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 业 设 计 题目 题目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 学学 生 生 张添柱 学学 号 号 200706010335 院院 系 系 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 专专 业 业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指导教师 指导教师 肖中俊 2011 年年 6 月月 2 日日 陕陕 西西 科科 技技 大大 学学 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毕业设计 论文 任务书 电气与信息工程电气与信息工程学院学院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专业 073 班级班级 学生 学生 张张 添添 柱柱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毕业设计 论文 题目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 完成期限 从完成期限 从 2011 年年 12 月月 1 日起到日起到 2011 年年 6 月月 19 日日 课题的意义及培养目标 课题的意义及培养目标 要求根据化工厂所能取得的电源以及化工厂 的发展 按照安全可靠 技术先进 经济合理的要求 确定变电所的位置 与型式 确定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台数与容量 类型 选择变电所主接线方 案以及高低压设备和进出线 确定二次回路方案 确定防雷和接地装置 最后要求写出设计说明书 绘出设计图纸 设计 论文 所需收集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设计 论文 所需收集的原始数据与资料 设计的原始数据如下 1 负荷情况 本工厂多数单位为动力负荷 除了仓库属于三级负荷 外 其余单位均属于二级负荷 低压动力为三相 380 伏 照明为单相 220 伏 各车间负荷同期系数可取 0 85 系统负荷数据如下 车间编号车间名称负荷类别设备容量 kW功率因数 1制条车间动力4500 80 2纺纱车间动力4500 80 3软水站动力1200 80 4锻工车间动力450 65 5织造车间动力3000 80 6染整车间动力3500 80 7锅炉房动力1000 75 8仓库动力600 75 2 供电电源情况 供电电压 10KV 供电方位 厂区东北方向大约 2km 单回路架空进线 计量方式 高供高计 电价 基本电费 4 KVA 电度 费 4 度 扩容费 500 KVA 国库券认购费 400 KVA 5 10 年后 归还 要求 cos 达到 0 95 出口开关短路容量 500MVA 3 气象地质资料 海拔高度 1023 米 年最热月 七月 平均温度 22 7 平均最高温度 29 2 极端最高温度 36 4 极端最低温 度 36 7 雷暴日 30 日 年 最热月地下 0 8m 处土壤平均温 度 21 电阻率 黄土 200 M 沙质粘土 100 M 4 资料 1 工厂供电 苏文成 2 相关电气工程手册 3 校区规划和建筑布局图 4 高低压电器的配套 包括高低压电器的选型 配套 负荷补偿等 课题的主要任务 需附有技术指标要求 课题的主要任务 需附有技术指标要求 1 工厂供电的基本知识 2 电力负荷及其计算 3 工厂供电系统 4 短路电流计算及电气设备的选择 5 供电系统的保护及供电自动化 6 节电及功率因数的提高 7 供电系统的电压质量 设计进度安排及完成的相关任务 以教学周为单位 设计进度安排及完成的相关任务 以教学周为单位 周次周次设计任务及要求设计任务及要求 1 31 3分配任务 了解原始数据 确定设计任务 4 64 6制定设计方案 数据计算 7 117 11选择设备容量 型号 并进行校验 12 1312 13作论文前期整理工作并实际论证所做设计的合理性 14 1714 17论文定稿 印制 做答辩准备 学学 生 生 日期 日期 指导教师指导教师 日期 日期 教研室主任 教研室主任 日期 日期 I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 摘 要 对于一个化工厂而言 合理的供配电系统结构对于企业自动化系统的合理 安全 有序的运行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大部分化工厂的车间大部分是一级 二级负荷 如 制条车间 纺纱车间等等 一旦出现故障会对企业的运行以及人身安全造成重大的危 害 所以就对供配电的安全 可靠 经济等指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首先 对全厂的负荷进行系统计算 为确定供电系统的电力变压器 各种开关电 器的容量 电力线路的截面和变电所的所址等提供依据 并且对其进行无功补偿 以 减少变压器 电力线路 开关设备的功率损耗 从而减少电器元件的规格 降低它的 功率损耗和电压损耗 减少投资 其次 根据本厂的实际情况和经济技术比较电力变压 器 确定变电所的所址 类型以及其主接线方案 然后按符合情况系统地对厂区进行 设计 为了校验一次设备的短路稳定度 开关电器的断流能力及电流保护装置的灵敏 度 整定电流速断保护装置的动作电流 进行短路电流的计算 进而选择了电力线路 和高低压电气设备 最后 确定全厂配电系统的防雷接地系统设计 关键词 低压供配电 负荷计算 功率补偿 变压器 继电保护 II Design of Low voltage Distribution System in Paper Mills ABSTRACT To a Chemical Plant a reasonabl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structure is very important to the safe running