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版国民经济核算作业附答案.doc_第1页
人大版国民经济核算作业附答案.doc_第2页
人大版国民经济核算作业附答案.doc_第3页
人大版国民经济核算作业附答案.doc_第4页
人大版国民经济核算作业附答案.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国民经济核算作业参考答案第一章、总论一、单项选择1、国民经济核算是对( )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A.物质生产活动 B.非物质生产活动 C.社会经济活动 D.国民经济活动总体 2、下列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 )A.外商投资企业 B.外国领事馆 C.季节性来华务工人员 D.外国机构在中国的临时办事处 3、( )是反映生产过程中各产业相互之间的生产与使用关系,对产业部门之间的货物服务流量做了详细的描述。A.国民收入与生产核算 B.资金流量核算 C.投入产出核算 D.资产负债核算4、能够独立拥有资产、承担负债、从事经济活动并与其他单位进行交易的是( )A.产业活动单位 B.产业部门 C.机构单位 D.机构部门5、国民经济运行过程的首要环节是( )A.生产 B.分配 C.交换 D.使用二、多项选择1、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特点是( )A.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 B.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 C.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 D.以一国经济总体为核算对象E.提供一套完整的数据体系2、国民经济核算与工商企业会计的关系表现为( )A.国民经济核算运用了工商企业会计的账户形式 B.二者在核算方法及核算原则上一致C.国民经济核算数据主要来源于工商企业会计核算 D.二者的核算对象的目的不同E.国民经济核算引入了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法3、下列企业和单位中,属于中国经济领土范围内的常住单位的是( )A.美国驻华领事馆 B.中国驻纽约领事馆C.在非洲某国执行为期三个月维和任务的中国工兵小分队 D.上海一家中日合资企业E.我国某上调公司在美国新收购的一家能源企业4、由国民经济核算对象可知,国民经济的要素包括( )A.一国经济领土的范围 B.一国地理领土的范围C.国民经济中的各经济单位D.国民经济中的各产业单位E.各经济单位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5、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中的机构部门包括( )A.金融机构部门 B.非金融企业部门 C.政府部门 D.住户部门 E.为住户服务的私人非营利机构部门三、简答题1、简述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2、简述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基本框架。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一、单项选择1、从理论上说,下列不属于生产核算范围的是( )A.企业自制设备 B.住户自有住房服务 C.家务活动 D.毒品生产2、苏州某外商企业在杭州开了一家分公司从事服装生产,根据生产核算的原则,该分公司实现的增加值应计入( )的地区生产总值。A.苏州 B.杭州 C.国外 D.苏州兼杭州3、在国民经济范围内,布料是中间产品,这一命题( )A.总是对的 B.总是错的 C.对于企业来说是对的 D.当企业用作当期生产原材料时才能成立4、农业总产出的计算方法是( )A.农户法 B.产品法 C.收入法 D.使用法5、支出法计算GDP时宜采用的价格是( )A.生产者价格 B.购买者价格 C.基本价格 D.成本价格二、多项选择1、对生产者进行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结构,具体体现在( )A.进行产业分类为产业结构分析提供前提 B.进行产业分类可以衍生出投入产出核算的框架 C.进行机构部门分类可以观察生产的机构部门,还可以反映经济组织结构特征 D.机构部门分类为收入分配核算、资产负债核算等提供了起点E.按参与市场的性质分类有利于观察分析经济生产的市场化程度2、下列关于总产出表述中正确的有( )A.总产出既包括货物产出,也包括服务产出 B.