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课 告别雅尔塔导学案_第1页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导学案_第2页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导学案_第3页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导学案_第4页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导学案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编者 灌南第四中学 潘东建 1 学习内容 第第 1616 课课 告别告别 雅尔塔雅尔塔 学习目标 了解戈尔巴乔夫改革和苏联解体的基本史实 通过分析和探索苏联解体的原因 培 养分析与思辨的能力 通过比较雅尔塔体系下的世界格局的不同 引起对世界政治 格局的多极化趋势的思考 结合政治学科和中国现代史的相关知识 比较苏联和中 国社会主义建设的经验教训 进一步认识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意义 初步锻 炼学科综合能力 学习重点重点 戈尔巴乔夫改革 苏联解体的过程 学习难点难点 苏联解体的原因分析以及对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经验与教训的理解 学法提示运用比较和综合的方法 搜集历史资料 合作探究学习的能力 导 学 过 程自主空间 一 学习导航 一 预习检测 一 预习检测 一空一空 1 1 分分 共共 1010 分分 1 1985 年 面对苏联长期积累的矛盾 苏共中央总书记 着手进行全面 的改革 提出社会经济 加速发展战略 2 在政治改革领域中戈尔巴乔夫主张由 向 过度 弱化 了苏共的领导地位和中央政府的控制能力 3 1991 年 苏联政府公布了 准备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 4 1991 年 12 月 和 等 11 个原苏联加盟共和国签署了 正式宣告结成独立国家联合体 苏联解体 5 为了力图阻止联盟的解体 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作了最后一次努力 发动了 6 标志着以美苏两极对峙为主要支撑的雅尔塔体系的瓦解 二 质疑问难 二 质疑问难 二 探究交流 三 2 班历史学习小组拟举办一期反映苏联解体的 板报 他们的设计思路如下 主题 沉思 苏联的解体及启示录 版块一 回顾 轨道的偏离 戈尔巴乔夫改革 1985 年 面对长期积累的矛盾 苏联总书记戈尔巴乔夫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革却 最终偏离了社会主义轨道 最终苏联解体 编者 灌南第四中学 潘东建 4 该组同学将戈尔巴乔夫改革整理归纳为一表格 具体如下 麻烦你补充完整 经济上进行全面改革 提出社会经济 加快发展战略 政治上 思想上 影响 版块二 辩论 八一九事件 最后的努力 在讨论 八一九 事件的影响时 小组间同学产生了分歧 因此决定展示给大 家一起讨论 他们给出了两种观点 观点一 如果没有 八一九 事件 苏联也许会继续存在 观点二 八一九 事件是政府和苏共主要领导人为挽救苏联作的最后一次政 治努力 所以即使没有 八一九 事件 苏联仍会解体 你赞成哪一观点 并说明理由 版块三 沉思 苏联解体 在此版块中该组同学准备了以下三个环节 展示 2006 年 10 月新华网专稿 香港 亚洲周刊 12 月 24 日一期发表 文章 认为苏联解体 归于失败的主要原因是抱残守缺 理想主义和教条主义 不思进 取没有与时俱进 思考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是 瞻望 历史属于过去 我们必须展望未来 从苏联解体的教训我们思考着 前进着 这一环节是属于我们自己的 请留下我们从苏联解体的历史巨变中所吸取的经验 教训 三 训练反馈 一 一 精挑细选 精挑细选 每题 1 分 共 5 分 1 小明曾经于 1992 年给在他远莫斯科工作的爸爸写过一封信 那么他当时写 在收信人地址一栏中的国名应该是 A 苏维埃社会主义联盟 B 沙皇俄国 C 俄罗斯 D 苏维埃俄国 编者 灌南第四中学 潘东建 5 2 在互联网上搜索引擎上输入关键词 能快速的找到想要查找的内容 如输 入 一战中诞生 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 