of factory automation system which can assure the security the order working The majority of paper mill workshops are the first level or second level of loads such as articles workshop spinning workshopand so on Once faults appear the breakdown to be able causes the significant harm to enterprise s movement as well as the personal safety Therefore on to be supplied the power distribution the security reliably targets and so on economy to set a higher request First Calculate the system to the load of the the whole factory for confirm electric voltage transformer various kinds of of electric power system turn on or off capacity of electric apparatus electric section of circuit and transformer substation location etc offer the basis Is it have work compensate to go on to it in order to reduce voltage transformer electric circuit power of the switchgear loss reduce specification electric apparatus of component reduce power of it loss and voltage loss reduce investment Second compare with economic technology the electric voltage transformer according to actual conditions of our factory confirm the location type and its main wiring scheme of the transformer substation Third According to accord with situation is it design to go on to factory systematically for check up one short circuit stability degree of equipment turn on or off the blanking ability and sensitivity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protector of the electric apparatus exactly fix the movement electric current of the broken protector of speed of the electric current is it short out calculation of electric current to go on choose electric circuit and high or low prices pigeonhole electric equipment End Confirm the whole factory dyke thunder earth distribution of system design systematically KEY WORDS Low voltage power supply and distribution Load computation Power compensation Transformer Relay protection III 目 录 摘 要 I ABSTRACT II 1 绪论 1 1 1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特点 1 1 2 国内外发展情况 2 1 3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2 1 4 工厂供电设计内容及步骤 2 1 5 研究内容 方法及预期成果 4 2 负荷计算及方案设计 5 2 1 负荷计算的概念和方法 5 2 1 1 负荷计算有关概念 5 2 1 2 负荷计算的方法 5 2 2 各车间负荷的计算 6 2 3 总负荷的计算 7 2 4 无功功率补偿 8 2 4 1 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8 2 4 2 电力线路功率损耗的计算 9 2 4 3 电力变压器功率损耗的计算 9 2 4 4 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10 2 5 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3 12 2 5 1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12 2 5 2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型式选择 14 3 短路电流的计算 18 3 1 短路电流计算的一般概述 18 3 1 1 短路的原因 18 3 1 2 短路的危害 18 3 1 3 短路的类型 18 3 1 4 短路回路参数的计算 19 3 2 短路电流的计算 19 3 2 1 绘制计算电路 19 3 2 2 确定基准值 