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文简介和目录免费索取外源补光解决温室黄瓜早衰问题的研究中文摘要: 本试验利用外源人工补光的方法,研究不同补光时间(每天补2小时、3.5小时、5小时)和不同光照强度(60mol m-2?s-1、120mol m-2?s-1、240mol m-2?s-1)处理对于解决温室黄瓜早衰问题的作用。试验测量比较了各处理和对照植株的株高、叶面积、叶片细胞内含物的降解情况、补光状态下的光合作用情况以及叶片细胞膜的透性和自由基清除酶的活性,并且对黄瓜的产量、产值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1外源补光可大大提高温室黄瓜的长势。本试验条件下,补光处理的时间越长、光照强度越大,越有利于株高的增大和叶面积的迅速扩大,并且叶片的寿命也得以延长。补光时间对株高的影响比光照强度大,三种补光时间水平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叶片展开后20天时,处理、和的叶面积显著大于对照和其它处理。 2对处于生长后期的叶片,补光处理能使它们的可溶性蛋白和叶绿素含量保持相对较高的水平。在叶绿素含量方面,补光时间较短的处理、与对照之间的差异不显著,其它都有显著差异。补光时间最长、光强最大的处理的叶绿素a、b含量最高,其a/b值也最大,比对照高19.05%。光照强度比补光时间更能影响叶片内可.英文摘要: In order to solve the problem of greenhouse cucumbers earlier senescence, artificial light was used in study. Under different light time(everyday for 2 hours, 3.5hours, 5hours)and different light intensity (60mol m-2?s-1, 120mol m-2?s-1, 240mol m-2?s-1), we studied the cucumbers plant height, leaf area, dissolution of cells inclusion, photosynthesis of cucumber leaves, injury of cell membrane, plants yield etc.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ing: 1 Artificial light could increase the growth of greenhous.目录: 第一章 文献综述9-231.1 关于植物衰老的研究进展9-171.1.1 植物衰老研究的历史与现状9-121.1.2 叶片衰老的研究概况12-171.1.2.1 叶衰老期间的生理代谢变化12-161.1.2.2 影响叶衰老的环境因子16-171.1.3 衰老研究问题与展望171.2 弱光逆境及温室外源补光的应用概况17-211.2.1 弱光逆境对植株生长的影响18-191.2.2 人工光源的选择及应用情况19-211.2.3 关于光照强度与黄瓜生长关系的研究现状211.3 试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1-23第二章 试验材料与研究方法23-262.1 试验材料232.2 试验设计与方法23-262.2.1 试验设计23-242.2.2 试验内容242.2.3 试验器材与测量方法24-26第三章 试验结果与分析26-353.1 各处理植株的整体生长情况26-283.1.1 补光对株高的影响26-273.1.2 补光对叶面积的影响27-283.1.3 衰老脱落叶指数比较283.2 黄瓜叶片细胞内含物的降解情况比较28-303.2.1 补光处理对叶片内可溶性蛋白质含量的影响28-293.2.2 叶片内叶绿素含量的比较29-303.3 补光状态下黄瓜植株的光合作用情况30-313.3.1 早晚开灯后不同时间黄瓜叶片净光合速率30-313.3.2 不同光照强度下黄瓜叶片的光合作用情况313.4 补光对黄瓜叶片细胞膜透性及自由基清除酶系的影响31-343.4.1 各处理植株叶片细胞膜透性情况比较31-333.4.2 各处理植株叶片内自由基清除酶系活性情况比较33-343.5 产量、产值统计34-35第四章 讨论35-38第五章 结论38-39参考文献39-47购买充值卡,就可下载本篇论文全文温室黄瓜生长发育机理模型与实验研究中文摘要: 本文首先对国内外关于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特别是园艺作物生长发育模型的研究成果、发展现状进行了深入详尽的总结分析,不仅凝炼出了作物模型研究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而且为今后在我国开展园艺作物模型的研究提供了综合参考。其次,在借鉴国外先进园艺模型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期建立适合我国温室环境的温室黄瓜光合生产和干物质积累模拟模型,并通过二茬的温室黄瓜试验数据,确定了有关模型参数,为温室黄瓜产量的预测、优化栽培管理和建立温室黄瓜专家管理系统,提供了理论指导,奠定了重要的工作基础。 