一般不用总产出来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是因为中间产品存在重复计算问题 C.工业总产出的核算一般采用“产品法”D.在我国,对于生产周期较长、跨越几个核算期的农产品,一般在未成熟时不对其进行产出核算E.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普通高校普遍采用收费制,大学生交纳的学费内在地构成了高校总产出的一部分3、下列关于固定资本形成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A.固定资本形成是指用于固定资产积累的最终产品价值B.固定资本形成=当前获得的现有资产和新资产当前处置的现有资产C.固定资本形成和存货变化共同构成最终产品使用的一个主要部分D.在我国,对于超过一年才能建成的固定资产,一般到建成后才记为固定资本形成E.我国地质勘探队员的勘探费用应计入当期的固定资本形成4、增加值( )A.由VM构成 B.由CVM构成 C.由C1VM构成D.反映整个国民经济生产的总成果 E.反映各单位运用各种生产要素所获得的生产活动净成果5、增加值的核算方法( )A.生产法 B.收入法 C.产品法D.工厂法 E.使用法三、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思路。2、中间投入核算如何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四、计算题1、某地区某年国民经济有关统计资料如下:(1)总产出1200亿元;(2)中间投入700亿元;(3)固定资产折旧60亿元;(4)劳动者报酬300亿元;(5)生产税50亿元,生产补贴10亿元;(6)营业盈余100亿元;(7)总消费300亿元;(8)资本形成总额210亿元;(9)出口80亿元;(10)进口90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试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2、利用下列数据,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部 门总产出(亿元)中间消耗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企业政府服务业1271951892.47274.4252737663749.2375236.872.6772.222.347.527.427.4解答:第一章:一、单选15 DACCA2、 多选1. ABCDE 2.ACDE 3.BCD 4.ACE 5.ABCDE3、 简答题(1)国民经济核算是按照一套既定概念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所进行的系统定量描述。性质:1.采用统一的货币计量单位2.借鉴来自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录方法3.运用相互有机联系的账户和平衡表功能:1. 对国民经济总体在一段时期内的状况进行系统的宏观核算2. 通过核算,连续地提供一套系统的数据来显示国民经济过程及其成果3. 由此可以为监测、分析和评估经济运行提供动态连续的数据信息(2)我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由基本核算表、国民经济账户和附属表三部分构成。其中,基本表和国民经济账户是核心部分,附属表是对核心部分的补充。基本表包括国内生产总值表、投入产出表、资金流量表、国际收支表和资产负债表,其中前四部分是关于经济流量的核算,反映核算期当期实际发生的经济活动总量,最后部分是关于存量的核算,反映在特定核算时点上一国或一部分所拥有的经济资产总量。国民经济账户包括经济总体账户、国内机构部门账户和国外部门账户。其中,机构部门账户是在部门层次设置账户反映其生产、收入分配及支出、投资、金融活动以及资产负债状况;经济总体账户是在经济总体意义上设置的,是各机构部门对应账户的汇总;国外账户立足非常住单位设置账户,反映与该国常住单位之间的经济交易以及所累积形成的存量。附属表包括自然资源实物量核算表和人口与人力资本实物量核算表,把核算对象从经济活动延伸到了自然资源和人力资源方面,是对国民经济核算基本核算内容的重要补充。第2章1、 单选1-5 CBDBB二、 1. ABCDE 2. ABDE 3. ABCE 4. CDE 5. AB3、 简答题1、简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思路。 1.通过各产业部门增加值加总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包括生产法和收入法。 2.通过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计算国内生产总值,即所谓的支出法。