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分院名称 学生学号 长春师范学院长春师范学院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本科毕业论文 设计 社科类 题 目 浅议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专 业 作 者 姓 名 指导教师姓名 指导教师职称 2013 年 3 月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摘要摘要 关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法学界对此观点不一 而且司法实践的判决也大相 径庭 在我国目前还没有对悬赏广告做出具体规定的情况下 对悬赏广告的相 关问题进行研究是非常有意义的 悬赏广告之法律性质目前学界主要有这两种 观点 即 契约行为说 与 单方行为说 文章结合对单独行为说和契约行为 说的具体分析从而对悬赏广告法律性质进行研究 运用相关法律知识及其基本 原理 综合分析比较两种学说 并对两种学说进行分析和评述 尽管二者都各 有优缺点 但我还是比较支持把悬赏广告行为理解成为单方法律行为 这不仅 符合法理还有利于司法实践 同时还有利于促成交易并保障其安全 实现当事 人利益 关键词关键词 悬赏广告 法律性质 单方行为说 立法建议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Abstract About the legal nature of reward advertisement whether this view is differ and the decisions of the judicial practice is also different To reward advertisement in our country has not made specific provision study of reward advertisement related question makes sense Advertising the legal nature of reward for the educational world mainly have the two views namely contract behavior and unilateral action Based on individual behavior and contractual behavior of the concrete analysis and study of reward advertisement legal nature the related legal knowledge and the basic principle the comprehensive analysis and comparison of two theories and the two theories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 Based on the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two views though both have its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but I support the reward advertisement understanding be unilateral legal act This not only conforms to the legal theory and judicial practice but also conducive to facilitate trades and guarantee its security realize the parties interests KeyKey Words Words reward advertisement the legal nature contract behavior unilateral action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目目 录录 承诺保证书承诺保证书 I I 摘摘 要要 IIII ABSTRACTABSTRACT IIIIII 目目 录录 一 悬赏广告的概念界定及构成要件一 悬赏广告的概念界定及构成要件 1 1 一 悬赏广告的概念 1 二 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 2 二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的理论争议及二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的理论争议及各国立法例各国立法例 3 二 契约行为说及欧美法系国家立法状况及欧美法系国家立法状况 3 三 单方行为说及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状况及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状况 3 三 三 两学说适用比较之单方行为说的优势两学说适用比较之单方行为说的优势 