具体研究和取得结果如下: (1)以温室黄瓜为研究对象,通过不同的光照处理试验,观测温室内温光环境状况及黄瓜生长发育的动态变化,研究和分析光照对温室黄瓜生长发育的影响及产量形成同光照条件之间的定量关系。在此基础上确立了模型中的几个重要参数:叶面积指数(LAI),比叶面积(SLA)和干物质向根、茎、叶和果实的分配系数;同时还通过不同种植季节和光照处理检验了模型的准确性和灵敏性。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的预测黄瓜各生育时期的光合作用及干物质生产,干物质积累模拟值与实测值的相对误差小于10%,验证了模型的准确性。表明该.英文摘要: In this paper, the research results and current status related to crop growth and development models, from abroad and homeland, especially for horticultural crops, were systematically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Not only some kernel problems on the research of crop modeling were presented, but also a reference for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horticultural crops modeling in our country was offered. Moreover, on the base of the advanced research results of foreign countries, also combin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目录: 第一章 绪论11-1911 研究背景和意义1112 国内外研究概况11-17121 国内外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12-14122 国内外园艺作物生长模型的研究进展14-16123 园艺作物模型的不足与发展趋势16-1713 研究目的、内容和方法17-19131 研究目的和意义17132 研究内容和方法17-18133 技术路线18-19第二章 温室黄瓜生长模型的构建和描述19-2321 温室内环境要素的模拟1922 光合作用的模拟19-2123 呼吸作用的模拟2124 干物质积累的模拟21-2225 叶面积指数的模拟22-23第三章 模型的检验23-3231 试验设计与观测方法23-24311 试验材料23312 试验设计23313 观测项目与方法23-2432 试验结果与分析24-26321 叶面积指数(LAI)和比叶面积(SLA)的发展动态24322 总干物质的增长趋势24-25323 总于物质在各个器官的分配25324 各器官干物质含量的比较25-2633 模型参数的确定26-28331 叶面积指数(LAI)与比叶面积(SLA)26-27332 干物质分配系数27-2834 模型的检验28-30341 叶面积指数(LAI)的模拟28-29342 干物质生产的模拟29-3035 讨论30-32351 弱光对植株生长发育的影响30-31352 模型的检验31-32第四章 模型的功能与应用32-3841 模型的功能32-33411 在教学领域:32412 在科研领域:32-33413 在生产管理和规划领域:3342 模型的应用潜在生产力预测33-37421 模拟方法33-35422 模拟结果35-3743 本章讨论37-38第五章 SUNSHINE模型38-4451 模型构建38-4152 模型检验41-4253 敏感性分析42-4354 本章讨论43-44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44-4661 具体的研究成果及创新点:44-4562 本研究的不足与今后的发展45-46参考文献46-51致谢51-52作者简介52CO_2施肥条件下高温对温室黄瓜光合性能的影响中文摘要: 以“四季秋瓜”、“宝杂2号”、“翠宝2号”、“水果黄瓜”、“津春5号”5个黄瓜品种作为试验材料,通过温室高温处理,在CO2施肥条件下,增加湿度,研究其对温室黄瓜光合效率的影响,以及5个黄瓜品种耐热性指标的变化趋势及差异。试验结果表明: 每天中午平均4050的高温处理4h以上,温室黄瓜叶片的光合速率明显高于未施用CO2的常规温度管理下的对照,即使在中午高温处理区的光合速率也显著高于对照,说明温室黄瓜的“午休”现象与环境中的CO2浓度有关。高温处理主要是使叶片中积累的光合产物淀粉,通过呼吸作用分解运出,避免了叶绿体因淀粉积累的毒害.高温处理开始会使温室黄瓜叶片中叶绿素含量下降,但经过一周左右就能很快恢复。 高温处理后,各个黄瓜品种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丙二醛含量、游离脯氨酸含量均比对照呈现升高的趋势,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则呈现降低的趋势。 