2、 中间投入核算如何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 1.作为中间投入的货物和服务都是非耐用性货物与服务,它们将一次性地或短期地运用与生产过程,其价值随之转移到产品价值之中。因此,不能把作为固定资产使用的耐用性货物消耗计入中间投入。 2.中间投入要在其进入实际生产过程的时间予以记录,核算的是当期消耗使用额而不算当期购买额。对服务来说,购买额就是使用额;但对货物来说,购买额可能不等于使用额,其间差异表现为原材料储备存货变动额。 3.要注意中间投入和劳动报酬之间的区别。其他单位提供的服务,已经作为其他单位的产出,使用这些服务的费用就是中间投入;但针对本单位雇员的支付则要作为劳动者报酬。生产单位向雇员提供的服装、食宿、交通等货物与服务,如果是生产活动所必需的,应该作为中间投入;如果属于为雇员直接满足自身需、由雇员自主使用,则应该作为实物性劳动报酬。 4.中间投入核算要与总产出核算保持一致处理,以保证正确核算增加值。比如,在农业采用产品法计算总产出情况下,所核算的中间投入是指全部(外购的和自己生产的)中间产品的消耗;针对按照工厂法计算的工业总产出,其中间投入则仅限于来自外购的中间产品消耗。 5.理论上中间投入应该采用当期价格估价。由于核算中常常会涉及原材料存货资料,后者一般采用历史成本计价,这就需要针对价格变化进行估价调整。但是,鉴于存货估价调整在实践中的复杂性,目前中国实际核算中间投入时一般直接利用企业会计核算资料,不考虑价格变化的影响。4、 计算题1、某地区某年国民经济有关统计资料如下:(1)总产出1200亿元;(2)中间投入700亿元;(3)固定资产折旧60亿元;(4)劳动者报酬300亿元;(5)生产税50亿元,生产补贴10亿元;(6)营业盈余100亿元;(7)总消费300亿元;(8)资本形成总额210亿元;(9)出口80亿元;(10)进口90亿元。根据上述资料,试采用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分别计算该地区当年的地区生产总值。 生产法:生产总值=总产出-中间投入=1200-700=500亿元 收入法:生产总值=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固定资本消耗+营业盈余 =300+50-10+60+100=500亿元 支出法:生产总值=最终消费支出+资本形成+出口国外=300+210+80-90=500亿元2、利用下列数据,用生产法计算国内生产总值。部 门总产出(亿元)中间消耗率(%)农业工业建筑业运输业批发零售业服务企业政府服务业1271951892.47274.4252737663749.2375236.872.6772.222.347.527.427.4国内生产总值=12719*(1-36.8%)+51892.4*(1-72.67%)+7274.4*(1-72.2%)+2527*(1-22.3%)+3766*(1-47.5%)+3749.2*(1-27.4%)+3752*(1-27.4%)=33629.38432亿元。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一) 单项选择题1. 投入产出表中,第三产业行与第一产业列交叉项的数值,从横向上看表示_B_,从列向上看表示_C_。A. 第三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B. 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一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C. 第一产业部门在生产过程中消耗第三产业部门的产品数量D. 第一产业部门的产品提供给第三产业部门作为生产消耗使用的数量2. 一家企业主要生产钢铁,同时从事小规模的煤炭开采和炼焦,则在编制投入产出表时该企业创造的总产出应该计入_D_。A. 钢铁业 B. 炼焦业 C. 煤炭开采业 D. 分别计入以上三个产业部门3. 在一个三产业投入产出表中,直接消耗系数a21的数值为0.2864,则它所代表的含义是_A_。A. 第一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二产业的消耗量B. 第二产业生产1单位总产出对第一产业的消耗量C. 第一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二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D. 第二产业产品分配给第一产业使用部分所占的比例 (三)多项选择题1.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平衡关系有_BE_。A. 中间投入+最初投入=总投入B.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C.