20 3 2 3 计算短路电路中各元件的电抗标幺值 20 3 2 4 计算 k 1 点短路电流的计算 20 IV 3 2 5 计算 k 2 点短路电流的计算 21 4 一次设备的选择和校验 22 4 1 10K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2 4 1 1 断路器 隔离开关的选择和短路稳定度校验 22 4 1 2 熔断器的校验 23 4 1 3 电流互感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 24 4 2 380V 侧一次设备的选择校验 25 4 2 1 断路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 26 4 2 2 熔断器的校验 26 4 2 3 电流互感器的短路稳定度校验 27 4 3 高低压母线的选择 28 4 4 变电所进出线与邻近单位联络线的选择 28 4 4 1 10KV 高压进线和引入电缆的选择 28 4 4 2 380V 低压出线的选择 29 4 4 3 作为备用电源的高压联络线的选择校验 30 5 变电所二次回路的选择与继电保护的整定 32 5 1 高压断路器的操动机构控制与信号回路 32 5 2 变电所的电能计量回路 32 5 3 变电所的测量 32 5 4 变电所的保护装置 32 5 4 1 继电保护装置的组成 33 5 4 2 主变压器的继电保护装置 9 34 6 电气安全 防雷和接地 37 6 1 电气安全 37 6 1 1 电气安全的含义和重要性 37 6 1 2 电气安全措施 37 6 1 3 电气防火和防爆 37 6 2 变电所的防雷保护 38 6 2 1 过电压及雷电概述 38 6 2 2 防雷设备 39 6 2 3 变电所的防雷措施 39 6 2 4 直击雷防护 39 6 2 5 雷电侵入波的防护 40 6 3 变电所公共接地装置的设计 40 6 3 1 接地概述 41 V 6 3 2 接地类型 41 6 3 3 接地电阻的要求 42 6 3 4 接地装置的设计 43 小结 44 致 谢 45 参 考 文 献 46 附 录 47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1 1 绪论 1 1 工厂供配电系统的特点 工厂供电 1 即指工厂所需电能的供应和分配 亦称工厂配电 电能是现代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核心动力 电能既易于由其它形式的能量转换 而来 又易于转换为其它形式的能量以供应用 电能的输送的分配既简单经济 又便 于控制 调节和测量 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因此 电能在现代工业生产及整 个国民经济生活中应用极为广泛 在企业工厂里 电能虽然是工业生产的主要能源和动力 但是它在产品成本中所 占的比重一般很小 除电化工业外 电能在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 并不在于它在产品 成本中或投资总额中所占的比重多少 而在于工业生产实现电气化以后可以大大增加 产量 提高产品质量 提高劳动生产率 降低生产成本 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 改善 工人的劳动条件 有利于实现生产过程自动化 从另一方面来说 如果工厂的电能供 应突然中断 则对工业生产可能造成严重的后果 可见 做好工厂供电工作对于发展工业自动化生产 实现工业现代化 具有十分 重要的意义 由于能源节约是工厂供电工作的一个重要方面 而能源节约对于国家经 济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战略意义 因此做好工厂供电工作 对于节约能源 支援国家 经济建设 也具有重大的作用 工厂供电工作要很好地为工业生产服务 切实保证工厂生产和生活用电的需要 并确实做好节能环保工作 就必须达到以下基本要求 13 1 安全 在电能的供应 分配和使用中 不应发生人身事故和设备事故 2 可靠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供电可靠性的要求 3 优质 应满足电能用户对电压和频率等质量的要求 4 经济 供电系统的投资要少 运行费用要低 并尽可能地节约电能和减少有色 金属的消耗量 工厂供电系统是电力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 它是电能的主要用户 根据几个国家 的统计 工厂用电量约占全国发电量的50 甚至70 以上 工厂变电所是终端降压变电所 决定工厂用户供电质量的指标 4 为 电压 频率 可靠性 工厂供配电系统和电力系统不同 它主要反映工厂用户的特点和要求 如工厂的 电力负荷如何计算 怎样实现电能的合理利用和节约 减少用电面积的新型变电所结 构 大型及特种设备的供电问题 厂内采用集中控制和调度技术的合理性问题等等 这些问题有的对电力系统的安全和经济运行关系密切 有的则为了保证用户高质量用 电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2 1 2 国内外发展情况 12 目前 我国的电力网正进行大规模的改造 与此相应 城乡变电所也必须进行更 新换代 我国电力网的现实情况是常规变电所依然存在 小型变电所 微机监测变电 所 综合自动化变电所相继出现 并取得了迅猛的发展 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 各电力部门对变电所设计水平的要求将越来越高 现在所 设计的常规变电所最突出的问题是设备落后 结构不合理 占地多 投资大 损耗高 效率低 尤其是在一次开关和二次设备造型问题上 基本停留在 50 60 年代的水平上 从发展的观点来看 将越来越不适应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的要求 国民经济不断发展 对电力能源需求也不断增大 致使变电所数量增加 电压等 级提高 