通过黄瓜的耐热性指标及田间实际生长情况可知,“四季秋瓜”、“津春5号”最耐热,“宝杂2号”、“翠宝2号”耐热性次之,“水果黄瓜”最不耐热。英文摘要: Taking Siji Cucurmber,Baoza No.2,Cuibao No.2,Fruit Cucumber and Jinchun No.5 5 cucumber varieties as test materials,Through greenhouse high temperature treated, CO2 enrichment and increased humidity, Researched effects on the photosynthetic efficiency of greenhouse cucumber and trends and differences of index of heat torlerance on five varieties of cucumber .Experiment results show : Noon daily average of 4050for more 4 hours , The photosynt.目录: 摘要3-4Abstract41 引言11-261.1 国内外研究概况11-261.1.1 光合作用的研究方法111.1.2 影响黄瓜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1-161.1.2.1 光照11-121.1.2.2 温度12-131.1.2.3 CO_213-141.1.2.4 湿度(水分)141.1.2.5 矿质营养14-151.1.2.6 光合产物运转分配15-161.1.3 CO_2施肥16-191.1.3.1 CO_2施肥的必要性161.1.3.2 不同国家和地区 CO_2施肥的发展情况16-171.1.3.3 CO_2施肥的生理作用与效果17-191.1.4 高温的影响19-261.1.4.1 渗透调节与细胞水分状况19-201.1.4.2 高温对生物膜保护系的影响20-211.1.4.3 高温对氮素代谢的影响21-231.1.4.4 高温对光合作用的影响23-251.1.4.5 高温对呼吸作用的影响25-261.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262 材料与方法26-302.1 材料与处理26-272.1.1 试验材料262.1.2 种子处理、育苗及定植26-272.1.3 高温处理区设置272.1.4 高温锻炼272.1.5 黄瓜成株的高温处理及 CO_2施肥272.2 测定项目与方法27-302.2.1 可溶性蛋白含量测定27-282.2.2 丙二醛(MDA)含量测定282.2.3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的测定282.2.4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力的测定28-292.2.5 光合相关指标测定292.2.6 叶绿素含量的测定292.2.7 淀粉含量的测定29-303 结果与分析30-383.1 生理生化指标30-323.1.1 可溶性蛋白含量303.1.2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30-313.1.3 丙二醛(MDA)含量313.1.4 游离脯氨酸(Pro)含量31-323.2 温室环境因子与光合作用32-383.2.1 平均光照强度的比较32-333.2.2 平均温度的比较333.2.3 平均相对湿度的比较33-343.2.4 CO_2浓度的比较343.2.5 光合速率日变化34-363.2.6 叶绿素含量变化36-373.2.7 淀粉含量变化37-384 讨论38-414.1 生理生化指标38-394.1.1 高温对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影响38-394.1.2 高温对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的影响394.1.3 高温对丙二醛(MDA)含量的影响394.1.4 高温对游离脯氨酸(Pro)含量394.2 CO_2施肥条件下温度与光合作用的关系39-404.3 “午休”现象形成的原因探讨404.4 呼吸作用40-415 结论41-42致谢42-43参考文献43-50作者简介50购买充值卡,就可下载本篇论文全文肥料用量与油菜产量品质及其养分含量关系的研究中文摘要: 为了更深入的探讨油菜高产优质栽培的施肥技术,采用混合均匀设计方法,以中油杂1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氮、磷、钾、镁、硫5种肥料用量与油菜的产量、油菜籽蛋白质含量和含油量以及叶片养分含量的关系。土壤中全氮含量为0.217%,土壤速效磷含量13.58mg/kg,土壤速效钾含量105mg/kg,交换性镁含量为91.04mg/kg,有效硫含量18.13mg/kg。结果表明: 肥料用量与产量的回归方程显著性水平为0.0487,不同肥料对产量的影响顺序为S(X_5)N(X_1)K_2O(X_3)P_2O_5(X_2)MgO(X_4)。