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 总产出D. 总投入=总产出+进口E. 总投入=总产出2. 在居民最终使用部分,被称为虚拟消费支出的是_ABCDE_。A. 所在单位提供的实物报酬 B. 实物转移 C. 自有住房服务 D. 金融保险服务E. 自产自用的货物 3. 应用投入产出表进行分析的基础一般都是各类投入产出系数,而非各种流量,其原因是各种系数_ABC_。A. 剔除了部门规模的影响B. 可以直接反映出由经济技术因素决定的部门投入结构C. 可以反映出部门间的依赖程度D. 具有可加性E. 以上都可以成立(五)计算分析题1. 下表为某地区2004年的三部门投入产出表,请根据投入产出表的平衡关系补充其中的阴影部分(单位:亿元),并进行下列计算: 中间使用最终使用进口总产出第一第二第三合计居民政府固定资本存货出口合计产业产业产业消费消费形成总额增加中间投入第一产业8070 175982298279662191201448770116825298-36852896第二产业109461958643301623982642374061892-100238536141800-35686345940第三产业328835572237626262224460234101908-16669256454-2804116272合计2230424903459076330414887462341065248-24846396223552-38858515108最初投入固定资产折旧1194171961082229212劳动者报酬26886417263122899840生产税净额83017778821626824营业盈余168220206693028818增加值305929690657196184694总投入528963459401162725151081) 用适当的方法计算该地区去年的GDP;2) 计算直接消耗矩阵和完全消耗系数矩阵;3) 假定今年该地区三个产业的最终产品分别计划增加15,32,20亿元,问对应的总产出应分别增加多少? 解:1)生产法:GDP=第一产业总产出-第一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第二产业总产出-第二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第三产业总产出-第三产业中间投入合计 =184694(亿元) 收入法:GDP=固定资产折旧合计+劳动者报酬合计+生产税净额合计+营业盈余合计 =29212+99840+18536+28818=184694(亿元) 支出法:GDP=居民消费合计+政府消费合计+固定资本形成总额合计+存货净变化合计+出口合计-进口合计 =184694(亿元) 2)由公式可以得到直接消耗系数矩阵, 由公式可以得到完全消耗系数矩阵, 3)因为,根据上一小题,可得 第一产业总产出增加25.47亿元 第二产业总产出增加113.25亿元 第三产业总产出增加41.76亿元第四章、资金流量核算(实物交易)(一) 单项选择题1. 在资金流量核算表中,每个机构部门列出“运用”和“来源”两个栏目,其中前者记录_A_,后者记录_D_。A支出或者资金流出 B支出或者资金流入C收入或者资金流出 D收入或者资金流入2. 由于海啸发生,2005年印尼的国民可支配收入大于国民总收入,主要原因是_D_。A 对国外净劳务输出增多 B 对外净金融投资规模扩大C 来自国外的资本转移 D 接受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3. 按照希克斯给出的定义:“收入是一个人在一星期当中所能消费的最高价值,并且预期他在周末的处境会和周初一样好。”国民经济核算中与此对应的指标应是_D_。 A 原始收入 B 劳动者报酬 C 储蓄 D 可支配收入 (二) 多项选择题(答案有两项或两项以上)1. 下列属于收入分配和使用核算范围的有_ABD_。A.农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B.自给性家务劳动中所耗用的材料C.股票交易中所获取的价差D.企业向学校的捐款 E.野生动植物的生长变化2. 区分资本转移和经常转移的标准有_ABDE_。A、如果转移的对象是资产,则为资本转移,否则为经常转移。B、规模大、频率低、无规律的往往是资本转移。C、资本转移的对象不包括实物,都是现金。D、只影响接受转移一方的投资水平,而不影响其消费水平的是资本转移。E、即使转移的对象本身不是资产,但只要接受转移一方以形成资产为目的使用所获得的转移,也应归入资本转移。3. 根据资金流量核算原理,下列等式中可以成立的是_BCDE_。A 调整后的可支配收入-实物社会转移=可支配收入B 公共消费支出-公共实际消费=个人实际消费-个人消费支出C 总消费+资本转移净额=非金融投资+净金融投资D 国民总收入+来自国外的转移收入净额=国民可支配收入E 总储蓄+最终消费=国民可支配收入 (三) 计算分析题1已知企业增加值180亿元,支付劳动报酬60亿元,支付生产税10亿元,政府生产补贴0.2亿元,上缴政府所得税30亿元,付财产收入(支包括分红、利息等)20亿元,补贴医疗、食堂、学校等非物质生产部门5亿元,支援灾区捐款0.1亿元,国库券兑现收入10亿元,利息收入1.3亿元。