供电范围扩大及输配电容量增大 采用传统的变电站一次及二次设备已越来 越难以满足变电站安全及经济运行 少人值班或者无人值班的要求 分级保护和常规 保护相比 增加了人机对话功能 自控功能 通信功能和实时时钟等功能 因此如果 通过电力监控综合自动化系统 可以使变电站内值班人员或调度中心的人员及时掌握 变电站的运行情况 直接对设备进行操作 及时了解故障情况 并迅速进行处理 达 到供电系统的管理科学化 规范化 并且还可以做到与其他自动化系统互换数据 充 分发挥整体优势 1 3 工厂供电设计的一般原则 3 按照国家标准 GB50052 95 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 GB50053 94 10kV 及以下 设计规范 GB50054 95 低压配电设计规范 等的规定 进行工厂供电设计必须遵 循以下原则 1 遵守规程 执行政策 必须遵守国家的有关规定及标准 执行国家的有关方针政 策 包括节约能源 节约有色金属等技术经济政策 2 安全可靠 先进合理 应做到保障人身和设备的安全 供电可靠 电能质量合格 技术先进和经济合理 采用效率高 能耗低和性能先进的电气产品 3 近期为主 考虑发展 应根据工作特点 规模和发展规划 正确处理近期建设与 远期发展的关系 做到远近结合 适当考虑扩建的可能性 4 全局出发 统筹兼顾 必须从全局出发 统筹兼顾 按负荷性质 用电容量 工 程特点和地区供电条件等 合理确定设计方案 工厂供电设计是整个工厂设计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工厂供电设计的质量直接影响 到工厂的生产及发展 作为从事工厂供电工作的人员 有必要了解和掌握工厂供电设 计的有关知识 以便适应设计工作的需要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3 1 4 工厂供电设计内容及步骤 3 工厂变电所及配电系统设计 是根据各个车间的负荷数量和性质 生产工艺对负 荷的要求 以及负荷布局 结合国家供电情况 解决对各部门的安全可靠 经济的分 配电能问题 其基本内容有以下几方面 1 负荷计算 工厂变电所的负荷计算 是在车间负荷计算的基础上进行的 考虑车间变电所变 压器的功率损耗 从而求出工厂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及总功率因数 列出负荷计算 表 表达计算成果 2 工厂变电所变压器的台数及容量选择 参考电源进线方向 综合考虑设置工厂变电所的有关因素 结合全厂计算负荷以 及扩建和备用的需要 确定变压器的台数和容量 3 工厂变电所主接线设计 根据变电所配电回路数 负荷要求的可靠性级别和计算负荷数综合主变压器台数 确定变电所高 低接线方式 对它的基本要求 即要安全可靠有要灵活经济 安装容 易维修方便 4 工厂供 配电系统短路电流计算 工厂用电 通常为国家电网的末端负荷 其容量运行小于电网容量 皆可按无限 容量系统供电进行短路计算 由系统不同运行方式下的短路参数 求出不同运行方式 下各点的三相及两相短路电流 5 改善功率因数装置设计 按负荷计算求出总降压变电所的功率因数 通过查表或计算求出达到供电部门要 求数值所需补偿的无功率 由手册或厂品样本选用所需移相电容器的规格和数量 并 选用合适的电容器柜或放电装置 如工厂有大型同步电动机还可以采用控制电机励磁 电流方式提供无功功率 改善功率因数 6 变电所高 低压侧设备选择 参照短路电流计算数据和各回路计算负荷以及对应的额定值 选择变电所高 低 压侧电器设备 如隔离开关 断路器 母线 电缆 绝缘子 避雷器 互感器 开关 柜等设备 并根据需要进行热稳定和力稳定检验 用总降压变电所主结线图 设备材 料表和投资概算表达设计成果 7 继电保护及二次结线设计 为了监视 控制和保证安全可靠运行 变压器 高压配电线路移相电容器 高压 电动机 母线分段断路器及联络线断路器 皆需要设置相应的控制 信号 检测和继 电器保护装置 并对保护装置做出整定计算和检验其灵敏系数 设计包括继电器保护 装置 监视及测量仪表 控制和信号装置 操作电源和控制电缆组成的变电所二次结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4 线系统 用二次回路原理接线图或二次回路展开图以及元件材料表达设计成果 8 变电所防雷装置设计 参考本地区气象地质材料 设计防雷装置 进行防直击的避雷针保护范围计算 避免产生反击现象的空间距离计算 按避雷器的基本参数选择防雷电冲击波的避雷器 的规格型号 并确定其接线部位 进行避雷灭弧电压 频放电电压和最大允许安装距 离检验以及冲击接地电阻计算 9 工厂变电所变 配电装置总体布置设计综合前述设计计算结果 参照国家有关规 程规定 进行内外的变 配电装置的总体布置和施工设计 1 5 研究内容 方法及预期成果 通过对工厂供电 发电厂电气部分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及电力系统继电保护 的学习 运用所学知识设计一套化工厂 10KV 总降压变电所系统 方法 通过学习有关知识选择一个进行化工厂 10KV 总降压变电所系统的设计并与 实践相结合的方法 先学习有关供配电系统设计的知识 通过网络和书籍查阅资料获 取相关更多的知识 了解设计的整体轮廓 然后通过对负荷的计算选择总供配电方案 选择电气设备和设计继电保护的各种方案 使用 AUTOCAD 进行绘图设计 完成总供配 电设计图 再分析实际的工程供配电系统 相比较后看所设计的系统是否合理 通过本系统的设计实践 熟悉化工厂变电所的原理及功能 熟悉变电所的工作过 程 巩固以前所学的相关知识 充分运用所学的工厂供 发电厂电气部分 电力系统 继电保护 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 AutoCAD 制图等专业知识 设计一套完整的化工厂 10KV 总降压变电所系统 并且画出 CAD 电气系统图纸 以满足实际需要 使所学的专 业课及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由理论转向实践 电力行业对电的浪费大 这就更要求我们 增强各个环节的利用率 