交互项X_2X_5对产量的影响达到显著水平,当磷处于低水平,硫处于高水平时,产量较高;当磷肥处在高水平,硫肥处于低水平时,产量也较高;它们都处于中间水平时产量反而较低。以高产为目标的肥料适宜施用量(kg/hm2)分别为N 255.78-259.01,P_2O_5 129.87-131.50,K_2O 127.51-130.08,MgO 7.40-7.74,S 1.96-2.06。产量构成因素与产量的通径分析结果为单位面积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 5种肥料的用量与蛋白.英文摘要: A field experiment was conducted to study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fertilizer rate and rapeseed(Brassica napus var.Zhongyouza No.11) nutrient content and its seed yield and quality,by using mixed-uniform design.The field soil contained 0.217%of total nitrogen,13.58mg/kg of available phosphorus and 105mg/kg of potassium,and 91.04mg/ kg of exchangeable magnesium and 18.13mg/kg of available sulfur.The results showed: The significance probability of the regression equation between fertilizer rate and seed y.目录: 摘要6-8Abstract8-91 文献综述10-191.1 研究背景10-111.1.1 我国发展油菜生产的意义101.1.2 我国油菜施肥技术发展历程10-111.2 主要营养元素对油菜生产的影响11-171.2.1 氮肥对油菜生产的影响11-121.2.2 磷肥对油菜生产的影响12-131.2.3 钾肥对油菜生产的影响13-141.2.4 镁肥对油菜生产的影响14-151.2.5 硫肥对油菜生产的影响15-161.2.6 肥料混施对油菜生产的影响16-171.3 均匀设计的应用进展17-181.4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18-192 材料与方法19-222.1 试验材料192.2 试验设计19-212.3 指标测定方法212.4 数据处理212.5 多因素数学模型的分析21-222.6 因子间交互效应的分析222.7 模拟寻优223 结果与分析22-483.1 肥料用量与油菜籽产量的影响22-273.1.1 与油菜籽产量的关系22-243.1.2 多因素数学模型的分析243.1.3 磷肥与硫肥的交互作用与油菜籽产量的关系24-263.1.4 以高产为目标的肥料用量寻优26-273.2 肥料用量与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27-293.2.1 肥料用量与油菜产量构成因素的关系27-283.2.2 油菜产量与其构成因素的回归分析28-293.3 肥料用量与油菜籽品质的关系29-373.3.1 与油菜籽蛋白质含量的关系29-323.3.2 与油菜籽含油量的关系32-353.3.3 以优质为目标的肥料用量寻优35-373.4 肥料用量与油菜功能叶养分含量的相关性37-433.4.1 与苗期功能叶养分含量的相关性37-403.4.2 与花期功能叶养分含量的相关性40-433.5 油菜功能叶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43-453.5.1 苗期功能叶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43-443.5.2 花期功能叶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44-453.6 不同时期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45-463.6.1 不同时期全N含量之间的相关性453.6.2 不同时期全P含量之间的相关性45-463.6.3 不同时期全K含量之间的相关性463.7 油菜功能叶养分含量与油菜籽产量的相关性46-483.7.1 苗期功能叶养分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46-473.7.2 花期功能叶养分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47-484 小结与讨论48-544.1 小结48-514.1.1 肥料用量对油菜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关系48-494.1.2 肥料用量对油菜品质的关系494.1.3 肥料用量与油菜功能叶养分含量的相关性49-504.1.4 不同时期养分含量之间的相关性504.1.5 