四 我国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四 我国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一 我国的 一 我国的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 二 关于悬赏广告的立法建议 二 关于悬赏广告的立法建议 结结 论论 4 4 注释文献 参参 考考 文文 献献 5 5 附附 录录 6 6 致致 谢谢 7 7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浅议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浅议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于显赫 悬赏一词在 辞海 中被定义为 出具赏格 招人应征 语源出自 盐 铁论 除狭 悬赏以待功 序爵以俟员 在现代汉语词典中其被解释为 用金钱等悬赏的办法公开征求别人帮助做某事 悬赏广告在我国古代秦朝时即 有之 在经济高速发展的今天更为常见 其表现方式也多种多样 譬如寻人启 事 悬赏启事及有奖竞猜等等 悬赏广告 面对不特定的社会大众 具有强大 的社会效应和经济效应 但随着悬赏广告的广泛应用 由悬赏广告所引起的纠 纷和争议更是屡见不鲜 由于我国在法律并未对悬赏广告做出具体规定 法院 判决时的理论依据也各不相同 导致司法实践的判决出入也很大 准确地给悬 赏广告定性无论在理论上还是实践中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性 质的理论争议主要体现在契约行为说与单方行为说 一 悬赏广告的概念界定及构成要件一 悬赏广告的概念界定及构成要件 一 悬赏广告的概念 一 悬赏广告的概念 我国理论界对悬赏广告的概念没有统一的认识 但通说认为 悬赏广告是 指悬赏人以广告的方式公开表示对于完成一定行为的人给予报酬的意思表示 悬赏人对其负有给付报酬的义务 二 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 二 悬赏广告的构成要件 第一 悬赏人以广告的方式做出了悬赏广告的真实有效的意思表示 悬赏 人具备民事行为能力是毋庸置疑的 广告的形式 可以是电视 公告 印刷品 电子邮件等 这种意思表示自行完成即成立 第二 该意思表示的对象是针对 特定或不特定的完成广告所指定行为的人 第三 悬赏广告必须具备赏格 即 一定数额的金钱或物质上的奖励 报酬的内容可以是确定的 也可以是不确定 的 如 必有重赏 一定重谢 等 第四 须由相对人完成一定的行为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这是悬赏广告与商业广告和其他事务性广告的根本区别 悬赏广告作为法律行 为是悬赏人的意思表示与行为人一定行为之完成的结合 离开行为人完成悬赏 人指定的行为这一法律事实 悬赏广告也就失去其本身的意义 其行为可以使 积极的作为 也可以是消极的不作为 如寻人启事 举报通缉逃犯及征集创作 作品等 二 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理论争议及各国立法例二 悬赏广告法律性质的理论争议及各国立法例 一 契约行为说及欧美法系国家立法状况 一 契约行为说及欧美法系国家立法状况 要对契约行为说有正确理解 首先要知道契约的意义 契约为法律行为一 种 因当事人互相意思表示一致而成立 此种互相意思表示一致的两个意思表 示 其在前者称为要约 其在后者称为承诺 契约行为说又称要约说 契约行 为说认为悬赏广告不是单独的法律行为 而是一种合同 既然是合同 则必有 要约和承诺 在悬赏广告中 要约的体现就是悬赏人是以广告的形式做出意思 表示 只要相对人完成悬赏广告中所指定的行为则构成承诺 继而合同成立 悬赏人依此履行支付之义务 行为人依此享有主张报酬之权利 契约行为说是 依据私法自治原则发展起来 私法自治原则通过确认和保障民事主体的自由 给合同双方以私人的权利和义务 给予契约行为说理论支持和现实依据 美法系国家对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问题主张契约行为说 英美法中的悬赏 广告是指要约人通过广告等方式设置酬金征寻他人履行特定义务的特殊要约 英国没有法律行为的概念 主张合同是契约 1 美国在 美国合同法重述 中 则写明 契约是指一个或一系列允诺 法律对契约的不履行给予救济或者在某 种意义上积极承认契约履行为义务 纵观其立法状况 将悬赏广告定性为公开 的要约似为恰当 2 日本不仅在内容上主张契约行为说 更在立法体例上有所 体现 在日本民法典 契约的成立 一节中即对悬赏广告作出明确规定 其主 张悬赏广告构成向不特定人的要约 而行为人完成指定行为构成承诺 基于要 约和承诺两种意思表示 合同成立 即契约成立 故而日本主张契约行为说 但是并没有规定行为人在行为时不知悬赏广告的情况下能否取得报酬的问题 3 二 单方行为说及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状况 二 单方行为说及大陆法系国家立法状况 单方行为是指仅依一方当事人的意思表示即可成立的民事法律行为 也 称单独行为或一方行为 例如 订立遗嘱 放弃继承权 撤销委托代理 追认 无权代理及单方免除债务等行为都是单方行为 单方行为说又叫单独行为说或 单方法律行为说 单方行为说认为 