以提高整个系统对电的总利用程度 经过一次完整的设计学 习及锻炼 提前较好的认识变电所的工作原理 锻炼工程实践 方案制定和软件制图 的能力 为毕业进入企业奠定良好基础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5 2 负荷计算及方案设计 2 1 负荷计算的概念和方法 2 1 1 负荷计算有关概念 1 计算负荷又称需要负荷或最大负荷 计算负荷是一个假想的持续性的负荷 其 热效应与同一时间内实际变动负荷所产生的最大热效应相等 在配电设计中 通常采 用 30 分钟的最大平均负荷作为按发热条件选择电器或导体的依据 2 平均负荷为一段时间内用电设备所消耗的电能与该段时间之比 常选用最大负 荷班 即有代表性的一昼夜内电能消耗量最多的一个班 的平均负荷 有时也计算年 平均负荷 平均负荷用来计算最大负荷和电能消耗量 3 电力负荷等级是供电设计的重要依据 它直接反映了电力负荷对供电可靠性要求的 程度 电力负荷总共分为三级 及一级负荷 二级负荷和三级负荷 2 1 2 负荷计算的方法 目前 负荷计算的方法主要有 需用系数法 二项式法 利用系数法 ABC 法 等 本设计采用需要系数法确定 需要系数法是在大量的测量与统计的基础上 给出各类负荷的需用系数和同时系 数 然后把设备功率乘以需用系数和同时系数 直接求出计算负荷 这种方法山于简 单易行 在供电设计中被普遍采用 但是 当用电设备台数少而功率相差悬殊时 其 计算结果往往偏小 因而这种方法只适用于整个工程的负荷计算 需要系数法计算主要计算公式有 1 单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10 cde PK P 2 1 tan cc QP 2 2 22 ccc SPQ 2 3 3 c c N S I U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6 2 4 式中 为需要系数 d K 为设备容量 e P 为设备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tan 2 多组用电设备组的计算负荷 11 应考虑各用电设备组的最大负荷不一定同时出现 1 n cpci i PKP 2 5 1 n cqci i QKQ 2 6 22 ccc SPQ 2 7 3 c c N S I U 2 8 式中 为该用电设备组各设备容量之和 KW e P 为用电设备的额定线电压 KV N U 为该用电设备组的功率因数角的正切值 tan 为改用电设备组的需要系数 d K 2 2 各车间负荷的计算 制条车间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0 75 0 8 450 360KW 30 P d K e P tan 360 0 75 270Kvar 30 Q 30 P cos 360 0 8 450KVA 30 S 30 P 450 1 732 380 684A 30 I 30 S3 N U 纺纱车间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0 75 0 8 450 360KW 30 P d K e P tan 360 0 75 270Kvar 30 Q 30 P cos 360 0 8 450KVA 30 S 30 P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7 450 1 732 380 684A 30 I 30 S3 N U 软水站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0 75 0 65 120 78KW 30 P d K e P tan 78 0 75 585Kvar 30 Q 30 P cos 78 0 8 97 5KVA 30 S 30 P 97 5 1 732 380 148A 30 I 30 S3 N U 锻工车间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1 17 0 2 45 9KW 30 P d K e P tan 9 1 17 10 53Kvar 30 Q 30 P cos 9 0 65 13 846KVA 30 S 30 P 13 846 1 732 380 21A 30 I 30 S3 N U 织造车间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0 75 0 8 300 240KW 30 P d K e P tan 240 0 75 180Kvar 30 Q 30 P cos 240 0 8 300KVA 30 S 30 P 300 1 732 380 456A 30 I 30 S3 N U 染整车间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0 75 0 8 350 280KW 30 P d K e P tan 280 0 75 210Kvar 30 Q 30 P cos 280 0 8 350KVA 30 S 30 P 350 1 732 380 532A 30 I 30 S3 N U 锅炉房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0 88 0 75 100 75KW 30 P d K e P tan 75 0 88 66Kvar 30 Q 30 P cos 75 0 75 100KVA 30 S 30 P 100 1 732 380 152A 30 I 30 S3 N U 仓库 动力负荷 tan tan arccos 0 88 0 3 60 18 0KW 30 P d K e P tan 18 0 88 15 84Kvar 30 Q 30 P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8 cos 18 0 75 24 0KVA 30 S 30 P 24 1 732 380 36 5A 30 I 30 S3 N U 2 3 总负荷的计算 10 23 各个车间之和 1420KW 1607 37Kvar 