不同时期功能叶养分含量与产量的相关性50-514.2 讨论51-544.2.1 关于试验结果51-534.2.2 关于试验设计方法53-54参考文献54-61致谢61-62附录62购买充值卡,就可下载本篇论文全文播期对引进大豆生长发育特性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中文摘要: 本试验选用引进大豆品种20号()、29号(高一)、136号(KLS607-3)、CK(川豆7号)为试验材料,采用两因素随机区组设计,B因素为播期,设5个水平分别为:B1(4月10日),B2(4月20日),B3(4月30),B4(5月10日),B5(5月20日),A因素为品种,A1(20号),A2(29号),A3(136号),A4(CK),研究了播期对引进大豆生育进程、生长发育特性、干物质积累、糖氮代谢、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 1、播期对引进大豆全生育期影响表现极大的差异,随播期的推迟,生育前期明显缩短,全生育期日数相应缩短,方差分析表明,播期是影响生育期长短的主要因子。 2、播期对引进大豆的生长发育有明显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日平均气温逐步增高,日照时数增加,大豆株高增加,茎粗增长幅度加大,分枝数在B3和B4最高;苗期SPAD值以B1A1最高,叶面积指数随生育时期推进呈先增后减趋势,在升高阶段,以A3B3的增长幅度最大。 3、引进大豆干物质生产、分配及其转化均受到播期的影响。随着播期的推迟,茎、叶、荚干重、单株干物质积累量、茎叶所占百分比、茎枝转移率和成熟期荚果干.英文摘要: The varities of imported soybean NO.20(),NO.29(高一),NO.136 (KLS607-3),CK(chuan dou seven) are used in this experiment.The two-factor random complete design method(RCBD) is used.The B factor is sowing date,with the five levels respectively are B1(4.10) B2(4.20) B3(4.30) B4(5.10) B5(5.20).The A factor is variety,including A1 (NO.20) A2(NO.29) A3(NO.136) A4(CK).Through reserching the influence of sowing date on the soybean s growth process,growth charateristics,dry matter accumulating,metabolism of suga.目录: 摘要4-6Abstract6-71 前言11-161.1 选题背景11-121.2 文献综述12-161.2.1 播期对大豆生育特性影响研究12-141.2.2 播期对大豆产量及其构成因子的影响研究141.2.3 播期对大豆化学品质的影响研究14-161.2.5 研究目的与意义162 材料与方法16-182.1 供试材料162.2 试验设计16-172.3 调查测定项目与方法17-182.3.1 生育时期调查记载172.3.2 取样及其处理方法172.3.3 大豆测定项目与方法17-182.4 数据统计处理方法183 结果与分析18-403.1 播期对引进大豆品种生育进程的影响18-203.1.1 对生育期结构的影响18-203.2 播期对引进大豆生长发育的影响20-243.2.1 播期对引进大豆部分农艺性状的影响20-223.2.2 播期对引进大豆部分光合特性的影响22-243.3 播期对引进大豆干物质积累与分配的影响24-303.3.1 干物质积累24-273.3.2 不同品种器官干物质分配27-303.3.3 干物质输出与转化303.4 播期和品种对糖氮代谢的影响30-363.4.1 可溶性糖的积累与分配动态30-323.4.2 氮素的积累与分配32-363.5 播期对引进大豆籽粒化学品质的影响36-383.5.1 蛋白质含量36-373.5.2 粗脂肪含量373.5.3 氨基酸含量37-383.6 播期对引进大豆产量及其构成的影响38-403.6.1 对产量的影响38-393.6.2 对产量构成因素的影响39-404 结论与讨论40-454.1 播期对引进大豆农艺及产量性状的影响40-424.2 播期对引进大豆光合产物的影响424.3 播期对引进大豆品质的影响42-434.4 合理利用引进种质资源43-45参考文献45-47附表47-49致谢49-51硕士期间发表论文51购买充值卡,就可下载本篇论文全文喷施微肥对紫花苜蓿生长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中文摘要: 微量元素是维持生命有机体正常生长所必需的营养物质,生物体所需要的微量元素主要来自各种外源性物质。我国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多为石灰性土壤,有效硼、钼、锌、铁均有不同程度。