悬赏广告并非一般意义上的商业广告 悬 赏人的悬赏广告行为一经做出 即负有对完成指定行为的相对人支付报酬义务 而不需要指定行为的相对人做出有效的承诺 并且悬赏人不具有任何契约行为 说主张的合同权利 同时完成指定行为的相对人享有报酬请求权 不必负担任 何合同义务 一旦悬赏人允诺对完成特定行为的相对人支付报酬 那么行为人 只要完成了特定行为就可以向悬赏人请求报酬 而不需要对其做出有效承诺 以单方法律行为来定性悬赏广告 不仅从学理上客服了契约行为说的不足 而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且在司法实践中更便于操作也更有利于保护行为人的利益 大陆法系国家均采用单方行为说 以德国和意大利为代表 德国除在立 法理由书中作出说明外 还在民法典中将悬赏广告规定在第二编债务关系法中 第七章第九节的第 657 条至 661 条对悬赏广告制度作了明确规定 悬赏人以广 告方式作出公开宣告 只要悬赏广告相对人自行完成悬赏广告所指定的某种行 为 即可依照悬赏广告向悬赏人主张支付报酬 而悬赏人无权对悬赏广告的知 晓情况 知晓时间 知晓程度作出任何考察 充分体现了对付出实际劳动的行 为人的利益的有效保护 4 意大利民法典 虽然没有明确规定悬赏广告的条 款 但其 第 1989 条的规定常常被认为可以适用于悬赏广告 即悬赏人一旦 以广告的方式作出对处于其限定情况的人或者完成限定行为的意思表示 必须 受其约束及履行债务即悬赏人一旦做出悬赏广告的意思表示即受到其约束及负 担因其而产生的债务 5 此外 瑞士在其债务法中也同样主张单方行为说 瑞士民法在立法体例上虽 然与日本相同 但瑞士最高法院认为依悬赏广告之内容 即使行为人在完成行 为前不知道悬赏广告之存在的 同样有权主张报酬 与其他国家稍有不同的是 瑞士民法典 在肯定悬赏广告效力的基础上 更强调捡拾人将拾得物积极归 还失主或上交警署和保管的义务 并通过具体条款保护拾得人因保管拾得务而 发生的合理费用或赔偿损失 6 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同样被认可为单方行为说 的国家还有俄罗斯 在 俄罗斯联邦民法典 1055 条予以体现 但在该法中 更明确了悬赏广告的内容范围 扩大了行为人取得报酬的行为方式 并提出在 能确定悬赏人之条件下 即履行给付义务 7 对于台湾民法关于悬赏广告的态 度历来争议很大 虽然台湾民法在体裁上仿日本 瑞典之例 将悬赏广告规定 于契约通则 在细究其内容则实际上采用单方行为说 在修正前的民法典中即 有所体现 而且发展得更为完善 区分了数人完成该悬赏广告指定行为时的请 求报酬支付权等内容 8 三 两学说适用比较之单方行为说的优势三 两学说适用比较之单方行为说的优势 一 采用单方行为说 有助于维护交易安全 实现民法的立 一 采用单方行为说 有助于维护交易安全 实现民法的立 法目的 法目的 广告的概念是为了某种特定的需要 通过一定形式的媒体 公开而广泛地 向公众传递信息的宣传手段 尤其是通过严肃性的广播电视 报刊等媒介形式 发出的悬赏广告 应认为具有较强之社会公信力 一经发出 悬赏人即不得随 意撤回 变更或撤销 悬赏广告有别于不具有公信力的戏谑行为 如若采用契 约行为说 将悬赏广告视为要约 则悬赏人可以在行为人完成指定行为前随意 撤回 变更或撤销其要约 如此 将难免使那些善意信赖广告而已开始着手完 成指定行为的人受到损害 所以 为维护公众的信赖和期待 确保交易的安全 和快速 采用单方行为说较契约行为说更为有利 二 采用单方行为说 可以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 二 采用单方行为说 可以使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 行为能力人在完成悬赏广告所指定的行为之后 对悬赏人主张报酬行为能力人在完成悬赏广告所指定的行为之后 对悬赏人主张报酬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请求权请求权 但与此相反 根据契约行为说 要约和承诺生效的前提及民事主体双方意 思表示自由 必须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 能自主的充分的表达自己的意思并 受其约束 这样就把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排除在外 即使 他们完成广告中所指定的行为 也因欠缺意思表示能力而无效 无法取得悬赏 报酬 这不利于保护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和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利益 会对悬 赏广告的相对人一方形成过多限制和风险 最终不利于悬赏人请求帮助的要求 的实现 不利于这种交易的健康和快速完成 而采用单方法律说 悬赏人受其 单方意思表示而负担债务 悬赏广告相对人完成指定行为则是一种事实行为 故而不受相对人的民事能力和意思表示的限制 只要相对人在悬赏广告的有效 期内完成了广告中的指定行为 即享有报酬请求权 三 采用单方行为说 有助于保护因不知该悬赏广告的存在 三 采用单方行为说 有助于保护因不知该悬赏广告的存在 而完成悬赏广告中所指定的行为的悬赏广告相对人丧失报酬请求权 而完成悬赏广告中所指定的行为的悬赏广告相对人丧失报酬请求权 根据契约行为说 合同是由要约和承诺共同组成 两个意思表示缺一不可 但承诺是指针对要约所作出的意思表示 在不知悬赏广告存在的前提下 