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羟基磷灰石纳米粒子体外抗肝癌的实验研究 肝癌严重危害人类的健康,目前大多数化疗药物疗效虽然快但不理想,而且副作用大,因此,临床应用受到限制。羟基磷灰石(HAP)纳米粒子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活性、化学稳定性及广谱抑癌作用13,但对正常细胞的影响研究较少。我们的实验旨在研究HAP纳米粒子对肝癌细胞及肝细胞的选择性作用,探讨应用于肝癌临床治疗的可能性。1材料和方法1.1试剂及仪器 DMEM(Gibco);新生牛血清(Gibco);型胶原酶(Gibco)。倒置显微镜(CK_40 Olympus, Japan);酶标检测仪(MB _,北京市新技术应用研究所);粒径分析仪(Zataplus,Brookhaven);透射电镜(H_600 Hitachi, Japan)。1.2细胞株及动物细胞系Bel_7402人肝癌细胞来源于中国科学院上海细胞研究所细胞库,由武汉大学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提供。Wistar大鼠,雄性,SPF级,体重260g300g,由湖北省医学科学院医学实验动物中心供给,合格证号:19084。1.3实验方法1.3.1HAP纳米粒子制备与检测以Ca(OH)2饱和液和Ca(H2PO4)2为原料,应用均相沉淀法制备HAP纳米粒子。高压灭菌,临用前用DMEM培养液稀释,终浓度为1.4104mol/L、1.4105mol/L、1.4106mol/L三组。常规制备透射电镜(TEM)标本,镜下观察HAP纳米粒子形状、大小及分散状态。1.3.2实验分组及细胞培养肝癌细胞分4组:C、C1、C2、C3,其中C为空白对照组,C1C3分别含有1.4104mol/L、1.4105mol/L、1.4106mol/L HAP纳米粒子组。肝细胞分组同上,与其对应的为N、N1、N2、N3。对数生长期的肝癌细胞经0.25胰酶消化,用DMEM培养基(含10小牛血清、10万U/ml青霉素、10万g/ml链霉素)配成单细胞悬液,以2104个细胞/ml接种于25ml培养瓶内,计40瓶。肝细胞的分离依据文献4进行,以上述同样方法配制肝细胞悬液,接种40瓶。将全部培养瓶置37、5CO2下培养,24小时后更换培养液,给药组换含不同浓度HAP纳米粒子的培养液,对照组加等量新鲜培养液,继续培养5天,实验重复3次。1.3.3形态学观察及活细胞计数在培养状态下,用倒置显微镜每日观察细胞生长状况和形态学改变。每天每组取2瓶,经0.25的胰酶消化后,取30l细胞悬液加2台盼蓝染液混匀,在细胞计数板上计数,每瓶计数3次,取其平均值,拒染细胞为活细胞。统计结果行t检验。2结果2.1HAP纳米粒子的大小、形态透射电镜下观察HAP纳米粒子呈均匀分散的针状颗粒,平均粒径67.6nm,粒径分析仪测定有效平均粒径为72.3nm。2.2细胞形态学变化培养细胞在倒置显微镜下观察,肝癌细胞呈典型的多边形贴壁生长。培养5天连续观察到C组Bel_7402细胞增殖明显,细胞数量逐渐增多,第4天达高峰(见图1)。用HAP纳米粒子处理的C1组,24小时内细胞形态、数量没有明显变化,随着培养时间的延长细胞数量逐渐减少,部分细胞变成圆形、梭形或不规则形,于第4天细胞质内形成大量空泡(见图2),多形性更加明显。C2组、C3组与C组比较没有明显差异。新鲜分离的肝细胞呈单个分散状态,为具有立体感的圆球形,晶莹透亮,体积上大小一致。培养24小时后细胞单层铺展,圆形或多边形。N组细胞数始终呈上升趋势;N1、N2、N3组未见细胞形态、数量的显著变化。2.3HAP纳米粒子对细胞生长的影响高浓度的HAP纳米粒子与2104细胞/ml共同孵育后,肝癌细胞的生长受到抑制,与对照组相比P0.01,且该作用随HAP纳米粒子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而对正常肝细胞的抑制作用较弱。如图3所示。3讨论原发性肝细胞癌是常见的恶性肿瘤,涉及细胞生长、分化与凋亡之间的调控失衡,以及环境与机体的相互作用5。肝癌的发病率高,而且还具有极强的临床侵袭性,预后极差。许多抗肝癌的化学药物通过不同的机制作用于肝癌细胞,但其疗效不佳,相互之间可产生交叉耐药性,并增加毒副作用。无机纳米粒子在抗肿瘤方面初步显示了独特的优势。纳米粒子通常是指尺度在1nm100nm之间的微粒,由于其具有大的比表面积,表面原子数、表面能和表面张力随粒径的下降急剧增加,表现出了小尺寸效应、表面效应及很强的吸附性和生物活性。纳米粒子的抗肿瘤效应分为两类:其一,纳米粒子药物复合物,纳米粒子在其中承担载体的作用6;其二,单纯纳米粒子,主要发挥纳米粒子本身的抗肿瘤效应。我们研制的HAP纳米粒子,平均粒径67.6nm,利用其本身独特的生物活性进行了初步体外实验研究,发现1.4104mol/L的HAP纳米粒子有明显的抗肝癌作用,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相同浓度的HAP纳米粒子作用于大鼠肝细胞,与对照组比较未见明显抑制作用,即对肝细胞影响较小。提示HAP纳米粒子具有体外抗肝癌效应,且副作用较小。可望通过进一步的体外实验及动物实验,深入研究HAP纳米粒子的抗癌机理,为临床应用奠定实验基础。参考文献:1Li SP,Zhang SC,Chen WJ,et al.Effects of hydroxyapatite ultrafine powder or colony formation and cytoskeletones of MGc80_3 cellJ.Bioceramics,1998,9225227.2Feng LY,Li SP, Yan YH, et al.Inhibition of HAP nanopartics on W_256 sarcoma of rats in vivoJ.Chin Biomed Engin,2001,302304.3李世普,冯凌云,曹献英,等.无机纳米粒子抑制癌细胞的机理J.稀有金属材料与工程, 2001,30(增刊)702705.4曹献英,闫玉华,杨美娟,等. 肝细胞原代培养的技术改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