要求计算企业部门的原始收入和可支配收入。解:原始收入=(增加值-支付的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财产收入净额 =(180-60-10)+(0.2-20+1.3)=91.5(亿元) 可支配收入=原始收入+经常转移收入-经常转移支出 =91.5+10-(30+5+0.1)=66.4(亿元) 2.已知一时期居民消费率为70,政府消费率为90,又知该时期可支配收入中,企业和金融机构为900亿元,居民为2500亿元,政府为800亿元。试计算整个经济的消费率和储蓄率。假定可支配收入的部门占有份额有变化,分别为企业的金融机构占30,政府占20,居民占50,则整个经济的消费率将为多少?计算条件和结果的变化说明了什么?解:(1) 储蓄率=1-消费率=1-58.8%=41.2% (2)储蓄率=1-消费率=47%3已知A部门有关投资及资金筹集的资料如下: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420亿元,库存变化为25亿;固定资本消耗100亿元;总储蓄363亿元;应收资本转移为21亿元,应付资本转移为28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和土地及其他生产资产净获得都是0。第五章、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二)单项选择题1. 对一国或者一地区来说,当期国民可支配收入在用于最终消费后,如果其储蓄和投资不相等,就需要通过_D_来调剂。 A 非金融交易 B 黄金储备 C 国际储蓄资产交易 D 金融交易2. 以下不属于金融交易的是_D_。A、 房产的买卖B、 购买人身保险C、 企业向劳动者支付报酬D、 股价下跌导致市值的损失3. 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_D_。 A 货币黄金和特别提款权只有债权人没有债务人 B 通货是发行机构的负债,持有者的资产 C 证券是持有者的资产,发行人的负债 D 保险专门准备金是保险公司的资产。(三)多项选择题1. 金融资产和非金融资产的区别在于_AB_。A 金融资产常常与金融负债对称存在B 非金融资产所有者是通过在生产过程中直接使用非金融资产创造利润而获益,金融资产所有者则是通过分享其他单位的生产成果而获益C 金融资产是无形的而非金融资产则是有形的D 金融资产有所有权和收益权E 作为一种无形的权利,金融资产必须借助于一些有形的载体而存在2. 金融资产所具有的性质包括_ABCDE_。A 与负债的对称性B 具有明确的所有权C 收益性D 可流通性E 可转让性3. 下列情况中可以引起净金融投资的是_BCE_。A 用银行存款购买股票 B 企业产品销售中形成的应收款项C 住户按揭购买汽车D 企业提取固定资产折旧E 用银行存款购买住房(五)计算分析题1.已知一国某时期总储蓄为455亿元,固定资本消耗为222亿元,固定资本形成总额为378亿元,存货变动为28亿元,贵重物品净获得为10亿元,其他非金融投资项目为0,应收资本转移收入净额为-5亿元。又知当期对外金融资产净获得84亿元,负债净发生50亿元。要求据此从非金融交易和金融交易两个方向上计算净金融投资,并由此说明金融交易与非金融交易的联系。解:从金融交易角度来看:净金融投资=总储蓄+资本转移净收入-资本形成=455+(-5)-(378+28+10)=34(亿元) 从非金融交易角度来看:净金融投资=对外金融净资产获得-负债净发生=84-50=34(亿元) 非金融交易中资金来源与资金使用的差额最终表现为非金融投资环节的净贷入/净借入,而金融交易中金融资产变化与负债变化的差额最终表现为金融环节的净金融投资,这两个净金融投资大小完全相等。2以下是简化后的2001年资金流量表金融交易部分,其中包括一些没有给出的项目,要求:单位:亿元非金融企业金融机构政府住户国内合计国外部门运用来源运用来源运用来源运用来源运用来源运用来源净金融投资-5725-2382-1069HE-1436资金运用合计B21559200014118A3038资金来源合计DFG通货93103621874988103648存款C997319310I41贷款-594141176712911-123证券139919084681514870保险准备金64115612201220其他国内交易项目112310061865-232072313186551直接投资570366257036623662其他对外债权债务-864988-210国际储备资产3917国际收支误差与遗漏-450(1) 根据资金流量核算的概念和平衡关系,计算出表中字母标识项目的数值。(2) 根据上述提供的有关数据,分析国内外的金融状况。