30 P 30 Q 由于各车间负荷同期系数可取 0 85 即 0 85 0 85 p K q K 则实际有 2 9 30 608 80 851207PKwKw 2 10 30 472 4var 0 851366 265varQKK 2 11 3030303030 1823 055SPPQQKVA 2 12 3030 3 1823 055 1 732 380 2769 9 N ISUA 2 13 3030 1207 1823 0550 66CosPS 表 2 1 化工厂计算负荷 计 算 负 荷 车间编 号 车间名 称 类别 设备容 量 Pe KW 需要系 数 Kd cos tan K 30 P W K 30 Q var K 30 S VA A 30 I 1 制条 车间 动力 4500 80 80 75360270450684 2 纺纱 车间 动力 4500 80 80 75360270450684 3 软水站动力 1200 650 80 757858597 5148 4 锻工 车间 动力 450 20 651 17910 5313 84621 5 织造 车间 动力 3000 80 80 75240180300456 6 染整 车间 动力 3500 80 80 75280210350532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9 2 4 无功功率补偿 2 4 1 功率因数对供电系统的影响 3 当供电系统中输送的有功功率维持恒定的情况下 无功功率增大 即供电系统的 功率因数降低将会引起 1 系统中输送的总电流增加 使得供电系统中的电器元件容量增大 从而使工厂内 部的起动控制设备 测量仪器等规格尺寸增大 因而增大了初投资费用 2 由于无功功率的增大而引起的总电流的增加 使得设备及供电线路的有功功率损 耗相应地增大 通常可用系数来反应由于输送无功功率的变化而引起的线路上有功 q k 功率损耗的变化量 因此 系统中总的有功功率损耗就可用下时表示 2 14 QkPP q 3 由于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正比于系统中流过的电流 因此总电流增大 就使得 供电系统中的电压损失增加 使得调压困难 4 对电力系统的发电设备来说 无功电流的增大 对发电机转子的去磁效应增加 电压降低 过度增大激磁电流 则使转子绕组的温升超过允许范围 为了保证转子绕 组的正常工作 发电机就不能达到预定的出力 此外原动机的出力是以有功功率衡量 的 当发电机发出的视在功率一定时 无功功率的增加 导致原动机的出力相对降低 无功功率对电力系统及工厂内部的供电系统都有及不良的影响 因此 供电单位 和工厂内部都有降低无功功率需要量的要求 无功功率的减少就相应的提高了功率因 数 目前供电部门实行按功率因数征收电费 因此功率因数的高低也是供电系统的一 项重要的经济指标 2 4 2 电力线路功率损耗的计算 5 1 有功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 2 WLWL RIP 2 30 3 15 式中 线路的计算电流 30 I 线路的电阻 每相值 WL R 7 锅炉房动力 1000 750 750 887566100152 8 仓库动力 600 30 750 8818 015 8424 036 总负荷 0 85 0 85 Kp Kq 0 661207 1366 2 65 1823 0 55 2769 9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0 2 无功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 WLWL XIQ 2 30 3 2 16 式中 线路的电抗 每相值 WL X 对于小工厂来说 线路不长 其功率损耗相对较小 一般可不予计算 因此此次 线路损耗不计 2 4 3 电力变压器功率损耗的计算 7 1 有功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 2 17 2 0 KT PPP 式中 变压器的空载损耗 0 P 变压器的短路损耗 负载损耗 K P 变压器的负荷率 这里为变压器额定容量 为变 N SS30 N S 30 S 压器计算负荷 对于 6 10KV 的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有功损耗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2 18 30 015 0SPT 2 无功功率损耗的计算公式 N K T S UI Q 100 100 20 2 19 式中 变压器的空载电流百分值 0 I 变压器的短路电压 阻抗电压 百分值 K U 对于 6 10KV 的低损耗配电变压器 有功损耗可按下列简化公式计算 30 06 0 SQT 2 20 2 4 4 无功补偿容量的计算 1 3 功率因数太低将会给配电系统带来电能损耗增加 电压损失增大和供电设备利用 效率降低等不良影响 正是如此 要求电力用户功率达到一定数值 低于此值时就必 须进行补偿 国家标准 GB T3485 1998 评价企业合理用电技术导则 中规定 在企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11 业最大负荷时的功率因数应不低于 0 9 凡功率因数未达到上述规定的 应该在负荷侧 合理装置集中与就地无功补偿设备 由于本设计中上级要求功率因数 COS 0 95 就可满足要求 而由上面计算可知 COS 0 69 0 95 因此需要进行无功补偿 综合考虑在这里采用并联电容器进行低压集中补偿 低压集中补偿是指将低压电容器组集中装设在车间变电所的低压母线上 该补偿 方式只能补偿车间变电所低压母线前变压器和高压配电线路及电力系统的无功功率 对变电所低压母线后的设备则不起补偿作用 功率补偿采用低压电容器集中补偿结构 电气图如图 2 1 图 2 1 功率补偿电路 由表 2 1 可知 该厂 380V 侧最大负荷的功率因数只有 0 66 而供电部门要求该厂 10KV 进线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不应低于 