而去 说明该行为是针对悬赏广告之要约所作出的意思表示显然是无稽之谈 故而对 于那些不知有悬赏广告而完成悬赏广告所指定行为的悬赏广告相对人来说 其 不知要约而完成悬赏广告指定的行为欠缺承诺的意思表示无效 故也不能取得 悬赏报酬 这很明显不利于完成指定行为的相对人的利益的有效保护 也是违 背公平和诚实信用原则的 根据单方行为说 悬赏广告属于单方法律行为 意 味着只要悬赏人发出了悬赏广告 不需要他人做出同意与否即能发生法律效力 对当事人产生法律拘束力 这样 即使行为人不知道悬赏广告的具体内容而完 成了广告中所指定的行为 该行为人仍能取得对悬赏人的报酬请求权 体现民 法中公平的原则 四 采用单方行为说 有助于防止悬赏广告相对人因不知悬赏 四 采用单方行为说 有助于防止悬赏广告相对人因不知悬赏 人撤回或撤销悬赏广告而丧失的报酬请求权 人撤回或撤销悬赏广告而丧失的报酬请求权 悬赏广告因系悬赏人在自治基础上单方的意思表示一旦发布即告成立 无 论悬赏广告相对人完成悬赏广告指定行为与否 悬赏人都受其意思表示的约束 而负担债务 且不得撤回或撤销 而采用契约行为说 悬赏人发布悬赏广告构 成要约 必须以悬赏广告相对人完成悬赏广告所指定的行为构成承诺 这一契 约才宣告成立 悬赏广告始构成对悬赏人的约束 且只要符合法定条件 要约 可以撤回和撤销 但是下采用契约行为说的前提下 究竟在何种情形方能认为 有承诺 学说上意见不一致 这很容易会导致悬赏人为了逃避支付报酬的义务 滥用撤回或者撤销权 并以此对抗行为人的报酬请求权 单方行为说认为任何 人完成悬赏广告中所指定行为都将是一种事实行为 而不是具有法律意义上的 承诺行为 只要完成指定行为既享有报酬请求权 当事人之间的关系由此将变 得简单明确 从而避免了契约说可能引起的争议和对行为人保护的欠缺 进而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更有利于交易的安全 所以相对于前者 采用单方法律说对悬赏人的约束力更 强 悬赏广告相对人取得报酬的可能性更大 五 采用单方行为说 可以避免悬赏广告相对人完成悬赏广告五 采用单方行为说 可以避免悬赏广告相对人完成悬赏广告 所指定之行为后能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难题 所指定之行为后能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难题 按照契约行为说 悬赏广告乃悬赏人向特定或不特定的相对人发出的要约 相对人完成广告所指定的行为即为承诺 在当事人之间则成立合同关系 如此 一来 悬赏人支付约定报酬的义务与相对人交付行为成果之义务是否是给付与 对待给付关系 从而可否适用同时履行抗辩权的问题 容易产生异议 依照我 国 民法通则 拾得遗失物应当归还 原所有人依然享有所有权 即拾得人不 得享有留置权和抗辩权 此处若采用契约行为说 则会产生与同时履行抗辩权 相冲突的尴尬局面 拾得人已然构成了无权占有 何来主张支付报酬请求权的 抗辩之说 而采用单方行为说则不会产生上述问题 不仅避免能否适用同时履 行抗辩问题 而且还避免其在悬赏人不履行给付报酬义务时 拒绝完成悬赏广 告指定行为成果的弊端 进而造成的悬赏人的利益损失 更有利于保护悬赏人 的合法权益 六 采用单方行为说与我国立法体系相切合 因我国属大陆 六 采用单方行为说与我国立法体系相切合 因我国属大陆 法系立法体系 法系立法体系 关于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 大陆法系国家主要采用单方行为说 英美法系 国家主要采用契约行为说 这两大法系的争论可以追溯到古罗马法 英美法国 等英美法系国家主张悬赏广告为悬赏契约 其性质为一般性或针对大众性之要 约 所谓悬赏契约 乃要约人于其要约内 指定不特定之相对人 完成一定行 为后而给予报酬之契约 我国 民法通则 合同法 均未对悬赏广告明文规 定 我国属大陆法系 从法律文化渊源来看 采单方法律行为说更切合我国整 个的立法体例 四 我国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四 我国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及其完善 一 我国的 一 我国的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 1986 年颁布的 民法通则 因当时的理论研究和立法技术均不完善 并未 涉及 1994 年出台的 广告法 所规定的仅仅是商业广告 并不包括悬赏广告 其后在李珉诉朱晋华 李韶华纠纷中 一 二审法院作出了明显不同的判决 前者不承认悬赏广告所具有的法律效力 后者则把悬赏广告的法律性质判决为 要约 该案发生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起草时期 专家学者对合同法应 否规定该制度及其法律性质进行了广泛的研究讨论 9 1999 年 3 月 15 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正式颁布 最终采取放弃对悬赏广告作出规定的较 保守的态度 在此之后的悬赏广告纠纷不断发生 其中对于鲁瑞庚与东湾市公 安局的纠纷引起了广泛关注 一 二审法院依据不同的法条作出相似的判决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即都判决认定了悬赏广告效力的同时 一审法院认定其是债的发生原因之一 10 2009 