解:(1)E=1436,A=988+19310+11767+4681+1220+2313+570+988+3917=45754B=A-21259-200-14118=8077,C=B-93+5-64-1123-570+864=7096H=E+5725+2382+1069=10612,B=D+5725,D=13802,E+F-A,F=44318,G-1436=3038,G=4474,I=19310+41-215=19136(2)A从表中可以看出非金融企业和政府机构有资金净流入,居民和金融机构则为资金净流出部门,这也反映了资金迂回曲折的最终结果B.从金融流量的部门分看,金融机构部门是金融资产净获得的最大部门,占国民经济总资产的47.12%,这也是由其金融中介的地位所决定的C.从非金融企业融资渠道看,主要是贷款,占融资总额的68.20%,其次是直接投资,占融资总额的26.53%。可见肺经内容企业的融资方式主要是间接融资和从国际市场上融资D.国民部门资金提供的主要部门,从资金流量表看出,其将盈余资金进行投资的主要方式是存款,占其金融投资的70.64%,证券投资是第二种重要的投资方式,占其投资总额的13.51%。同时也涉及保险业,这总多元的投资方式也反映了我国证券市场和保险业市场的逐步完善和居民投资理念的转变E.从国外部门的数据看出,我国是资金盈余方,借给国外部门1436亿元,对于英语的资金主要以储备资产的形式存在。在融资方式中主要以吸引国外直接投资为主,这也给出一个警示,应该更加充分地融入国际金融市场,参与国际投资的方式也有待多元化发展。第六章、资产负债表(二)单项选择题1. 某生产氧气的企业经理称其资产过亿,具体为海水2500万,空气2500万,设备厂房2500万,员工价值2500万,流动资产2500万。显然,这种说法只能作为一种宣传。根据国民经济核算的资产定义,其经济资产价值应该为_C_。A 12500万 B 7500万 C 5000万 D 2500万2. 下列关于持有损益说法正确的是_A_。A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 中性持有损益B 实际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 + 中性持有损益C 中性持有损益=名义持有损益 实际持有损益D 名义持有损益=实际持有损益 中性持有损益3. 下列哪一活动属于资产物量其他变动核算范围_D_。A 非典时期药价上涨,库存中囤积的板蓝根价值增加B 个人上缴的物业税C 某学生用兼职收入购买股票D 由于违反野生动物保护法,某养殖场收购的野鸡等动物被林业派出所无偿没收(三)多项选择题1. 下列属于经济资产的是_BDE_。A. 大兴安岭的新鲜空气B. 克拉玛依地区已探明的可开采的石油和天然气C. 山西某地区有一段煤层,但预期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加以开采D. 中国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IMF) 的特别提款权E. 购买的企业商誉2. 下列有关流量和存量关系的说法中错误的是_CD_。A. 生产资产被直接用在生产中,提供产品,创造收入B. 持有金融资产(例如股票、存款和贷款)可以为所有者提供财产收入C. 自然资产没有进入生产过程,也没有发生收入分配和消费投资,因而是存量中少数与流量没有关系的存量之一D. 存量变动仅是由生产、收入分配和消费投资这三个流量形成的,即:期末存量=期初存量+当期流量E. 在未用于消费的收入(即储蓄)基础上进行投资,可以积累起新的资产3. 资产其他物量变化包括_ABCDE_。A 非生产资产的经济出现B 非培育生物资源的自然生长C 非生产资产的经济消失D 巨灾损失和无偿没收E 分类和结构变化(四)判断题1. 鱼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但由于其自身较强的流动性,尤其在两国交界的水域内,无法确定该资源的产权,所以国民经济核算中不把这部分资源作为“资产”来看待。( 对 )2. 中国目前主要采用历史成本价编制国民资产负债表,因而国民资产负债就是各企业资产负债的加总。( 错 )3. 中性持有损益的“中性”是由于对所有资产都“一视同仁”,无论何种资产,其中性持有损益相对于资产期初价值的比值都相等。( 对 )(五)计算分析题1. 某国期初资产规模为1000亿美元。当期固定资产增加200亿美元,存货减少了150亿美元,新发现勘探可采石油储量价值50亿美元,与某一国外政府签订的20亿美元贷款到期因政治原因无需偿还,当期该国政府还由于进行了严格的金融控制,大批银行资本流入实业部门,致使企业部门资产增加了240亿美元。根据上述材料,试计算该国期末的资产价值.解:期末资产总量=期初资产总量+核算期积累 =1000+200-150+50+20 =1120(亿美元)2. 