0 95 考虑到主变压器的无功损耗大于有功 损耗 因此 380V 侧最大负荷时功率因数应稍大于 0 95 暂取 0 97 来计算 380V 侧所需 的无功功率补偿容量 tantan PQ 2130C 总 2 21 1207 tan arccos0 66 tan arccos0 97 Kvar 1207 1 14 0 25 1074 23Kvar 选 PGJ1 低压自动补偿屏 选择的并联电容的型号 BW0 4 14 3 型 一台 2 主屏 和 11 台 4 辅屏 每屏 84Kvar 采用 6 步控制 每步投入 14Kvar 总容量 84Kvar 13 1092Kvar BW0 4 14 3 型电容器的参数如下 额定电压 0 4KV 额定容量 14Kvar 额定电容 280uF 频率 50HZ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2 相数 3 无功补偿后 变电所低压侧的计算负荷为 2 22 22 303030 cSPQQ 22 1207 1366 1092 1238kVA 30 1238 1881 30 38 IA 变压器的功率损耗为 2 23 30 0 0150 015 123818 57 T PSKW 2 24 30 0 060 06 123874 28var T QSK 变电所高压侧计算负荷为 2 25 30 1 1207 18 571225 57PKW 2 26 30 1 1366 109274 28348 28varQK 2 27 22 30 1 1225 57348 281274SKVA 2 28 30 1 1274 73 6 3 10 IA 补偿后的功率因数为 2 29 1225 57 cos96 2 95 1274 通过上述计算可得 需补偿的容量为 1092kvar 补偿后车间变电所高压侧功率因 数能达到 0 95 因此 符合本设计的要求 因此无功补偿后工厂 380V 侧和 10KV 侧的负荷计算如表 2 2 所示 表 2 2 无功补偿后的工厂负荷计算 计 算 负 荷 项 目 cos KWP 30 var 30 KQKVAS 30 AI 30 380V 侧补偿前负荷 0 661207136618232770 380V 侧无功补偿容量 1092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13 380V 侧补偿后负荷 0 97120727412381881 主变压器功率损耗 18 5774 28 10KV 侧负荷总计 0 961225 57348 28127473 6 2 5 变电所主变压器型式和主接线方案的选择 3 2 5 1 变电所位置的选择 3 正确选择变电所所址 不仅影响变电所建设的技术与经济上的合理性 而且也涉 及到变电所安全可靠运行 配变电所位置选择 应根据下列要求综合考虑确定 1 接近负荷中心 2 进出线方便 3 接近电源侧 4 设备吊装 运输方便 5 不应设在有剧烈振动的场所 6 不宜设在多尘 水雾 如大型冷却塔 或有腐蚀性气体的场所 如无法远离时 不应 设在污源的下风侧 7 不应设在厕所 浴室或其他经常积水场所的正下方或贴邻 8 不应设在爆炸危险场所以内和不宜设在有火灾危险场所的正上方或正下方 如布置 在爆炸危险场所范围以内和布置在与火灾危险场所的建筑物毗连时 应符合现行的 爆炸和火灾危险环境电力装置设计规范 的规定 9 配变电所为独立建筑物时 不宜设在地势低洼和可能积水的场所 10 高层建筑地下层配变电所的位置 宜选择在通风 散热条件较好的场所 11 配变电所位于高层建筑 或其他地下建筑 的地下室时 不宜设在最底层 当地下 仅有一层时 应采取适当抬高该所地面等防水措施 并应避免洪水或积水从其他渠道 淹渍配变电所的可能性 利用负荷功率矩法确定负荷中心 在工厂平面图的下边和左侧 任作一直角坐标的 x 轴和 y 轴 测出各车间和宿舍区负 荷点的坐标位置 例如 等 而工厂的 1 P 1 x 1 y 222 yxP 21 P 2 x 2 y y 333 xP 负荷中心设在 P 为 因此仿照 力学 中计算重心的 y xP i PPPP 321 力矩方程 课的负荷中心的坐标 2 30 i ii P xP PPP xPxPxP x 321 332211 2 31 i ii P yP PPP yPyPyP y 321 332211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4 式中 为各个负荷的大小 1 P 2 P 3 P 为总负荷P 根据布局图的各个车间的坐标为 109 87 1 P 94 87 2 P 79 87 3 P 64 87 4 P 其中 109 154 5 P 94 154 6 P 79 154 7 P 64 154 8 P 141 4 19 9 34 0 22 0 141 4 96 4 111 4 42 4 1 P 2 P 3 P 4 P 5 P 6 P 7 P 8 P 根据力矩方程得 130 94 x y 化工厂的平面图及变电所位置如下图所示 仓 库制 条 车 间 织 造 车 间 饮 水 站 锅 炉 房 染 整 车 间 纺 纱 车 间锻 工 车 间 变 配 电 所 一区 二区 三区 四区 图 2 2 某化工厂平面布置图 2 5 2 变电所主变压器的型式选择 变电所有屋内式和屋外式两大型式 屋内式运行维护方便 占地面积少 在选择 工厂总变配电所型式时 应根据具体地理环境 因地制宜 技术经济合理时应优先选 用屋内式 因此 本设计选为屋内式变电所 1 变压器台数确定原则 3 a 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主变压器容量应小于总的计算负荷 即 TN S 30 S 30 SS TN 2 32 b 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每台主变压器容量不应小于总的计算负荷的 60 最好为总计算负荷的 70 左 TN S 30 S 右 即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15 30 S 706 0 TN S 2 33 同时每台主变压器容量不应小于全部一 二级负荷之和 