鉴于微量元素的营养功能和增产作用,本试验通过研究硼、钼、锌、铁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明确紫花苜蓿优质高产所需四种微量元素的有效浓度和适宜、经济的喷施次数,为西北干旱半干旱地区苜蓿平衡施肥及优质高产提供理论依据,对草业经济和生态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采用二因素随机区组设计,系统研究5种浓度的硼、钼、锌、铁四种微肥叶面喷施对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产量、品质及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主要研究结论如下: 1.硼肥和钼肥5个浓度叶面喷施都能促进第一茬苜蓿枝条数增加,减少节间数,极显著促进叶面积增大,0.2%和0.3%的硼肥能极显著提高株高、增加第一茬苜蓿枝条数,钼肥对株高影响效果不明显。锌肥所有处理都能提高第一茬苜蓿株高,促进枝条数、节间数增加和叶面积增大,0.10%和0.15%的锌肥增加株高效果极显著, 0.05%的最低浓度除外的锌肥叶面喷施极显著促进苜蓿叶面积增大。所有铁肥处理(1.0%的最高浓度除外)都能促进苜.英文摘要: Trace elements are the essential maintenance for organisms to live and they are mainly derived from exogenous compounds. There is much calcareous soil in dry and semi-dry areas of Northwest China. The contents of effective boron, molybdenum, zinc, and iron in the soil are commonly deficiency. At present, there are many researches on alfalfa yield and growth characteristics by trace elements mixed with major elements. For the function of improving nutrition and yield by trace elements, this paper studies.目录: 摘要4-6ABSTRACT6-8第一章 文献综述11-211.1 立题背景1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11-121.3 国内外研究进展12-211.3.1 苜蓿生长特性的研究概况12-141.3.2 苜蓿营养品质的研究现状14-161.3.3 苜蓿施用微肥的研究概况16-21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21-242.1 试验地自然概况212.2 试验材料212.2.1 供试紫花苜蓿212.2.2 供试肥料212.3 试验设计21-222.4 测定项目及方法22-242.4.1 生物学特性222.4.2 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测定222.4.3 叶含量、干鲜比和产草量的测定22-232.4.4 营养品质的测定232.4.5 钙、锌、铁含量的测定232.4.6 数据分析23-24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24-463.1 不同微肥处理对第一茬紫花苜蓿生物学特性的影响24-273.1.1 对株高的影响24-253.1.2 对节间数的影响253.1.3 对枝条数量的影响25-263.1.4 对二次分枝数的影响26-273.2 不同微肥处理对紫花苜蓿产量的影响27-323.2.1 对干草产量的影响27-293.2.2 对叶含量的影响29-313.2.3 对干鲜比的影响31-323.3 不同微肥处理对紫花苜蓿光合速率及叶绿素含量的影响32-343.3.1 对紫花苜蓿光合速率的影响32-333.3.2 对叶绿素含量的影响33-343.4 不同微肥处理对紫花苜蓿品质的影响34-463.4.1 对粗蛋白含量的影响34-363.4.2 对全磷含量的影响36-373.4.3 对全钾含量的影响37-383.4.4 对钙含量的影响38-403.4.5 对粗灰分含量的影响40-413.4.6 对粗纤维含量的影响41-423.4.7 对紫花苜蓿锌、铁含量的影响42-46第四章 结论和讨论46-504.1 主要结论46-484.1.1 叶面喷施不同浓度微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464.1.2 叶面喷施不同次数微肥对苜蓿生长的影响差异464.1.3 叶面喷施微肥对苜蓿叶含量、干鲜比、产量的影响46-474.1.4 叶面喷施微肥对苜蓿光合生理的影响474.1.5 叶面喷施微肥对苜蓿营养品质的影响474.1.6 叶面喷施微肥对苜蓿微量元素含量的影响47-484.2 讨论48-50参考文献50-55致谢55-56作者简介56购买充值卡,就可下载本篇论文全文温室不同温度管理对黄瓜生长、产量及理化指标的影响中文摘要: 本试验以黄瓜(Cucumis sativus.L)为材料,分为温室春秋两茬栽培,通过开启 后坡、后墙、前侧通风口大小、多层覆盖、临时加温等手段,设置 A、B、C 三个温度 环境,春茬选用品种为津春 3 号,秋茬为津优 1 号,通过研究不同温度管理方式对日光 温室内气象因子(气温、地温和空气相对湿度)及黄瓜的生长、产量、相关理化指标、果 实商品性、品质的影响,初步探明日光温室内不同温度管理对黄瓜生长及产量形成的影 响,为我省日光温室黄瓜栽培环境控制提供合理的温度参数。