用永续盘存法试推算我国某省份的固定资本存量净额永续盘存法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现价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1171.901233.461376.981631.831913.122211.56价格指数(第一年为100)100120.1143.5118.7127.1197.7不变价固定资产形成总额不变价固定资本存量不变价的资本消耗现行价的资本消耗不变价的固定资本存量净额现价的固定资本存量净额(采用直线折旧法,假定固定资产使用年限为四年)解:答案见表或者附件。永续盘存法项目第一年第二年第三年第四年第五年第六年现价的固定资产形成总额1171.90 1233.46 1376.98 1631.83 1913.12 2211.56 价格指数(第一年为100)100.00 120.10 143.50 118.70 127.10 137.70 不变价固定资产形成总额1171.90 1027.03 959.57 1374.75 1505.21 1606.07 不变价固定资本存量1171.90 2198.93 3158.50 4533.25 不变价的资本消耗292.98 549.73 789.62 1133.31 现行价的资本消耗292.98 660.23 1133.11 1345.24 不变价的固定资本存量净额878.93 1356.22 1526.16 1767.60 现价的固定资本存量净额878.93 1628.82 2190.05 2098.15 第七章、国际收支及国际投资头寸核算一、练习题(二)单项选择题1. 下列不属于我国常住单位的是_D_。 A.我国某企业拥有的船只在国际水域航行 B.我国受国外单位委托的代理商 C.中国驻美国的大使馆 D.中国驻外使馆的外籍工作人员2. 我国从芬兰进口一批原油20亿美元,加工后的价值为30亿美元。加工后再运回芬兰;此外,从欧盟进口木材价值15亿美元,其中包含欧盟的运输和保险费用0.5亿美元,则应在国际收支平衡表上记_A_。A. 进口35亿美元,出口30亿美元B. 进口34.5美元,出口30亿美元C. 进口15亿美元,出口10亿美元 D. 进口14.5亿美元,出口10亿美元3. 判断一笔货物是否出口或进口,关键是看其是否_B_。A. 跨越了一国的地理国界 B. 发生了所有权变更 C. 同时跨越了国界和变更了所有权 D. 交付了货物款项(三)多项选择题1. 以下属于核算我国常住居民的有_ABDE_。A. 经常到邻国工作的边境工人B. 在外留学生C.长期在国外工作的人 D. 驻美大使E. 长期在国外就医的病人2.关于国际收支核算,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ACE_。 A. 是整个国民经济核算的组成部分 B. 立足于国外进行记录 C. 注重在收支环节进行核算 D. 与国内其他核算毫无关联 E. 遵循国民经济核算的总体原则3. 以下项目中可以看成对外经常转移的有_BCE_。A. 向外国投资及其设备 B. 政府定期向国际组织缴款C. 逢佳节赠国外亲朋好友礼物 D. 给国外职工发放薪金 E. 向国外灾区捐款(四)判断题1. 海尔在美国的分公司,属于海尔企业的一部分,所以该分公司仍然属于我国的常住单位。( 错 )2. 如果非常住单位购买了该国的住房,则在国际收支核算中要记录来自国外的资金流,同时还要记录实物资产的购买行为。( 错 )3. 如果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顺差,则储备资产增加,意味着国民经济实力增强;反之,则储备资产减少,意味着国民经济实力有所削减。( 对 )(五)计算分析题12003年我国国际收支情况如下:经常账户差额459亿美元,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527亿美元,误差与遗漏184亿美元。据此说明常用国际收支差额指标,并说明储备资产与误差与遗漏的增减变动状况。解:观察一国国际收支平衡状况主要看其国际收支总差额,即经常账户与资本和金融账户合起来的差额。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 =-(储备资产差额+误差与遗漏)得出储备资产差额为-1170亿美元。国际收支总差额为顺差,表明我国的储备资产增加,意味着我国国民经济实力的增强。2. 已知某国2004年对外经济活动的资料如下:(1)该国从A国购入价值20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由该国驻A国的银行机构以美元支票付款; (2)B国从该国进口24万美元的棉花,该国将此笔货款存入国外银行; (3)该国与C国进行易货交易,价值450万美元; (4)该国政府向D国提供10万美元的救济物品;(5)E国保险公司承保(1)项商品,该国支付保险费3.5万美元,支付方式同(1);(6)该国租用F国的货船运送(1)项商品,运费12万美元, 支付方式同(1); (7)外商在该国直接投资350万美元的机器设备; (8)该国提取在G国的银行存款购买外国股票500万美元; (9)外国游客在该国旅游,收入为16万美元; (10)该国边境工人从周边国家获得48万美元的劳动报酬;(11)该国在海外的侨胞汇回本国30万美元;(12)该国动用外汇储备100万美元,清偿对H国的银行贷款; (13)该国在国外发行价值250万美元的10年期债券,该笔款项存入国外银行;(14)该国向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借入短期资金30万美元,以增加外汇储备;(15)该国从H国购买一项专利权,价值360万美元,以在I国的银行存款支付; 试根据以上资料,编制该国2004的国际收支平衡表。