即 TN S 30 S 30 N TII SS 2 34 c 主变压器单台容量上限 单台配电变压器 低压为 0 4KV 的容量一般不宜 大于 1250KVA 当用电设备容量较大 负荷集中且运行合理时 亦可选用较大容量 例 如 1600 2000KVA 的配电变压器 2 主变压器接线方案 3 根据工厂的负荷性质和车间位置情况 工厂变电所的主变压器可以有下列两种方 案 a 装设一台主变压器 锻造车间 锻压车间 金工车间 kv进线 电镀车间 装配车间 型式采用 S9 在总进线上装设一台变压器 需要满足要求 所以选取 30 SS TN 2 35 30 20001274 N T SKVASKVA b 装设二台主变压器 型式采用 S9 每台主变压器的容量应满足要求 即 2 36 30 S 706 0 TN S 30 N TII SS 由原始数据知各单位归属于二级负荷 即 2 37 30 1274 II SKVA 所以 也应选择两台的变压器 也就是明备用 两台变压器均按2000 N T SKVA 100 的负荷选择 3 主结线方案的设计与选择 19 a 对变电所主结线的一般要求 变电所主接线要求安全 可靠 灵活 经济 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则 在高压断路器的电源侧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 必须安装高压隔离开关 在低压断路器的电源侧及可能反馈电能的另一侧 必须装设低压刀开关 在装设高压熔断器 负荷开关的出线柜母线侧 必须装设高压隔离开关 变配电所高压母线上及架空线末端 必须装设避雷器 装于母线上的避雷器宜 与电压互感器共用一组隔离开关 线路上避雷器前不必装设隔离开关 变电所的主接线方案 必须与其负荷类型相适应 对于一级负荷 应由两个电 陕西科技大学毕业设计说明书16 源供电 对二级负荷 应由两回路或者一回专用架空线路供电 接于公共干线上的变配电所电源进线首端 应装设带有短路保护的开关设备 对一般的生产区的车间变电所 宜由工厂总变配电所采用放射式高压配电 以 确保供电可靠性 但对辅助生产区的变电所 可采用树干式配电 变电所低压侧的总开关 宜采用低压断路器 当有继电保护或自动切换电源要 求时 低压侧总开关和低压母线分段开关均应采用低压断路器 两路电源进线 装有两台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当两路电源同时供电时 两台主 变压器一般分列运行 当只有一路电源供电 另一路电源备用时 则两台主变压器并 联运行 需带负荷切换主变压器的变电所 高压侧应装设高压断路器或者高压负荷开 关 b 两种主结线的方案的比较 3 由上面两种主变压器选择方案可以有以下两种主结线方案 下表 3 1 是对这 两种主结线方案进行技术经济比较 表 2 3 两种主结线方案的比较 比较项目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方案装设两台主变压器的方案 供电安全性满足要求 满足要求 供电可靠性满足要求满足要求 供电质量由于一台主变 电压损耗略大由于两台主变 电压损耗略小 灵活方便性由于一台主变 灵活性稍差由于两台主变 灵活性较好 技 术 指 标扩建适应性稍差一些较好一些 电力变压器的 综合投资额 S9 2000 单价是 17 7 万元 而实际 中变压器的综合投资为单价的两倍 因此一台的综合投资为 35 4 万元 S9 2000 单价是 17 7 万元 因此 两台的综合总投资为 70 8 万元 比一台主变的方案综合投资多 35 4 万元 高压开关柜 含计量柜 的综合投资额 查表得 GG 1A F 型柜按每台 3 5 万 元计 又查得其综合投资按设备价 1 5 倍计 因此其综合投资为 4 1 5 3 5 21 万元 本方案采用 6 台 GG 1A F 型高压 开关柜 因此其综合投资为 6 1 5 3 5 31 5 万元 比一台主变的方案多投 10 5 万元 经 济 指 标 电力变压器和 高压开关柜的 年运行费 经查表计算 主变和高压开关柜的 折旧和维护管理费每年为 8 8 万元 本方案主变和高压开关柜的折旧 和维护管理费每年 11 58 万元 比一台主变的方案多投资 2 78 万 元 化工厂 10KV 供配电系统设计17 交供电部门一 次性供电贴费 按 800 元 kVA 计算 贴费为 2000 0 08 万元 160 万元 贴费 4000 0 08 万元 320 万元 比四台主变的方案多 160 万元 由上表可以看出 按技术指标 装设两台主变的结线方案略优于装设一台主变的 结线方案 但是按照经济指标考虑 装设一台的结线方案明显优于装设两台的结线方 案 综合考虑 因此选用装设一台主变压器的方案 其参数如下所示 型 号 S9 2000 10KV 额定容量 2000KVA 额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高端医疗设施病房改造与装修一体化工程合同
- 2025年企业财务风险评估与内部控制优化服务合同
- 2025年新型建材采购与绿色产业协同发展专项合同
- 2025年成都熊猫基地动物租赁及照料服务合作协议
- 2025年高标准绿色环保厂房建设施工总承包合同
- 2025年矿山应急救援预案编制与演练技术服务合同
- 2025年石材产业转型升级环境治理与工程承包合作协议
- 2025年绿色环保展场地租赁与生态展览设计合作合同
- 2025公务员笔试题型及答案
- 新安全生产宣传课件
- 异常行为与动物保护
- 企业员工背诵管理制度
- JCT2415-2017 用于陶瓷砖粘结层下的防水涂膜
- 冲压车间员工能力矩阵图
- 2023施工技术交底编制与管理标准培训
- 物业管理考核细则-
- GB/T 3683-2023橡胶软管及软管组合件油基或水基流体适用的钢丝编织增强液压型规范
- 医疗器械2017版与2002版器械分类目录对照表
- 2019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标准
- 仓储中暑应急演练预案方案
- 新概念第一册双数课文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