年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若干问题的解 释 二 第 3 条规定 悬赏人以公开方式声明对完成一定行为的人支付报 酬 完成特定行为的人请求悬赏人支付报酬的 人民法院依法予以支持 但悬 赏有 合同法 第 52 条规定情形的除外 该条规定可谓弥补了我国悬赏广 告制度的缺失 但仅此难以判断司法解释对悬赏广告性质的态度 其并未对理 论与实务界争论已久的悬赏广告之性质予以明确 二 关于悬赏广告的立法建议 二 关于悬赏广告的立法建议 第一 鉴于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 若干 问题的解释 二 对悬赏广告性质界定存在的漏洞 为合理调整悬赏广告法 律关系 未来中国民法典应在债权编总则中将悬赏广告界定为单独行为 列为 单方允诺之一种 具体规定可考虑置于 分则 部分 单设一章进行 第二 在合同法中明确规定悬赏广告的内容 包括悬赏广告的概念 成立时间 撤回 变更 撤销 报酬请求权 给付酬金的幅度及优等悬赏广告等相关问题 第三 登记 被广泛的运用于社会生活中 种类繁多 作用不同 悬赏广告受众的 不特定性 采用特殊的举证责任形式 在悬赏人有证据证明反驳对方请求的主 张时 则悬赏人就能更改广告意思 因此我们在这采用举证责任倒置的责任形 式 可能对于悬赏广告问题的解决有一定的作用 结论结论 本文首先通过对悬赏广告的理论概述问题的具体阐述 明确了悬赏广告本 质内涵 其次通过各国的悬赏广告的立法现状角度具体评述了关于悬赏广告的 两种争议学说 即契约行为说和单方行为说 再次 两学说相较而言 单方行 为说更具有理论方面和实践方面的优势 最后 加强对悬赏广告的具体立法已 然迫在眉睫 总之 法律所具有的滞后性导致不可能囊括各种层出不穷的纠纷 针对悬赏广告 我国目前可供遵循的法律只能是公平 诚实信用原则 没有具 体明确的条文限定 很自然导致无法可依 不利于严肃执法 不利于法律威严 而加强这方面的研究和探讨 有助于我们提高解决这类问题的综合能力 有助 于社会稳定和发展 有助于我国的民主与法制日臻健全和完善 长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注释文献注释文献 1 英国法律释义 游云庭 缪苗译 上海人民出版社 2006 年版 2 RESTATEMENT SECOND OF CONTRACTS A contract is a promise or a set of promises for the breach of which the law gives a remedy or the performance of which the law in some way recognizes as a duty 3 最新日本民法 渠涛译 法律出版社 2006年版 第116 页 4 德国民法典 陈卫佐译 法律出版社 2010 年版 第 255 页 5 意大利民法典 第 1989 条规定 向公众作出向处于特定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中国矿业大学《写作教学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东铝业职业学院《建筑装饰工程概预算》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黔南民族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企业经营与财务分析》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哈尔滨铁道职业技术学院《大学生心理健康与自我调适》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托普信息技术职业学院《环境设施设计》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徽外国语学院《旅游财务管理、旅游项目管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西安培华学院《土地利用规划实训》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安阳职业技术学院《移动通信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江西建设职业技术学院《EDA技术及应用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能源职业技术学院《改变世界的化学》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基于4P理论的得物APP网络营销策略优化探究14000字(论文)】
-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三合一整合全套体系文件(管理手册+程序文件)
- 外研版七年级上册英语单词表
- 氧气吸入操作评分标准(中心供氧)
- 2019年压力性损伤预防治疗临床实践指南
- 中国古诗词探胜 知到智慧树网课答案
- 内科人卫一类模拟考试题(含答案)
- 我国化工新材料发展趋势及展望
- 24秋国家开放大学《计算机系统与维护》实验1-13参考答案
- 2022年广东省深圳市南山区小升初数学试卷
- 桩头破除专项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