解:表格如下或者见附件。2004年国际收支平衡表单位:万美元项 目差额贷 方借 方一.经常项目(447.5)578.0 1025.5 A.货物和服务(515.5)500.0 1015.5 a.货物(516.0)484.0 1000.0 b.服务0.5 16.0 15.5 B.收益48.0 48.0 0.0 1.职工报酬48.0 48.0 0.0 2.投资收益0.0 0.0 0.0 C.经常转移20.0 30.0 10.0 1.各级政府(10.0)0.0 10.0 2.其它部门30.0 30.0 0.0 二.资本和金融项目393.5 1705.5 1312.0 A.资本项目(360.0)0.0 360.0 B. 金融项目753.5 1705.5 952.0 1. 直接投资350.0 350.0 0.0 1.1 我国在外直接投资0.0 0.0 0.0 1.2 外国在华直接投资350.0 350.0 0.0 2. 证券投资(250.0)250.0 500.0 2.1 资产(500.0)0.0 500.0 2.2 负债250.0 250.0 0.0 3. 其它投资653.5 1105.5 452.0 3.1 资产723.5 1075.5 352.0 3.2 负债(70.0)30.0 100.0 三. 储备资产70.0 100.0 30.0 四.总计16.0 2383.5 2367.5 五.净 误 差 与 遗 漏(16.0)0.0 16.0 红色加括号的表示负数第八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和矩阵表一、 练习题(一) 单项选择题1. 从内容上看,收入形成账户中的劳动者报酬与原始收入账户中的劳动者报酬之间的差额为_A_。A. 对国外支付的劳动者报酬净额B. 从国外获得的劳动者报酬C. 对外支付的劳动者报酬D. 零2. 应该如何获知有关一时期支付的劳动报酬和获得的劳动报酬?答案是_D_。A. 收入形成账户B. 收入初次分配账户C. 劳动报酬获得见收入形成账户,劳动报酬支付见收入初次分配账户D. 劳动报酬支付见收入形成账户,劳动报酬获得见收入初次分配账户3. 已知某地区个人消费支出1015亿元,公共消费支出368亿元,又知用于居民个人的公共消费支出为228亿元。那么个人实际消费为_C_。 A.1015亿元 B.1383亿元 C. 1243亿元 D.596亿元 (二) 多项选择题1. 国民经济综合账户体系_ACD_。A. 是国民经济核算结果的最宏观层次B. 描述了各机构部门之间的交易行为C. 主要反映国民经济活动总量,而不存在对机构部门关系的反映D. 是在部门核算结果基础上汇总得到的E. 与机构部门账户毫无联系2. 收入初次分配账户与收入形成账户间的关系为_BDE_。A. 只有初次分配账户核算的收入是初次分配收入B. 两者所核算的收入都是初次分配收入C. 两者核算的主体对象相同D. 收入形成账户是立足增加值的分配,收入初次分配账户记录进而发生的初次分配E. 两者通过营业盈余项相互连接3. 下列公式正确的是_ABCDE_。A. 国民可支配收入= 国内生产总值+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B. 对外经常交易差额= 来自国外的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货物服务净出口C. 国民财富= 非金融资产+对外金融资产-对外负债D. 总储蓄- 资本形成=货物服务净出口+来自国外要素收入净额+来自国外的经常转移净额E. 净贷出/净借入= 对外经常交易差额+对外资本交易差额(三) 判断题1.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从产品使用角度记录的最终消费和资本形成,与资金流量核算从收入使用角度记录的最终消费支出、非金融投资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 T )2. 在形式上,货物服务账户与经常账户保持一致:左边记录货物服务的使用,右边记录货物服务的来源。(F )3. 在国民经济核算矩阵中,交叉点上的单元具有双重含义,从行向来看,它表示横向标题下的来源项目;从列向来看,它表示列向标题下的使用项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