1991 年 12 月解体 三个 关键词 能找到最贴切的国家是 A 捷克斯洛伐克 B 前苏联 C 匈牙利 D 罗马尼亚 3 20 世纪 80 年代末 苏联 东欧等社会主义国家相继发生危机 社会动荡 风云骤起 最终苏联解体 东欧巨变 其实质是 A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B 国家名称发生变化 C 文化观念发生变化 D 两极格局发生变化 4 1991 年苏联解体 社会制度发生变化 其解体的直接原因是 A 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的弊端 B 各加盟共和国的离心 C 西方的 和平演变 D 戈尔巴乔夫背离社会主义的政治改 革 5 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苏联解体 东欧巨变是偶然的 两级格局终结后新的多元化世界格局尚未完全形成 苏联解体 社会制度变化实质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模式的失败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二 阅读探究 二 阅读探究 共 5 分 材料一 屹立的柏林墙 倒塌的柏林墙 材料二 这些国家没有找到一条适合国本情况的建设社会主义道路 更多地 照搬苏联的一套做法 这些情况阻碍了这些国家的社会经济发展 伤害了这 些国家人民的民族感情 使得社会主义在这些国家不仅没有发挥和显示应有 的优越性 而且声誉受到很大影响 从外部条件来说 苏联 新思维 的改 革之风 西方的 和平演变 的鼓励政策 都对东欧的变化有影响 起了推 编者 灌南第四中学 潘东建 2 附录 参考答案附录 参考答案 动作用 钱其琛回答 世界知识 问题时的 发言 请回答 柏林墙从修建到拆除反映了怎样的国际格局的变化趋势 1 分 根据材料二分析东欧剧变的实质 1 分 从东欧剧变 苏联解体的多极化格局中 我们该怎样应对 3 分 四 学习感悟 改革承载着社会发展的变迁 是社会发展不竭的动力 推动人类不断的 向 前前行 但改革不是一帆风顺的 有成功也有失败 事物总是在螺旋式的上 升 和发展 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改革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中 本节课我们 同学学完本课 告别 雅尔塔 相信你对我国的改革一定有好多好的建议 我的建言簿 我的建言簿 编者 灌南第四中学 潘东建 2 第第 1616 课课 告别告别 雅尔塔雅尔塔 一 学习导航 1 1 戈尔巴乔夫 2 2 一党政治 多党政治 3 3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4 4 俄罗斯 乌克兰 白俄罗斯 阿拉木图宣言 5 八一九事件 6 苏联解体 二 探究交流 回顾 经济上 政治上主张由 一党政治 向 多党 政治 过渡 思想上提出 人道的 民主的社会主 义思想 影响 激化了苏联社会各 种矛盾 引发了社会动 荡和分裂 直接导致了 苏联解体和苏共下台 辩论辩论 支持观点二 八一九事件 是在戈尔巴乔夫公布 苏维埃主权共和国联盟条约 准备将原来的联盟变成一个松散的联邦情况下发生的 是部分党和国家领导人力图阻止 联盟的解体做出的最后一次努力 但事变以后 国家大权转移到叶利钦及其支持手里 加速了苏联的解体 即使没有 八一九事件 苏联最终也会解体 因为苏联的阶梯式 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僵化的政治经济体制 严重的经济危机 社会动荡不安 否 定历史 反马克思主义的各种思潮泛滥 右翼势力和民族分离主义思潮的乘机抬头 社 会矛盾 民族矛盾的急剧激化 西方势力的影响等等 但戈尔巴乔夫的错误路线 方针 政策是直接原因 西方国家的长期 和平演变 战略是外部原因 版块三 1 思考思考 苏联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其体制成为生产力发展的障碍 瞻望 瞻望 要始终坚持经济建设的首要地位 维护社会的安定 坚持马克思主义 毛泽东思 想和邓小平理论的指导地位 坚持走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抵制西方的 和平演变 等 三训练反馈 三训练反馈 一 精挑细选 一 精挑细选 1 C 2 B 3 A 4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