试验得出如下结论: 1不同温度管理对日光温室内其它环境因子产生一定的影响,较低温度环境使地 温降低,相对湿度下降;较高温度环境使地温升高,相对湿度也升高。 2不同温度管理对黄瓜生长指标和产量产生一定的影响,春茬黄瓜的株高、叶片 数、产量与积温、最低温度呈正相关,相关系数达到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得到的回归方 程为: Y=0.4869*X1+0.1859X2-33.3120*(Y:株高增量,X1:积温,X2:最低温度) Y=0.0065*X1+0.2199X2-1.9801*(Y:叶片数.英文摘要: The experiment use cucumber as materials, There were two stubble cultivation including spring stubble and autumn stubble. Three temperature environment (A、B and C)were setted up by opening back slope ,back wall and front ventilation mouth or cover of many layers or temporary hightened temperature. Jinchun 3 was used in spring stubble and Jinyou 1 was used in autumn stubble. The experiment initially ascertained that different temperature conditions in greenhouse influence on growth and yield of cuc.目录: 目 录4-8摘要 8-9英文摘要 91 前言11-20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11-121.2 国内外研究动态12-201.2.1 国外温室设施及环境控制研究现状12-131.2.2 国内温室设施及环境控制研究现状13-141.2.3 温室内温度分布特点14-151.2.4 温度对黄瓜的生长、产量及生理生化的影响15-202 材料与方法20-252.1 试验材料202.2 试验设计20-212.3 测定项目与方法21-252.3.1 气象因子观测212.3.2 生长状况及产量测定21-222.3.3 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22-242.3.4 果实商品性及品质的测定24-253 试验结果25-423.1 不同处理温湿度环境的变化25-283.1.1 不同处理气温变化25-263.1.2 不同处理地温变化26-273.1.3 不同处理空气湿度变化27-283.2 不同处理对黄瓜生长的影响28-293.2.1 不同处理对黄瓜株高、茎粗的影响28-293.2.2 不同处理对黄瓜叶片数、叶面积的影响293.3 不同处理对黄瓜产量的影响29-303.4 环境因子与生长指标及产量的相关及回归分析30-313.5 不同处理对黄瓜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31-393.5.1 不同处理对光合色素的影响31-333.5.2 不同处理对蔗糖、可溶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设计工程师中级面试题集
- 2025年高级养老护理员技能证书考试练习题及答案
- 2025年注册验船师资格考试(B级船舶检验专业法律法规)综合试题及答案一
- 2025年配送计算试题及答案
- 国安公务员面试题及答案
- 英语游戏化教学培训课件
- 贵商银行面试题及答案
- 2025年行业协会法务面试模拟题集
- 2025年法律顾问职业技能鉴定面试模拟题解析
- 西藏拉萨市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6届化学高一上期中统考模拟试题含解析
- 承插盘扣落地脚手架施工方案
- 物流无人机技术与应用解决方案
- DB14∕T 1822-2019 旅游景区安全评估规范
- 非营利性医疗机构医保政策制度
- 床边护理查体内容
- GB/T 44670-2024殡仪馆职工安全防护通用要求
- DB34T 3709-2020 高速公路改扩建施工安全作业规程
- THXCY 001-2024 草种质资源调查与收集技术规程
- DB61∕T 1856-2024 国土调查成本定额
- 地基沉降量计算-地基沉降自动计算表格
- 部编版(2024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第1课《远古时期的人类活动》精美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