明,对矿石加工技术性能,开采技术条件以及水文地质工作等方面的研究可满足矿山建设设计要求.表1主矿体控制程度表2.3存在的主要问题(1)厂坝铅锌矿床在地质勘探中特别是45线以东,由于F11和F6断层的影响.矿体的延深末得到有效控制.(2)氧化矿与混合矿界限大部分为推定.矿体的形态,厚度圈定存在一定的误差,致使提供的地质资料不准确.(3)I,2号矿体为李家沟矿床的主矿体.其金属储量占提交总储量的93.7%.矿体勘探程度低.在利用前期普查探矿工程时缺乏周密布置,主槽部分偏离勘探线.勘探线间距不尽合理(4)对号矿体东部延伸情况认识较晚.88线以东至97线工程控制不够.(5)对厂坝,李家沟矿床的关系有待进一步研究,目前认为两者总体上是斜列展布.3预测方法及依据已知成矿区带,老矿区深部与外围的找矿不同于新勘探区这些成矿区带或老矿区已经历了至少一轮以上的详细勘探,积累了较丰富的地质资料,按过去的思维与思路获得找矿成功的几率较小.首先进行地质资料的二次开发.然后进行找矿潜力分析,包括隐伏矿体(床)分布位置及形态.对原有地质资料,各种观察到的地质现象与地质关系等进行有效合理的加工整理,进行新的找矿靶区分析.从而达到解决过去地质问题,发现新的地质问题.根据矿床成因,成矿控制因素以及探矿工程控制程度,预测区储量依据为:已知成矿区(带)或老矿山深部和外围仍有巨大找矿潜力;在近年所发现的矿床中,金属矿床的绝大多数位于已知成矿区(带)或老矿山深部和外围.不断提高成矿区(带),成矿盆地的整体研究程度是提高勘查效果的有效途径.新理论,新思路为矿产勘查提供了新天地如浊积岩型金矿,含金剪切带型金矿新概念导致了近年来金矿勘查的重大突破.客观实际的矿床模式f如斑岩铜矿床模式,块状硫化物矿床模式等1是矿产勘查和预测的重要指导.地质,物探,化探,遥感,钻探和计算机等技术方法的综合运用与恰当配置,仍是现代找矿的基本手段4矿山深部及外围找矿的潜力分析厂坝一李家沟矿床是在60年代进行系统地质勘探时查明的,由于受当时地质理论和勘探手段的限制,这些矿床的勘探深度有限,矿床深部及其外围的找矿潜力尚没完全查明,在这些已知矿山的深部及外围可能具有较大的找矿潜力,预测区概况如下.4.1厂坝铅锌矿床地质构造,矿体产状,规模已基本查清,号矿体两端及深部基本控制,矿体趋于尖灭,估计在45,49线两剖面可能继续延伸.I号矿体向东已出区.西部29剖面已有工程控制,33,37,41剖面深部仍需控制;53,57,61,65剖面深部还有发展前景.4.2李家沟铅锌矿床勘探范围65105线.9001O00m标高以上.勘探深度为300400m已按类型勘探完毕,控制范围内西部已至57线,东部已至113线,控制最深可达750m标高.第2期石玉成:厂坝一李家沟铅锌矿地质找矿远景探讨.17.李家沟铅锌矿床I,2主矿体未控制完毕,I,2号的深部(750m标高以下)矿权范围(700m标高),I号矿体西侧,2号矿体东侧均无尖灭趋势或未控制到零点边界.其扩大远景的潜力较大.如果继续向深部勘探增加100200m.并向西部勘探可望有较大的储量增长.4.3矿山深部(1)李家沟I号矿体地表在65105线范围内900m及800m标高以下各剖面尤其88线以西,中厚层的富矿体均无尖灭趋势.(2)号矿体9l线以东,1000m标高以下,未控制到零点边界.该矿体深部有向东侧伏的规律.(3)2号矿体与I号矿体控制相仿.多数剖面深部矿体未控制完.且97线以东尚有斜列延伸的趋势.(4)I,2号矿体扩大远景的潜力较大,尤其是I号矿体具有上贫下富.品位和厚度大体上成正比例关系的特点.4.4厂坝和李家沟两矿床重叠地段(1)厂坝矿床已勘探的范围是3369线10001200m标高以上.厂坝I号矿体在4l线以东1200m标高以下有延伸,李家沟矿体勘探西止65线,探边工程已至57线.I号主矿体尚未尖灭,在5769线300m地段内两矿床首尾相叠.(2)1985年施_丁的远景孑LZK455,ZK53一l1控制到l100m标高附近,分别见到了厚大矿体,前者穿矿厚度46.5m,矿体含Pb1.84%,Zn11.97%,后者穿矿厚35.4m.含Pb0.79%,Zn5.18%,是重要的找矿勘探地段.(3)厂坝5753线f包括李家沟69线)范嗣内片岩系统的矿体趋于尖灭,53线厂坝矿床号矿体地表仅1.5m厚.对李家沟片岩系统矿体勘探证明,号主要是盲矿体群,具有一定层位.厚度上时有膨缩或尖灭再现.该地段可望找到盲矿体.在对厂坝I号矿体钻探时从45线1050m标高,49线1100m标高,53线1200m标高以下应注意到对片岩矿体的控制.4.5矿体东部边界地段(1)2矿体97线以东尚有斜列延伸的趋势,100m标高上下有3035号矿体成群出现,其再往东的109线,113线等未作有效控制,是探寻片岩系统矿体(包括号矿体群)的有利地段.(2)大理岩含矿系统(I,号矿体群)虽然在105125线有六个钻孔控制,表明断续有延展,但已是互不连接薄一极薄的贫矿体,在深入研究的基础上有必要择地勘探.(3)V号矿体群赋存在焦沟层中(D2a2),地表仅两小条矿体,资料极少.ZK1171钻孑L-TL之见不足以否定该矿.应进一步勘探.(4)号群小矿体居多,往往成群分布,金属储量超过万吨的有4个,nl1,nl16,nll9,nl30号矿体.5结语通过地质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